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物計劃[重生] 番外完結_分節閱讀_110
李曾旭:?。?!我為什么不知道?。?! 微生物43班班長失蹤事件,以同學們仰望自己班長無形裝x,李曾旭日常懷疑自己社會地位告終。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知道的這點消息,和實際宋有閑的經歷來說,只是皮毛而已。假如同學們知道的話,那浪這一個字已經完全不能形容了,只怕說宋有閑上天都是輕的,干脆直接飛升宇宙算了。 冰川c細粒菌變異型的研究重要性誰都能看得出來。只要能成就是劃時代的科技,這完全就是一個創造歷史的事件。 大家都說二十一世紀是電子科技的世紀,可只要這個研究最終收獲,那么這個二十一世紀的后半世紀完全可以說會是生物世紀。 電子科技發展到現在,但凡混在這個相關行業里面的人,拿的工資獎金都要比其他行業高出來一大截。而老的實業,比如物理生物化學這一些的,則是英雄末路,行業人數每年都在降低。 人體增幅技術現在研究出來也會是國用軍用的技術,可是哪項民用科技早期不是軍轉民出來的?,F在保密未來肯定也是開放的。等到開放那一天,就是他們生物行業崛起的日子。 軍方是不能理解業內人士內心的激蕩,可不妨礙他們看出來這門技術對整體兵力的提升。他們看不懂論文,可他們看得懂實驗結論就夠了。 人體力量增強,恢復力增加。 副作用目前所知的只有人體吸收能量上限,和強化所消耗能量之間差異過大,造成壽命縮短這一條而已。而且這一條還是可控的,并不是必定會有這種副作用。 收益遠遠高于風險,軍方算盤一打,立即就給他們專門騰出來專門的實驗室,態度積極的恨不得下一秒立刻出成果,讓他們全軍腳踩大熊拳踢老鷹。 宋有閑在走完程序進入軍方封閉式的研究所里之后,就收到了整個研究參與者的名單。他看著這個項目參與者名單,頓時就感覺到了十足的壓力。 這份名單上每個參與人員的名字后面都有墜著各自的學歷職稱。名單上除了宋有閑他們一行四個人寫著碩士研究生之外,完全不存在其他帶‘碩士’兩個字的人了,就是在這個實驗室里打雜的都是博士這一級的,博導那都是遍地走,項目主持人幾個都是資深的院士。 這些院士,可能圈外可能大多數人都只知道拿諾獎的司士明,圈內人的話看這份名單上的人名那就都是如雷貫耳。每一個拿出去都是生物界業內世界知名學者,世界級生物大獎手上拿的都不是一個兩個,那是可以把房間里收藏架擺滿的存在。 畢竟軍事無論如何重要性都是高出其他體系一節的,哪怕這些人手上有著其他研究項目,都必須轉交出去,來軍方這里干活。在外面想湊齊名單上的這些人去研究一個項目,那簡直就是在做夢。 而在這夢幻名單上,宋有閑他們這四個人,一個研二的,一個研一的,兩個研究生都還沒考上的,因為被限制人身自由,軍方給予補償免試給了研究生身份,算是研一的。簡直就是這份名單上的泥石流。 好在其他三個人很有自知之明,瑟瑟發抖做自己的小透明,擺著心態來見世面,沒事給大佬們洗洗燒杯掃掃地,乖乖巧巧見證歷史誕生。琢磨著自己老了之后,還能和自己兒孫們吹噓,你們爺爺我以前也是見過大世面的,現在你們用的xxx當初你爺爺也是參與發明制造的。 他們三個很有自知之明,宋有閑心里卻是沒有這種東西的。畢竟所為原本項目的負責人,更是整個項目的cao作者和論文撰寫者,他的存在在這個實驗室里怎么也不可能是透明的存在。這個項目組組建之后,宋有閑第一時間就收到了任務,這個任務就是……上臺給眾位大佬做本項目的解釋匯報會。 看著這個任務安排,就知道,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宋有閑是和透明無緣了。而且,宋有閑本來也就不想在實驗室里做個透明。 宋有閑的論文除了那三個純粹就是做助手的沒看過之外,其他參與實驗的人員在確定受邀之后,軍方早早的就給他們提供過相關文件。