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書迷正在閱讀:備用戀人[娛樂圈GL]、良宵難得、霍先生,你是我的言不由衷、此仇不報非教主、總裁說他想復婚 番外完結、秀靨(重生)、終身囚禁、收到校草情書后,我把自己掰彎了、我家愛豆的馬甲又掉了、娛樂圈女魔頭失憶了
“還答應人什么?” 弘晙阿哥老實回答,“弘晙下棋下贏了,但是弘晙還是答應那個人,我們在京城搞一場棋藝大賽?!?/br> 親阿瑪…… 十四叔用著陵水酸粉覺得好,正要夸一句“甜而不膩,甜中含酸,酸中藏辣”,聽到這句話,發現他汗阿瑪和他四哥都默默用美食,不說話,主動開口打破沉默。 “瓊州產鹽,我們知道,樂東會有更好的鹽?” 弘晙點頭的力氣也沒有,聲音低低地回答一句。 “弘晙相信,有。老人家說,樂東的鹽,白花花、亮晶晶?!?/br> 十四叔……一口湯水茶點兒噴出來。 白花花、亮晶晶……藍廷珍來信說臺灣最新曬出來的鹽巴,也是白花花、亮晶晶,和女子的胸脯一樣白花花,和珍珠一樣亮晶晶,看著一座座天山積雪一樣的鹽巴,好像六十老頭生了兒子一樣的高興…… “弘晙相信,那我們就派人去看看?!?/br> 弘晙動動眼睫毛,算是點頭。 “我問老人家,瓊州哪里的海水最苦,老人家說,樂東的海水最苦,比現有的六大鹽場的海水還苦?!?/br> 皇上、四爺、十四阿哥……都是愣怔,隨即反應過來,原來他們的弘晙阿哥神神秘秘地要來瓊州,是為了找新鹽場。 十四叔覺得自己對比小侄子的考慮,太慚愧了。其他人都還沒開口,他先問道:“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眾人聽了也是好奇,一起看向他們的弘晙阿哥。 弘晙阿哥…… “那地方叫什么名字?”恍若仙音入耳,弘晙阿哥終于等來他想要的問題,立馬來了精神。 就見弘晙阿哥坐直身體,端著小胖臉,一副“神棍”的小樣兒,有模有樣地說道:“浩淼的大海,遠古時精衛鳥填海的壯舉感動了大地,魚鷹們歡快的舞蹈感染了人心,就在一個靈感飛舞的早晨,出海的漁民們在談笑間把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賦予了它,將它喚作鶯歌海?!?/br> “四季常春的郁郁蔥蔥,飛鳥翔集,美人兒云集,一個能看到最美麗的晚霞、最壯觀的落日的地方。別人都說它‘蠻荒之區,治安動蕩,無法開發’,弘晙阿哥揮一揮手,轉眼間滄海桑田,鹽田萬頃,星羅棋布,一幅巨大的‘鹽銀山’的油畫,平鋪在山海之間……” 皇上、四爺、四福晉、十四阿哥…… 齊齊呆住。 第一次發現,他們家的小孩兒,居然有這樣的厚臉皮? 真的呆住了有沒有。 用十四阿哥胤禎的話,他當時正在用酸粉還沒咽下去,就張大嘴巴失去反應。 簡直…… 還是皇上反應最快,皇上用他做了五十多年的皇帝的定力,強行把話題扭回來。 “瑪法知道了,瑪法一定派人去看。一定好好看?!本蜎_弘晙阿哥這份“厚臉皮”,也要去看看。 “下棋比賽,辦。琴棋書畫我們都大辦一場,邀請大清國各地方各民族的人都來參加?!?/br> “今天瑪法和你阿瑪、十四叔討論一番,決定在后面的科舉考試,加重算法等部分,慢慢來引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向?!?/br> 第149章 “新式學院出來的工者。主要按照新式學院的考核方式考核, 四書五經附加。讀書人要‘視金錢為糞土’, 工者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既然要提高, 那也要‘視金錢為糞土’?!?/br> 說到這里,皇上發現乖孫孫動了動眼睫毛,牙疼地接續說道:“世人要明白,學技藝不光是一份手藝, 一份養家糊口的差事,更是一份人品和文化的傳承?!?/br> “墨家人追求的‘兼愛’、‘非攻’就不說了, 吃苦耐勞、嚴于律己, 把忠君愛國、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必須的……” 弘晙阿哥的小耳朵動動,聽明白了。 