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最野的受[快穿]_第262章
書迷正在閱讀:蛻變 完結+番外、太古仙尊、毒醫追妻記gl、重生之再世纏綿 完結+番外、金絲雀造反之后 完結+番外、重生后發現全世界都想害我[gl]、[西游]唐僧是個廚、少爺和熊、皇上威武、與鬼話桑麻[系統]
就在其他人都在為他收到這種待遇而感到憤怒的時候,徐九卻可以淡然處之。 他的這種淡然就像清風朗月不為世俗所染一樣,又像心堅如磐石,任何的侮辱和波折都沒法摧毀左右他的心智。 ——不僅應晨坤沒有看到令他滿意的效果,反而讓其他人都覺得小卓大人仙風道骨,寵辱不驚,是真君子也。 連帶著他跟應遠的事兒都沒有人置喙了。 御書房那日攝政王把小卓大人帶走了以后發生了什么沒有人知曉。 但那天也沒有傳太醫,也沒聽攝政王府傳出任何動靜,小卓大人的毒是怎么解的,誰來解的就有很多說道了。 觀這些日子卓家與攝政王的關系逐漸親近,攝政王更是三天兩頭就往卓家跑,再聯想到前段時間小卓大人寄宿攝政王府、跟攝政王雙雙請假不上早朝的事情……雖然不相信向來潔身自好的攝政王竟然會與小卓大人有染,但似乎也沒有其他可能了。 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天大的事。 畢竟同為男子,還發生在朝中重臣之間,攝政王也又是出了名的不通風月不計兒女情長之人——就連上次風傳他與已故皇妃有染的事都沒見他理會。這怎么能不是一樁大事? 只不過之前皇上把卓家一通打壓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沒人有膽量有精力去探究此事。 但到風頭過去,這種風情艷事便由成為了眾人私下里討論的話題。 男男之風本就是一件上不了臺面的事。大家為卓家打抱不平的同時難免會對小卓大人這個人產生質疑。 但自從徐九重新上了兩回早朝之后,那些惡意揣摩和質疑就都消失了。 ——畢竟任誰夾在皇上和攝政王之間都會很難做。 小卓大人不僅沒有因為攝政王和皇上的喜歡為自己或者卓家謀取福利,反而還因為這事把皇上都給得罪了,如此高風亮節,實在值得人敬重。 徐九倒是不知自己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被人高看了一眼。 他要是知道了也只會感慨一句古人的腦回路真的挺奇怪的。 自從跟應遠說開了,他不再對這個封建的吃人社會感到驚慌,整個人就徹底淡定下來了。 到現在重新回去上朝也沒什么負面情緒,完全不知道辛苦。 畢竟男主成天冒著酷冷寒霜去上朝,而他天天在家什么都不做還既不愁吃穿又有積分可以拿,這種待遇對于別人來說是享受,可對于徐九來說就不那么美了。 像他這種勞苦大眾是不可能學會享受安逸和不勞而獲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的,徐九想。 第99章 傾世妖妃18 應晨坤也沒想到這一舉動適得其反。 事實是無論他做什么,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好像都不能傷害到對方分毫。 這令他越發地難以忍受, 性格也就越暴躁。私底下經常又摔又打的, 不少宮女太監都遭了殃。 “陛下,這是誰又招惹您生氣了?”賢王款款而至, 皇上雙目赤紅看起來幾近瘋魔甚是害人,他卻依舊是一副風度翩翩的樣子。 “還能有誰!都是你給朕出的好主意!”應晨坤語氣不善道:“你讓朕借故打壓卓家, 說什么以示天子威儀,現在好了, 你看看, 滿朝文武都覺得朕殘忍無道,朕翻臉無情!” 面對皇上的質疑賢王卻仍舊一臉鎮定, 闡述道:“卓大人跟攝政王一起闖入御書房本就是大不敬,皇兄您是皇上,是九五至尊,別說你想得到卓允瀟,便是您下令處死他卓家也不應該有半句怨言。什么滿門忠烈?卓家那日的舉動已經暴露了他們不忠的事實!陛下若不加以懲治,其他大臣有樣學樣,加以時日陛下威嚴何在?” “可是就因為你給朕出的主意,現在滿朝文武都怪朕殘忍,反而站在卓允瀟和攝政王那邊, 你倒是說說這怎么收場!” “嘿,這也不是什么大事?!辟t王微笑道:“那些大臣之所以人人自危是因為怕有朝一日火會同樣燒到他們身上??杀菹率鞘裁慈??陛下您英明神武, 若真是忠心耿耿的護主之人,陛下又怎會為難他們?所以陛下, 這不是什么壞事,這反而說您如今拉攏人心的好機會!” “……怎么說?”應晨坤還沒有聽明白他的話。 應晨皓道:“趁著這個人人自危的時機,陛下您只要表現出您講理仁善的一面,不會無緣無故怪罪任何一個人忠臣有功之臣,大臣們了解了陛下的為人,自然會擁護您。甚至……” “甚至?” “甚至陛下可以把攝政王拉下馬也說不定?!?/br> “這……朕真能將皇叔……?” “攝政王一向不通人情世故,這次卻與小卓大人不清不楚的,其他大臣會怎么想?”應晨皓作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給皇上分析道:“而且王爺一向鐵面無私說一不二,他專斷的時間太長了,得罪了朝中不少重臣,這個時候陛下表現出仁義愛才之心,不是正好可以收服這些老臣……” “好!”應晨坤聽了他這一番分析以后頓時興奮不已,已經迫不及待地拍手叫好了。 打壓卓允瀟固然能讓人心中解氣,但這又怎么能跟拉應遠下臺比得了? 只要應遠倒了,卓家自然不足為慮,到時候卓允瀟……也就只能任他處置。 ※ 被皇上報復是什么體驗? 被一個心胸狹窄的皇帝報復又是什么體驗? 冬去春來,嚴寒轉眼間消散,可徐九的處境卻并沒有好轉。 皇上倒是不像最開始那么明目張膽打壓他家了,甚至還因為之前在接待南疆使臣的前期準備工作上他出了不少力,給他升了官位,從六品升至四品,在早朝的位置也向前挪了一大截。 眾臣最開始還覺得皇上這是任性,是胡作非為,但這種事兒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折騰的時間長了大家也都麻木了,徐九是升還是降都不再是大臣們關注的事宜。 反正皇上也就只會對卓家人發瘋,其余時候表現還都挺正常的,時間久了,之前那種唇亡齒寒的感覺也就不復存在了。 別說其他人,就是徐九也沒把自己的情況放在心上。 比起他自己的處境,他更在意應遠那邊的情況。 不過索性應遠已經制定了計劃,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倒也不用他cao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