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書迷正在閱讀:大都督曾是我阿兄、帶個淘寶來種田、帶著超市回八零、法醫系統:王爺,晚上見、暗自喜歡、穿成女配她夫君(穿書)、穿到七零養兒子[穿書]、邪王的絕色狂妻、重生之完美歲月、蜜愛來襲:老公大人請小心
二太太卻不肯讓他走,“郡王爺,您總得給個說法,您這么一走了之,以后新燕怎么辦?她無論如何,都是你的表妹,你母親不在了,難不成你愿意瞧見以后整個京城的人把她當笑柄,一輩子都嫁不出去?” 龐玉燕也來了,站在人群中,一副冷漠的樣子。十三看看眼前的局面,他素來聰明,已是明白了龐家的算計。只是,如果事情重來一遍,他也是別無選擇,還是要把龐新燕救起來。 如果說現在,他格外痛恨的一點便是,怎地會被龐玉燕給迷惑了的?不由得冷笑一聲,朝黛玉拱手,“嫂嫂,這里便交給嫂嫂了!” 龐家的人還要攔,黛玉走了過去,笑道,“如果說男人救一次女人,便不得不以身相許的話,我也沒有意見,只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德妃娘娘出自府上,如今她已仙逝,皇上又是在宮里,十三弟一直在榮妃娘娘膝下長大,這會兒,我若說叫太太們跟我去宮里評評理,恐怕太太們又會說我不會體恤。自古長嫂如母,我還在這兒,請各位講點道理,讓十三弟離開,深秋水冷,他也是才從水里起來,若染了病,恐怕就不好了?!?/br> 黛玉呵斥一聲,喊了雙喜,“還不服侍十三爺回去沐浴更衣,請林大夫去請脈!” 黛玉不得不又回到了上房,這會子,她才明白馮氏這一次來的緣故了,待龐家的人又把話說了一遍,不待黛玉開口,馮氏道,“才秦王妃的話,我是覺著有道理的,長嫂如母,大約十三的主,我這個親嫂嫂也是當得的,三姑娘不小心掉到了池塘里,十三弟又是她的表哥,哪里有見死不救的道理?這原也是緣分??!” 第264章 冤枉 大太太忙道,“可不是?您說,今日這么多的客人,怎地就偏偏是十三爺在那兒呢?來了這么多姑娘,怎地就偏偏是新燕落水了呢?” 大太太的話音方落,黛玉就嘆了一口氣,“焉知不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呢?也不知玉燕姑娘怎地就偏偏把你十三哥拉到那塊兒說話,那又僻靜,又臨水,這深秋季節難免涼了些,實在不是說話的好去處??!” 老太太不樂意了,“王妃,您雖為尊,可也不能如此冤枉人啊,怎地就是我們先安排好了的?我們這樣的人家,怎地會不拿女孩兒的名聲當回事呢?” 黛玉道,“哦,老太太是說我冤枉誰了?想必老太太是誤會了,萬一這是上天的安排呢?不瞞老太太說,前些日子,府上的馬車一直跟著十三爺,我還以為玉燕姑娘是關心她表哥呢,原來是專程相看十三爺來了。今日,又出了這事,真是叫人想不多思都難??!” “胡說!我沒有!”龐玉燕一張口,黛玉刀子一樣的目光看過來,她頓時如被掐住了脖子的雞一樣,張了張嘴巴,說不出話來了,黛玉道,“玉燕姑娘,有沒有也不是我說了算的,實在話,表兄表妹的,路上遇到了說上兩句話算不得什么,姑娘又何苦非要這么急著撇清呢?” 二太太見龐家的人說不出什么來,又一頓大哭起來,“我可憐的新燕??!” 新燕是二房庶出的姑娘,本也不是從二太太肚子里爬出來的,如此這般假模假式的,真是叫人看了難受。黛玉坐著喝茶,聽她哭得聲嘶力竭,哭了一會兒,自己也覺得哭不出來了,又過來跪在馮氏跟前求道,“郡王妃,您就行行好,救我那苦命的孩兒一命吧!” 馮氏便對黛玉道,“八弟妹,我瞧著這也是一樁好姻緣,你覺著呢?” 黛玉笑道,“我也是實在想不到,十三弟與他表妹們也有這樣的緣分,我難道不想成全?依我說,好事成雙,不如請老太太把玉燕和新燕兩位姑娘一并兒給十三爺,成全一段佳話!” 馮氏愣了半晌,還是大太太驚呼出聲,她才醒過神來,“這事兒與玉燕姑娘什么關系呢?” “怎地沒有?一個郎情,一個妾意,連我都不忍拆散他們呢,更何況,若論起親疏來,四嫂和十三弟的關系比我還要親近呢!” “不,這怎么可能?”玉燕道,“我和他根本” “怎地會沒有呢?”黛玉起身,慢慢朝玉燕走了過去,“七歲不同席,更何況如今姑娘十五了,正是相看的年齡,若無緣無故,又如何會和年輕男子在那樣隱蔽的地方說話呢?” 黛玉見玉燕臉色煞白,大太太等人也是瞠目結舌,她笑了一下,轉過身對老太太道,“十三弟的事,我大約還是作得主的,十三弟也早跟我說,玉燕表妹與他情投意合,斷然無為了今日這樁意外,而不顧與玉燕姑娘的情義的,是以,就同時進門吧!” 說完,她告辭而去。大太太和二太太親自送她,才回來,就見老太太氣得幾乎過去了,不顧四皇子妃在場,大太太怒道,“再也想不到她竟狠毒至此,一口一個我兒與十三爺情投意合,這等沒頭尾的事,她也能隨口說出來?!?/br> 馮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這個弟妹啊,嘴巴雖毒了些,可她從來不說無中生有的事。我也不怪你們會掂量一番,可你們也該當知道,女孩兒家名聲最為要緊,你們實在不該叫你們家姑娘親自去相看十三弟,這若是傳到郡王爺的耳朵里,又該如何是好?” 黛玉從龐家出來,便徑直去了宮里。榮妃午睡剛剛醒來,她伺候著榮妃梳了妝,把這些事兒都一五一十地說了,道,“媳婦的意思,進門也無可厚非,只作側室,雖說不厚道了些,可實在是龐家欺人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