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嫁_分節閱讀_2
書迷正在閱讀:每次穿越都是弱受[快穿]、南林竹妖 完結+番外、與影帝同居后 完結+番外、反派說他不洗白[重生]、恐同女重生掰彎影后[GL]、行醫[重生]、每天看我吃魚都覺得好刺激、你們只喜歡本座的臉、媳婦兒在上[GL]、[綜]聽說你也喜歡粉紅凍奶
這位陛下,乃先帝之長子,于兵亂之際而生,自小在兵營馬背上長大,打仗殺人一把好手,深受先帝器重,他上位之后,卻絲毫不給他親爹親娘親太上老君一點兒顏面,直接殺了三十二名貪污腐化的世家大臣做開門紅,踩著人頭坐穩了皇位。 世家大族嘩然! 一夜之間,控訴陛下殘暴不仁的上書紛紛揚揚蓋滿了龍案,數百名世家子弟在宮門之前怒而斥之,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而回應他們的,不是以往無往不利的“允之”,而是“斬”。 那些曾經被遺忘的將軍兵卒好像一夜之間全部醒了過來,沖他們露出了猙獰的微笑。 貪污犯jian者,殺,不受成命者,殺,敢喧嘩而犯宮廷者,皆殺之。 那一日,鮮血染紅了宮門大殿,一直被以為是軟弱無力的皇室露出了他們冷酷的真面目。 高高在上許久的世家大族終于愕然驚恐的發現,他們已經如籠中之鳥,插翅難飛。 …… 從能夠代替木筒珠玉的宣紙被制造出來流傳天下開始。 從私塾里的寒門學生一批一批畢業,誓死以報陛下開始。 從皇軍兵馬已經包圍他們,待天子一言而下便可血洗京城開始。 十年,不過滄海桑田,白駒過隙一霎那。卻也使得當年那個腥風血雨而來,行走皆是羅剎的少年太子變成了高深莫測,運籌帷幄的當今天子,他站在他的父皇身后看了太久,韜光養晦了太久,布局到今天,終于可以收網而下,一網打盡。 世家大族不能更清醒地認識到,這位曾經被他們看輕的陛下,不是無能,不是不擅國策,恰恰相反,他心機之深沉,眼光之長遠,堪稱千古一帝,他只是在時機未到之時隱而不發,然后一發不可收拾。 但這時,他們已經沒有了挽回的余地。 陛下欲采納才華橫溢之輩,不以身世論高低,于是陛下廢除了前朝沿用的九品中正制,改以統一科考為人才選拔之標準,考試內容也不是世家擅長的詩賦詞禮為主,而是策論數科,實務為重。 就在年初三月,第一屆科考落幕,陛下取賢才百人,前百名大半竟然都是寒門人士,這不由在世家臉上打了好響亮的一記耳光!打得他們心頭滴血,羞憤難言。 唯一能讓他們慶幸的是當屆首名乃是世家子弟,不然實在一敗涂地。 然而,這份唯一的慶幸現在也要變成最大的羞辱。 …… …… 禮官攙扶這那位貴人的手,然后在各異目光中把那只手交付到大殿中央的那名男子手中,不知有多少人看到那男子便心塞嘔血,轉面不愿直視。 明昭帝身著一身喜服,神情似笑非笑地牽起了對方的手,走到喜墊之側,他面容俊美深刻,自帶三分邪氣,身材高大精壯,稍稍一動,肌rou便隆起地好似要透出喜服。在喜好男生女貌,以弱不禁風為美的世家眼中,這更是他出身卑賤,血統低劣的證明。再看到被他牽著的那人纖細窈窕之身姿,更是深恨明珠暗投,暴殄天物,然而實在是有心無力,只能低咒喃喃。 那屆科考的首名,經天緯地之才被天下公認的世家子弟,正是此時被明昭帝牽著手,即將嫁入皇室,當上皇后的那名貴人。 虞一郎,世家子,人上人。 …… 世家門閥也分三六九等,最上等的只有四家,虞,吳,王,孫,而世家之第一家,隱隱默認是虞家。 虞氏綿延數百年,歷經三朝五帝,代代屹立不倒,這一代的虞氏族長,便是這當今的丞相,兼任大中正,百官之首,權傾朝野。 他與原配吳氏女育有一子,那一子,便是虞喬。 虞喬自有生以來,便是虞家的驕傲。