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唐僧是個廚_分節閱讀_173
悟憂和紅孩兒聽了,齊齊拿手刮臉羞他,兩人刮完了忍不住對視一眼,又小鼻子一哼,各自把頭扭開了。 悟忘揉揉兩個搗蛋鬼,把西梁女兒國的事情講了,又道:“師父不讓我們下去,說等他們住下了,晚上我們悄悄地去,不要被人發現,閑著也是閑著……” 紅葉趕緊攔住了,道:“打撲克打撲克!” 掏出一副新的紙牌,道:“我剛做的!看看手感怎么樣?” 悟忘哭笑不得,道:“哥,你功課做完沒啊,小心下去師父查你!” 紅葉把臉一捂,仰天躺在綠葉舟上,哀嚎道:“我是老人家啊,老人家要休息,要娛樂,學什么習!” 只是莊凡積威甚重,紅葉到底把撲克收起來,乖乖拿出小本子,跟徒弟一起,認字兒去了。 竹板炒rou不好吃。 下面就剩了悟空八戒和焦糖糕,莊凡可著勁兒給倆徒弟收拾了一下,過了擔心地對八戒道:“胖胖啊,要不你也上去算了!” 八戒正拿著一面小鏡子打量自己,好久沒這么丑過了,感覺有點兒不太適應,老覺得鼻子太大擋視線,聽了奇怪地道:“為啥啊師父?我覺得我挺嚇人的了???” 莫不是師父審美出了岔子?還是自己真的很好看? 誰知莊凡道:“師父這不是擔心你有心理陰影啊,萬一那些女子太過熱情,又把你嚇著咋辦?” 八戒小失落,笑道:“師父莫擔心,我心里敞亮著呢,啥影子也沒有,以前是不愿意招惹麻煩才躲了,這有啥可嚇著的,徒弟膽兒大著呢!” 莊凡聽了,又去瞅猴子,打量半天,道:“悟空啊,再兇些!你這樣子就是個猴兒,毛嘟嘟很可愛,一點兒也不嚇人!” 猴子在那兒齜牙咧嘴半天了,有氣無力地揉著腮幫子道:“師父,我真的盡力了……” 莊凡撓撓腦殼,遲疑地道:“要不你也上去?” 猴子一卟愣腦袋,不干,他怎么能離開? 八戒道:“師父啊,你就是癩頭兒子自中意,其實我跟師兄,現在一瞅就不是凡人,那些人見了,肯定躲著走,你莫擔心我倆了!” 猴子點頭,道:“師父,雖然你黑瘦了好些,但還是很俊俏的,你想想,自己怎么弄?” 莊凡揉揉臉,道:“我聽說時人以白皙為美,師父天天日曬雨淋的,這臉糙得不行,跟砂紙好有一比,再加上面色黝黑,又有你二人護衛左右,那國民得有多眼瞎才能來惹師父???” 現在自己黑得跟個非洲人似的,估計國王更看不上了。 只是莊凡又懊惱道:“早知道就不該刮胡子,都留著,雖然長得慢,好歹留了一路,到現在估計也能長成絡腮胡了!” 悟空道:“好么樣兒的,留胡子干嘛,吃飯掉點兒湯啊汁兒啊菜的,過后還得洗!”要不然老能聞道一股子飯菜味兒。 被師父養成講衛生愛干凈好習慣的猴子,如今很是嫌棄自己這一身毛兒。 師徒三個收拾完了,照例拿出兩半空的箱籠做樣子,搭在焦糖糕馬背上,邁步向著城門走去。 莊凡把毗盧帽摘了,穿一身破舊青色僧衣,袖子上還打著補丁,手拎九環錫杖,面色黝黑,神色冷峻。 悟空毛發聳立,橫眉立目,把金箍棒扛在肩頭,煞氣騰騰。 八戒便是一副豬妖相貌,端得嚇人,在后面牽了焦糖糕。 這三人都不是好相貌,也不像是好相與的人,故此進了城,路邊女兒國的人都只拿眼睛看,竟無一個敢上來搭話的。 如此安安靜靜走了一段路,有個女官在路邊哆哆嗦嗦喚道:“不知客從何處來?須知此地不可擅入城門。請隨我到館驛登記姓名,待下官秉明我王,驗明正身,方可放行?!?/br> 八戒照例上前搭話,誰知那女官見了他,嚇得媽呀一聲,臉色煞白,登登登倒退幾步,差點兒栽倒在地。 莊凡忙把八戒攔了,心說咱只是為了防止被sao擾才變得丑些,若是因此驚著了人,反倒不好了,便自己上前合十一禮,答話道:“施主莫驚,貧僧乃是東土大唐王駕下欽差上西天拜佛求經者,我身旁這個是我兩個徒弟,師父莫怕,他們也俱是出家之人!我等隨身有通關文牒,還煩請施主驗看?!?/br> 那女官乃是本地驛丞,向來接人待物慣了的,聽得此言鎮定了些,見面前三人身份不凡,忙道:“不知上邦長老身份,冒犯了,失禮失禮,請贖罪!” 莊凡忙道不敢,那驛丞又請師徒三人在驛館休憩,自己去五鳳樓見駕去了。 概因她官職低小,沒有資格接待圣僧師徒罷了。 可巧女王正在殿中與太師等人議事,便傳了那驛丞進來,問她道:“可有事奏?” 那驛丞把東土大唐王御弟唐三藏上西天拜佛取經,路過本地的事情說了,又道:“這唐朝御弟,身份貴重,微臣不敢擅專,特來請示陛下,是否與他倒換關文?” 那國王聽了大喜道:“卻是那唐朝圣僧來了?” 驛丞不明所以,道:“怎敢欺瞞陛下,如今人就在驛館中歇息,陛下可是要見?” 那女王道,“不忙,我且問你,那圣僧身邊,可有幾個徒弟?幾個童子?” 那女官詫異道:“徒弟卻是有兩個,童子倒是不曾見,不知大王從何得知?” 那女王眉頭一皺,奇怪道:“我向前得著消息,說這圣僧,自從西番哈蜜國起始,就多得送子觀音喜愛,身邊時常圍繞各色童子,五六歲也有,七八歲也有,十幾歲也有,后來都叫人求了去,做徒弟,做兒子,不一而足!” 她嘆口氣,對殿下諸人道:“你們也知道,我國累代帝王,千秋萬世,傳承至今,不見有一個男兒降生,因此聽聞此等消息,豈不是天賜我良機?我便一直盼著這圣僧到來,好向他求個童子,當做兒子養大,將來封他做個太子,也好改改我國國運,誰知……” 說道此處,又是重重一聲嘆息。 誰知那圣僧,到了女兒國,竟然一個童子也沒帶呢? 第84章 重金求子 那女王嘆息一聲, 不死心地問道:“不知圣僧帶來的兩位徒弟, 年歲幾何?” 只要還未曾成年, 哪怕略大些, 十四五歲的也成啊, 留下來悉心教導幾年,收攏了歸心,也不是不合用! 年紀大了反倒比小娃娃懂事,也能早日繼承王位。 等到成年之后,成親生子, 為本國帶來第三代繼承人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