見微
常歌被他逗笑了,說:“王上夜里添衣都不記得,還著了涼?!?/br> 他望著祝政,擁著被子坐在榻上,接著說:“王上缺個照顧你的王后?!?/br> 祝政似乎有心事。他只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連一眼都未看常歌。 常歌望著四周打量了一圈——這里似乎是祝政的齊物殿。 他不解道:“臣緣何在此處?” “愛卿策馬歸來,就在宮城門口昏了,跌下馬來,險些被踏傷?!弊UM腹心事,只垂著眼簾,輕輕答道。 常歌側著頭仔細回想了一番,似乎是這么回事。他旋即將這不愉快掃在腦后,頗有些興奮地對祝政說:“郁林一戰,我們大獲全勝??上堑岱f王機敏,提前將人手都匿于高山林中了,倒是沒怎么傷到她的人?!?/br> 祝政聽他談起郁林一戰,這才抬眼望了常歌,低聲問道:“常愛卿,你臂上的傷,是怎么回事?” 常歌沖他一笑:“這個啊,小事兒小事兒。早已好了。王上無需憂心?!?/br> “好了為何還寒熱交替,難過異常?” 常歌撓了撓腦袋,思索片刻,方才開口說:“許是還得幾天才能大好。不過蠱毒蟲已除,料想也沒什么大礙了?!?/br> 祝政的語氣中滿是嚴肅和不解,他問道:“身子沒好,緣何路上不眠不休奔波幾日?” “……臣……” 臣惶恐。臣惶惑。臣……想早日面見王上。 無論哪一句,常歌都說不出口。只好默默地閉上嘴巴,不再多言語。 祝政見他一臉失落、低頭悶悶不樂,方才有些懊悔起,自己剛剛是不是太過于嚴肅。他換了平淡些的語氣,問道:“太醫令說你許久未食,餓么?” 常歌點了點頭,眼神一亮,問道:“可有金玉酥?” “金玉酥?” 祝政下意識地摸了摸袖袋,嘆氣道:“……沒有。孤現在著人去辦?!?/br> 常歌聞言,急忙阻攔:“啊,不必了。沒有就算了,吃不吃都不打緊的?;囟蓟貋砹?,想吃還不是什么時候都有?!?/br> 祝政急迫地捏著兩邊袖袋,這種焦慮心情一如盛夏酷暑之日,讓他無端地無奈煩躁起來。 常歌慌忙寬慰道:“臣不餓,真的。王上勿要過于憂心。剛剛是諢說的?!?/br> 祝政低著頭坐在一旁的側塌上,一語未發。 “對了,方才……殿內是有爭吵么?”常歌不解問道,“方才,在夢中,聽到了爭吵聲,但不甚真切,還聽到了……” 常歌抿了抿嘴唇,說出了那個牽動自己心緒的名字:“還聽到了……父帥,常川的名字?!?/br> 祝政猛然抬頭望了他一眼,問:“你聽到了些什么?” ……方才聽到了什么…… 常歌皺著眉頭,開始費力回想。方才半夢半醒之間,只聽得只言片語?,F下他大夢醒來、努力回想,卻無論如何也再想不起來了。 一連串回想牽地他額角悶疼,然而朦朧的夢境卻如指間流水,倏忽過隙、再也追尋不得。 常歌終而放棄,搖了搖頭說:“記不起來了?!?/br> 祝政像是如釋重負,又沉入了一貫的冷靜漠然神色之中。 “不過……應當是聽到了‘常川’二字……”常歌皺著眉頭,歪著頭回想道,“也正因如此,臣方才醒來的……” 常歌后面說了些什么,他已再聽不到了。 一陣下沉之力將祝政向著深潭中扯去,祝政幾乎難以呼吸、更無法開口言說。 他快要溺斃。 面前站著的,是青年常歌。 常歌高眉深目,正一臉失望地看著祝政,聲音似乎透過水波,顯得頗為怪異。 “是你賜死的常川?!?/br> “你讓我惡心?!?/br> 常歌冷眼望著他,目光好似要穿透祝政的心。 他想說話,想辯解。 卻無法張口。 祝政在深潭之中掙扎,他將手向常歌的方向伸去,卻擋不住無底的深淵。 陡然的窒息感受將祝政從回憶的深潭之中拉起,他帶著一腔悵惘醒來,呆坐在建平城太守府書齋之中。 方才,他伏在一堆竹簡書卷之上,不慎睡去了。連日的翻閱蠱毒書籍,著實讓他的身體有些透支。 祝政活動了身體,下意識望了望書齋的陳設。 四周熟悉的景致陳設,讓他想起上次來這里,還是常歌二擒祝政。 那時,祝政佯做中了軟筋散,誆得常歌喂他吃了好幾盅酒。 那時,二人之間,只留著淺淺的舊恨,還并未有深深的隔閡。 夢中的記憶無比真實,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左側袖袋,觸到了一枚金玉酥。 備著就好。 祝政心口的重負,似乎舒緩了些許。 ****** 長河峽谷,江上月明。 過了九畹溪,南岸終于有一片淺灘。荊州人風雅,沿河植了一片竹林,遙望北岸獅子巖。 一位釣客穿蓑戴笠,坐在船頭,聽這風過穿林之聲。 