他自幼聰穎,過目不忘,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樣樣精通,琴棋書畫都數大家之才,容貌儀態更是隨了他那個明明不該傳出閨名,卻被譽為天下第一美人的娘親。 傳言,虞一郎貌似好女,如春色三分,麗而不靡,艷而不妖,人見之難忘,目眩神迷。 論才干,容貌,品行,儀態,虞喬皆凌駕于世家眾子弟之上,堪稱世家年輕一代第一人,所以眾人皆心服口服地稱他一聲虞一郎,而如今見他竟然要嫁入寒門,仿佛看到鳳凰折翼。實在是心痛難耐。 淪落到這般地步,也實在是要感嘆一句世事難料。 …… 之前眼看寒門就要向士族發起進攻,皇帝更是磨刀霍霍,世家實在是煎熬難耐,但現在的主動權已經到了陛下手中,他們只能隨著對方心意而定。 明昭帝也確實沒想趕盡殺絕,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想要整頓內政好空出手來對付南方那群惡狼,而囊外必先安內,能盡快解決就解決。不過他要的是忠心,不是陽奉陰違。 于是他向世家提出了一個投誠的條件,他要娶世家女為后。 這是個很劃算的交易,無論是對他還是對世家各族而言。 皇后,一國之后,與皇帝同尊,擁有小君聽政參政之權,這對于急切想要保住地位的世家大族而言,這實在是妙不可言送上門的機會。 而對皇室而言,先帝上位時已經年邁,宮中妃子皆是平民小戶出身,皇后甚至是不堪入目的屠戶之女,這種環境中長大的皇子,多多少少會受母系影響。所以明昭帝痛下決心,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世家大族同樣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不見前前代有女為后,圣上駕崩后外戚干政,然后百年富貴,史書為鑒,多么好的機會。 所以兩方都達成了滿意的協議,只等一手交人一手交權。 可對于世家來說,新的問題又來了。 皇后地位之高,影響力之大,對這盤棋死活之重要,使得他們處心積慮要挑出一個上上之選,好下好這一盤棋,所以,先以出身而挑,便是在四家中挑。 再一看,問題大了,明昭帝那樣的人物,赫赫殺名天下皆知,被他殺的三十二名大臣又都是同族,那些世家女哪里愿意嫁他,而且門第之見已經深入骨髓,她們又怎么愿意自污血統下嫁。 看來看去,最后定下的,還是虞丞相之長女,虞語柔,此女貌美溫順,久有慧名,想必能理解他們的苦心。 久有慧名的虞大小姐聽說了這個消息,然后在去寺廟上香之時不慎從臺階上跌落,落進了孫家嫡長子,下一代繼承人懷里,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人言實在好腰身,溫香軟玉男才女貌你情我愿天生一對。 明昭帝同樣也知道了這個消息,然后他請虞丞相進了書房,親切溫和地談了半個時辰,表達了對虞孫兩家聯姻的美好祝愿和堅決不戴綠帽子的堅定決心。 虞丞相面無表情地回到家中,不一會,虞語柔便捂著右臉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但再怎么哭,事情也黃了,就在世家一籌莫展之即,明昭帝忽然表示,不一定非要是女子,當今男風盛行,是男后又有何妨? 虞語柔把握住了這個機會,表示她雖然清名已污,但家中還有一弟,那便是虞喬。 此言一出,語驚四座,不待眾人怒斥,明昭帝卻公然道:“久聞虞美人大名,貌比潘安,神若謫仙,不似凡世中人,若能娶之,必為平生最大幸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