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別動!這是我媳婦兒gl、擼貓【1v1 角色扮演】、你能包養我嗎(1v1 甜)、如何爬上她的床、表里不一(nph)、[綜游戲]今天的炮哥依舊單身、你的味道我知道 完結+番外、[HP]斯內普的金剛霸王小黃花、陛下別低頭啊GL、丐世神醫
除此之外,清宮的宮燈也從外面采買,花樣繁多,讓人琳瑯滿目。 而乾隆年間,玻璃出現在紫禁城內,養心殿裝上了玻璃窗,而玻璃材質也被用在宮燈上。 靳木桐同時還找到了一段傳說,據說當年嘉慶皇帝為了慶賀乾隆的九十歲壽辰,從全國各地聘請各種工匠制作各式宮燈,只是宮燈還沒有做好,乾隆便駕崩了。 工匠們沒了活,有些返回故鄉,而有一些則是留在了北京,在前門、天橋等地開設了一些燈籠鋪,除了給宮廷做宮燈之外,也給老百姓做,于是便有一些老鋪子流傳下來。 靳木桐和潘志承查到這些之后,跟木器組、絲織品組的領導開會研究,決定再度啟用宮外采買的方式,從老店居盛齋采購一批宮燈的吊穗。 由于宮燈一直是靳木桐和潘志承負責的,采購燈穗的事情也交給兩人負責 ,陪同前往的還有絲織品組的一位同事。 三人來到了北京做宮燈做了一百多年的居盛齋。 這店鋪位于大名鼎鼎的琉璃廠附近的一條小巷里,從外觀看上去,十分不起眼。 據說這家店從嘉慶年間便開業,而當時的創始人世代都是做宮燈的,據說從明朝便開始傳承,家族里歷代也有不少人給清宮做宮燈,可謂是宮燈世家。 來到店里,這家居盛齋比靳木桐想象中要低調很多,店內到處掛著各式各樣的宮燈,店主本人便在這宮燈的海洋中抬起頭,招呼剛來的客人。 “哎,不好意思,我剛剛在忙著,招待不周啊?!?/br> 靳木桐拿出手機,翻出了幾張宮燈的照片。 “老板,你這有沒有這種宮燈的吊穗呢?” 老板戴上了老花眼鏡,仔細的翻看照片。 “這些都是宮里的款式吧,你們是……故宮的?”老板抬頭看向面前這個女孩。 靳木桐一愣:“老板,你怎么知道我們從故宮來的?” 老板笑了笑:“這也沒什么,我們這家店別的啥都不錯,只做宮燈,原先也是給宮里做的,給宮里的和給普通老百姓的款式有所不同,我自然就認得了?!?/br> 靳木桐有些興趣了:“這是怎么回事?” “你看看我店里這種宮燈,這就是宮里的款式,但是去掉上面兩層寶頂。這樣等級有別,也就能賣給老百姓了,后來一代代的傳下來,我們接手以后自然也就遵循這些款式的規律?!?/br> “原來是這樣,那老板你給看看這吊穗吧?!?/br> 老板仔細看過以后說道:“這吊穗我們這有,不過沒有現貨,得定做才行?!?/br> 他說完,剛要把手機還給靳木桐,卻看見了圖片上的一個囍字。 他拿近了伸出手指放大照片仔細看這個囍。 “這個囍是在琉璃上雕刻出來再上色的,姑娘,如果我沒認錯的話,這應該是順治年間的東西吧?” 這下,同去的三人都詫異了。 “老板,你怎么知道的呢?” 第110章 老板取下眼鏡, 滑動手機屏幕,指著宮燈的四個龍頭說道: “你們看這個宮燈的龍頭, 這是我們居盛齋的老祖宗傳下來的刻法,直到如今,這個雕刻手法依舊再用,不過這個宮燈非常特殊,你們看這個宮燈的龍頭,通常, 我們會在宮燈的立柱上雕刻穿云龍、戲水龍、行龍、降龍等等, 甚至雙龍戲珠, 可這種上龍下鳳的形式相當罕見,據我所知, 只有一例?!?/br> 老板又將屏幕滑動到了琉璃囍字。 “你們再看這琉璃雕刻的囍字, 這琉璃雕刻如今看來并不稀奇,可是宮燈的琉璃上刻字,而且還是刻的囍字, 就相當罕見了。這宮燈的形制看樣子是用于皇帝大婚的坤寧宮的, 整個清朝只有四位皇帝在紫禁城中大婚,結合剛才那個龍鳳呈祥的龍頭,所以我推測是順治年間做的宮燈?!?/br> 靳木桐聽完問道:“老師傅, 這宮燈難道還是你祖上做的么?” 老板唇邊含笑, 笑容里是低調的驕傲:“當然是了, 我那有一本傳承幾百年的老賬本, 平時我從不拿出來示人, 不過看到這個宮燈的圖片,我覺得可以給你們看看?!?