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書迷正在閱讀:備用戀人[娛樂圈GL]、良宵難得、霍先生,你是我的言不由衷、此仇不報非教主、總裁說他想復婚 番外完結、秀靨(重生)、終身囚禁、收到校草情書后,我把自己掰彎了、我家愛豆的馬甲又掉了、娛樂圈女魔頭失憶了
女子有“三綱五?!?,沒錯兒;男子有“三綱八條”,這總結的,也沒錯兒。 可是張廷玉老師真的是從沒有過把他們并列的想法,也是第一次聽到有誰將它們并列地說出來,還問他,“男女不是一樣的嗎?” 張廷玉老師面對弘晙阿哥求知,好奇的眼神兒,面對弘晙阿哥這雙屬于孩童的眼睛,天真爛漫,純凈無暇,突然語塞。 就是民間三歲的孩子,在周圍成長環境的影響下,也已經有了男女不是一樣的概念,開蒙進學后,壓根兒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皇家的阿哥也一樣,小阿哥要學習弓馬騎射等等,小格格學學詩詞歌賦就好。 可是偏偏弘晙阿哥不一樣。 回過神來的張廷玉老師不知道怎么和弘晙阿哥說,他感覺這是一件大事兒,一件教導弘晙阿哥的大事兒。 瞧著弘晙阿哥乖巧等候的小模樣,心里頭酸軟一片,直接說道:“阿哥提出的問題,老師也不知道,老師沒想過?!?/br> “老師去想想,再回答阿哥,好不好?” 弘晙阿哥點小腦袋,很開心老師沒有用“阿哥還小,長大了就知道了”來哄他,很是友好地表示,“好?!?/br> “謝謝老師?!?/br> ………… 《大學》的學習告一段落,開始《中庸》,弘晙阿哥聰明,拿出十分的功夫,兩天就完成《大學》《中庸》的背誦,《論語》和《孟子》他都學得差不多了,頓時渾身輕松。 弘晙阿哥收到阿瑪的來信,一個小雨綿綿的傍晚,迫不及待地拆開。 阿瑪在信里表揚、鼓勵弘晙進學,弘晙阿哥小模樣驕傲,弘晙阿哥打算寫信告訴阿瑪,他最近都有乖乖讀書。 阿瑪和弘晙“哭訴”自己也不能多吃一顆荔枝,要忌口養身,弘晙阿哥很是心酸,心疼他阿瑪的“辛苦”。 阿瑪在信里提出弘晙可以和瑪法、額涅要求“勞逸結合”地學習,弘晙阿哥吸吸小鼻子,阿瑪最好。 開心、感動、心酸、心疼……的各種情緒交雜的弘晙阿哥,再看到阿瑪在信里說,不能對長輩用“不講道理”的話,立馬小跑去找額涅。 “額涅,弘晙和額涅道歉啊?!焙霑€阿哥知錯就改,小小的難為情窩到額涅的懷里,但還是很勇敢地和額涅做保證,“額涅,弘晙乖啊?!?/br> 四福晉也剛剛看完四爺的來信,正在琢磨,聽到兒子的腳步聲才趕緊放好,此刻摟著“乖乖”的兒子,臉上的笑容慈愛溫柔,“弘晙乖,嗯,額涅知道?!?/br> “我們的弘晙阿哥最乖?!?/br> 弘晙阿哥突然小小的不好意思,在額涅懷里蹭蹭小腦袋,抬頭“大聲”說道:“額涅最好,謝謝額涅?!?/br> 說著話,人就跑走了。 四福晉知道兒子這是去找他瑪法“道歉”,望著兒子的背影,笑得一臉驕傲。 皇上正因為四兒子的來信蒙圈兒,不敢相信四兒子會這般嚴厲地對待小弘晙。 《六韜》《幼學瓊林》《齊民要術》……這都什么?這是要小弘晙學成書呆子不成? 雖然皇上也認為這些書很好,應該看,可是他老人家說著對乖孫孫嚴厲教導,還真沒哪回真的“嚴厲”教導過。 皇上正納悶兒,就聽到乖孫孫的聲音響起。 剛把信件放好,就見到乖孫孫進來船艙。 “瑪法瑪法”弘晙阿哥一溜兒小跑來到瑪法這里,發現正在書案后面處理看書,一頭撲到瑪法懷里,“瑪法,弘晙和瑪法道歉啊?,敺?,弘晙不應該說‘瑪法不講道理’?!?/br> 親瑪法抱住乖孫孫,還沒反應過來,就見乖孫孫抬頭,他又聽到一句。 “瑪法,弘晙喜歡美人兒jiejie,弘晙也和瑪法一樣不喜歡她們的小腳,弘晙堅決反對美人兒jiejie們裹小腳。下次弘晙看到,一定和她們說不要裹腳?!?/br> “瑪法,美人兒jiejie好看,不裹腳一定更好看?!?/br> 弘晙阿哥在瑪法懷里仰著胖臉,信誓旦旦地表示,美人兒jiejie不裹腳,瑪法就喜歡了,美人兒jiejie們也更好看了。 親瑪法明白過來乖孫孫的意思,瞪大眼睛。 