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書迷正在閱讀:夢同游、璀璨人生[綜]、完美闖關指南[無限]、寵妻無度:千億叫獸別過來、第一寵婚:總裁別太壞、我有幻想成真系統[娛樂圈]、天降萌妃[古穿今]、與王爺互換后的日常、巧婦當家、零落成泥碾作塵
因此,這案子,到了太后所限的日子,刑部尚書也沒能偵破,愣是變作了一樁深宮懸案。 太后氣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卻也沒有辦法。 容妃緊著在一旁出謀劃策:“孟氏雖死,但這件事遠沒有結束。既那位的身世經不起推敲,要尋了人證物證也必不是難事,便是沒有,隨便安排了咱們的人,不怕皇上他不生疑心?!?/br> 太后點頭稱是:“便照你說的話來。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安排?!?/br> 如是,過了幾日,容妃果然滿臉喜色地來報。 “臣妾幸不辱命,找了重要人證物證?!?/br> 太后忍不住追問:“是什么人?” “是一個叫做暮春的使女,從前在那位沒冒名進宮前,一直在身邊伺候的,且她手里,還有那位舊時做過的針線……” 太后連連稱好。 容妃再接再厲?!翱煞褚獙⑷私舆M宮來,當面和那位對質?” 太后一反往日的強勢,說了聲不。 “這一次,不能再打草驚蛇了。這個月,你找個機會出宮省親,趁機見那使女一面,等到十拿九穩之后,將這人先藏好,等著皇帝還朝,我們再來個一鼓作氣?!?/br> “果然還是太后娘娘想的周到,那臣妾,近幾日便出宮親自去辦?!?/br> 第127章 【人證】 在壽康宮里“幽禁”的日子并不難過, 姝菡甚至覺得,比起每日去慈寧宮請安, 還不如窩在老祖宗身邊閉門不出的舒坦。 當然, 后宮瑣事她還是照例要管,只不過從臺前變作人后。 外頭的人多少也知道,太皇太后年邁, 問事的條子遞進去, 必不是她老人家親自過問的,反正只要有憑有據,她們才不理會所謂真相如何。 慈寧宮那邊, 自孟氏死在宗人府后,似乎也熄了心思, 沒再來找過姝菡的麻煩。 老祖宗本想借著“沒有人證,不能久拘貴妃”為由, 迫太后撤回對姝菡的控訴, 可姝菡卻覺得,在皇帝沒有歸京前,暫維持眼下的局面為好。 如是, 到了九月九重陽節這一日,前線傳來捷報,滇南國的國君,下了降書求和了! 天子興師,無往不利,舉國皆歡。 姝菡前些時日收到的密函中, 其實已經提及此戰必勝,不日還朝的口風,但如今落到實處,她才真的安心。 從月頭盼到月尾,在九月二十八那一天,王師終于抵京,監國的九王爺率朝中重臣們直迎到京郊八里長亭外,而后宮女眷們不得出宮,皆立在望樓迎接圣駕。 姝菡立在太后身側,直看到外城人頭攢動,皇帝的鹵簿浩浩蕩蕩而來,旌旗招展下,龍輦上坐的那人,即使看不真切,卻仍足以讓她眼里熱淚涌動。 年過半百的太后同樣老淚縱橫,容妃倒還持的住,在一旁殷勤伺候著勸說太后勿喜極傷身。 不多時,御駕駛進了玄武門,宮眷們便下了望樓重新回到慈寧宮等著得勝還朝的皇帝來向太后問安。 這樣的場合,太皇太后多是不出面的,甚至緊閉了壽康宮的大門,避而不出。 姝菡只等著見過皇帝,再重新考慮遷回永壽宮的事。 午時三刻,鼓樓在數里之外震動如雷,皇帝踩著漢白玉的石階如天人駕臨,在場之人,除了太后,無不俯身叩拜,山呼萬歲。 行了國禮,隨后才是皇帝向太后問安,全了家禮。 后宮眾妃嬪經歷過白家謀逆那場浩劫,此刻無不感慨萬千,縱使不能上前陳情,也皆面帶喜色。 “讓皇額娘擔憂了,是兒的不是,此番大捷,我欲在明日犒賞三軍,到時也請母后和眾妃嬪一起共享喜悅?!?/br> 這個時候,自然沒人敢站出來說,皇后薨逝未滿一年,不得宴樂。 這個場合,姝菡也不欲多招惹是非,索性也隱在眾人間沒有多置一詞。 偏偏有人覺得,這是個排除異己的良機,千載難逢。 就在皇帝辭了太后欲回前殿之時,有人卻上前一步。 “皇上,臣妾有一要事相稟,事關當朝貴妃娘娘,請您圣裁?!?/br> 皇帝聞言果然頓住腳步,轉過身問她。 “容妃要向朕稟報何事?” 姝菡隱約有了猜測,卻仍鎮定地看向滿凜然的容妃。 容妃不急不躁,娓娓道來?!敖袢帐腔噬蟿P旋之日,臣妾本不應在這個時候耽擱您去為將士們慶功,但茲事體大,臣妾不敢有片刻耽擱。具下而陳,請您圣斷?!?/br> 皇帝看著滿殿之人,除了太后之外,皆一臉茫然,遂打斷她的話:“既然茲事體大,那就隨我到養心殿面奏吧?!?/br> 又朝著姝菡說道:“既然事關貴妃,那請貴妃也同行?!?/br> 容妃有些措手不及,這和她預想的計劃有些初入。 她原打算趁著后宮眾人皆在,當場揭發貴妃假冒替選的事,也好在眾目睽睽下坐實了罪名,讓她沒有翻身的余地,也好迅速發酵,逼皇帝親自下旨以明禮法。 可皇帝讓她密稟,且讓姝菡也過去,就是容許姝菡當場辯駁,這可是大大不妙。 容妃回頭看向同樣面色不愉的太后,太后只無奈點了點頭。 容妃穩住心神,決定放手一搏?!笆?,臣妾遵旨?!?/br> 002 養心殿的正殿多日未有人進駐,此刻大開了門窗,既是為了迎接這里的主人回歸,也是為了散去多日的陰霾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