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唐僧是個廚_分節閱讀_18
莊凡正盯著那藍的不真實的天空發傻,忽然聽前面悟空喚他:“師父!師父快來!到了到了!” 莊凡心里嘆口氣,不再亂想,快步走過去,抬頭一看,匾額上清清楚楚的四個大字“趙氏邸店”,儲貨為邸,住人為店,看來這是一家專門給行腳商人住宿的旅店了。 上午沒什么客人,該走的起大早都走了,該來的還沒到時候,店小二正趴在柜臺上打盹兒,聽得門口喧嘩,連忙出來相迎。 見師徒二人牽著匹馬,帶著行李,風塵仆仆滿面塵土,一邊往里讓一邊問道:“二位高僧請了,敢問是住店,還是……” 莊凡跟著伙計邁步走進屋內,見確實簡陋,不過收拾得倒也干凈,里面冷冷清清,不見什么人走動。 悟空也奇怪:“早上還見你家呼呼喝喝,吵鬧非常,怎么此時如此安靜?” 店小二便笑了:“想必您來時正趕上行商們裝貨上路,因此吵鬧些?!?/br> 莊凡穿越小說看了不少,經驗也算豐富,因此便問:“可有小一些,精致些且略微安靜的跨院?” 小二連忙點頭:“自是有的!”于是引二人去看。 出得客棧門來,進左側大門向里走,不多時來到一角門,小二掏出鑰匙,打開來走進去,三間正房,東西兩間廂房,正門在另外一條街上,可單獨出入。 小院內青磚鋪地,種一顆云杉,一顆銀杏,落了滿地黃葉,顯得頗為雅致。 莊凡在屋里院外兜了一圈,驚喜的發現,正房內竟然設有浴室,內接溫泉水,可以泡澡,此外還設有小廚房一個,客人如不想要客棧提供伙食,還可自行做飯。 這真是頂頂好不過了。 于是便定了這個院子,拿了文牒和金葉子,辦了入住,先包了十天的院子,又等小二給新換了被褥,師徒三個才拿了鑰匙,正式住了下來。 此時已經中午了,莊凡也不想做飯,叫店小二準備些潔凈的素菜,打算先對付一頓,主要他啥也沒有,想做也開不了鍋。 不過等飯的功夫,莊凡倒是想泡個澡,關了院門,兩下里落鎖,莊凡問:“誰想泡澡!” 一猴一馬齊齊點頭,那池子頗大,莊凡便一揮手:“同去!” 師徒三個便舒舒服服泡在池子里了。 浴室里店家也給配了澡豆,猴子頗愛玩兒這個,弄了一堆泡沫出來,香的敖玉阿嚏阿嚏打了好幾個噴嚏,噴了猴子一頭一臉,兩人又在池子里噼里啪啦打了起來。 莊凡泡了一會兒,就很機智地上來了,慢吞吞的把自己搓個干凈,又沖了一遍,那倆還在池子里撲棱呢。 莊凡就坐池子邊兒瞅著,果不其然,不大一會兒,猴子暈暈乎乎的爬上來了:“師父!水里,水里有毒!俺老孫腳軟!” 屁??!那是你泡太久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晚上,師父先睡了 師兄弟兩個湊到一起說悄悄話 小白龍問:“師兄,你早上真跟師父生氣啦?” 猴子懶洋洋,還在玩兒小泥人兒:“可說呢,生氣還有假的?” 小白龍道:“啊,我還以為你腮幫子里藏東西了捏?!?/br> 悟空大怒:“呔!竟敢污蔑俺老孫!吃俺一記!” 倆人又噼里啪啦打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莊凡站在廊下伸個懶腰,一轉頭,噗嗤一下子笑噴了 他二徒弟被拴在銀杏樹下,長長的馬臉顯出十分的哀怨來,好不可憐 只是左眼好大一個黑眼圈兒,瞅著跟家有賤狗那個小狗似的。 