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太后立刻讓黃倫去乾清宮請皇帝過來。 張夫人是外家的女兒,她出嫁時, 娘家還沒發達,后來發達了,但娘家得到的好處與她這個外嫁的女兒無關, 只能靠著討好太后與建昌伯得點好處罷了。 建昌伯怎么樣她是不大管的, 但是太后可是張夫人在張家能扯的一面大旗,千萬不能倒了, 想了想,她還是勸道:“我看你也不用太擔心,畢竟是親舅舅,皇上想來不會要他的命, 最多就是懲戒一番?!?/br> 太后暴怒不語,張夫人又道:“你也不看看我們那弟弟做了些什么事,先帝在時,逢年過節各種賞賜,光莊地就賞賜了三四萬頃,可咱們弟弟還嫌不夠,貪得無厭,又侵占了五千多頃地,更不用提他在宮外做的那些荒唐事,什么縱容家奴行兇,橫行不法可沒少干,聽說言官們參他的折子多如雪花!” 張夫人說的話一點也沒有觸動太后,蓋因建昌伯這些年一直都是這樣,先帝作為姐夫都沒有追究,憑什么現在輪到外甥做皇帝了就開始追究了。她完全不認為是建昌伯的錯,反而認為是李逸這個兒子故意在跟她作對。 肯定是的,侵占土地,目無法紀的事情,其他達官貴人們也沒少做,誰也不是清清白白的,憑什么先從建昌伯開始起算。 太后越想越是怒火中燒,喃喃道:“皇上這是因為王小姐的事情,故意在針對建昌伯?!?/br> 宮里選秀的事情張夫人有所耳聞,“皇上是天下之主,與你就不是一般的母子關系,他喜歡哪個,你順著他不好嗎,非要對著來?我看你就直接下個懿旨,接王小姐的進宮,讓她做皇后算了?!?/br> 張夫人真覺得自己這個太后meimei被先帝給寵傻了,寵壞了。 現在這位皇帝可不是先帝,他對舅舅是沒什么感情的。所謂的舅舅,在他眼里只怕還不如身邊伺候的幾個太監親近,這也是后來張夫人徹底熄滅了把張婉兒嫁給宮里做貴妃念頭的原因。 可惜太后現在被怒火沖昏了頭,牙齒咬得咯吱咯吱響,李逸,他再是皇帝,也還是從她肚子里出去的。 那邊黃倫從乾清宮回來,羅翔跟著一同過來。 羅翔道:“太后娘娘,皇上忙于政事,說改日再來清寧宮給您請安?!?/br> 太后沉聲道:“那我就親自去乾清宮見他?!?/br> 羅翔為難道:“皇上說了,您若是要為建昌伯的事情求情,就什么都不必說了。國家,有國才有家,建昌伯深負皇恩,驕橫跋扈,目無法紀,乃國之蠹蟲,皇上已將此事交給了錦衣衛辦理,絕不徇私?!?/br> 太后臉色煞白,搖搖欲墜,羅翔繼續道:“皇上還讓小的轉告您,讓您保重好自己,若您的身子因為建昌伯有了損傷,他便即刻下旨斬了建昌伯?!?/br> 這話說的含糊,但是太后卻聽懂了。 宣和二年上元節,李逸在宮中賜宴,建昌伯醉酒后jian污清寧宮宮女,太后欲替他遮掩過去,但事情敗露,李逸當時就讓人將建昌伯捉拿問罪,太后以絕食相威脅,李逸顧念母子情分,故而網開一面,放過建昌伯。 這次李逸是在警告,若太后再以絕食相威脅,他必會第一時間將建昌伯問斬。 太后捂著胸口,半響,才咬牙切齒道:“這個逆子!” 嚇得張夫人差點捂住她的嘴巴,“太后,分明是建昌伯把您給氣成這個樣子的,您怎么還怪起了皇上!羅公公,太后這是被建昌伯氣糊涂了呢!” 羅翔呵呵笑了兩聲,“建昌伯確實可惡,太后您還是看開些吧。小的告辭!” 黃倫忙送羅翔出去。