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的財神嬌妻[反穿]、玄學大師穿成倒霉小花、漫畫里走出來的嬌氣女配、我學渣女配配不上您、穿成七零小炮灰、輕青畫艷 (NPH)、妙手狂醫、娛樂圈團寵[穿書]、穿成瑪麗蘇文里的女配、被趕出豪門后我去種地了
說完便朝華桑沖了過來,揚起手欲要打人。 眾人聽到林苗辱罵華桑,本就怒不可遏,沒想到對方還敢動手打人,紛紛上前阻止,宋良更是一把拉住華桑,把她護在懷中,欲替她受這一下。 二嫂本就是為了自己,不但受到侮辱,眼看著還差點被打,宋旭已經憤怒到極點,簡直欺人太甚,他緊緊抓住林苗的的手腕,什么修養都不顧了,冷聲說:“如果你再敢在我家撒野放肆,莫怪我將此事告知村長,讓他老人家決斷” 告訴村長,林苗的名聲就毀了,再加上這事自己也確實占不著理,林嬸趕緊過來拉開宋旭,笑著說:“旭哥兒,別生氣,我們這就走,娶苗苗的事情也做罷,都是鄰里鄉親的,鬧大了不好看” “滾!” “好好好,宋嫂子,你看這事兒鬧得,對不住啊”說完林嬸拉著林苗趕緊往外走,生怕慢走一步,對方就要真的去村長家。 眼看著母女倆就要走出屋子,依舊還在宋良懷中的華桑忍不住開口:“慢著” 走到門口的林嬸回頭,笑容勉強的說:“蕓娘,還有事兒么?” 那笑容看起來勉強中帶著小心翼翼的討好,戰戰兢兢的樣子實在有些可憐,見識了林嬸囂張跋扈的樣子,哪里會被她欺騙,即便是真的告訴了村長,鬧得人盡皆知的時候,華桑也絕不會可憐她。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事實上,華桑是贊成去告訴村長的,對這種人的仁慈就是對其他被她欺負過的人的殘忍,倘若今天華桑沒有戳破她的誣陷,宋家人又會被她逼到哪一步? “把手腕上的鐲子摘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對手指(淚眼汪汪)卑微作者,在線求留言:看完的小天使們,方便的話,給我留句話吧,實在沒有話說,那就夸夸我,嘻嘻。 第三十四章 華桑這一說, 眾人才想起老太太的手鐲還在林嬸手里。 之前是以受害者的身份還好說, 現在被華桑揭穿, 一時間就算林嬸臉皮再厚, 此刻臉也有點火辣辣的。 “我這就摘下來” 鐲子戴的時候是從手指往手腕的地方移動, 相比較摘的時候,要容易很多, 因此林嬸此刻憋紅了臉, 卻怎么也摘不下來, 眼看著手腕已經被鐲子磨得很紅了。 華桑就這么看著, 心情絲毫沒有任何波動, 因為在她看來,所謂真善美不過是一種甜膩膩的正面描寫,她多數時候只求問心無愧, 而履行這一原則相當簡單, 就是有仇報仇,有恩報恩。 蘇穎年紀大了,到底心軟些, 又念著些鄉里鄉親的,便出言:“算了,他嬸子,你回家慢慢摘, 回頭再給我也行” 說實話,在這么多人的目光下,林嬸確實有些緊張, 恨不得時光倒流自己并沒有起這壞心思污蔑宋旭,又或者自己根本沒有要這鐲子,想她這么多年在村子里霸道慣了,哪里受過這種氣。 “謝謝嫂子,我回去摘下來,立刻就給你送過來”林嬸咬著牙齦,說著禮貌小意的話,心里卻感覺從未有過的難堪。但是她忘記了,這難堪不是誰給她的,而是她自找的。 感到屈辱的并非只是林嬸,就連林苗也感覺自己的尊嚴被人狠狠的踐踏,對宋家人的憎恨到達了頂峰,隱在袖子里的拳頭緊緊的攥著,小幅度的顫抖,顯示出其情緒的波動之大。 她這幅樣子自然被華??丛谘劾?,然而她并不在意,只是在母子倆踏出門檻的時候,又輕飄飄的說了句:“站住” 林嬸還沒有怎么反應,倒是成功的引爆了林苗,她轉過身沖華桑大吼:“姜蕓娘,你不要太過分了,我娘已經向你們道過謙了,你還想怎么侮辱我們?” 相比林苗的歇斯底里,華桑顯得極為淡定,似乎覺得在宋良懷中說話的氣勢不夠,華桑站直身體,慢慢走近林苗,甚至還略微帶些笑容:“你激動什么?我只不過想提醒你,宋旭的玉佩你忘了還給他,要不然難保下次你再遇見什么事,會不會又誣陷他?!?/br> 說完這句話,華桑站在原地向林苗伸出了手,那意思不言而喻。 已經邁出宋家門檻的林苗不得不又重新邁進去,準備把玉佩放進華桑手里。 就在要放進去的那一刻,華桑用一只手抓住林苗的手腕,另一只手從她手中拿過玉佩。 看見華桑這番動作,王梨想要上前說些什么,老太太抓住了媳婦的胳膊,輕輕搖了搖頭。 不僅華桑能看出來,蘇穎也明白:這件事,這母女倆非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對宋家怨恨上了。 不管林苗的掙扎,華桑說道:“今天我得告訴你一個做人的道理,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今日這事,全是你母女倆咎由自取,事情敗露不但不知道反省,還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侮辱,這是什么道理?還有,這件事你娘頂多算是幫兇,你才是主謀,你才是最應該道歉的那個人,別好像你受了多大委屈一樣,做人不能太無恥,我言盡于此,你們好自為之” 對于自己做過的錯事,不是靠請求對方原諒來解脫,也不歸于忘卻,更不可能是心存怨恨,而是自己來承擔良心的譴責,這才是一種坦蕩的態度。 對于母女倆,華桑實在不想說太多浪費唇舌,因為她們絕不是坦蕩的人,說完這些表面的話,華桑并沒有松手,反而又使了些力氣,靠近林苗的耳邊,輕輕說:“還有一句話你最好刻在骨子里,我平生最討厭別人用手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