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書迷正在閱讀:別動!這是我媳婦兒gl、擼貓【1v1 角色扮演】、你能包養我嗎(1v1 甜)、如何爬上她的床、表里不一(nph)、[綜游戲]今天的炮哥依舊單身、你的味道我知道 完結+番外、[HP]斯內普的金剛霸王小黃花、陛下別低頭啊GL、丐世神醫
“哎,我覺得不行,唐三彩雖然不錯,可在人們心目中,三彩陶器都是用來當做明器的,不吉利?!?/br> 明器,又稱冥器,是用來下葬時陪葬所用。 這時一位無所事事的窯工經過,聽見窯主和掌柜的討論三彩,便說道:“如果不讓人將三彩當做明器,咱們可以做一些生活類的用品,比如三彩碗,三彩枕, 三彩燈座之類的?!?/br> 掌柜的也興奮說道:“對呀,這是個好辦法,如果是極具生活類的用品,便不會有人將它視作陪葬品了。咱們可以在盤子、碗上畫上一些圖案,讓人見了就喜歡?!?/br> 窯主聽到這里,才終于動心了,點頭說道:“嗯,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那要不咱們就試試吧?!?/br> 掌柜的也陷入沉思:“可是要畫什么圖案呢?” “馬上就是中秋了,要不咱們畫一批嫦娥奔月的圖吧,這樣比較應景,應該也比較好賣?!被镉嬏嶙h道。 窯主說道:“嫦娥奔月不好,這人物畫最考驗功底,畫師能力達不到的話,只怕也畫不好,而且這樣造價也太貴了,不如畫一只兔子吧,象征祥瑞的瑞兔,也能指代中秋,這樣中秋結束以后也能繼續銷售?!?/br> “好!咱們這就去辦?!?/br> 故事演繹到這里,畫外音響起:宋三彩成型于北宋時期,因色彩豐富,區別于唐三彩。而跟唐三彩最大的區別是,宋三彩更貼近生活,多為生活器皿,圖案花色也極具親和力。 故事講完,大家都會心一笑,紛紛鼓掌。 主持人遲興說道:“不錯不錯,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也刻畫了宋三彩的來歷,給大家科普了一個知識。不過我倒是覺得,那個窯口的窯主說不定也是屬兔的,這才讓畫師畫了一批瑞兔的形象?!?/br> 鄒海寧原本對于自己的演藝沒什么把握的,畢竟珠玉在前,不過此時看到大家的反應,提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笑道:“哈哈哈,我也覺得有可能,也可能畫師也是屬兔的,所以才能將這瑞兔畫的如此可愛?!?/br> 如今四個嘉賓演繹的故事都已經結束,遲興頗為深情說了一段結束語。 “我們《民間的寶藏》在節目策劃階段的初衷,便是認為每一件古董歷經少則百年,多則上千年歷史,在這歲月長河當中,它們經歷了多少人,多少事,一定留下了很多讓人難忘的故事。它們的價值不應該僅僅被定義為拍賣場上冰冷的數字,博物館中隔著玻璃罩的冰冷器物,它們有被歷史塵封的故事,或許它們也渴望被看見,被聽見。今天這四位嘉賓,用自己的精彩演繹為我們講述了四件古董的故事,讓我們期待他們接下來幾期又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精彩的故事?!?/br> 這時,遲興看向現場的觀眾。 “大家看看你們座位的右邊把手,都有一個投票器,請為四位嘉賓的四段和古董有關的故事投票,每人手中有兩票,可 以投給自己最喜歡的兩個故事,最后我們會選出觀眾最喜歡的故事,給予持寶人和嘉賓特殊獎勵?!?/br> 觀眾席紛紛開始投票。 投票結果很快便出來了,獲得最高票數的是靳木桐,她拍攝的《姬非和小白》的故事,雖然第二個上場,卻給觀眾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祁珩的票數以微弱劣勢區居第二。 