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錯的離譜
賀蘭敏之這招刺劍是在薛仁貴舉劍向他刺過來,他閃身成功地躲避過,并在躲避過程中,從下方斜身上刺的,書迷們還喜歡看:。全/本/小/說/網/他的身材比薛仁貴要高半個頭,手臂也自然長一些,再加上他斜身,要是薛仁貴不收招避讓的話,他的劍將刺到對手的身上,而薛仁貴的劍卻刺不到他。 賀蘭敏之相信,薛仁貴肯定會收招躲避的,不然將受到重創,即使他手中所持的是木劍,但同樣可以將對手擊傷。 果不其然,沒料到賀蘭敏之會玩命一擊的薛仁貴,知道已經不能刺中對手,趕緊換招,準備阻擋賀蘭敏之的這一劍攻擊,但他在變招時候還是猶豫了一下,動作滯了一滯,賀蘭敏之馬上抓住機會,快速變招,變刺為挑,用力向準備撤回的薛仁貴劍上挑去,書迷們還喜歡看:。 在招式使出,手臂傳來一陣震動和痛感時,賀蘭敏之心內狂笑,他今天完勝了。 在沉悶的劍相碰的響聲傳來后,一把木劍在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后,在所有人的注視中,“嘭”的一聲落在地上,跳了幾跳,就不動了。 這當然是薛仁貴的劍! 手中依然持著劍的賀蘭敏之已經急步躍回,劍也收回,護在前胸,嘴角露出一點得意的笑容,看著手中空空,有點狼狽站在對面的薛仁貴,他清楚他不需要再使招,這場對決已經分出勝負。 薛仁貴的木劍被挑飛,落到一邊,這只是剎那間的事,目睹這一切的在場諸人,都是一副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神色,許多人沒看清賀蘭敏之到底是如何將薛仁貴的劍挑飛的。 剛剛一會前,場上情景好似還是薛仁貴略略占上風,誰也沒料到,須臾間就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賀蘭敏之反敗為勝,一招致敵,將薛仁貴的劍挑落在地。 殿內諸臣都知道,薛仁貴一向以勇武示人,宮中不定期舉行的競武賽事,只要薛仁貴參加的,沒有不取勝的道理,但今天這位常勝將軍卻敗了,敗的還挺慘,從他身上的白色斑斑點點上就可以看出來,相比較,他的對手賀蘭敏之身上落下的斑點就少了許多,更不要說最后劍被賀蘭敏之挑飛。 幾乎每個人都認定,賀蘭敏之的劍術,實比薛仁貴高上許多。 在沉靜了一會后,叫好聲才起來,接著越來越大,大有把麟德殿掀翻的氣勢。 賀蘭敏之偷眼看過去,他的那位姨母,很有可能未來會成為他情人的大唐皇后,也站起了身,在那里拍手歡呼,表現的與皇后的身份有點不太相稱,其他書友正???。 不過這是好事,賀蘭敏之能推斷的出來,武則天不只看上了他身體,想從他這里找到快樂,而且還對他寄以非常大的希望,不然不會如此表現的,沒有什么比這一點更讓人高興的。 賀蘭敏之也馬上抱劍對武則天所站方向施施禮,再對其他叫好的人致了意。 薛仁貴在劍被挑落后,知道自己輸了,雖然有點不服氣,但他也明白賀蘭敏之并沒將所會的劍術完全表現出來,剛剛比試過程中被他占了上風那會,很可能是有意相讓才會這樣,事后賀蘭敏之又馬上扳回,并快速擊飛了他手中的劍。這個對手所會的劍術肯定在他之上,多年的歷練讓他學會了從容淡定,比試時候曾有過的氣惱也不復出現。 只是他在認輸的同時又有點驚奇,從賀蘭敏之剛才的劍招中,他感覺出一點,那就是這個年輕人出手有點狠,招式上有點冒險,這和賀蘭敏之那文文雅雅的外貌有點不相稱。 這是個很特別的年輕人! 薛仁貴在短暫的尷尬后,也恢復了平日的神態,走上前一步,對還在抱劍向四周歡呼人的施禮的賀蘭敏之抱抱拳道:“賀蘭公子的劍術超群,本將不是公子的對手,今日的比試甘愿認輸!” 只不過因為叫好聲還在持續,薛仁貴的這句話只有賀蘭敏之聽到。 賀蘭敏之趕緊回禮,笑著道:“薛將軍謙虛了,早聞將軍武藝出眾,謀略過人,在下一直仰慕在心,當年將軍三劍定天山,多少人對將軍敬若神明,在下早就想向將軍請教箭術及其他武藝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今日能和將軍當殿比較武藝,甚是榮幸!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與將軍切磋武藝!” 賀蘭敏之除了劍術出眾,其他方面,包括槍、箭等冷兵器時代戰場上必須要掌握的技巧,都不是非常出色,主要是教習他武藝的賀蘭安鴻也只是劍術精湛,在這幾個方面也不怎么樣,他是個不愿居人之后的人,想找個名師學一下,面前的薛仁貴,就是最好的人選,書迷們還喜歡看:。 “希望有這樣的機會!”薛仁貴淡淡地笑笑,不置可否。 