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總有穿書者盼我死、王者榮耀之超神棄少、穿成啞巴大夫的極品妻、反派的財神嬌妻[反穿]、玄學大師穿成倒霉小花、漫畫里走出來的嬌氣女配、我學渣女配配不上您、穿成七零小炮灰、輕青畫艷 (NPH)、妙手狂醫
蘇櫻雪放下狼毫,好笑的覷了她一眼, 笑道:“又聽見什么壞消息了?瞧你這丫頭, 眉頭皺的,就如個老太婆了?!?/br> 翠蓮看著她家小姐滿臉不在乎的神情,心中郁郁,小姐命格被外人傳來傳去,這會兒連櫻花閣內的二等丫鬟俱都人心惶惶。 前幾日有幾個二等丫鬟,躲在暗處偷偷抹淚。 她和翠蘭jiejie,問了好半響,她們才說出各種緣由。只那原因,差點讓她當場發怒。 也不知是哪個嚼舌根子的人兒, 傳言小姐此種命格,不僅克極親人,還會克所有與她親近之人。府內所有的下人聽此莫不膽戰心驚, 心內唯恐避之不及,他們院兒里的這些丫鬟更是心中惶惶。成日的祈禱趕緊離開櫻花院兒。 更讓翠蘭翠、蓮生氣的是,府內下人如此不知禮數,暗地里私論主子,卻沒有一個主事人出來,為自個兒小姐伸張正義。 前幾日小姐去給老夫人、侯夫人請安,均是被拒門外。 翠蓮到現在都能想起當時情景,管事嬤嬤站在門外,皮笑rou不笑的對她們說:“二小姐還是回吧,老夫人/夫人俱是抱恙在身,這些時日不便見人?!?/br> 翠蓮自個兒都能看出嬤嬤們眼內的輕慢,小姐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兒,如何不知?可是她卻依舊笑著,那笑容溫婉閑適,似乎整個侯府的人排斥的不是她,而是旁的不相干的什么人似的。 想到這里,翠蓮氣呼呼的又看了她家小姐一眼,眼內的擔憂擋也擋不住。 翠蘭到底穩重,拉了拉翠蓮的袖子,制止她對著小姐不規矩的行為。二小姐往日甭管再如何無小姐架子,但主子畢竟是主子,她們做奴婢的萬不能在小姐面前發脾氣。 見翠蓮氣的別過臉,也不管她。把手中的茶盞遞給自家小姐。 “小姐,歇會兒吧,您今日這字兒已寫了一個時辰了,喝杯熱茶暖暖身子?!?/br> 蘇櫻雪接過熱茶,低頭抿了一口,眉頭稍稍蹙起,這茶水的味道..... “今日茶水的味道似乎淡了些?!碧K櫻雪捧著熱茶,在堂內的繡凳上,隨意的坐了下來,看了眼身后的翠蘭,淡淡的問。 翠蘭眼中透著絲猶豫,端著手,開口回到:“小姐,咱們院兒里的龍井前些時日已經喝完,這茶水.....是......咱櫻花閣奴婢們分得的份例?!?/br> 她說完,小心的看了一眼二小姐的神色,卻見小姐臉上無絲毫怒意,對著茶盞哂然一笑,端起茶水又抿了口,贊道:“好茶。這茶水的味道雖淡,卻有股幽香,入口后充斥在口腔,久久難以散去?!?/br> 翠蓮見自家小姐睜眼說瞎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跺跺腳,氣道:“小姐,這都什么時候了,您為何還如此沉得住氣,您知不知道,現在咱院兒外都是如何傳您的,說您是那災星,要被侯爺給趕出府......" “翠蓮!”翠蘭呵斥的打斷翠蓮的話。 翠蓮這才驚覺自己的話兒過分了些,蘋果臉上顯出一絲驚慌,作勢便要跪下去,蘇櫻雪一把扶起她,身旁的兩個大丫鬟俱是關心她的,她如何看不出來。 如今她這污糟消息傳出,人都是見風使舵的性子,她即使不出櫻花兒院兒,也能猜到,跟在她身旁的兩個大丫鬟這些天到底經受了什么樣的冷言冷語。 只是,這都是暫時的..... 她想起前日收到的來信,那男人,給她一個字兒:等。 他既然讓她等,必是有他的道理,她相信他,流言又有什么好怕的? 蘇櫻雪沖著身后兩個丫頭安撫一笑,道:“別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即使整個侯府都對本小姐不聞不問,我不還有翠蘭、翠蓮兩位jiejie關心嗎?只這些時日,苦了兩位jiejie嘍?!?/br> 翠蘭心疼的給自家小姐續茶水,翠蓮在一旁抹著淚,心內后悔,她們小姐尚且如此樂觀,她方才還在自家小姐面前提那等子污糟事兒,實屬不該。罷,往后她要更盡心盡力伺候自個兒主子才是。 她們不知道,此刻朝堂上,圣上正發著脾氣,一道關于她們小姐未來命運的圣旨正在此刻頒發。 乾清宮,早朝 太宗高坐在龍椅上,朝堂下跪著一眾臣子 他惱怒的砸下手中的折子,折子翻飛,在空中打了個旋兒,砸在寵臣吏部侍郎楚南潯的頭上。 圣上顯是發了火,他陰鷙的眸子,隨意的掃了一眼堂下,大臣們紛紛底下頭來,噤若寒蟬。 “這就是你的變法策略?自變法在淮南試點起,至今日,已有二十五位官員辭退官職,告老還鄉,簡子都??!簡子都,朕要的是肅清吏治,卻不是官員撂挑子。你自個兒瞧瞧,法令僅僅是在一個淮南頒布,尚沒有放到朝堂,若是今日用在朝堂,你是要讓滿朝文武,辭官隱退,歸隱田居嗎?” 太宗怒氣沖沖的甩著袖子,這會兒龍椅上,別無他物,他把手中的玉珠子從腕上褪下,一把砸在跪著的青年身上。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這玉珠子失了準頭,砸在簡玉珩的腳邊。 簡玉珩恭謹的跪在金鑾殿上,默不作聲。 周圍的同僚,瞧著他的眼神復雜不一。變法派,看向他的目光均是疑惑重重。伴君如伴虎,變法腳步才剛拉開帷幕,若是簡侍郎,被圣上重罰,往后誰還有能力主持革新吏治。況圣上今日所言情形,他們原就有所預料,吏治改革,涉及官紳豪族利益,地方官員均是士族子弟,他們若是聯合起來,奮起反抗,集體辭官,以此相挾,本便是常態。以往,類似的折子數不勝數,何以今日圣上拿此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