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就在同一時候, 卓文君的親生母親卓夫人李氏也在跟蘇碧曦提起子嗣, “君兒,阿母給你捎來的那些補養方子可曾用呢?阿母到了長安才知道, 你已經去了燕國, 還去了那么久。阿母到了長安啊,給你打聽了好多生子的方子,好多婦人用了都有了孩子。你現下成了皇后,哎……..男子多貪新鮮, 你可要快些要孩子才行。這些年用的方子,一刻也不能停, 聽到了沒有?” 蘇碧曦即將被封為漢室皇后,身為她親生父母的卓王孫跟李氏, 親生兄長卓文華自然是要前來長安觀禮。 蘇碧曦回到了長安, 自然要去卓府探望自己的父母。 卓王孫早年硬是逼著卓文君嫁給了舊病纏身的董二郎君,卓文君在董家的一番遭遇, 早已跟卓王孫的情分斷得干干凈凈。 后來卓文君跟司馬相如私奔,把卓王孫的臉都給丟完了,卓王孫更是恥于提及這個女兒。 后來礙于顏面跟人言,卓王孫認了卓文君跟司馬相如, 也不過就是面子情。 及至后來司馬相如被朝廷征調,選為了天子的郎官,卓王孫才好似忘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 忽然對卓文君夫妻熱絡起來。 自然, 他熱絡的對象是司馬相如。即便他想跟卓文君修復父女關系, 也是困難重重的。 自蘇碧曦來到這個世界,徹底成為了卓文君,擁有了卓文君的一切感情跟記憶之后,就真得成了卓文君。 她明白卓文君對于卓王孫嫌貧愛富,攀附權貴,對于親生女兒的薄情寡義,明白卓王孫對于出嫁女兒的不聞不問,明白卓王孫只注重利益權勢的本性。 她違逆了卓王孫,來到了長安以后,就不曾跟卓王孫有過任何往來。到她跟司馬相如和離之后,卓王孫更是氣急敗壞,不認她這個竟然跟天子器重的近臣和離的敗家女兒,反倒是去信跟司馬相如道歉。 卓王孫萬萬沒想到,蘇碧曦竟然被館陶大長公主認為了義女,成了陛下親封的文錦翁主。 自此之后,他對蘇碧曦這個女兒言聽計從,把家中事情全都交給了跟蘇碧曦親近的卓文華。 等他被卓文華接到了長安,后來蘇碧曦被封為皇后的旨意一下,卓王孫更是想盡了法子來討好蘇碧曦,可惜正主兒卻不在長安。 蘇碧曦回到長安之后,去卓府探望,卓王孫賠盡了笑臉,蘇碧曦一絲動容也沒有。他自知坐在這兒也無用,便跟李氏使眼色,吩咐一定要好好伺候蘇碧曦,便離開了花廳,讓母女二人敘話。 該說的話,他都已經說了。 橫豎女兒是他的親生女兒,漢室以孝治天下,難道漢室的皇后,還敢對親生父親不孝嗎? 李氏這些年來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一直十分看顧憐惜,一直盡力替女兒調理身子,即便女兒在董家守節,或是跟司馬相如一起受苦,也想方設法給女兒送些財物進去打點,對女兒可謂是一片慈母心腸。 蘇碧曦握著母親的手,眼眶酸澀,眼眸里含著深深的孺慕之情,“阿母,我想你?!?/br> 李氏再多的話,都被女兒這句話給說沒了,把依偎著自己的蘇碧曦抱進懷里,眼淚就掉了下來,輕拍著蘇碧曦的背,“阿母也想你。你當年離開蜀中,一心要去找司馬相如要個說法,阿母的心就一直懸著。民哪里能跟官斗?做女兒家的,郎主哪個不是成群的妾室?阿母再怎么勸你,你都不聽。你阿父不讓你去長安,尋司馬相如的不是,也是為了你好?!?/br> 見蘇碧曦縮在她懷里不說話,一貫好脾氣的李氏繼續道,“萬幸雖然你跟司馬相如和離了,卻成了翁主,還認了公主做義母,有人撐腰了?,F下更是祖宗保佑,陛下竟然要讓你做皇后。昨日你打發人說要來,阿母就吩咐廚房給你燉了人參烏雞湯,加了你阿兄特意給你尋來的上好藥材。阿蘭啊,你趕緊給女郎端來,我親自看著她喝了?!?/br> 蘇碧曦想起一大鍋又油又膩的烏雞湯就頭皮發緊,求救地看著坐在一旁的卓文華,卓文華擺手,哈哈大笑,“君兒,阿兄可幫不了你。阿兄可沒那個福氣,喝滿滿一鍋的雞湯?!?/br> 旁邊卓文華續娶的妻室,蘇碧曦的阿嫂陳氏也湊趣,“阿母親自給阿妹加的藥材,每隔半個時辰問一次,盯著燉了四個時辰的雞湯。