/br> 說完,老板轉身去了倉庫,捧出了一本厚厚的賬本。 “我家傳下來的傳家寶,除了這做宮燈的手藝,還有便是這本賬本。這上面記錄的都是我家歷代為皇室制作的宮燈樣式和做法。這是賬本的影印本,原件我收藏在家里,我給你找找順治年間的記錄?!?/br> 靳木桐和潘志承面面相覷,兩人都沒想到這個宮燈竟然還能找到當初制造它的工匠記錄。 “找到了,就是這里,順治九年六月,上命內務府制作雙喜琉璃宮燈,按大婚規制制作,用料上等,龍鳳頭,工期僅三天。因雕工繁復,且在琉璃上刺字,難度極大,內務府總管找到余等,余父子兄弟十余人,日夜不歇,趕工三天,遂完成?!?/br> 老板的手撫摸著賬本上的這段文字。 “這種宮燈,平時制作工期至少也是兩周,順治帝下令三天就必須完成,內務府做不出來,這才找到我家族做的,上面寫了,龍鳳頭雙喜琉璃宮燈。不過奇怪的是,那年皇帝已經大婚完一年了,第二年他便廢后,卻在這個時候做了一個雙喜宮燈,也挺匪夷所思的?!?/br> 聽完老板所講,三人都感慨,沒想到在故宮之外的宮燈鋪,還能找到歷史另一面的佐證。 靳木桐則是心中還有另一重感慨。 看來小菁的故事是真的,在順治大婚之后,跟孟古青的確有過一段甜蜜時光,否則他不會在皇后提出想要宮燈的要求之后,命令內務府三天就給做出來。 還很感慨的是皇帝的一句話,下面的太監工匠就得忙得覺都沒得睡,三天三夜不停的趕工才能完成這個宮燈。 更加感慨的是,宮燈的制作方法就這么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如今還有傳人,也是相當不容易了。 “老板,那這款宮燈的燈穗材料這上面有記載嗎?”潘志承問道。 老板看了看:“有的,不僅有燈穗記載,還有當初在這個宮燈上上漆的記載。不過,也就這個宮燈太過特殊,所以我有點印象,別的話,就算是我們店做的,或者是我祖上做的,畢竟款式那么多,我還真不一定能找到?!?/br> 潘志承有些興奮:“這可真是太好了,咱們修復最重要的就是修舊如舊,恢復原狀,能找到它原始的制作記錄,對我們修復工作來說簡直是太便利了?!?/br> 既然找到了原始記錄,三人便決定立刻下單,除了這盞雙喜宮燈,別的缺失吊穗的宮燈也在居盛齋下單定做。 在居盛齋,除了掛燈之外,靳木桐還看到了各種桌燈、風燈、壁燈、掌扇燈,形狀也各異,有圓的、六角形、花籃形、魚形、葫蘆形等等。 老板還跟靳木桐科普了許多關于清朝掛宮燈的習俗。原來清朝從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便開始安燈,一直到二月初三才會收燈,每年上元節時,皇帝會和嬪妃、大臣到圓明園看千人燈舞,場面十分宏大。 從居盛齋出來,靳木桐簡直如同上了一堂關于宮燈的科普課。 回到故宮,解決了吊穗的問題之后,剩下的工作便交給銅器組完成了。 宮燈大部分都是木質的,也有一些銅制、鐵質的配件,這些配件時間一長便容易掉落,需要銅器組進行加固。 等居盛齋的制作的第一批燈穗回來以后,靳木桐親自給已經修復完成的小箐掛上了燈穗。 “你可真好看呀!”靳木桐由衷的贊嘆道。 小箐從燈里走了出來,如今的她不再是虛影,變得和其他器靈一樣清晰,原本有些憂傷的臉蛋上如今也露出了笑容。 “這么多年了,我已經好久沒有以這樣完整的姿態出現在別人面前,謝謝你。只可惜,我沒什么能報答你的?!?/br> 小菁有些遺憾的說道。 “沒事,你不是給我講了個故事了么,我很喜歡聽你講的故事。你再等幾個月,等到過年的時候,會有工作人員將你重新掛在房檐下的?!?/br> “好?!毙◇溆行┢诖恼f道。 靳木桐將修復好的宮燈打包好,封箱之前,她寫了張紙條放進去,拜托掛燈的工作人員務必將這盞燈掛在長春宮屋檐下,讓小菁能回到當初故事開始的地方。 …… 趕工宮燈修復的活一直持續了挺長時間,等剩下的活都交給絲織品組和銅器組以后,靳木桐在木器組的任務也沒那么重了。 