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第508章 琬琰華英 春歸對外祖父及外祖母所有的認知都來源于母親的講述,又至如今,她是再也無法應證外祖母是否符合她的認知了,只見她的外祖父,十余年的苦寒磨折也未能摧除儒雅氣態,體貌蒼老卻并不多見衰頹,面見敘話,并不顯半分慷慨激昂,需細看才見眼角濕紅,老人家的話不多,甚至于易使人誤解為冷淡,可春歸卻能夠感覺到外祖父關切的注視沒有一息從她身上移開。 兩個舅舅初見時也甚寡言沉默,倒是春歸的二舅母十分健談。 她和春歸說起鐵嶺衛,卻并不多講那苦寒之地是怎生艱難,講的更多的是當地的罕見奇聞,有自稱被狐仙上身的老嫗,月圓時化成人形的山參,大雪時從來不結冰封的一條古怪河流,據說底下住著月光所化的神女…… 大舅母卻是時常說起春歸的阿娘,極其感慨歲月彈指間,人世的悲歡別離。 二舅母生有三子卻無女兒,極其羨慕大舅母的子女雙。 春歸分別有一個表姐一個表妹,表姐已然年過二十為人妻母了,表姐夫這回也跟著外祖父一同來了京城,大舅母提起自家女婿是贊不絕口的“親家翁就是俠義心腸,當年我們才到鐵嶺衛,渡日著實艱難,多得親家翁慷慨相助我們終于能在鐵嶺衛安身立命,大娘自小就被馬家兒郎護著,在那等寒涼之地竟從未受過饑寒之苦,更不提被他人欺凌了,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女婿與大娘本就有青梅竹馬的情誼,結發成了夫妻,女婿對大娘更是愛重,親家翁的家境在鐵嶺衛很是殷實,女婿因為大娘想來京城,二話不說便陪著大娘入京,親家翁也無半句譴責的?!?/br> 大表姐閨名喚作琬琰,低眉垂眼氣態極其嫻靜。 小表妹比春歸還要小上三歲,如今還未及笄,故而尚且待字閨中,她的性情倒是極其爽朗的,不過春歸留意見她指腹及掌心都結有了厚繭,這些年應當沒少作勞力活計,她閨名喚作華英,春歸便明白了姐妹二人的名諱皆出自《遠游》那句“懷琬琰之華英”。 蘭庭專門為外祖 父一家設了接風宴,太師府上下乃至連軒翥堂各支,都聽說了春歸的外家暫時客居趙門之事。 許是這些年來在鐵嶺衛著實生活不易,春歸的兩個舅父早便一掃文弱書生的習氣,看體格都極壯實,言行也似乎帶著與仕林顯然區別的粗曠意態,竟能將蘭庭勸得八分醉意,這回是他硬拉著春歸要夜游怫園了,甚至還主動要攀折隔壁許閣老家的“出墻花”,把春歸鬧得那叫一個啼笑皆非。 最讓春歸“敬佩”的是二舅的次子她的三表哥,居然輕輕一躍就能跳上許閣老家的院墻,且活像只貍貓落在瓦上一點聲響都沒發出,折了“出墻花”遞給蘭庭時春歸甚至才驚覺這位“天外來客”。 “三舅兄怎么進的怫園?”蘭庭也很驚奇。 李三哥不無尷尬地抓著后腦勺,訕訕解釋道“我見逕勿拉扯著表妹離席,擔心你耍起酒瘋來表妹降服不住,所以在后悄悄跟著,貴府里頭這些院墻對我完不是阻礙……逕勿是文士,不會功夫,又喝多了酒可千萬別學著攀墻走壁,太危險,摔著了可了不得?!?/br> 在李三哥看來蘭庭完就是個文弱書生。 