賀蘭敏之還想說什么,但這時全場已經安靜下來,薛仁貴再抱拳后離開了他身邊,走到御座近處,對著李治和武則天所坐方向行了一禮,朗聲說道:“陛下,娘娘,臣劍術低微,不及賀蘭少卿,今日的比試,甘愿認輸!” 說著不待李治和武則天有什么反應,回身再對賀蘭敏之抱抱拳,回到自己的座上。 賀蘭敏之依然站在臺上,他還要等待下一個挑戰者。 李治撫著胡須呵呵笑著,卻沒說什么,滿面笑容的武則天站起了身,大聲說道:“賀蘭少卿劍術出眾,在與薛將軍比試劍術中占據上風,薛將軍甘愿認輸,本宮宣布,這場比試賀蘭少卿勝!”說著環看著場上諸臣,繼續大聲說道:“還有何人,敢站出來,向賀蘭少卿挑戰?” 武則天說完后,場上一片寂靜,沒有人馬上站出來應命挑戰。 賀蘭敏之緊張地看著坐在位上的諸臣,不知道下一個站出來向他挑戰的會是何人,他希望不要再有人站出來向他挑戰,他今天的表現已經夠出色,已經足夠驚震在場諸人了。 看到暫時沒有人敢站出來挑戰賀蘭敏之,武則天有點滿意,她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最好賀蘭敏之這樣表現過后,所有的人都對他的武藝表示敬佩,這是她需要的效果。 不過武則天這種滿意的感覺只持續了一會,馬上就被一個聲音打破了。 “陛下,娘娘,臣想與賀蘭少卿比試一下劍術!” 所有人都往聲音發出之地看過去,賀蘭敏之也把眼轉了過去,他看到一名年紀約在三十幾歲的年輕人站了出來,向御座方向走過去,書迷們還喜歡看:。 這名年輕人氣勢不凡,一身武將的裝束,但賀蘭敏之不認得這是何人。 “原來是李備身!”武則天笑著看著走到御座面前來的這個年輕人,“李備身想和賀蘭少卿比試劍術,本宮許!”武則天說著轉頭看看李治。 李治當然明白武則天的意思,當下沒作考慮就點頭同意,“朕也許!” 武則天恢復了皇后的氣勢,面向全場,朗聲說道:“下面即由左奉宸衛備身郎將李孝逸和宗正少卿賀蘭敏之比試劍術,希望兩位愛卿能帶我們帶來一場更精彩的劍術對決!” 說著武則天往賀蘭敏之所站方向看了看,在賀蘭敏之往她方向看過來時,作禮答謝之時,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李孝逸得令后,再向李治和武則天施了一禮,大步往賀蘭敏之所站之地走了過去。 賀蘭敏之微笑著向上前和他作禮的李孝逸抱拳施禮,他已經知道向他挑戰的是個什么人物了。 左奉宸衛備身郎將李孝逸,這是早些年長安城內比較有名的一個紈绔。 李孝逸的父親是淮安王李神通,他是李神通的第十子,自幼聰明好學,善作文章,還練的一身好武藝,再因父親和幾個哥哥的緣故深得皇帝李治喜愛,很年輕時候就被封為梁郡公。 李孝逸在十八歲時候即入千牛衛中任職,在千牛衛改成奉宸衛后,他還是留在奉宸衛,當一名備身郎將。 這個人性格上與賀蘭敏之有點相象,喜歡玩些風流趣事,早些年長安城內到處流傳李孝逸和一些姑娘家的風流韻事,賀蘭敏之一下子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書迷們還喜歡看:。 當然賀蘭敏之對李孝逸產生興趣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宗室后人的風流事,而是武則天準備讓他到奉宸衛中任職,眼前這位左奉宸衛備身郎將很可能就是以后的同僚,既然要去奉宸衛中做事,那肯定要有幾個能交好的人,要是今日將這位左奉宸衛備身郎將折服,以后可能就可以很好地和他打交道。 他希望能輕松擊敗李孝逸,并讓對方輸的心服口服。 兩人相互施了禮后,宦官把劍剛剛薛仁貴所用過的木劍呈給李孝逸。 依然如剛才一般,持劍相碰當作禮,再退后,準備出擊。 李孝逸雖然是大唐的宗室之后,出身高貴,但李孝逸比薛仁貴年輕了許多,在歷史上又沒太大名聲,至少賀蘭敏之對他沒什么記憶,因此遠沒有對薛仁貴那般的敬仰,在相互致禮了后,沒有什么客套,也沒謙讓,直接就展開了攻擊。 作為同樣劍術愛好者,李孝逸剛剛已經留神觀看了賀蘭敏之的劍舞,賀蘭敏之和薛仁貴之間的比試也完全看下來,細節上都沒什么溜掉,他知道賀蘭敏之在攻擊時候招法非常凌厲,動作快速,要是被他占了先手,即使如薛仁貴那樣的高手,也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他也肯定不會例外,當然不能步薛仁貴的后塵,他要搶先出手,因此在賀蘭敏之攻擊的同時,他也出手了。 可以說兩人幾乎是同時揮劍攻擊的。 李孝逸自恃劍術不錯,又比薛仁貴年輕很多,手腿靈活程度遠比薛仁貴自如,他自信能與賀蘭敏之相持更久,甚至可以饒幸取勝。 不過在兩招過后,李孝逸就知道他所想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