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彪悍人生 完結+番外_第193章
皇宮議事殿內也在談論這個問題,談判,由誰牽頭去談?他們要不要派出文官去主持?簡樂陽論領兵打仗朝堂上沒人能和他比,可這談判的事是要打口水仗玩文字游戲的,簡樂陽可以嗎? 簡爹和賀云章互看了一眼,然后賀云章拿出一份簡樂陽傳回來的信件:“這是幫主草擬的初步協議,將與夷狄部落的高層在此基礎上進行談判?!?/br> “原來簡幫主早有準備,我們來看看?!逼渌税ㄙR錫禹在內,都想知道簡樂陽到底拿出了什么章程,以往打仗要坐下來談判的話,一般都是朝廷派出文臣前去,代表的朝廷的意思,但放在簡樂陽這兒其實又有點不相符,畢竟簡樂陽可不僅僅領兵在外的將領,而是手握整個大權,也就是說他本人的意思代表的就是朝廷的意思,完全可以獨攬朝綱。 坐在下位的簡文遠雖然沒能看到這份草擬的文件,但以他對他哥的了解,上面寫的內容絕對會讓大場的眾位大人大吃一驚的,他哥現在占據有利地位,不將那幫蠻夷人身上扒下幾層皮絕不罷休的,不過有些老大臣是不是又要念他們是禮儀之邦了? 簡文遠忍不住挖挖耳朵,也許是受他哥影響太深,他其實覺得,他哥可能會列出來的內容應該不會太過分的,應該……就是割地賠錢嘛,打仗是需要花錢的,害得那么多百姓流離失所,重建家園也需要花錢滴,挑起這場戰爭的夷狄人當然要負一定責任。 如簡文遠所料,一個個看完草擬的文件后都卡殼了,接著面面相覷,他們原先還擔心簡樂陽只知道動武力,口水仗就會弱上一些,可這些條件,換了他們面對夷狄人,估計也不敢如此獅子大開口。 “這……是不是開得太高了?這么高的條件,萬一夷狄人不肯退軍呢?” “我們中原自古是禮儀之邦,這些條件傳出去,只怕有損于幫主的聲譽?!?/br> 簡文遠攤攤手,他就猜到會這樣,不過馬上被他爹瞪了一眼,趕緊坐好收起小表情。 “各位大人有所不知,”賀云章微笑著解釋,“這些條件只不過是初步的,既然是談判,當然是有商有量,討價還價,如果對方覺得我們提出的條件太過分,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據理力爭,一切好商量?!?/br> “我們中原雖是禮儀之邦,但自古以來也有句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只有將夷狄人打疼了打怕了,才能讓他們牢記此次的教訓,以后輕易不敢動武侵犯,否則此次便是先例,至于教化?以后可以慢慢進行,一味的懷柔政策并不見得能讓夷狄人牢記,那只會讓他們誤以為我們太好欺負?!?/br> “外面不是有人說此次停戰會給夷狄人喘氣的機會,讓他們有時間休養生息恢復力量,莫非各位大人真要順了這些夷狄人的心意,讓他們有機會卷土重來?歷史上懷柔政策用得多了,可哪一次關外夷族能記著我們的好放棄入侵的?他們惦記的唯有我們中原的繁華?!?/br> “幫主說過,對這些入侵者,最好的辦法是棒子加胡蘿卜,如此才是最好的馴化他們的方法,這點各位大人可以看一看如今的倭人?!?/br> 對在座的大人們來說,棒子加胡蘿卜的說法比較新鮮,但從字面上便能猜出這是什么意思,可謂大雅大俗,再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先揍你一頓再給你顆糖吃,說不定你還要說我好。 之前覺得簡樂陽可能只擅用武的人頓覺羞愧,都忘了簡樂陽是如何震懾那幫倭人的,只是因為之前的朝廷刻意打壓簡樂陽,有關他的種種或是低調處理或是封鎖了消息,所以讓人忽略了當初他是怎么收拾倭寇的,現在回想起來,對付倭寇的辦法確實可以同樣在夷狄人身上實行 “如此我們便等候幫主佳音了?!?