躊躇園里老太太自然也聽說了太師府里住進來這么一門外姓,先支使了蘇嬤嬤去打探一番,待蘇嬤嬤回來就迫不及待地追問“顧氏這外家如何?” “李家老太太早就過世了,老奴也不好去見李家老太爺,所以不知那老太爺的性情如何,不過看兩個子媳,長媳也就罷了,到底是鄉紳門戶出身待人處事還不至于鬧笑話,那小兒媳婦,原本就是小門小戶出身,嘴碎不說性情也厲害,連老奴都看不進眼里……倒是李家那大姑奶奶,行事作派儼然是個官宦千金?!?/br> 老太太不屑道“可惜沒有官宦千金的命,不是說她嫁的是鐵嶺衛一戶普通農家么?她那姑爺也跟著來了京城,看著倒是粗眉大眼的也算英挺,卻是個笨嘴拙舌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窩囊廢?!?/br> “老奴看來李家大姑奶奶自己也是不甘心的,否則都已經嫁了人為妻母了,為何要回京城? 李家老太爺獲罪的時候李家大姑奶奶已是知事的年紀,定還記得家里當時的排場,眼瞅著而今有了機會重振家業,說不定懷著蠢蠢欲動的心思呢?!?/br> 又壓低了聲兒與老太太好一番商量。 是以第二日老太太就相請李家兩位舅太太相見躊躇園,二舅母拉了大舅母去一邊商量“春兒大約提了提太師府里的事,我說咱們還是遠著些這位太夫人的好,不如找個由頭婉拒了,免得讓春兒為難?!?/br> 大舅母亦想起丈夫的叮囑,似乎連蘭庭都有示意讓他們不用在意躊躇園,且有言在先家中祖母喜好清靜,言下之意就是最好勿擾,雖說一聽就是托辭,不過大舅母也確然認為不宜深涉太師府的內務。 便已經想好了措辭推托,怎知又被長女拉去了一邊商量“雖說有表妹夫再三邀請在前,并非咱們主動投靠趙門,但而今寄人籬下卻是事實,趙太夫人既主動邀見,咱們拒絕了豈不是太過無禮?咱們剛回京城就鬧出誹議來,日后必須影響弟弟meimei們談婚論嫁,叔母不愿去,是擔心因為春meimei的緣故受到趙太夫人的遷怒和責難,拂了顏面,不過女兒卻覺得幾句怨言咱們家必須聽忍,母親也莫為難叔母了,女兒陪母親去見太夫人便是?!?/br> 大舅母便長嘆一聲“咱們李家從前也是官宦門第,原本犯不著如此低聲下氣,奈何……罷了,這些話多提無益,你說得對,咱們既是寄人籬下,就算防備著不要連累春兒因咱們擔當誹責,也不能失禮于趙太夫人,就由琰兒陪著我去吧?!?/br> 老太太當然不會說難聽話,反而將大舅母一番恭維,更是拉著李琬琰的手上下打量贊不絕口,直接就拿她和春歸相比“庭哥媳婦是模樣出挑,李家大姐兒卻是儀態端方,最不易的是這些年在遼北苦寒之地受苦受難,還能維持這樣的儀止態貌,京城里多少大家閨秀可都比不上你!” 而后李琬琰竟然就成了躊躇園的???。 不過老太太并沒有多少機會挑撥離間,因為很快朝廷就頒發令旨,蘭庭即將跟隨周王離京。 。 第509章 憧憬之地 弘復帝的令旨是針對齊王、秦王、周王三個皇子,齊王往嶺南,秦王去福建,周王下江浙,職責為監督政令,這著實是個十分寬泛的授職,如何行事該何行事就只看三位皇子的領悟,而考核標準也只有弘復帝心里清楚。 弘復帝是召見了蘭庭,確定蘭庭甘愿跟從周王前往南京,圣令才正式任命蘭庭為副使。 “逕勿確定讓我一同往金陵?”春歸忽閃睫毛問得小心翼翼又猶猶豫豫。 蘭庭頓覺不妙:“輝輝難道不愿隨我前往金陵?