儒家人說出來“修身齊家治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那么墨家的工者們,要想和文人一樣站出來挑起“精神領袖”的大梁, 必須要有相應的理論文化。 而墨家曾經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節用”等等理論,也要有進步和發展,給出合乎當前世情的解釋。 就見弘晙阿哥朝一家人眨巴大眼睛,眼里的無數“小星星”忽閃忽閃, 小嗓門歡快得來。 “謝謝瑪法,謝謝阿瑪,謝謝十四叔,謝謝額涅?!?/br> “弘晙明白,如果文人是讀書明理, 那么匠人就是通過自己的手藝活,淬煉自己,百煉成鋼?!?/br> 皇上哈哈哈笑,“弘晙這個‘淬煉自己,百煉成鋼’,用得好,匠人,就是要有這份定力和定性,坐得住凳子,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貧?!?/br> 四爺也非常認同,匠人,不管是造大船、造一個小凳子,不管是宮里的御廚還是民間的小店面,都要有這個追求。 四爺想起兒子上次的提議,發現兒子還在思考的模樣,補充道:“這個事情,朝廷扶持著慢慢發展,新式學院的學生,就拜墨子和弘晙?!?/br> “暫時的理論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懂禮知禮、心懷信仰,潛心鉆研,認真敬業……” 其他人都點頭,紛紛表示這個理論還不成熟,還需要補充等等,弘晙……傻了。 張大嘴巴。 眼睛瞪大。 這回輪到弘晙阿哥驚呆。 然而他瑪法、十四叔,一屋子的人都是點頭,很理所當然的模樣。 弘晙阿哥……徹底蒙圈兒。 “瑪法,阿瑪,據說,明末清初最后一代巨子留下遺書,此位鉅子剩兩名弟子,一外放一內傳,外放弟子遠行立業,內傳弟子封閉隱靈秘府?!?/br> 親瑪法和親阿瑪一起笑。 “瑪法派人去找了,還沒找到?!?/br> “不過這也不是大事情。戰國時期墨家式微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后學’,另一支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即使找來,也不是完整的墨家傳人?!?/br> 弘晙……更加傻眼。 “瑪法,儒墨之爭,儒家人對墨家的解釋并不全面,還是需要墨家人自己來解釋。墨家后學也是墨家。但是儒家,墨家和儒家自古以來互相批判,其他的不論,孟子先生批判墨家‘兼愛無差等’,這就是不全面?!?/br> “墨家主張“仁”,“兼相愛,交相利”,是一種平等互相利益的愛,一種對世人普遍的愛,是理想化的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平等關系。但不是無差別。墨家后人巢子在論述‘兼愛’時有說‘有疏而無絕,有后而無遺’……” “有疏而無絕,有后而無遺”,即有親疏的差別,但沒有被拒絕的;有先后的差別,但沒有被遺忘的。弘晙阿哥認為,孟子先生因此批評墨家的“兼愛”是“愛無差等”,失于公平。 儒、墨兩家都提倡“仁”,但是兩家“仁”的含義卻各不相同。儒家的‘仁’,階級差別分明,受著宗法制的制約,內容強調血緣關系,上下關系,先后關系,講究一個“親親、尊尊、長長”的區別。 對士族階級提倡,要調和其內部矛盾;而對平民百姓則是提倡,忠和禮,秩序。 但是墨家的“仁”,講究一個理性思維,一個邏輯思維,一個入世的實踐主意,一種倫理上的雇傭關系,“故”、“理”、“達”、“類”、“私”……不是儒家批判墨家常用的那句“病急亂投醫”。 當然,這可能和墨家的人大多出身于社會中下層有關,但不論如何,他們的理論是有一定的正確性的。 屋子里一時安靜無聲,屋子里的人,大多都是儒家出身,可弘晙阿哥就能當眾說,儒家的圣人之一孟子先生,觀點有失于公平…… 皇上和四爺等人都是抬手按按眉心,眉間皺起一個大疙瘩。 弘晙阿哥的心里,法家和墨家都是務實,實用,就是儒家,在他心里存有意見,一直說儒家因為參與政治而使得它的“教書育人”失于“大道”。 家人都是愁啊,千百年來,都是儒釋道三家治國,而不是墨家和法家治國。 弘晙阿哥察覺到家人的態度,腮幫子一鼓,就是要堅持己見。 