走到清寧宮的門口,黃倫有心打探些情況,小聲問道:“老哥哥,皇上與太后畢竟是親母子,如今鬧這個樣子,該怎么收場?” 羅翔笑道:“全在太后一念之間?!?/br> 黃倫道:“還是王小姐的事情?如果太后同意立王小姐為后,建昌伯是否就沒事了?!?/br> “不,”羅翔伸出一根手指搖了搖,低聲道,“不管有沒有王小姐,建昌伯這回即使不死也要脫層皮?;噬嫌谢噬系男乃?,就算太后現在再做什么,最多只能保住建昌伯的命?!?/br> 黃倫凜然,再環視清寧宮,只見清寧宮中已經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這些都是皇上派來的…… 羅翔走后,黃倫回了清寧宮,太后已經暈厥過去,清寧宮里一片混亂,張夫人照顧太后,讓人去請御醫。 黃倫忙說:“這建昌伯也太不像話,都把太后氣得暈過去了,小的這就去請御醫?!?/br> 御醫來了也是這一套說法。很快宮里就傳開了,建昌伯犯事,太后被他氣得暈過去的事情。 張夫人覺得晦氣,她守在太后床邊,看著自己meimei真真無語至極,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跟皇帝杠著,到底建昌伯是他的兒子,還是皇帝是他的兒子,親疏不分! 御醫診斷過,又開了藥方。宮人喂太后吃了藥,過了不多久,太后悠悠轉醒,慘白著一張臉,臉上淌著淚,看著可憐極了。 這會兒張夫人才覺得自己這個meimei也是五十出頭的人,看著遠不如平時光鮮年輕。 她嘆了口氣,道:“好好的日子不過,這又是何必呢?” 太后目眥盡裂,“那是我們的親弟弟!” 張夫人無所謂道:“他再是我弟弟,也比不得婉兒與她哥哥在我心里的地位。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我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br> 太后斷斷續續道:“爹娘臨終時讓我們好好照顧他……” “得了吧,他都多大了,孫子都快有了,還讓我們照顧他?他是男子,頂門立戶,該照顧我們才對,你看他這些年都做了什么事,從小就是孬種,專愛惹事生非,盡是拖累我們!” 張夫人不能理解太后,太后同樣不能理解張夫人,“你、你難道看著他死?” 張夫人拿熱毛巾替太后敷臉,“先別管他了,你自己為了他氣倒了,御醫說急火攻心,你不能再受刺激,不然容易導致中風。中風你知道嗎,咱們家小時候鄰居老太太中風后,眼歪嘴斜,那滋味生不如死,就算你是太后也一樣?!?/br> 太后艱難道:“黃倫過來?!?/br> 黃倫急忙走到太后床邊,太后吩咐道:“你去一趟建昌伯府探望建昌伯?!?/br> 建昌伯是皇上重點整治的對象,黃倫可沒那么大的膽子敢去,敷衍道:“皇上派了錦衣衛看守,小的進不去?!?/br> 他想起羅翔剛才說的話,壯著膽子道:“皇上的心意您是明白的,要不您就成全了皇上?!?/br> 太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吐出四個字:“除非我死!” 她的一生除了小時候受了貧苦,自進宮后,再沒有受過任何委屈,她稍有不滿,連先帝都敢責備,先帝也只能好生哄著,沒想到臨老,卻在兒子身上受了這么大的委屈。 