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物計劃[重生] 番外完結_分節閱讀_2
那時候他已經退出娛樂圈繼承家業好多年了,以他的身家,肯定是不可能答應這個無理的要求的。陸期白笑了笑對宋有閑舉了舉酒杯:“抱歉,最近嗓子不好?!闭f完就干凈利落的轉身走了。 他當時沒有爭取到光腦這份蛋糕,畢竟西方這些國家對華國提防的很。指不定一開始就把華國商人都排除在外,邀請函不過就是眾生平等的一塊遮羞布。 本以為他們之間的交集也就到這里為止了,然而在他回國不過一個月后,就聽到華裔天才科學家宋有閑自殺身亡。再之后隨著光腦開始慢慢普及到千家萬戶,宋有閑作為在光腦技術攻克中,占據主力地位的科研人員,則大眾被冠上了光腦之父的名頭。 之后網絡上就開始了對這個光腦之父的不少扒皮,比如父母都是國內知名生物研究所的博士,少時父母車禍身亡,親戚搶奪家財,差點被送去孤兒院。好不容易平安長大,考進父母生前所在研究所,結果被誣告論文抄襲,身敗名裂,無奈遠走海外,最終成為光腦之父。 隨著宋有閑的名聲越來越大,偶爾午夜夢回。陸期白也會想,當初自己那晚上和他好好聊一聊,可能對方的結局就會完全不一樣了。然而人總是會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陸期白也沒有執念這事。 但是此生重來,能看到這人健健康康的站在這里,陸期白也不由自主有些高興。轉身笑嘻嘻的對著也準備進自己家門的宋有閑道:“宋有閑,好好讀書??!”說完,陸期白就開開心心地關上門。 第2章算計 被喊了名字,宋有閑不明所以的轉頭就看到一扇關上的門,一腦門問號完全想不明白對方怎么會知道自己名字。 進了房間,對著毫無人氣的屋子習以為常。宋有閑首先拆開了包裹,拿出樣刊準確的找到了自己的論文。 第56頁《冰川細胞生命運動方式研究進展》作者:宋有閑 宋有閑嘴角帶著笑,先把自己的論文重新看了一遍。然后興沖沖把樣刊里其他論文也看了一遍。 不知不覺宋有閑就看到了晚上快八點,一直到自己肚子饑餓感完全抑制不住,宋有閑才意識到吃飯這件事情。 嘆了口氣,宋有閑從廚房柜子里掏出來一桶泡面。燒開水的時候順便從冰箱里拿了兩根青菜洗了洗切了切。打開泡面桶,放了調料包,丟了青菜順便打個蛋,開水一沖,宋有閑內心自我安慰一下,青菜雞蛋面食,營養又健康。 吃完還沒來得及收拾,門鈴就叮咚叮咚響了起來。 宋有閑還以為是小區里哪個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結果一打開門,就看到陸期白穿著白襯衫,胸前還別著胸針,身上穿著的褲子十分修身,完美的展示著自己修長的腿型。他擺著一個標準的海報pose,兩根手指中夾著一張印著他照片的cd碟。 “……”宋有閑努力不笑出聲,他依稀記得,陸大明星是人氣歌手,而不是專業諧星。這是明星的職業天賦嗎?宋有閑走神了一陣,才出聲道:“陸先生,請問有什么事?” “新搬來的鄰居,打個招呼?!标懫诎啄弥种械腸d碟對著宋有閑抖了抖,“前新華娛樂簽約歌手,現在在時光游戲上班。我的cd你可以聽一下,很不錯的!” 非常的自信,但并不會讓人討厭。也許是對著那張完美的臉,做什么也不會讓人覺得煩。宋有閑接過cd,正好這時候他屋里的手機響了起來,隨口對著陸期白道:“進來坐坐吧?!?/br> “那我就不客氣了?!标懫诎椎故且稽c不懂得客套,高高興興進了房間,第一眼就感覺到空曠。慢慢才意識到,并不是這客廳有多大,而是空空蕩蕩的,沒有人氣顯得空曠。 陸期白忽然就意識到以前網上看到的那寥寥數語概括的,幼年父母雙亡,獨自長大這幾個字現實的含義。 陸期白從小到大,見到父母的次數屈指可數,他們本就是商業婚姻,陸期白的誕生更多是賦予一種使命的意義。但他小時候爺爺奶奶對他十分疼愛,家里也不缺傭人和老師,他是從小被精心照顧長大的。 推己及人,陸期白自然是覺得可能會有點差距,但兩人應該還是差不多的。然而現實卻是告訴他什么是何不食rou糜。 陸期白沒有偷聽人電話的愛好,拿起客廳茶幾上唯一的那本《生命探索》雜志翻了兩下,果不其然就看到了宋有閑的名字。 隨便看了幾行字,陸期白就沒興趣了,他學的是金融,愛好是音樂,無論哪個都和生物沒什么關系。哪怕高中的時候生物考的再好,現在也依舊看不懂這些專業性極強的理科論文。 沒過幾分鐘,宋有閑那邊蹦出來的幾個字就吸引了陸期白的注意力。 “十萬,我知道的。姑,你拿得出來?!彼斡虚e對著手機說道,沒一會電話里就傳出來十分振聾發聵的怒罵。 這怒罵聲明明沒有開著免提,陸期白隔著好幾米也能聽著幾句話。陸期白下意識往宋有閑那看了過去。 宋有閑像是忘記還有他這個人在一樣,不知從哪里掏出來了一支筆,無意識的在手里轉動著。臉上不是陸期白以為的憤怒或者嘲弄之類的負面情緒,反而是一種十分平靜淡漠。 他在算計。 陸期白腦海里忽然就冒出來了這個念頭,并且一下子肯定了它。 沒多會兒,怒罵聲就轉為細碎的哭聲。不知道電話那頭說了什么,宋有閑安靜地聽了一會,然后說道:“姑,我不是細姐,你要死要活的我只會隨你去。十萬塊錢一個名額,不貴的,姑你慢慢考慮吧?!闭f完,宋有閑就掛了電話。 陸期白眉頭皺了起來:“什么名額?” 宋有閑嚇了一跳,然后才想起來自己剛才招呼了個人。也不是不能說,宋有閑道:“第二小學的就讀名額?!?/br> 他這個小區很好,里面住的都是國家級的研究人員,偶爾幾戶外來人員也都是非富即貴。相對應的,配套的教育和醫療當然也是一等一的。 比如這個第二小學,就是整個省排行第一的存在。眼饞的人自然是不少,如果真的能賣,別說十萬了,就是喊個五十萬,也會有人愿意傾家蕩產買一個。國人歷來習慣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然而為了提防倒賣的情況,這個就讀名額規定的很死。就讀學生必須是戶主的子女,并且購房必須滿六年,同戶子女之間必須間隔三年等等。很多細碎條款規定,基本上沒有只賣名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