一口氣憋住,差點兒沒上來。 這都什么和什么? 四兒子都和兒子說了什么? 皇上那個氣。 氣得要好好訓四兒子一頓,還要和乖孫孫講道理。 “女子的腳,是她們的第一重要所在,雖然瑪法下令不許裹腳,可她們一定要裹,瑪法也沒辦法?!?/br> “因為這世上,她們的腳,除了她們的父母夫婿,其他人不能看,不能說,不能談及,記得嗎?” 弘晙……還有這樣的規矩? 弘晙不明白,可瑪法好像很嚴肅的樣子,乖乖點頭,“弘晙記得,‘腳長在她們的身上’,瑪法管不到?!?/br> 親瑪法再也忍不住咳嗽幾聲,輕輕嗓子。 “弘晙說得對。弘晙和瑪法說說,你阿瑪還和你說什么了?” ………… 皇上和乖孫孫一番談話,弄明白四兒子這封信的意思,氣得來。第二天聽到十三兒子笑話乖孫孫“弘晙的阿瑪來信,一定讓弘晙好好讀書”,乖孫孫特理直氣壯地顯擺說“阿瑪說弘晙要勞逸結合”,更氣。 皇上覺得四兒子又和老父親耍心眼,哄老父親開心,但是四兒子不在眼前,皇上氣得不想搭理,回信也不回。 四爺……回信是什么?皇上日理萬機,誰敢去等皇上的回信? 四爺當然不知道汗阿瑪和他鬧脾氣,他原本因為廣東的情形打算在廣東實施的改革,因為汗阿瑪的動作,不得不重新思考。 改變書籍編輯格式,下令在京的八旗子弟開始學習雜學,學習技藝,經商之道,在揚州給黃履莊家送去銀子,在蘇州正式送出明顯是根據黃履莊的二輪車改進的二輪車…… 這一樣樣的,無不是在告訴天下人,皇上不光是繼承華夏文化,還要改進中原文化,這簡直就是一槍打中保守派漢家人那顆敏感不安的神經。 從中原政權正統,滿洲蠻夷不合禮制,到大華夏一國大統,中原文化正統,漢家遺民們剛剛開始意識到“國家”和“朝代”的不可同論,但其主張還只是在顧炎武等宋儒文化“叛逆”學派人的口中傳播,現在皇上的動作一出,簡直…… 說一句全國沸騰不為過。 各家小報上紛紛報道,都猜測皇上是不是因為要派人出海,要和西洋人做貿易,所以才安排出洋的人八旗子弟,學習技藝和做生意? 他們都不敢相信,也不想去相信,一輩子致力于儒家“內圣外王”,辛辛苦苦開辟廟堂程朱理學的皇上,會去給“工”者證名分。 肯定是小四阿哥喜歡這些物事,喜歡這些雜學,皇上才會對黃履莊改變看法。 嗯,就是這樣,皇上老人家可是一貫主張八旗子弟不得“與民爭利”,愛好文人士族的英明皇上。 什么你說小四阿哥喜歡雜學?小四阿哥一個六歲的小娃娃,喜歡雜學怎么了?小四阿哥讀書那可是一直沒丟下,門門優秀,《百家姓》《千字文》初學書就不說了,《大學》《中庸》這些四書,我們小四阿哥也會背了。 而且我們小四阿哥還武功高強,打趴下俄羅斯大力士,你比小四阿哥還大年歲,你能不? 老百姓自己給自己找到好理由。 大清國的文人們……苦笑連連。 皇上當然知道一滴水落到剛剛表面安穩的油鍋里,會引起的轟動,這也是他最近一直嚴厲簡直乖孫孫看小報的原因。 但是皇上拘束著乖孫孫讀書,玩樂項目也是推積木,玩“小錢錢大哼哼”等等,皇上又有了新煩惱。 皇上聽完張廷玉的稟告,和張廷玉一樣發愁,不對,應該是比張廷玉更發愁,皇上還記得乖孫孫那句“讓滿洲的女子和男子一樣進學,學技藝……” 乖孫孫對“男女有別”,只停留在表面,在他的內心里,男女根本沒有分別,就好像在他眼里,小哈巴,小貓兒也是他的好朋友一樣,皇上按按眉心,一時實在沒有好辦法。 夏季即將來臨,南方的雨季也即將來臨,一連好幾天細雨連綿,皇上一點兒也沒有欣賞煙雨江南的心情,午后休息用茶,和張廷玉對坐,對著發愁。 張廷玉大人沉思片刻,慢慢說出他這兩日琢磨出來的一個原因。 “臣是認為,小四阿哥的一顆‘初心’,并沒有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br> “小四阿哥學習了‘男女有別’的規矩,知道他大姐夫大白天和侍女親密接觸不合禮儀,于名聲上有大礙,所以他直接上拳頭,然后眾人的注意點,就落在小四阿哥打了他大姐夫的事情上,臣認為……” 張廷玉大人越琢磨越覺得小四阿哥聰明,經過小四阿哥的動作,其他人就是知道了,說起來,也是最多說一句烏拉那拉家沒照顧好郡主,沒人會再說星德郡馬不規矩的事兒。 “臣認為,小四阿哥有一種天生的直覺,面對問題他直覺知道該怎么做……”這很好,這就是天生的明君圣主的潛質,可越是這樣,越是讓人擔心他的看法和思想變化。 皇上聽得點頭,他當然知道乖孫孫的聰明,所以他一直很是小心翼翼地教導,就連關內人和關外人幾千年積攢下來的矛盾,他面對乖孫孫,也給“美化”一番。 乖孫孫能認可男子納妾,因為他瑪法,他阿瑪,叔伯們……都這樣,但他不能接受別人說他大jiejie不給納妾就是小氣。 太后娘娘疼小弘晙,疼孫女兒,直接下諭旨表揚一大波京城的大家夫人,女子做慈善,關心被拋棄女嬰,就是女子的“大氣”之舉。直接讓四九城的一幫子大男人目瞪口呆。說實話,皇上自己也是目瞪口呆。 皇上也沒想到,會成這樣。 現在四九城的老少爺們都在心里埋怨是十四阿哥瞎折騰,才引起太后娘娘出來護短?;噬弦幻妗巴椤笔膬鹤?,一面想笑。 太后娘娘出身關外蒙古,關外的女子,真的是樣樣不輸男兒,也沒有什么關內人“男尊女卑”的講究。 生存條件太艱苦,誰有力氣誰使,男子們想講究也講究不起來。 至于關外的三妻四妾,那也是為了族群的發展,無關關內人的妻妾制度,什么女子“醋不醋”,嫉妒不嫉妒,妻子一個人忙不過來,給丈夫納妾添個家務幫手,一切為了家族的壯大,吃飽肚子要緊,哪有那么多的愛恨情仇? 這樣一想來,皇上倒是真的覺得,關內漢人說關外人是蠻夷,挺有“道理”的。 皇上想著想著,還笑出來,沒有了以往每一次一想起“蠻夷”兩個字的那份不甘、不平、不忿…… “衡臣,你若是沒有好的辦法,就直接把中原幾千年來,男女制度的演變歷史,和小四阿哥講講?!?/br> 乖孫孫的認知不同于常人,但他很講道理,只要他知道,這個“男女不同要求”不是程朱理學的首創,他就不會再去反對程朱理學的幾位大家。 張廷玉大人聽懂皇上的暗示,立即大喜過望,但隨即他又苦笑。 “臣擔心,臣和小四阿哥講了,小四阿哥后面還有其他的‘為什么’?!?/br> 皇上……哈哈哈,皇上也愛莫能助。 運河水緩緩流淌,各種事兒紛紛繞繞,小四阿哥兀自快樂地過他的小日子。這不,隨著龍舟慢慢南下,弘晙阿哥沒有了背書的任務,正趁著陽光正好,流水潺潺,兩岸綠樹成蔭,白墻青瓦的江南建筑時隱時現…… 盤膝坐在甲板上,捧著有關杭州的書籍看得入迷, 杭州,傳說中圣人之一的夏禹南巡,大會諸侯于會稽,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并在此造舟以渡,“杭”是舟的意思,于此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后,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余杭”。 時光慢慢,格外眷顧此風水寶地,錢塘,西湖,靈隱寺……陸續出現,到隋王朝建立后,廢郡為州,“杭州”之名正式出現,有了最早的杭州城。 鑿通蘇州到杭州段的江南運河,自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大約九百里水路,杭州“咽喉吳越,勢雄江?!?,成為整個錢塘江下游地區的交通樞紐,“水牽卉服,陸控山夷”。 “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江南列郡,余杭為大’。下轄的地方從六縣到八縣,再到九縣,端的一派物寶天華、繁華興旺的景象,人口在江南列數第一位,每年交上去的稅收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 魏珠小太監拿著最近的小報上來,輕輕喚一聲“阿哥”。 弘晙阿哥聽到呼喚,立馬抬頭,看到魏珠手里的小報,眼睛一亮,夾上書簽放好書本兒,開始看他的小報。 第105章 知道瑪法不讓他看小報, 弘晙阿哥特有義氣地揮揮手, 讓魏珠退下, 這樣萬一被抓到,瑪法也也不好罰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