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書迷正在閱讀:夢同游、璀璨人生[綜]、完美闖關指南[無限]、寵妻無度:千億叫獸別過來、第一寵婚:總裁別太壞、我有幻想成真系統[娛樂圈]、天降萌妃[古穿今]、與王爺互換后的日常、巧婦當家、零落成泥碾作塵
“那奴婢告退,王爺慢行?!?/br> 回程上,她念及失了書稿雖感遺憾,卻想起安親王前兩日讓小鄧子捎給她的那句“來日方長”。 他所言不錯,時間還長,一切沒有落定。 只要活著,便有希望。 002 太后在正堂等了多時。 皇帝帶著眾皇子請安離開后,她讓豆蔻去罩房給姝菡送點心,才知道人被安親王身邊的小鄧子帶走了,且是帶去長春宮回話。 太后對此難免生疑。 她倒不擔心姝菡去了長春宮會吃虧。只要壽康宮的院墻不倒,她也尚有一口氣在,那位做夢都盼著自己兒子登基的賢妃是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 只是事情透著不尋常,實在令人掛心。 這會兒聽門上來報,安親王求見,菡丫頭也被送回來了,心里的石頭才算是落了地。 轉眼間,安親王已經進了屋。 “皇孫給老祖宗請安?!?/br> 太后沒應聲,先向門口張望了一眼,卻沒看見人。 “老四啊,聽人說你母妃把我壽康宮里的抄經侍女叫走了,還說馬上就給我送回來,現在人呢?” 安親王俯身答道:“讓您老憂心了,原是孫兒的不是,沒弄清楚狀況就將人喚了去,這會兒已經送回來去后面梳洗去了?!?/br> 太后眉頭微蹙,對這回答并不滿意。人說帶走就帶走,連個像樣的解釋都沒有。 “如此,你便跪安吧?!比握l見了,都知她帶著氣,顯然也不想和他多費口舌。 安親王仍不緊不慢,將袖袋中一本半濕的冊子抽出來。 “母妃失了的東西已找見了,只是后面又引出些旁的趣事,孫兒愿博老祖宗一樂?!?/br> 太后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讓宮嬤嬤將那書冊取過,轉而翻看起來。 片刻后,太后滿臉陰沉,如暴雨將至。她朝著宮嬤嬤擺手:“你們都先下去,沒我的吩咐不準進來?!?/br> 隨著房門被從外面關嚴實,太后將那書冊摔到桌案。 “說吧,你們娘倆兒想作什么妖?把這幾十年前的舊物都翻找出來了?你們既然有這個膽量翻舊賬,怎地不直接呈給你皇帝老子看看?是這東西禁不起推敲?還是打量我老婆子好擺弄,甘愿給你們當槍使喚?” 安親王撩開袍子跪好,也不因太后的連番反問失去方寸。 “老祖宗息怒,請容孫兒詳稟。您看到的這本手稿,孫兒確是不知它的真偽,也并沒想過將它呈到御前。之所以拿到壽康宮來,是想向您討個主意?!?/br> 太后站起身,覺得萬分可笑:“讓我拿主意?你們可真是好出息。自己想往上爬想瘋了,又知道我當初心疼死了的燭薇丫頭,就想起來拿我個老棺材瓤做筏子。我倒要聽聽,讓我出得哪門子主意?” 安親王仍跪著答話:“這東西得來的蹊蹺。竟是在長春宮的宮人房找到的。那處從前住著的,除了母妃賞給九弟的寶濟氏侍女,便是您身邊的侍女菡兒……所以孫兒斗膽猜想,這人牽連著母妃和您的壽康宮兩處,怕是不簡單,這才敢驚動您?!?/br> 聽都這兒,原本一臉怒氣的太后才覺得他話里有話:“你是什么意思?” “老祖宗稍安勿躁。孫兒之所以來這一趟,實是因這東西太過燙手,又不知道藏它的人是誰?有沒有后手?想著老祖宗經過見過的多,保不齊就能給孫兒提個醒,或指條明路。如此,孫兒查出來是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藏匿下這要命的物件,留著去戳圣人的心窩子,也好早做防范去了后患?!?/br> 一個字不提要借此物呈給皇帝,也不提讓太后出面指摘中宮。 太后復坐回酸枝梨木的太君椅,靜默了半晌:“也難為你了,起來回話吧?!?/br> 安親王穩當在下首坐了。 太后知道,安親王的話不能全信,但這東西的來歷,她心里也沒底。既然安親王敢大張旗鼓揣著東西找上門來,還拉上了菡兒,未必就全是碰瓷兒。 “你既是要討我的主意,那我便做了這個主。這東西,留著確是個禍害,在沒找到嫌兇之前,就先由我收著,總歸你們這些猴崽子們都要避嫌,沾手就是個死局。等什么時候水落石出了,我再將它毀了,你若覺得使得,就回去侯著,若覺得不妥,東西你帶回去,但也別攀扯我壽康宮的人?!?/br> 按親王目的達到,俯身行禮:“孫兒皆聽您的?!?/br> 太后送走了這個日益老辣的四皇孫,有一瞬覺得自己到底是老了,明知被算計了還是毫無還手之力。 想著需要她護著的這滿院子的舊人,尤其是身世最坎坷的菡兒,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她想來想去,實在拿不準安親王的話,于是便在晚飯后特意召來那孩子,也不明問,只將那書冊擺在手邊看她反應。 當姝菡露出那副不敢置信又掩飾的表情,太后便知道,這件事,壽康宮終究失了立場,不可能獨善其身。 可是又怎么忍心怪那孩子? 她因太子家破人亡,難道要她壓抑著仇恨每天裝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便是天下太平嗎? 003 天子圍獵一共七日,帶著接近半數的武將,四妃中只有敏妃同行。 禁足多日的太子終于等來了圣人的赦免,于這七天代君監國,傷后初愈的英親王領旨協理并領著禁軍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