太后心里的那根筋就是轉不過來,咬牙道:“我即刻死了也好,我要去問先帝討個公道,看那不孝子死后怎么去見他的父皇!” 這、這又是何必呢! 張百戶夫人覺得自己待不住了,忙說家里事情多,匆匆忙忙地溜了,再不溜,估計她要跟太后一起死了,她日子過的好好的,可不想死。 過了一日,李逸直接讓人把建昌伯關進了詔獄,讓徐勉審訊建昌伯。徐勉一點也沒客氣,輪番上刑,才一輪下來,建昌伯就快堅持不住了。 先不管太后這邊怎么樣,李逸對待舅舅絲毫沒有徇私,冷酷無私,之后的清查權貴莊地事情進展地非常順利,什么榮王、楚王這些皇親連半句話都不敢多說。 建昌伯下了詔獄,伯府解禁,建昌伯夫人慌張地進宮,將建昌伯的情況哭哭啼啼說了一番,差點把太后又氣了個半死,不過李逸讓御醫時刻在清寧宮待命,在御醫的妙手回春之下,太后的身子狀況倒還不錯。 建昌伯夫人跪在地上,泣道:“錦衣衛對伯爺上刑了,皇上這是要伯爺命啊,您是伯爺的親jiejie,可不能不管他?!?/br> 太后可以拿自己的命去與李逸賭氣,但是舍不得建昌伯的命,無奈之下,派了黃倫去乾清宮與皇帝談條件。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還有一更。 66、第 66 章 太后的條件是, 李逸立刻放建昌伯出錦衣衛詔獄,對于建昌伯違紀之事不再追究, 侵占五千多頃地的事情也不再追究, 同時將建昌伯升為建昌侯。 黃倫聽到太后提出的條件時,心里一咯噔, 現在主動權在皇上這里,太后這條件只怕皇上不會答應,建昌伯犯的事,砍十次腦袋都不夠,還想升爵? 果然他去了乾清宮, 將太后的話原模原樣地轉述給皇上?;噬夏樕系箍床怀錾鷼獾谋砬閬? 只是淡淡道:“告訴太后,朕最多可免建昌伯一命,廢除建昌伯的爵位, 讓他做個庶人,給他個十畝地做個田舍翁足矣?!?/br> 在李逸看來他對建昌伯足夠寬宏大量,他有去民間考察過, 普通百姓之家擁有十畝地自己的地已經算是殷實人家, 他肯給建昌伯留十畝地已經很給太后面子了。 黃倫心里咋舌,沒想到皇上這么狠, 建昌伯可是有三四萬頃地的人,就給他留十畝合適嗎? 就聽這位皇帝自語道:“皇莊的地只怕都沒建昌伯多,留十畝朕看都多了?!?/br> 羅翔在一邊接話,“小的也覺得多了, 要不在酌情減個五畝?” 李逸:“算了,就看太后的面子吧?!?/br> 他是真覺得給多了,太后進宮前,建昌伯家只怕連一畝地都沒有! 黃倫苦笑不已,“小的這就回清寧宮報給太后?!?/br> “慢的,”李逸叫住他,“讓太后快點兒做決定,建昌伯就在詔獄里,詔獄的手段,太后應該是知道的?!?/br> 先帝年間,某位大臣舉報建昌伯,先帝置之不理,但太后猶不甘心,教唆先帝將這位臣子關進詔獄,那位臣子最后死在詔獄。 黃倫打了個寒顫,連聲道:“小的這就去稟告太后?!?/br> 李逸說的對建昌伯的處置,實際上是留他一條命,將他廢為庶人,太后當然不愿意。她甚至想越過皇帝,直接以太后的名義封呂文蕙為后,她拿這個去威脅李逸。 李逸根本不吃她這一套,沒得討價還價的余地,太后這么拖拉換來的不過是建昌伯在詔獄里多吃點苦頭。建昌伯的夫人天天進宮哭,還把建昌伯那一溜的大小孩子都帶進清寧宮跪在太后床前哭,就這么哭了三天,太后終于熬不住了,同意了李逸的條件。 