在宋有閑開匯報會之前,他的論文大佬們都提前全部都看過,理解過了。 只是論文這種書面格式化的東西之外,實驗中還是有很多細節的東西并不會體現在論文里面,如果有原本實驗者專門開一個解說會,對整個項目的后續研究方向制定,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自己徒弟周正飛不在,宋有閑作為司士明的徒孫,現在被分配到自己名下的碩士研究生。司士明作為帶過好幾個徒弟的老師,還是有慈愛這一種東西的。他來到軍方實驗室之后就去找宋有閑看情況了,看看宋有閑他有沒有因為這樣陣容龐大的報告會感到緊張,感到壓力。 實際上是……沒有。 宋有閑從來都不怕壓力這種東西,這種緊迫感反而讓宋有閑十分的興奮,制作自己匯報用的ppt時候完全是熱血上涌。 司士明找到宋有閑的時候,看著就是宋有閑雙眼發光的奮戰著,緊張和壓力仿佛在他身上完全不存在,看的司士明忍不住為自己一開始多余的關心失笑。 “很有趣的小家伙不是嗎?”忽得,司士明身后傳來一個聲音,對著他問道。 宋有閑撰寫ppt的地方是實驗室搭建的研讀室,算是一個開放空間,除了司士明之外,其他的人也會好奇發現冰川c細粒菌變異型輻射增幅現象的家伙到底是誰。在宋有閑不知不覺之間,研讀室里很多這個項目的參與者都已經悄咪咪的在他身邊路過,看了看這位發現了變異型特性的幸運兒到底長什么樣。 和司士明搭話的人叫尹域平,是專攻冰川微生物方向的院士,也是當初冰川c細粒菌發現之后第一批研究人員。他掛名研究所在的地方,就是原本宋有閑心心念念的x大,之前宋有閑爸爸的導師褚長棟就是在尹域平的研究所里面工作的。 “老尹,這小家伙已經是我徒孫了,你可少惦記?!彼臼棵骶璧乜粗?,論文資料送到他們手上,宋有閑這個論文第一作者資料自然也如數奉上。 宋有閑可以算是根正苗紅的x大出身,他父母都是x大教出來,就職x大研究所,過世之后x大的教授也為他順利長大出過力。原本宋有閑也是一直和其他人表示自己要報考x大,結果半路上被司士明截胡了。 這會看到尹域平滿臉對宋有閑欣賞的樣子,哪怕知道自己徒孫被拐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作為資深的‘青少年誘.拐.犯’司士明忍不住就對他提防起來。不好打擾工作中的宋有閑,研讀室也和大學的圖書館差不多,并不是什么聊天的地方,司士明干脆就拉著這個礙事的家伙走了。 同在行業頂峰,司士明和尹域平的關系并不算差,兩人一邊走一邊調侃對方幾句,沒多會就又繞回了宋有閑的論文上面。 說到論文,尹域平就忍不住對著司士明感慨道:“你這徒孫,驗證東西的路子有點野啊?!背艘白?,尹域平也不知道可以用其他什么東西可以形容了。 論文里的真實性已經有軍方之前的研究人員驗證過了,倒是不擔心論文造假這一回事。如果在假設宋有閑提給他們的論文內容都正確的情況之下,論文內容中其中有不少研究實驗的關鍵點的發掘,就十分有意思了。 都是用我認為這項實驗數據波動里面有信息,于是我就用某某方法和某某方法測試了一下,于是確認了該項增幅的決定性因素是某某某。 幾句話之間輕輕松松,可能有很多人都看不出來有什么問題。但對于尹域平這種行業內的資深人士來看,這小子不知道應該說他是直覺敏感,還是真的是天賦驚人,或者說運氣好之類的。多少人就是堵在這個發現生物信息價值上,死活得不到前進方法。 而對于宋有閑來說,或者從宋有閑書寫的內容里面,完全沒有看到這種實驗進度卡住,輾轉不得門入,恨不得從樓上跳下去直接去問上帝要一個答案。而是那種輕描淡寫就過去了,好像那種在研究過程中理應存在的高墻完全不存在,不值得一提的輕松就穿過去了。 司士明也很容易明白尹域平在說什么,樂呵呵地笑著,自己徒孫自己驕傲,指了指閱讀室的方向:“指不定這家伙現在還在覺得,自己寫出這個論文是因為撿漏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