節目組為白釉蓮臺坐獅像的持寶人,和講述人靳木桐都分別頒發了證書 和獎品。 第一集 的拍攝便到此結束。 “咔!收工!大家表現的非常好!”導演伊濤站起來說道。 現場的觀眾意猶未盡的退場,四位嘉賓則是等著下一期的安排。 “我們今天拍攝的第一集 的內容,其實在實際播放中,由于時長的原因,是四期的內容,而且我們節目采取一邊拍一邊播的方式,下一期拍攝的時候,這節目已經開播大概兩集了。下次拍攝時間定為一個月以后,這期間大家可以安排自己的事情,可以留在南京,節目組依舊為嘉賓提供食宿,當然,你們也可以回家休息。好了,大家都辛苦了,咱們下月再見!” 任嘉瑜雖然早就知道這樣的工作安排,不過還是忍不住吐槽:“哎,一個月拍一次,每次耽擱十來天,這可真是耗時間哪……” 鄒海寧說道:“經紀人簽合同的時候,拍攝安排早就寫在合同中了的,也能理解,這種節目最關鍵的便是尋找合適的古董,否則如果都是贗品的話,咱們也編不出來什么有趣的故事,你說不是么?” 任嘉瑜撇撇嘴,不再說什么了。 靳木桐跟幾位嘉賓都一一道別,正準備離開。 走出演播大廳的時候,祁珩正巧和她同路。 “靳小姐,你對我演繹的故事有何評價?”祁珩笑著問道。 靳木桐想了想,如實回答:“你做的非常好,現場演繹要比電影講述手法還要難,你的故事節奏分明,既說清楚了百年前復制古董的緊迫和必要,又分別展開講述了真品和贗品之后的故事,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br> 祁珩微笑道:“其實,我跟郝先生在英國認識的,他的生意遍布美洲歐洲,他跟他父親一樣,幫助了許多中國出去的拍賣公司,我所在的嘉利拍賣行也跟他們有合作,所以我才知道郝先生家的故事?!?/br> 靳木桐有些驚訝:“怎么這么巧?難道郝先生來參加節目也是你舉薦的么?” 祁珩點點頭:“是呀,我決定來參加節目,得知郝先生回國,便將他介紹給了導演,沒想到在那時,你在北京也挖出了這只春瓶百年前的故事,所以,我代郝先生謝謝你了?!?/br> 第155章 “我其實也沒做什么?!苯就┱f道。 她的確沒做什么,不過是因為聽得見完顏娜講她的故事,這才找到了當初的一本手札,上面有披露一些細節,這才將故事公布出來的。 “對了,我聽說靳小姐除了跟紀教授學習古董修復之外,也在經營一家古董店是吧?”祁珩問道。 靳木桐點點頭:“是,在錦城海西路?!?/br> “我雖如今只是嘉利拍賣行的顧問,不過有些事情也不得不過問,嘉利拍賣行近期要赴英國參加一次重要的拍賣會,這關系到拍賣行在國際上打出知名度,所以如果你那有什么好東西的話,可以考慮交給嘉利拍賣行拍賣。最近公司正愁沒有足夠多合適的拍品呢?!?/br> 靳木桐也聽說過嘉利拍賣行,這是一家在國內排名前十的拍賣行,頗有實力,沒想到他們在征集古董方面也遇到難處。 不過這也是能理解的,畢竟如今贗品當道,大開門的古董原本就少,加上最近幾年興起的收藏熱,各大博物館也在大力的購藏精品,在市場上流動的真品就越發稀罕了,想要參加國際性的拍賣會,尋常古董也拿不出手,所以拍賣行也在盡力尋找拍品。 “我店里目前倒是有幾件,不過都是玉器為主,也不知道是不是你們需要的?!?/br> 祁珩說道:“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拍了照片發給我,我先大概看一下?!?/br> 靳木桐點頭:“那好吧,回頭我讓我店里的伙計拍個照?!?/br> 祁珩拿出手機,加了靳木桐的微信,跟她約定稍后發照片。 “很期待你之后節目中的表現?!逼铉裥χf道。 靳木桐:“我也期待你的表現?!?/br> 祁珩將靳木桐送到了酒店門口便離去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靳木桐定了回錦城的機票,這么長的時間自然是要回家的。 