近日水鬼頻發,時節又不好。平日里滿目的夜釣漁火,今日竟獨獨勝了他一盞。已近深冬,往日里兩岸不住的猿聲也止了躁動。 大江之中,只孤孤地留了個月影。 一艘吃水極深的連船自正中破開月影,攪得江面一陣漣漪,這細微的漣漪一波連著一波漾開,至釣客的船已推波助瀾成不小的浪。 水中傳來幾聲沉悶之聲,這熟悉的水鬼鑿船聲響讓釣客皺了眉頭。 滿載的黑色連船并未撐上多久就在江中傾倒,片刻之間就被江水吞沒。 江面再度恢復平靜,只孤孤地留了個月影。 釣客平靜地收了釣竿,望了一眼一無所獲的簍。 連年征戰、水鬼頻發,眼下連糧草都要去夷陵各郡縣強奪,如此亂世,荊州主也不放棄殺伐之事。他摘下斗笠,重重地嘆了口氣,將江心漁船向著九畹溪搖去。 一無所獲,又近年關。今日,實不知如何同老妻交待。 ****** 荊州。 大江南岸山林。 九畹溪確實是進入西陵峽前的最后一片淺灘,適于扎營。到達首日,張知隱便著人在馬鞍山扎了個不大的臨時軍營,留了些許人馬裝作忙碌的樣子。 翻過馬鞍山,便是層層如梯的梯兒巖,再往前是上七下八嶺子。當地人說,此處險峰凌厲、七峰八壑,因而得了“上七下八”的土名。 過了看似無路可走的上七下八嶺子,便是一條纖細山道,直通南岸最北的西門山和南岸東側的黑包山、白云山,順著這二處山峰,可直搗和夷陵城隔水相望的鳴翠谷。 眼下,張知隱正坐在上七下八嶺子中的其中一個山谷里,安靜聽著周圍滿山的斑鳩聲聲。 他面前正是一條纖細山道,當地人稱為龍咀山道。也正是借著這條山道,上下出擊、左右sao擾,直擾得輜重船沒多少能到夷陵。只是西陵峽著實湍急,他也因此丟了幾名愛兵。 “報,將軍。荊州軍連夜偷運輜重,已被搗毀?!币幻樕谋考奔钡刂鄙狡律享樒铝锪讼聛?,快步走到張知隱面前,口中喝道。 張知隱打了手勢,示意他低聲。他湊近這名兵士,問:“此番幾艘?” 兵士立即降了聲音,悄聲匯報道:“一列連船,合計六艘,盡數搗毀。只是……輜重還在打撈,水流過于湍急,約莫最多只能回收個五成?!?/br> 張知隱點了點頭,吩咐道:“你去和領隊的陳校尉說,勿要糾纏輜重,兵士性命要緊?!?/br> 這名臉生的兵士聞言,終而抬頭望了眼前的知隱將軍一眼。張知隱匿在山谷陰影之中,眼神里卻爍爍跳動著點光,盡是秭歸明朗的月。 “快去,晚上冷。勿要讓將士再下江?!睆堉[見他不動,立即吩咐道。 “是!” 來人行了一禮,急忙往陳校尉的方向跑去。 山谷中肅穆的樹尖忽然抖動了一下,驚得一群山斑鳩撲簌簌起飛。 “將軍!是否要追!”他身邊的戚校尉向來機敏,見鳥群陡然受驚,猜測應是荊州派來探查的斥候。 張知隱點了點頭,輕聲說道:“追。不過,別抓著了,隨意追追便罷?!?/br> “是!”戚校尉領命,回身便往驚鳥方向去了。 張知隱自肩上拈下一片落葉,別有意味地說:“見微知著,守正待時?!?/br> 這是他和定山分開時的一語。 張知隱心下掛念,不知孟定山那邊,準備的如何了。 ****** 西陵官道旁,是一片連綿的丘陵。 此處風景秀美、物產豐富。夷陵人平日里不喜打獵,又對飛禽走獸多有偏愛、不時投食。久而久之,夷陵人竟在北岸上下桃坪丘陵養出了一片猴子。猴子們閑來無事干,還會成群結隊上西陵官道,搶奪過往路人的物品。 許是自小聽著兩岸猿鳴聲長大,夷陵人多這群愛折騰的猿猴并不惱怒,反而給這段鬧猴災的一眾丘陵溪澗起了個美名,稱“西陵猴溪”。 十個夷陵老船工,有八個都會同你繪聲繪色地講起這西陵官道旁的“西陵猴溪”,還有兩個會勸誡千萬別惹了這“西陵猴溪”的猴子。淘氣的很。 兩位樵工下山晚了些,正背著兩擔柴火,走在這猴溪旁的西陵官道上。 他二人結伴而行,生怕走夜路生出什么不測、抑或是被西陵猴溪的猴兒埋伏了去。 路邊的水杉抖了抖,果然從中躥出一只西陵猴兒來。這猴長手小臉,落在二人面前,調皮地仿著他倆背著柴火的樣子。 兩位樵工笑過路過,全然不以為意。 西陵猴兒由著他倆走遠了,坐在地上,以腳撓了撓臉頰。猴兒的身邊,放著他用來模仿樵工“柴擔”的工具。 是一捆弓箭,箭尖正閃著陰冷的寒光。 ※※※※※※※※※※※※※※※※※※※※ **還記得17章《三擒》時候祝政拿出來的金玉酥么…… 不是恰巧帶著,而是郁林戰役后,常歌想吃的時候他沒有,深感愧疚,此后一直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