/br> 如他們所料,最初夷狄人派出的使者被簡樂陽的獅子大開口氣得腦血上涌,但形勢不如人,不得不按捺住怒氣進行抗議,于是接下來雙方在兩軍的中間地帶支起的營帳里,展開了一場罵戰,每回都是罵得差點動起手來才停止。 簡樂陽是親自上陣的,不過每回都是拖了把椅子坐在后面,抱著手臂閉目養神,由著手下跟夷狄人吵架罵戰,然后罵完后起身伸了個懶腰,揮揮手又將手下帶回去,如此數日下來,好幾個手下的口舌罵戰工夫,飛速上升。 雖說將士們不如夷狄人適應北邊嚴寒的天氣,但這次有充足的御寒棉衣送過來,停戰期間軍營里的兵士依舊堅持cao練,又有軍醫隨行,傷員早送到后方去了,所以這次談判著急上火的不會是簡樂陽一方,而是那些夷狄部落的高層們,他們的大部分家眷可都在簡樂陽的手里,作為俘虜就要有俘虜的自覺,雖不會將他們餓死,可簡樂陽也不會讓他們過得太舒服。 雖然這些家眷大部分是女人,少部分是未成年的孩子,但這些女人本身地位并不低,不少是出自大的部落,一旦處理不好讓她們命喪在簡樂陽手中,也許夷狄人的聯盟就要破裂了。 新的一天又來臨,坐在椅子上的簡樂陽聽夷狄人又嘰嘰歪歪的,無非就是不肯賠款不肯割地,可誰讓簡樂陽就是看中一大片的馬場,要為以后徹底解決關外的隱患作準備的,他們大軍在騎兵這一塊與夷狄人相比先天后天都存在著弱勢。 簡樂陽突然抽出身邊的刀,往前一送,“砰”地一聲,整個案桌四分五裂,木屑飛濺。 一個正沖趙大虎發難的夷狄貴族,駭得倒退幾步,一屁股栽坐在地上,而簡樂陽手里的刀,正好就懸在他腦袋上方,寒光閃閃,再往下幾寸,也許腦袋就要一劈兩半了,不用懷疑簡樂陽的天生神力,頓時,營帳內散發出一股腥臊味。 趙大虎等人臉上露出明晃晃的鄙夷之色,就這膽子,還敢跟他們幫主叫囂? 第195章 恭迎陛下 “告訴你們,本幫主耐心有限,再拿不出讓我滿意的章程出來,我就將你們的女人孩子身上的rou一片片地削下來!”簡樂陽惡狠狠地放話,殺氣沖對方撲面而去,然后揚手將刀一甩,刀直直插在支撐這個營帳的柱子里,“嗡”地一聲震顫,讓帳子內一片死寂。 “我們走!人到了我手上,休想空手套白狼將人要回去,他們的身價就看你們自己的意思,從明天起,我就開始拿他們祭死難將士的英魂!” 隨簡樂陽而來的將領一言不發地隨簡樂陽離開,任后面那幫夷狄人如何跳腳也留不下他們,要不就將人贖回去,要不就等著給他們收尸,收完尸后就等著簡樂陽繼續帶兵殺過來。 簡樂陽的手下沒一人質疑他的決定,就如何曾鳴這樣投奔過來的將領,也覺得跟著這樣的首領痛快得很,曾幾何時,他們也能對這些夷狄人如此霸道壓得他們說不出話來的?對付這些貪得無厭的外族,就應該像簡樂陽這般狠狠扒下他們幾層皮。 原先護送何曾鳴南下的羅將軍的親兵,心情跟何曾鳴差不多,私下里也會談論此次的談判,放在以前要是跟這些外族打了勝仗和談,肯定沒有他們武將什么事,而是由朝廷派的文官過來接手,可那些文官在外族面前根本挺不起胸膛,而且可能是怕他們武將勢力過大,與外族和談的時候明明打了勝仗,卻許出不少條件出去,讓他們這些將士憋屈不已。 當簡樂陽率人離開,后來的營帳“轟”一聲坍塌,就因為他甩出去的那把刀,在他離開后突然寸寸崩裂,那根支柱倒塌,留在帳內的夷狄人駭得趕緊往外逃,沒想到簡樂陽臨走前還要他們留下這樣一個下馬威,夷狄最厲害的勇士也辦不到這樣的程度。 簡樂陽一發威,夷狄人的軍營里炸了,簡樂陽這批人跟他們以前接觸過的大興朝廷人根本不同,以前的那些策略在他們身上毫無用處不說,還被簡樂陽一人就壓得死死的。 他們高層之間也有分歧,有人不同意對簡樂陽讓步,一旦讓步他們的部落得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而且簡樂陽要的那些東西都是他們夷狄人的根本,讓中原人得了去,以后他們的優勢何在?