離開之前,靳木桐按照慣例還是來到了南京有名的古玩市場逛了逛。 南京有名的古玩市場有夫子廟,南藝后街和朝天宮古玩市場。 靳木桐先去夫子廟逛了逛,這里格局跟海西路有些類似,都是一間間的古玩店鋪,不過這里的古玩規模要比錦城的海西路大許多,有一百多件古玩店。 靳木桐隨意挑選幾家進去看了看,問了幾件商品以后覺得沒什么太大的興趣,報價都有些偏高,也都是一些中規中矩的古董。 南藝后街則是有些冷清,人氣不是特別旺的樣子。 再到朝天宮古玩市場,這里便是南京最重要的古玩市場,據說這里形成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初只是廣場上擺攤,后來經過發展,已經形成了五百多個交易攤位的古玩交易市場。 在古玩界流行一句話,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足以說明朝天宮古玩市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和北京不同的是,南京的古玩市場形成的時間更早,明 末清初的時候,明代官員便開始偷偷的在深夜擺地攤,變賣一些家中的古物。 南京作為幾朝古都,也留下了不少好東西,加上人們有擺弄古玩的興趣,自然也就形成了這里古玩市場的繁榮景象。 只可惜,幾年前,朝天宮古玩市場被整治搬遷之后,便再難重現當初最輝煌的景象。 今天是周末,擺攤的人要比平時多一些,靳木桐一邊走一邊看,這里的仿品做的似乎比之前在潘家園看到的還要精美一些,她看到許多物件都不是那種一眼假的仿品。 靳木桐轉了一圈,看見角落的地攤上擺著一些古書,也放著一些瓶瓶罐罐。 她蹲下查看。 攤主是個老頭,似乎并不常出攤,而且守了大半天了,都沒什么生意,此時見有人蹲下,他有些局促,又有些興奮。 “小姑娘,這些都是好東西,你看看咧?!?/br> 靳木桐對古籍有些興趣,正小心翻看,這時又有兩個外國人走了過來,在這個攤位前駐足。 兩個老外對老頭攤位上的擺的一個粉彩瓷缸有興趣,便也蹲下查看。 兩人討論: “你覺得這東西怎么樣?” “有點花,不過我喜歡這花紋?!?/br> “我喜歡這條魚,這魚畫的可真好看。不過這東西應該不便宜吧?!?/br> “那問問,如果喜歡的話,買下來也不是不行?!?/br> “其實我挺想知道這東西有多少年歷史了?!?/br> 兩人便拿著這個粉彩瓷缸問那攤主。 其實南京有不少外國人,朝天宮古玩市場也偶爾能見到外國顧客的身影,可這老頭卻完全不知道怎么應答,完全懵了。 “這東西很好,是老東西了,你們要買嗎?哎,這……一個字都聽不懂怎么交流嘛?!?/br> 老頭用求助的目光看向攤前的女孩:“姑娘,你念過書,能不能幫我講下,他們究竟在問什么?” 靳木桐心想幫幫攤主也沒什么,便放下了手中的書,看向那兩人,用英文說道:“你們想要這瓷缸?” “對對對,能不能幫我問問,這瓷缸有多少年歷史了,還有賣多少錢呢?” 靳木桐如實將這問題翻譯給老頭。 老頭苦笑道:“其實說老實話,我也不知道這瓷缸什么年代的,我是鏟地皮的,剛開始做沒多久,都是鄉下收來的?!?/br> 鏟地皮是老行話,原先是指盜墓,后來逐漸演變 為鄉下收貨。 靳木桐看了看那個瓷缸,心里已經有了判斷:“那這個瓷缸賣多少錢呢?” 老頭:“嗨,他們看著給就行了,我也沒花多少錢來收?!?/br> 看著給…… 靳木桐建議道:“這東西少說賣個幾萬塊錢還是可以的?!?/br> 老頭點點頭:“那就定價……兩萬塊吧?!?/br> 靳木桐見他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便將他的話翻譯給兩個老外。 “ 兩萬塊,聽上去價格也還不錯。不過這瓷缸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