皇上、四爺…… 好吧,本來挺煩惱,可他們瞧著小孩子不服氣的小模樣,又忍不住想笑。 十四阿哥胤禎直接笑出來,先開口說道:“我們弘晙說得對,儒墨兩家自春秋時期就有爭斗,各有批判。其他的不論,孟子先生對墨家這句話的解釋,確實是有失偏頗?!?/br> “十四叔就記得有關于墨家的兩個小故事,一位在秦國很有名望的墨家巨子叫腹?,腹?的兒子殺人,腹?殺子。一個是在楚國,有一任墨家巨子叫孟勝,接受了楚國貴族陽城君的半塊符節,以身殉城……” 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弘晙阿哥興奮地接口,“十四叔說得好,墨家子弟,不同于其他家,就是因為這股子置生死于度外的氣魄,因為這份遠遠高于酷刑和厚賞的信仰之力?!?/br> “我們大清國就是要有這個‘氣魄’,要有堅定的信仰,而不是那種似是而非,用來狡辯的所謂‘中庸之道’……” 眾人就聽著十四阿哥和弘晙阿哥叔侄倆個熱情地展開討論,聽得目瞪口呆。 其實,有關于墨家cao守的故事,幾乎讀書人都是耳熟能詳。 腹?的兒子殺了人,當時秦國的國王就說,先生只有一個兒子,寬容以待,判一個流放即可。但是腹?堅持根據秦國的律法來判,這是有關于法理情和公私的千古謎題。 而孟勝在楚國貴族陽城君的手下做事,陽城君下令孟勝帶領墨家幫助他守城,并把璜玉分成兩半做為符節。陽城君自己拿一塊,給孟勝一塊,定下約定:“如果有人來接管封地,必須出示符節,符節能夠完整地拼合在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 后來陽城君逃亡,楚國派大軍包圍陽城,但是派來收回封地的人沒有陽城君的那塊璜玉,孟勝說:“我和陽城君,我是他的老師;即使不算他的老師,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手下?!?/br> “我既然答應他,就要做到諾言。然今日守成必然失敗,我必死。如果我不死,那么以后的人拜見良師時就不會來找墨者,結拜好友也不會來找墨者,聘請家匠也不會來找墨者。為了行墨者的道義,為了墨家的事業……” 當時墨家子弟一百八十人跟著孟勝慷慨赴死,有兩位墨家子弟沖出重圍,將墨家首領信物交給另一位巨子田襄子后,也身殉而死。 十四阿哥作為一名武將,對此很是感慨,“治軍,當有腹?的氣概。領導墨家,當有孟勝的堅定?!?/br> 而這,正是當今的理學家們缺少的吧? 弘晙阿哥重重點小腦袋。 “現在世界風云將起,我們不能繼續保守那么一點兒文化和地盤,我們要大聲拒絕‘得過且過’的‘中庸’,我們勇敢地爭取,三分天下有其一……” 說到最后,那個慷慨激昂的勁頭,還帶有小胳膊揮舞。 一副行走風云、行云布雨、爭霸世界的小模樣,十四叔雖然若有所思但也是愣眼,四爺雖然認同卻忍不住嘴角一抽,皇上……重重咳嗽一聲。 “時間不早了,快去洗漱準備?!?/br> 弘晙舉著胳膊的動作一頓,看一眼天色,黑暗籠罩天地,麻利地答應下來,“弘晙遵命?!?/br> 弘晙阿哥乖乖地跟著他額涅回去自己的院子,走路的姿勢還是一副“小霸王”的樣子,屋子里剩下的人都是笑,笑過之后就是沉默。 墨家的這兩個小故事,確實不再適合儒家精神浸入骨血的華夏人,但是,華夏人,至少華夏 的匠人,需要一個信仰。 不是“大丈夫行大事不拘小節”,不是“五毒不丈夫”,不是“能屈能伸大丈夫”……大丈夫,作為墨家子弟的大丈夫,他們有這個信仰,為了這個信仰,有勇氣面對商者的豪富,面對士族的顯貴。 皇上長長地嘆出一口氣。 “弘晙說得對。儒墨兩家的爭論先不說,大船、火器、包括將來飛天登月的竹蜻蜓……墨家掌握可以達到神界的知識文化,墨家子弟的信仰,不能斷!” 沒有“兼愛、非攻”之心的人,不能叫匠人;不追求道義、公理的人,不叫墨家子弟?;蛘咴谀酉壬鷦撛炷依碚?,在墨子先生造出來一樣樣器物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今天;或者孟子先生就是害怕墨家子弟為禍世間,才力主批判。 但,誰知道那? 他們時逢“亂”世,他們已經沒有選擇。 這一夜,皇上翻來覆去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