若你擔心外祖父因此又將奔波,大可不必。我早問過了外祖父的想法,老人家說這些年來在鐵嶺衛,兩位舅父以及表兄表弟接觸者多為商賈、兵丁,早已荒疏了經義制藝,科舉入仕是無望的了,外祖父也不強求。外祖父有親好故舊,正在金陵城,這回去正好走訪,江浙商事繁華倒也更加益于舅父謀業。 軒翥堂雖說已離金陵數十載,不過金陵仍然為族業根基所在,這回輝輝正好隨我一同拜面諸位族老,祭祖祠,登族譜。金陵乃趙門基業所在,人勢對于外祖父再振家業當然會有助益,輝輝可不用覺得過意不去,礦務一類政事,我還多請教于外祖父,給予助益亦為情理之內在所不辭?!?/br> 這還真是苦口婆心的好番游說了。 春歸睫毛忽閃:“我說過我不愿去么?我只是難以置信這么快就將動身?!?/br> 太師府里雖然已經不再有人成日里盯著她規行矩步,日子過得完全不存艱辛,但春歸卻是一個標準“心懷天下”的人,這么上佳的一個跟著蘭庭一同見識江浙風情的機會,她若錯過才是扼腕嘆息。 蘭庭把春歸盯著看了好一陣兒,笑意像這季節越來越稀少的涼風緩緩才蘊漾眼底,他唇角剛剛一鉤,就探過身去隔著幾案輕吻春歸的額頭,全然不顧此刻他們并不在密蔽的室內,而坐于廊廡底,前頭花草相傍的甬道上還有好些婢女正在候令,那眼角的余光一定不曾疏忽兩位主人這并不算小的動作。 只聽“哎呀”一聲。 春歸應聲便伸手一推,同時側過臉去。 一個倉促轉過來的背脊,一個正看著他們兩笑呵呵的女孩兒。 李琬琰幾乎是被meimei李華英拖著來了廊廡底,春歸只見她一面通紅的耳鬢,死活還是不肯正臉轉過來看人的模樣,急得李華英跺腳道:“jiejie這么驚訝做什么?在鐵嶺衛也不是沒過見親密無間的夫妻!” 春歸瞪了一眼蘭庭,但對大表姐的造作也確然幾分堵心。 真要想規行矩步的避嫌,就不該在這時往她的居院硬闖,春歸就不信沒有奴婢告知大表姐蘭庭此時正在斥鷃園,見到了原應避諱的事,更不該“哎呀”喊出聲來,大表姐可不是養在深閨從沒見過外男的姑娘,理應具備沉著應變的能力,拉著華英先避開就是了——夫妻之間的親密值得大驚小怪,又不是撞見了茍且偷情的男女。 她這樣驚怪,偏偏還被華英硬拖了過來,直到這時仍然扭捏作態…… 春歸深呼吸,止住,不能對大表姐 抱有成見,畢竟大表姐流放鐵嶺衛多年,應當包容。 “大爺還佇在這兒做何?”春歸只能繼續瞪視蘭庭。 趙大爺被驅逐離場之后,春歸才對李琬琰姐妹道:“是我冒失了,琰jiejie英meimei勿怪?!?/br> 李琬琰終于才愿意轉過正臉來:“春meimei也確然……有失端莊?!?/br> 春歸還沒說話,李華英又急得跺腳了:“阿姐你說什么???表姐就是客氣一句罷了,阿姐竟然還真責怪起表姐來,姐夫和表姐在自家居院里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難道還要規行矩步?明明是我們冒失了,無禮的是咱們?!?/br> 她也不管jiejie是個什么臉色,上前就扭了春歸的胳膊:“表姐要怪就怪我吧,是我硬拉了jiejie進來,我和jiejie是聽說過幾日表姐夫和表姐要往金陵去,邀請我們一家同行,趕忙想證實這話真是不真?” 春歸忍不住伸手捏了捏華英頭上挽的小鬏:“真,比真金還真?!?