接觸過多少中原人,沒一個有簡樂陽這哥兒這么狠毒的,他是要徹底撬了整個夷狄部落的根基。 可不讓步簡樂陽就要殺人,他們誰能保證簡樂陽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能饒過那些婦孺?誰不敢擔這個保,因而這個因為戰爭而聯合起來的幾個部落,因為意見分歧而激烈地爭吵起來,結盟搖搖欲墜。 不等商量出最終的結果,第二日就有人主動單方面對簡樂陽作出許諾,以多少地盤和牛羊馬匹贖回他們的家眷,有了這個開端后,后面的情況根本就止不住了,敵營中的頑固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夷狄人的利益被一點點割讓出去,痛心疾首,這些混賬東西目光太短淺,看不到簡樂陽的狼子野心,他豈是那么容易滿足的?肯定會一點點地蠶食夷狄人的勢力地盤,最終他們會完全淪為中原人的附庸,將自己的家園失去。 也有人持樂觀態度,簡樂陽也不是一步就將他們逼死的,比如牛羊馬匹可以分期支付,每年向簡樂陽為首的勢力支付多少,這樣看來也不是完不成的,說不定還有機會賴賬呢,因為中原人最喜歡的就是內斗了,也許用不了幾年簡樂陽就被其他勢力趕下臺了。 忙碌了好些日子,終于將賬都收上來了,其中免不了討價還價的,但總的來說還是讓軍營上下振奮不已的,有自己的大片馬場,可以自己培養良馬,他們也可以組建不遜于這些夷狄人的騎兵。 同時,這一消息也傳回了京城,京城的權貴聽了后乍舌不已,居然真讓簡樂陽給狠狠敲了一筆。 因為不再封鎖消息,所以許多事情便傳到了后方,簡樂陽如何讓夷狄高層同意條件的做法也傳了出來,對之反應不一。 后世有許多學者將簡樂陽的行徑稱之為流氓作派,并由此帶出了一股流氓風氣,作為開山鼻祖,簡樂陽的流氓作派是無人能比的,因為誰也做不到如他這般一言不合就直接武力威嚇的,偏他的武力還無人能比。 有無數人崇拜,自然也有對此持批判態度的,覺得他這樣的行徑有失身份,有損于中原一向的禮儀之邦的聲譽,只是再如何批判,也擋不住更多的人崇拜并競相模仿簡樂陽開創出來的流氓作風,尚武之風久久不衰。 能用武力解決的,干嘛還要費那個腦子! 這句話成了許多人的座佑銘,導致許多教育界人士捶胸頓足,簡帝教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啊。 不過這是以后的事了,此刻京城上下不管是什么反應,都在等待著一件事,那就是簡樂陽的班師回朝。 交還了所有人質簽好協議之后,夷狄軍隊就依約退出關內,與洶洶而來相比,這回去顯得灰溜溜的,并且還是在簡樂陽所帶的大軍的嚴格監控之下離開的,這對于好戰并且十分瞧不上中原人的夷狄勇士來說,是件極為屈辱的事,然而他們就是打了個大敗仗,是被人驅逐回去的 留下足夠的人修復守衛邊城,簡樂陽就帶著一部分人回京了,與來時相比,回去的路上顯得輕松多了,跟隨簡樂陽回朝的將士們也顯得心情極好,他們都知道,這回回去,簡樂陽的身份就要換了,由原來的幫主換成皇帝陛下了,個個都歡欣非常。 “大軍回朝了!” “簡幫主帶著大軍回京了,現在離京城只有五十里了!” 一個個好消息傳回京城,有些是百姓自發地傳送回來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等著圍觀大軍入城的那一刻,就連北地逃難過來的百姓,明明已經可以收拾行囊回老家了,可好些人硬是拖住了腳步,等著一起迎接大軍入城后再返回。 京城街頭好些商鋪都打出了打折慶祝大軍勝利回歸的旗號,說是沾沾大軍的喜氣,卻也因 此打出了商鋪的名氣,眼下沒賺多少錢甚至可能虧本了,可往后鋪子名聲遠揚,讓其他商鋪老板見了后悔不迭,怎當初沒跟著一起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