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蔣在山繼續呵呵笑著,興致高昂地說:“來來來,趕緊都落座吧!我讓廚房做了些家常小菜,我們邊吃邊聊!” 蔣在山落座主座。 楊星澤和舒嵐并排面向落地玻璃坐著,算是可以一邊吃飯一邊隔著玻璃觀賞景色。但是,無論是吃飯還是賞景,明顯都不是今晚的主題——今晚的主題是懷舊。 蔣在山摒去了傭人保姆保鏢什么的一大票人,就連方宋也都不見了人影。偌大的飯廳里面,就只有蔣在山、楊星澤、舒嵐三個人。蔣在山和楊星澤毫無顧忌地暢聊他們打戰時候的那些有趣的事情,難過的事情,難忘的事情……明明不曾參與楊星澤和蔣在山的曾經,舒嵐卻聽得入了神。 從楊星澤和蔣在山的對話之中,舒嵐看到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楊星澤……準確來說,那是有血有rou的、會憤怒會悲憤的、為人民大義奮不顧身的、為國為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聶國宗。 在那個需要英雄的年代,聶國宗在沙場上奮勇殺敵。在這個不需要英雄的年代,楊星澤卻在舒嵐家中為舒嵐做盡一切生活瑣事……煮飯,洗衣,換廁紙,刷碗,燒水,扛快遞……既可為民族大義拋頭顱灑熱血,也可為舒嵐拿起通渠神器通馬桶……這樣可甜可鹽,可攻可受,能屈能伸的男人……舒嵐如何能夠不愛? 愛?! 她是在說愛嗎?! 嗯??! 愛就愛了??! 就在楊星澤和蔣在山聊得正起勁的時候,方宋突然從飯廳門口遙喚了一聲:“蔣老先生?!?/br> 蔣在山精神矍鑠的大眼睛里面明顯閃過兩抹不悅。楊星澤卻向蔣在山稍微揚了揚下巴。蔣在山這才像是接受了命令似地,扭頭回應了方宋一聲,“進來吧?!?/br> 方宋大步走進飯廳,站在蔣在山的身旁,低垂著腦袋,聲音不大不小地對蔣在山說:“蔣小姐帶了她的男朋友來,想要拜會蔣老先生?!?/br> 蔣在山說:“告訴媛媛,我正在和朋友吃飯,讓媛媛的男朋友改天再來吧?!?/br> 方宋點頭,“我現在就出去告訴蔣小姐?!?/br> 方宋才剛離開,蔣在山和楊星澤又再像是沒被打斷過似地,繼續聊著從前的那些事…… 舒嵐想,蔣媛媛想見蔣在山,居然還要方宋“通傳”?蔣在山簡直就是古代的皇帝嘛!至于方宋?自然就是通傳太監了! 舒嵐想,蔣在山聽說蔣媛媛帶了男朋友回來,居然能夠這么波瀾不驚悠閑淡定?看來蔣在山早就知道高朗的存在了!又或者……蔣在山早就找人將高朗調查得透徹了! 舒嵐想,如果蔣在山真的找人將高朗調查得透徹……蔣在山找的那個人會不會順帶調查到,舒嵐“癡戀”高朗的那些狗屁謠言?!如果蔣在山聽信了那些狗屁謠言,如果蔣在山將那些狗屁謠言轉告了楊星澤,那么……楊星澤會怎么想?! 天煞的高朗??!簡直就是在毀她的清譽! 不行! 回去的時候,她一定要跟楊星澤提提那些狗屁謠言!算是報備也好,算是什么都好,反正先跟楊星澤打打底總沒錯! 平心而論。 如果不是想起那些狗屁謠言讓舒嵐暗地里生了一頓悶氣,這頓晚飯確實比舒嵐想象中好“熬”很多。 或許不應該用“熬”這個字吧? 畢竟今晚飯香菜佳,楊星澤和蔣在山聊的內容舒嵐也都很感興趣,而且……蔣在山似乎沒有舒嵐想象中的那么討厭。如果蔣在山下次再要邀請舒嵐和楊星澤吃飯,估計舒嵐會爽快答應的。 晚上9點30分。 盡管蔣在山再三挽留,楊星澤還是堅持要走。楊星澤堅持認為,蔣在山需要早點休息——無論蔣在山看上去像是多少歲,蔣在山始終是年將百歲的老人家。 蔣在山和楊星澤用戰友的方式,豪邁地摟了摟對方。 臨別一刻。 舒嵐幾乎能夠從蔣在山那雙大眼睛里面看到淚光……好像生離死別一樣……畢竟蔣在山已經這個歲數了,道一聲“再見”,不代表真的能夠“再見”……舒嵐靜靜地站在一旁,居然也感到有點不合時宜的悲涼……也像生離死別一樣。 送別了楊星澤和舒嵐。 蔣在山獨自一人站在黑木玻璃門前,雙手交疊地杵著拐杖,隔著玻璃遙望夜色籠罩下的園林造景……天地間的一切,如虛似幻,從無解釋。 那是1937年的夏天。 那年,蔣在山14歲。 村里來了一位名叫余世和的教書先生。蔣在山苦苦哀求了很久,蔣在山的父母才終于答應蔣在山在干完農活之后,可以到余世和的私塾認字念書。 蔣在山很感激能夠得到這個認字念書的機會,蔣在山知道,得到這個機會不該感激他的父母,而該感激余世和。 要不是余世和只收取每個學生每天或一個番薯、或一個芋頭、或一個饅頭做學費,蔣在山的父母肯定不愿意花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錢,讓蔣在山去認字念書。 而且…… 蔣在山知道,就算學生什么都不給余世和,余世和也愿意免費教學生認字念書……有那么幾次,蔣在山真的這樣嘗試過……事實證明,蔣在山的猜想是對的。 所謂的私塾,其實不過是村里一間廢置的破房。 高低不平的石頭抵著幾近霉爛的木板就是書桌,被摩擦得開始有點圓滑的大石塊是凳子,四面墻壁灰溜溜的幾乎沒有半寸白墻,墻壁上只有窗洞沒有窗戶,就連頂上的磚瓦都只剩下一半。要是遇上刮風下雨,這十幾個衣衫破爛的學生,就只能一同涌進余世和與聶國宗居住的、小得透不過氣的房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