之后李逸依言放建昌伯出詔獄,建昌伯夫人帶著孩子們在詔獄門口等他。 建昌伯道:“車呢,怎么不派輛車過來接我?你帶著孩子們來做什么,盡是添亂?!?/br> 建昌伯夫人抹著眼淚:“什么都沒了,財產充公,房子也沒了?!?/br> 這些建昌伯是知道的,他道:“二姐沒安置我們嗎?” 建昌伯夫人:“太后生著病,管不了這么多?!?/br> “那我們去大姐家?!?/br> “大姐,她關著門不讓我們進去?!?/br> 建昌伯暴跳如雷,這一怒就牽動了他的傷口,不禁哎呦起來。 他的大兒子道:“皇上賞了京畿附近的十畝地,幾間草房,爹,咱們雇一輛馬車,趕在天黑之前回去吧?!?/br> 皇上的雷霆手段,建昌伯見識夠了,現在想起來還怕,當下沒說什么,一家人雇了輛馬車往郊外趕。 建昌伯不敢恨皇帝,只一個勁兒埋怨太后,“她可是我二姐,怎么就沒在皇上面前替我說說好話,看她以后怎么跟爹娘交代!” “可不是,”建昌伯夫人對太后也是一肚子怨氣,“聽說是因為太后在跟皇上賭氣,皇上喜歡上某位小姐,太后非得逆著皇上的意思來,皇上惱了,便拿你出氣?!?/br> 建昌伯:“我就說嘛,我在家好好的,皇上做什么突然找我麻煩,原來二姐在作祟,她是皇上的親娘,皇上不敢拿她怎么樣,可憐我受了這么苦!” 這一家人將太后狠狠地埋怨了一頓,似乎忘了他們能富貴也都是拜太后所賜。 李逸在宮里忙著解決太后的事情,只想盡快解決宮里這些糟心的事,然后讓禮部去王家下聘,風風光光地迎娶王小姐。 上次王小姐生氣,他讓邱琰撤了王家附近的錦衣衛,雖然有些擔心王小姐再去相親,可是聽說王家過不了幾日就會回南京,王小姐跟她的母親弟弟感情那么好,必不愿意在京城就嫁了,所以李逸自認為還有時間。 確實如他想著這樣,俞氏相看了不少人家,覺得不是那么合適。王綜現在授了個工部主事,這是個虛職,待三年期滿,經過考選謀個實職,很大可能就去外地做官了,俞氏不想把女兒一個人留在京城,相看的人中沒有特別優秀的,于是作罷。 盼兒的滿月禮剛過,俞氏與女兒忙著收拾行裝,置辦京中的特產以便回鄉后送給親朋故友。王家在京城也有不少親戚朋友,臨到離開,也需要一一拜訪,因此耽擱不少時間。 這日王綜從工部衙門回來,先去了俞氏房里。王瓊姿在給盼兒做小衣服,俞氏在一旁指點她。 見王綜進來,王瓊姿把快做好的小衣服舉起來給他看,“大哥,這是給盼兒做的,你看怎么樣?” 這件小衣服是連體開襠,還帶著一個小帽子,王瓊姿在帽子上繡了一只小兔子,借用了現代的樣式。 王綜笑道:“很有巧思,盼兒肯定會喜歡。瓊兒,盼兒剛剛醒了,你去看看他?!?/br> 這么明顯的把人支開的借口王瓊姿怎么會不知道?她乖巧地答應,然后帶著葫蘆出了門,一出門就不走了,伏在門邊聽王綜與俞氏說些什么。 王綜剛才神色輕松,看她時候甚至還帶了笑意,王瓊姿猜他多半又是有什么妹婿的人選想要給俞氏說。 只聽屋子里面王綜道:“今日工部右侍郎高大人突然召了我去,問起來我是否家中有一個待嫁的妹子……” 王瓊姿、葫蘆兩人正聽得認真,俞氏身邊伺候的方嬸走過來,見她們兩人這樣,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將兩人帶走,還把葫蘆好一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