第16章 擼猴兒 師徒三個從池子里干干凈凈的爬出來,悟空和敖玉的衣服具是寶物,纖塵不染的,自是拿來重新穿了,莊凡略麻煩些,他已經沒有干凈的里衣了,好在他手快,悟空和敖玉玩鬧的時候自己揉吧幾下,就把衣服洗了,過了幾下清水,擰干之后丟給徒弟烘干,簡直不能再方便好用。 當完烘干機,悟空任勞任怨的去后廚取了飯。 莊凡不想嚇著人,沒要什么牛羊rou手抓飯,就老老實實要了素食,因這時節沒什么青菜好吃,倉促間,店家問過之后,就給煮了一大盆素湯餅,也就是面條,配了幾碟子下飯的小咸菜,味道也算過得去。 客棧掌柜的還特意給圣僧添了兩串上好的葡萄,倒是十分甜蜜,猴子自是不消說,莊凡也很是喜歡,只是心中暗嘆,可惜自己來的不是時候,錯過了吃哈密瓜的季節,據說那瓜甜的,吃完了會把手指黏在一起,饞凡無限向往。 哈密瓜此刻是沒有的,飯桶倒是有一只,眼前這點兒飯,全然不夠小白龍一個吃的,唐僧和悟空肚子小,各吃了一碗,剩下的,小白龍捧著盆全吃了,還嚷著沒有rou,只七八分飽。幸虧此時沒化為真身,否則更是能吃。 瞧著這么一個飯桶,莊凡不由得嘆息,金子留少了,以后大概要養不起徒弟,猴子就在一旁嗤笑,道干脆就讓敖玉一直化身為馬,畢竟青草哪里都有,低頭就能吃,也不用花錢,保管餓不著,把小白龍氣得,臉上都冒煙了。 倆兄弟一言不合,再次大打出手,辟里撲棱的,惹得墻外的小黃狗也跟著汪汪起來。 浴后飽食,正午陽光溫暖和煦,微風徐來,銀杏嘩啦啦作響,落下一地黃葉,秋日天空晴朗高遠,白云慢吞吞的溜走,小兒斗嘴,無所事事,黃狗肥貓,汪嗚喵啾,莊凡坐在窗前的榻上,竟然覺得難得的安心自在,望了一會兒天便覺得眼餳骨軟,眼皮一下粘似一下,不大一會兒,就拄著頭,歪著睡了過去。 那頭悟空和敖玉已經打不動了,圍在師父身邊小聲兒的逗嘴皮子,沒一會兒,也悄然打起了呼嚕。 小小院落里一時靜謐,只是外頭,老城主找唐朝來的圣僧,已經追了小半個城。 早在一個多月前,老城主趙大人,就收到了都城好友暗地里的通風報信,說唐王派了圣僧出長安,要去西方拜佛求經,讓他留神探聽著,如圣僧有幸路過,定要好生招待,若有幸得上邦垂憐,說不準他有生之年,還能遷回都城。 在這荒涼小城消磨了多年,老城主初時還有不忿和野望,只是日子久了,自己年紀也大了,家族也逐漸在此地扎根,生活平和寧靜,用不著跟人勾心斗角,慢慢的也就歇了那份心思,對于那個記憶里已經日漸模糊的都城,趙大人其實已經無心。 再加上,收到信后,老城主仔細研究了一下大唐邊界地圖和自己小城的位置,發現無論圣僧怎么走,出關之后也到不了他這個鳥不拉屎的小城,因此更是歇了心思,對家人和手下連提都沒提,只是自己偶爾想起來,心中略覺悵然。 天,朝上邦的圣僧,從繁華的大唐長安,領了唐王的圣旨,一路穿山過海,披荊斬棘,降龍伏虎而來,該是何等的風姿,真是想想就叫人向往,恨不能一見吶。 城主雖老,也有一顆追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