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書迷正在閱讀:零落成泥碾作塵、宦妃有喜:千歲,劫個色、[韓娛同人] 快穿之還愿系統、超品兵王在都市、鳳策長安、hello,傲嬌霍少、首席男寵乖乖過來、惹火嬌妻,寵你上癮、九零俏媳有點田、反派魔頭好像喜歡我[穿書]
胡老瞧他們門里忙活,瞅了半晌,抱著黑團貓來湊熱鬧了。 因是晚秋蠶,多吃了半月的桑葉。 阮氏教了秦巧去分雙宮繭和單宮的,自己先去大灶上煮水。 “單宮的繭子小,常是織坊收了,讓線娘們抽絲,然后做成絲綢?!?/br> 秦巧捻了兩枚不一樣的,對比給崔三看,“要是家里有織機,我就能用蠶絲上機織布了呢?!?/br> 崔三舉起一個對著日頭看,見這一枚里頭隱約瞧得出兩只蠶蟲。 “雙繭子的,是兩只蠶蟲吐絲,就不如單蟲的均勻。抽不了絲,最適合開面做被芯?!鼻厍哨s開腳邊湊熱鬧的雞子,麻利地分揀著手邊這籮筐的。 雖是晚養,阮氏很上心,喂養桑葉、清理蠶砂樣樣沒疏忽了。 只要人勤快,蠶種就不會辜負勤勞,滿打滿算竟有三大籮筐的繭子。 分揀開了,單蠶繭的不多,左右用不上,秦巧出門去跟村里另一戶養蠶的人家換了雙蠶繭的回來。 “快快,拿來先泡上?!?/br> 阮氏坐在一個足有一人環抱那么寬的木盆前,盆里冒著熱氣,上面是裝滿白繭子的布袋,“我以前也不會扯蠶絲,這還都是婆母教的呢?!?/br> 水要溫熱,蠶繭先泡一盞茶。 大火燒開,加堿面,然后沸水煮上一盞茶。 微微放涼,再繼續煮,來回重復4-6次,中途還要更換成清水。 煮好的繭子撈出來沖洗干凈,下一步便是剝蠶開棉。 到這一步,阮氏便不允許秦巧和崔三動手了。 開棉一步沒有經驗是做不好的,要么扯破,要么扯得不均勻,白浪費! 開棉分大小。 五個繭子成五層小面片,合一個大面片。 一個大面片合一個面兜子。 滿井村的涼是濕涼,透骨頭的寒,入冬后三斤的蠶絲被子足足夠。 一個三斤的蠶絲被子差不多要百五十個面兜子。 上夜了,所有的面兜子都懸掛好后,阮氏累得腰眼直發酸。 隨意喝了些粥,她便歇上夜了。 第二日天一亮,家中最早起的又是她。 晾曬過一夜的蠶面兜子都已經干了,院子當中是成年男子兩臂寬的竹桌子。 于是這一日又是從早忙晚。 一大半面兜子都被均勻扯開一層層鋪在臺面上,薄的地方補,厚的地方疏,一邊拉一邊要仔細觀察。 “剩下的這些,留著。等我扯散,還能做幾件暖和的底衣底褲?!?/br> 阮氏累得渾身是汗,可瞧著臺面上厚囊囊的蠶絲,便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阮氏匝量下厚度,心里盤算著:胡老那邊送一床、二娘和小白各分一張,最后余的不多,她和豐收就不必再分,合蓋一張也夠數了。 耐得住這月數的辛勞,蠶蟲沒有辜負她的期望,饋贈給她一個輕柔暖和的冬天。 阮氏笑得歡快,扭頭同秦巧道:“剩下的這些,給咱們姑嫂一人做一件蠶褲子,今冬光他兩個有新衣,終于輪到咱們了?!?/br> 秦巧配合地說了謝。 灶屋里人影晃動,是崔三在熬野菜粥。 已經能聞到熟悉的米香氣了,她想起這兩日做活,阮氏口中不斷提起的阿娘。 不知是哪里來的野鴰,哇哇地直叫喚,聽得人心頭生寂。 “嫂子,這些都是阿娘教你的嗎?” 阮氏:“嗯。每年婆母都會養蠶的,要養就是四季蠶。那時候家里蠶絲被子能有十來床,最厚的能有十來斤,賣到鎮上能有半吊子錢呢?!?/br> 百姓家能用來淘換錢物的,只有自己的苦力。 四季辛勞喂養,穿針引線,一年到了冬賣過,就是個很值得豐潤感恩的事情。 很容易想象到,阿娘是如何樸實無華卻又忙碌cao勞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凝聚了她一輩子的生存智慧,本該傳給女兒,卻傳給寄托了她養育女兒之情的阮氏身上。 人的命數可真是奇妙。 十年之隔,她終于得到了來自于母親的教導。 夜食之后 秦巧和崔三同坐一處。 分出來屬于他們兩人的蠶絲被芯已走過針了,剩下鎖邊,秦巧自己接了過來。 她一邊走針,坐在身后的崔三握著竹梳子打理著她剛洗過的濃密長發。 “我其實不是被人拐子抱走的?!?/br> 或許是想通了,橫亙在心頭的秘密像針一般扎著,她想痛快地拔出去,于是道:“那時小,阿娘以為我記不住事情,其實我一直記得家在什么地方?!?/br> 福州-青口鎮-滿井村 這幾個地名被她刻在心口,到死都不會忘記。 崔三聽出她語調里藏著的另一種深意,憶起阮嫂子說二娘是被拐走,猜出那應是秦家父母編出的謊話。 于是握起她的手掌,在手心劃拉了一個記號。 這是他們約定好,便是疑惑的意思。 不懂秦家父母為何賣了二娘,阮氏常說老丈人沒有染指神仙膏之前,家底子很殷實嘛? 秦巧說舍不得賣莊稼吧,“早前我也想不通。后來就懶得計較,想明白緣故后,為難的只有自己。我就在心底告訴自己,等將來回了村里,要當著阿娘面惡狠狠地唾罵她一頓,讓她痛哭流涕地給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