/br> “這可太好了?!崩钊A英捉著春歸的臂膀直晃悠:“祖父從前是在金陵有過一任官,我們常聽祖父說起金陵的風致人情,我早就心生向往了,可別說那時在鐵嶺衛,即便現今到了京城,我仍不敢想這么快就能夠去見識見識那龍盤虎踞、六朝古都,江南佳麗地、風雨帝王城?!?/br> 那語態神氣,生生地把春歸都聽得心頭發癢癢及眼底了。 而李琬琰這時也不再執著于早前的窘事,兩眼煥發光彩:“我也還記得江雨菲菲、十里煙籠,蘭舟深入處,漁歌出蘆渚……” 李華英身子一歪就扭住了自己阿姐的胳膊,笑得眉眼彎彎:“祖父說了在金陵任職時,阿姐才不過三歲,怎會記得金陵風致?阿姐跟我一樣也是聽祖父說起才生向往?!?/br> 李琬琰大是羞惱地瞪了meimei一眼,忍了半晌才漲紅著臉起身告辭,她們走出十多步春歸還見李華英跳腳:“阿姐你擰我做何?” 菊羞這才湊過來壓低聲道:“奴婢瞧著李家大姑奶奶心思確然有些不正,也難怪老太太認為有機可乘了?!?/br> 李琬琰時常往躊躇園陪老太太說話,春歸當然不會一無所知,只這事她既不好阻止更加沒有阻止的必要,外祖家兩位舅母都知道老太太和她之間的“過節”,自然是會告訴大表姐,就這樣還攔不住大表姐偏偏要去獻殷勤,春歸又能奈何? “這親好也不是全然基于血緣,更得看有沒有這樣的緣份,性情不相投,表面上和和氣氣也就是了,倒也沒有必要去迎合,就更不能夠讓對方相迎合了?!贝簹w剛剛頗有滄桑氣地總結完這句關于人情冷暖,就見菊羞“撲哧”一笑轉身就跑,她轉頭一瞧,原來是被“驅逐”離場的趙大爺推開了一面窗,“望穿秋水”地望了過來…… “完事了?”趙大爺唇紅齒白的一笑。 春歸嘆一聲氣,只好走過去,偏隔著窗子站在那兒,斜睨嗔視:“幾句話的功夫,大爺就如此不甘寂寞了?!?/br> “一想到就要和娘子同往金陵,著實期待,只恨不能立即動身?!碧m庭今日情緒似乎格外的好:“咱們快快商量預 備事宜,遠行前該得同晉國公府、沈學士府的親友道別,我想著或許還應該籌辦一次息生館集宴,讓萬頃兄等幾個為咱們餞行,或許輝輝還有囑咐周王妃的話,還得抽半日空閑另去一趟周王府……” 蘭庭話未說完,春歸便經過了窗子挑開門簾進了屋子,三兩步過去挨著炕沿兒坐下:“明meimei不和殿下同往金陵?” “原本皇上也沒令止周王妃同行,但王妃剛被診出有了身孕,自然不能經受舟車勞頓只能留在京城?!碧m庭笑瞇瞇的靠過來,肩膀挨著春歸的肩膀,心情更加的愉快了。 “還有秦王的副使是誰?可是魏國公?” “魏國公應當不會相隨秦王前往福建?!?/br> “這是為何?”春歸挑眉道:“就算魏國公真正輔從者并非秦王,這樣做也太過顯眼了?!?/br> “怎么顯眼?魏國公交游如此廣泛,還怕薦不出個相助秦王一臂之力的副使?而他坐鎮京城,就可讓秦王免于后顧之憂,在皇上看來魏國公拒絕隨往福建方為合情合理。畢竟周王有寧國公在后方掠陣,魏國公怎能不留在京中提防呢?” 聽蘭庭這樣一說,春歸恍然大悟:“言之有理啊?!?/br> “這場戰役將到關鍵之時了?!碧m庭用手指敲了敲春歸的膝頭。 春歸唇紅齒白的一笑:“看大爺這神氣兒,我還道您早把這些正務大局忘去了九宵云外,一心一意想著去游山玩水呢!” “勞逸結合,方能事半功倍!”