也就是阿妹才有這樣的福氣了?!?/br> 李氏見自己的使女將烏雞湯端了來,親自遞到了蘇碧曦眼前,“先喝一碗湯,待會再把雞rou給吃了?!?/br> 她又對著陳氏笑道,“給大郎君夫人也端一碗去,省得她看了眼紅?!?/br> “那媳婦就托了阿妹的福,厚著臉皮討了這碗湯了?!标愂掀忾_朗,為人活潑,立時便接了君姑的話。 她平時哪里會短了這一碗雞湯,不過是為了讓君姑跟阿妹開心。 陳氏是卓文華的填房,卓文華早有原配留下來的兩個子女,她膝下還沒有孩子,自是底氣不足的。 陳氏出身雖然比卓氏顯貴,乃是士族出身,卻是沒落了的。別說卓氏在陛下眼前有情面,他們家只怕陛下根本就從未聽說過。 卓文華當年來求娶陳氏的時候,可是讓陳家上下都異常詫異的。 陳氏嫁過來不久,正是低頭做人的時候,加之她打聽來的,隱隱聽聞卓文華之前的妻室,就是因為跟女叔不對付,做了天大的錯事,才被休棄了。 卓氏念著她為卓家生育了兩個孩子,便把她留在了蜀中的家廟里養著。 有她的兩個孩子在,她的命還是無憂的。 只是一個被休棄,娘家又被抄家的女子,日子能好過到哪里去。 陳氏想到這里,心里越發對女叔存了一份敬畏,含笑道,“眼見著天熱了,我特意給女叔尋了夏日穿的雨花錦,好給女叔做幾套衣裳,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了?!?/br> 李氏面色越發和緩,摟著女兒,笑意盈盈地說:“還是你有心?!?/br> “媳婦再有心,也沒有阿母有心”陳氏笑著,“阿母早就替女叔備了上好的蜀錦,云錦,都是等閑尋不到的好布料?!?/br> 這些布料哪怕是在漢宮里,也是不差什么的。 陳氏深知做人媳婦跟做人女兒不同,討好女叔也就是討好了君姑的道理,在李氏旁邊伺候的時候,就格外留心。 蘇碧曦含笑道謝,“謝過阿兄阿嫂?!?/br> 卓文華打趣她,“我可沒做什么,都是阿母跟你阿嫂做的,你謝我做什么?我可告訴你,我可沒有替你備了一匹從西域帶來的良駒?!?/br> 西域的馬比漢室的馬一貫要好得多,若非卓氏現下是皇商,卓文華又做著西域的生意,留心許久,還真弄不來這千金難得的好馬。 蘇碧曦高興地跳了起來,抱著卓文華的手就搖,“阿兄,我的好阿兄,馬在哪里?快帶我去瞧瞧,快點快點?!?/br> “行了,馬在那里,跑不了”李氏笑夠了,把蘇碧曦叫了回來,“別以為能把湯躲過去,快給我喝了。阿萱,你去廚房瞧瞧午膳的菜單,好生備好?!?/br> 這是母子幾個要好好說話了,陳氏知趣地點頭,含笑退了出去。 陳氏一出去,李氏就點了蘇碧曦的額頭,“方才是如何跟你阿翁說話的?那是你阿翁!你就板著臉,好像他欠了幾千兩金子似的。你這是有多大呢?” 卓文華見蘇碧曦被訓,這也是阿母每次都會說的舊事了,立時便替meimei說話,“阿母,你也知道阿翁那些年…….君兒這么做,當真是無可厚非?!?/br> “哎…….”李氏也知曉卓王孫父女二人心結太深,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得開的,“君兒,那畢竟是你阿翁?!?/br> 蘇碧曦只默默拿著勺子喝湯,垂眸不語。 “且不說這個,君兒,你阿翁說,你封了皇后之后,不加封你父兄侯爵,這可是真的?”李氏遲疑了一會兒,才把卓王孫叮囑她的話問出口,“你父兄莫非是外人!你縱然跟你阿翁有心結,到底是嫡親的父女,哪里能一輩子做仇人?你阿兄又有哪里對不住你?你竟然把他們的爵位給辭了!” 此事蘇碧曦早就跟卓文華提起過,卓文華忙給蘇碧曦辯解,“阿母,這事君兒跟我提過。阿母,我們卓家以前不過是蜀中小小的一個商人。雖然在蜀中有些名氣,可放眼漢室,根本什么都不是。別跟那些開國功勛,累世公卿的世家比,在長安沒有半分人脈?!?/br> 李氏不解,“你阿翁說,高祖皇帝不過是一個地痞,我們卓家可比地痞強多了?!?/br> “全天下有幾個地痞能夠謀了天下?”