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書迷正在閱讀:大都督曾是我阿兄、帶個淘寶來種田、帶著超市回八零、法醫系統:王爺,晚上見、暗自喜歡、穿成女配她夫君(穿書)、穿到七零養兒子[穿書]、邪王的絕色狂妻、重生之完美歲月、蜜愛來襲:老公大人請小心
只能說,再大jian大惡之人,內心里也有一處柔軟的地方,至于說,這柔軟之處包裹的是個什么人,就真的是天意了。 而如今,這個六歲的小皇子,將這份天意,賜給了一個三歲的女娃,能夠裝多久,包裹得有多么嚴實,就只能看這女娃的造化了。 第11章 北街(求收藏,求票票?。?/br> 黛玉還是頂著一份壓力,好好地把孫紹祖打量了一番。 書上說,他是大同府人氏,祖上就是軍伍出身,他自己襲了指揮一職,年滿三十都未曾婚娶。若不是榮國府賈赦欠了他五千兩銀子,把迎春嫁給他,還不定怎么打光棍呢。 也是一個yin邪好色之人,好賭酗酒,將家里的媳婦丫頭都yin遍。但黛玉觀其人,倒是個道貌岸然的,人模狗樣。只要想到書上迎春后來的遭遇,黛玉恨不得那太監,能夠立馬把這人打死。 必得尋個機會,讓八皇子厭棄了這人。但若想讓八皇子聽自己的,首先肯定是要把關系處好,令其信任自己。剛才自己牙尖嘴利的,必定是把他得罪得不淺,以后這毛病是真不能犯了。 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到了北街林府,大門口兩個石獅子刷洗得很干凈,屋檐下換上了兩個簇新的紅燈籠。門口的小廝看到林如海一行人來,連忙過來迎,分出了一個連忙跑進去稟報。 不一時,林家的人便迎了出來,黛玉原本沒有多少記憶的,但看到人后,約莫就有些印象了,又聽到賈氏在與對方見禮寒暄,她總算是把林家三房的人辨別了出來,待對方問到她的時候,連忙機靈地上前去見禮,“伯叔嬸娘”地叫,聲音甜軟,笑容恬靜乖巧,一雙黝黑的濕漉漉的眼睛更是傳神,惹得人歡喜不已。 林如海一行四個主子,丫鬟婆子小廝和護院數人,安置好了下人,朝里面走的時候,二房大周氏便叫了起來,“三弟妹,怎么就你們幾個人?姨娘她們怎么沒來?難不成今日只主子們吃年飯,姨娘們也都不吃了?” 黛玉和檐哥兒被各自的奶嬤嬤抱著,她豎起身子,扭過頭來,看著前面,只覺得這大周氏和小周氏不愧是一父所出的姐妹,真正是連秉性都是相同的。 賈氏不溫不火地一笑,“二嫂倒是應當先說清楚,就說今日姨娘們是一定要來的,如此的話,弟妹我就在家里看著門,也省得這大節下的掃了二嫂的興?!?/br> 一行人一下子就沒了話說,好久,快到老太太的鶴延堂了,大太太龐氏這才不得不一把拉住了賈氏的手,“瞧你,一張嘴真正是厲害得緊,你二嫂也沒別的意思,既是一年到頭都難得在一塊兒吃飯,自然是應當把家里的人都請齊了,這不是怕落下了誰失禮,才多問了一句?” “那就是我想岔了,我還以為二嫂是心疼自家meimei,怕今日少了周姨娘的吃食,這才著急忙慌地問了出來呢?!?/br> 周氏一張臉漲得滿臉通紅,這會兒大老爺林如江也顧不得體面了,冷下臉來,斥道,“以后這等話就不許再說了。今日幸而是三弟在,都是自家人,丟了臉也不會笑話,哪有自家吃年飯,連姨娘都上桌的?” 賈氏沒有說話,只微微一笑,斜了大周氏一眼,也只有那些不入流的官宦人家,才會嫡庶尊卑不分。賈氏出自公府,自幼不知看了多少富貴,若非這邊老太太占了輩分,她一向是懶得與這邊往來的。 龐氏是宮里德妃的庶妹,當年老太太為了給自己的嫡子尋一門好親事,不知道鉆營多少。好容易攀上了德妃的娘家,也不拘龐氏是庶出,只聽說龐家只有兩女,自小都養的尊貴,便聘了回來,當了掌中饋的長媳。 可于賈氏來看,比起自己娘家的嫂嫂,出身金陵王家的嫡女,兩人實在是云泥之別。也只有老太太自己才成日里把小龐氏恨不得供起來,只說和宮里娘娘是姐妹。 門口的丫鬟打起了簾子,一臉笑地將一行人迎進去,又有丫鬟先進去稟報,“南街那邊三老爺和三太太過來了,正朝這邊過來給老太太請安呢!” “可算是來了,老婆子我還擔心不肯來呢!” 里面老太太中氣十足的聲音隔著簾子傳出來的時候,賈氏的腳步微微頓了一下,和自家相公對視一眼,兩人均是沒有說話。 進去后,屋子里已經有三個女孩子了,邊兒上還立著幾個哥兒。 又是一番見面行禮,哪怕是剛才聽到了老太太的抱怨,林如海夫婦也并沒有要解釋的意思,只說多謝這邊款待,旁的話也并沒有多說。 北街這邊,之所以一直能夠趾高氣揚,除了三個老爺都謀了不錯的差事外,媳婦們能生養,老太太膝下兒孫滿堂,也是底氣。 長房龐氏生養了一子一女,長子林玉堂已經十七歲,長女林玉鸞也有十二歲,庶出的女兒林玉蘭今年六歲,排行三。二房也有兩個嫡出的兒子,大的林玉庭六歲,小的林玉壁四歲,分別排行三和五,庶女林玉恬七歲,是周氏進門前生下來的。 三房董氏膝下兩個兒子,大的林玉宇七歲,小的林玉廈四歲,因隔了一點,平日里這兩個孩子也不招老太太的待見,但黛玉覺著,這兩個堂兄也不差,小小年紀,進退有止,舉止形容都不俗。 黛玉如今在林家這邊要見禮的平輩中,年齡算是最小的了。先在老太太跟前磕頭后,與平輩見禮時,林玉壁便戳了戳黛玉的臉,“你就是那個差點死掉的meimei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