木器組的日常是比較枯燥的,不過對于潘志承來說,但凡有點時間,他便拿起一塊木頭細細雕刻。 靳木桐休息的時候便過去圍觀,他手上的刻刀飛舞著,手上的動作十分靈活,木屑隨著他的動作掉下,他輕輕一吹,一個佛頭雛形露了出來。 如今靳木桐負責的還只是木器的簡單修復,還完全沒有涉及到雕工這一塊。 這才是木工手藝中最難的部分。 潘志承進故宮已有幾年了,以前大學期間學的也是雕刻。 “你雕的可真好?!苯就┛戳艘粫芍再潎@道。 “沒有啦?!迸酥境汹s緊說道:“我師父還老說我雕的四不像呢?!?/br> 靳木桐微微咋舌,木工活可真難,在她看來已經非常完美的佛頭,竟然也不過關。 果然這時吳文楠走了進來,隨手拿起潘志承手中的這個佛頭看了一會,又拿起他手中的刻刀,一邊修一邊說道:“雕佛頭練習的是人物造型,這是基本功,可是同時練的也是你的心性,你剛剛心里急躁了,所以雕出來的佛頭面容帶著點邪氣,你瞧,得這么修一下,他的笑容才會帶點慈悲的感覺。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br> 這是靳木桐第一次看見吳文楠親自刻東西,不得不說,大師就是大師,只是用刻刀稍微修一下,整個佛頭給人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接著,吳教授又拿起了細砂紙輕輕在佛頭的面部仔細打磨,原本有些粗糙的佛頭,在細砂紙的摩挲下逐漸變得光滑,這種變化是極小的,可靳木桐的角度能看見佛頭上微微的反光。 不得不說,木匠的活還真是個相當細致的活啊。 由于只是來木器組幫忙的,靳木桐并不需要學習木雕技術,而且在故宮時間也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學會,所以靳木桐也只負責一些小問題的修復。 “你待會有空吧?”吳文楠問道 潘志承趕緊點頭:“有的,師父?!?/br> “待會我要去一趟文淵閣,你跟我一起去吧?!眳俏拈f道。 潘志承心中一喜,趕緊說道:“好!” 吳文楠回頭看向靳木桐,“木桐你來木器組也有段時間了,文淵閣你平時可進不去,待會你一起去看看吧?” 靳木桐剛還在羨慕潘志承呢,可以跟著師父去一些還沒有開放的區域,沒想到吳教授立刻就說要帶上她,她趕緊說道:“好!吳教授,謝謝你?!?/br> 吳文楠笑了:“這也沒什么,你能來木器組,總不能一點好玩的也沒有吧?!?/br> 靳木桐興奮雀躍,她之前聽說過文淵閣,它位于東華門內,文華殿后,是一座藏書樓。 當年乾隆編撰《四庫全書》,在全國建了七座藏書樓用于藏《四庫全書》。 這里便是故宮的圖書館。 上次清理養心殿的時候,她并沒能跟進去看看,修復唐卡的時候是在書畫修復組的辦公室內修復的。 這次能夠跟著吳教授走進故宮的未開放區域,這待遇簡直,超級爽。 從木器組所在的西三所到文淵閣,依舊要穿越紫禁城的中軸線,一路上吳文楠都在跟兩個晚輩講一些文淵閣的事情。 “咱們故宮建筑材料各有不同,不過最頂級的還是由楠木構筑的,比如太和殿、祈年殿的那些柱子,再比如便是今天咱們要去的文淵閣。相傳故宮總共有9999間半間房,那著名的半間房也在咱們要去的那個文淵閣內?!?/br> 第111章 經過太和廣場,走過協和們,再繞過文華殿,便來到了文淵閣。 站在文淵閣的前方,吳文楠指了指這這棟古樸建筑:“你們看,這半間房在哪呢?” 靳木桐一眼看去并沒有覺得這地方和別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不過仔細看便看出不對勁的地方了。 文淵閣的最左邊一排柱子似乎挨得特別攏,她指了指最左側的樓上:“吳教授,你說的就是那間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