卓文華失笑,“阿母,漢室立國以來,但凡是外戚,幾個能有好下場?阿妹辭了爵位,是為了保全我們家?!?/br> 卓文華極有自知之明。 不說卓氏在長安沒有半分根基,就連同蘇碧曦的漢室皇后之位,也是不穩的。 蘇碧曦到底是商人之女,雖然被館陶大長公主認為義女,到底出身微賤。士農工商,商人是最被人瞧不起的。 有這樣的出身,又是再嫁之身,加之阿妹身子天生子嗣有礙,卓氏就更不能給阿妹拖后腿。 若是領了爵位,不說卓氏照樣是被長安的權貴世家不恥,光論阿翁那副趨炎附勢的性子,太容易被人左右利用了。 卓文華自己長于經商,喜歡在四處跑,厭倦待在長安沒日沒夜的飲宴,毫無趣味的斗富攀比。 在長安這個滿城冠蓋的地方,他們卓氏根基太淺,隨意一個人都能踩他一腳,稍微說錯一句話都能惹來禍事。 他們畢竟從未接觸過這個圈子,根本不知道這些禁忌。 “阿母,前些時日給平陽長公主送禮的事你忘了嗎?”卓文華把事情掰開了跟李氏說,“阿翁去尋了一副名家的傲雪梅枝圖,花了幾百金。誰曾想,因為上面花了兩支被雪壓塌的梅花,就隱喻了再嫁的婦人。平陽長公主雖然當場沒說什么,收了那副畫??墒钱敃r所有人都看著…….” 卓王孫送這樣一副圖給即將再嫁的平陽長公主,是諷刺她再嫁,還是看不上平陽長公主? 卓氏有一個文錦翁主,這便連陛下的長姊也敢看不上了嗎? 到底是上不了臺面的商賈,凈是做一些下作事情。 自那之后,卓王孫灰溜溜的,根本不敢再接別人的帖子。他本是一片好心,尋了名貴的畫去送給平陽長公主,就是為了攀附陛下的長姊。 可是到了最后,平陽長公主不過是看在蘇碧曦的面上,才容下了這件事,沒有當場發作。 卓王孫哪里還敢出門,哪里還有臉面出門? 就連他們知曉此事,都還是館陶大長公主兒媳,隆慮長公主私下派人知會的李氏。 李氏一想起這事,臉上就臊得厲害,囁嚅著,“那個…….那也是我們不小心……..” “阿母!” 卓文華苦著臉,“卓氏的根基太淺了,對于長安的這些世家門閥,權貴官員,就是睜著眼睛的瞎子!我往常常年不在長安,陳氏進門后也跟著我四處奔波,才沒惹出事端來。若是阿翁跟你留在長安,還不知要生出多少事來。阿妹有多少臉面來保下我們?阿妹的身子……..你最是清楚?!?/br> 女兒可是極難有子嗣的,李氏的臉立刻白了。她再無知,也知曉沒有子嗣的女子是個什么下場。 別說是在皇家了,就是一般人家,都斷沒有好日子過的。若是他們再招惹了什么不得了的權貴,就是卓氏滿門的大難。 “可是爵位……..”李氏始終有些不舍,“你阿翁千盼萬盼……..那可是官??!” 普通的平民對于當官的執著,是極其可怕的。 蘇碧曦喝完了阿蘭端過來的第二碗雞湯,倏地開口問李氏,“阿母,我來長安前,讓阿蘭時常陪著你看些邸報。之后我到了長安,給你尋了一個官宦人家的女先生,你可有細細聽她說過這些邸報?” 邸報是她來到長安以后,才讓劉徹正式由朝廷設立一個制度,全國發行的?,F下漢室各地,都已經這么稱呼。 李氏自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富家太太,管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照顧郎主孩子。 蘇碧曦不求李氏立時博古通今,可是卓王孫所謀過大,李氏不說規勸卓王孫,至少要明白卓氏,蘇碧曦現下的處境。 李氏臉上有些尷尬,不太敢看兒子女兒,目光游移,“你尋來的那個女先生,說的都是些朝廷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這些東西,阿母一介婦人,管這些做什么?阿母在家時,你外王母就教導我們,要性子溫順,尊重郎主,打理家事。這些個旨意政事,阿母知道能做什么?再者,女先生說的一板一眼,都是郎君們的事情,這里頭還有些什么說道的嗎?” 卓文華跟蘇碧曦聽到這里,對視一眼,皆在對方眼中看到了自己臉上的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