蘭庭言之鑿鑿。 這邊廂夫妻兩歡歡喜喜說著私房話,那邊廂李華英追著李琬琰低聲下氣地陪不是:“阿姐就莫再怪我了,我只想著表姐又不是外人,說話哪里需要那樣小心在意的,才調侃了阿姐兩名,要不阿姐再擰我兩下解解氣?”說著就當真把胳膊遞給了李琬琰,還擼了一擼衣袖,手腕上赫然已經有了指甲蓋大小的淤青了。 李琬琰“啪”地打開了meimei的手,她的眼圈兒倒是泛紅了:“怎么就不是外人了,你和她才見過幾次就不是外人了?竟當著她的面兒這樣奚落我,我才是你的親jiejie呢。我那年才三歲又怎樣,從前家里的境況,我才三歲也能記得清清楚楚,金陵、汾陽、京都,都是鐵嶺衛那窮山惡水的地方不能比的!” “是不能比、是不能比,阿姐就是記得金陵的風致,是我太想當然了……不過阿姐可別連表姐也遷怒了啊,要非表姐,咱們不還得留在鐵嶺衛么?”要說來李華英是在鐵嶺衛出生長大,倒不覺得那地方有多么的讓她難以忍受,離開前還甚覺得和伙伴們依依不舍,小半程路都愁眉不展呢。不過她也知道祖父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土,父母與jiejie也都希望能回到關內,所以在家人面前她從來不提對鐵嶺外的依戀。 可李華英仍然感激表姐讓他們一家獲赦,因為從此不再是流徒,祖父老懷安慰,父母歡欣鼓舞,哥哥們也有了新的憧憬與抱負,家人們都為此雀躍,她自然也是開心的。 jiejie說表姐是外人的確太過了,連姑母都已經過世了,表姐也只有他們一家血緣至親了。 第510章 隔墻有耳 李琬琰輕哼一聲:“怎么多得她了?咱們便是要感激也該感激表妹夫?!?/br> “表姐夫與表姐有何區別?再者說了表姐夫要不是靠在表姐的情面上知道咱們是誰???阿姐就別再口是心非了,明明知道遷怒表姐不占道理,偏還要口硬?!崩钊A英身體挨過去,把聲音壓得更小了:“這話我聽著也就罷了,要祖父聽說了,可得責罰阿姐?!?/br> 李琬琰斜著眼瞅著自家妹子,半晌才淡淡說道:“我哪里生誰的氣了?逗著你玩兒而已,罷了,快回你屋子里去吧,我喊了你姐夫回來,指不定轉眼人就到了?!?/br> 李華英驚喜道:“姐夫今日當真要回來?這可好了,姐夫必定沒忘記給我捎帶零嘴兒,我哪也不去,就在這兒等姐夫回來?!惫蛔枚硕苏?,還把舌尖吐出來舔了一舔嘴唇。 “瞎說什么呢,你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兒,怎能與你姐夫私相授受!” 李華英:…… “當著jiejie的面兒呢,怎么成了私相授受?在鐵嶺衛的時候我又不是沒在jiejie屋里見過姐夫,還一桌子吃過飯飲過酒呢,jiejie那時也不說什么,這會兒哪來這么多拘謹了?” 李琬琰正色說道:“如今咱們是在京都,怎能和鐵嶺衛時相比?鐵嶺衛的那些土人知道什么禮儀規矩,怎么做都不怕他們誹議,但關內卻大不一樣,對于我們女子而言,言行舉止但有差錯不但殃及自身,甚至還將禍及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