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春歸也全然不在意自己被歸為庸脂俗粉油嘴滑舌之流,低著頭隨了皇后再次到王太后跟前歸座。 今日她是十分不宜再出風頭了,別說趣話笑談,最好是一聲不 吭。 好在王太后也十分體諒春歸的心情,沒再表示看重,而是和沈皇后、舒娘子一干女眷談笑風生,由得春歸坐在一邊兒安安全全當個擺設。 這樣春歸便能夠聽清曹國公夫人回應張太后的話 “可不是這樣?七丫頭從來就不待見那些專愛奉迎討好的女孩兒,聚在一塊兒也只說些胭脂水粉的話題,哪里有什么趣味?就是有回偶然結識了陶家的姑娘,那孩子也能把列女傳的典故如數家珍,見識也算淵博的,七丫頭倒對她另眼相看幾分。陶姑娘更有心的一點,明知道七丫頭就少一件兒看得入眼的嫁衣,她先沒吭聲兒,暗暗替七丫頭打聽著,廢了不少周折才從蘇州請了個繡娘,直到嫁衣裁繡好了,她自己先替七丫頭掌眼把關,覺得是件上好的,才送來讓七丫頭過目,果然比京中多少繡莊的裁繡都要精美,且陶姑娘光靠著眼睛,就能度量準確七丫頭的尺寸,七丫頭一試那套嫁衣竟十分的合體,這可不解了我們一大難題?陶姑娘也不收咱們的工線,把那套嫁衣白送出手,話還說得很是得體,道是能為七丫頭的知己已經是她三生有幸,就是不知要怎么盡心,好在請的繡娘裁制的這套嫁衣能為七丫頭不棄,才給了她機會略盡知己的情誼,七丫頭不知怎么答謝陶姑娘,心里很是過意不去,陶姑娘就說她十分仰慕娘娘的風儀,若是能多得娘娘的教誨,就是求之不得的幸事了,我看著那孩子的確溫婉賢淑,就想著遂了她的心愿,家里的丫頭們都已出嫁,今后怕是不方便在常常入宮,娘娘若是覺得煩悶了,倒可以召陶家那孩子來壽康宮里說話解悶?!?/br> 春歸聽見“嫁衣”二字便曉得陶姑娘必定就是芳林表妹無疑,就連沈皇后都有了相同的判斷畢竟今日的太后壽誕為她cao辦主持,邀請了什么人她心中有數,姓陶的只有自家外甥女。 當見曹國公夫人對兒媳一番交待,領進來的果然就是陶芳林,沈皇后心里別提多么窩火了,忍不住瞪了一眼早就進來在旁陪坐的沈姨媽,趁著王太后和舒娘子在談笑風生,沈皇后示意沈姨媽出去說話。 “芳兒是怎么回事?什么時候搭上了張家七姑娘?你們怎么讓她去奉承壽康宮那位?!” 沈姨媽其實也是滿頭霧水:“jiejie問我,我竟也鬧不清這是什么情形,芳兒這兩年和我也不像小時候那般親密了,就說往蘇州請繡娘這件事,她提都沒和我提過,直接找的她父親處辦。我也問過她,婚事都沒有一撇呢就這樣折騰,家里的堂姐堂妹們怕都會誹議她鋪張,她也從來沒跟我解釋過,只說這些事情讓我不要多管?!?/br> 不過沈姨媽還是替女兒辯解:“要說和曹國公府交好也沒有什么不妥,張七姑娘眼看就要嫁進甄家,她把芳兒引為知己,說不定日后對芳兒的姻緣會有幫助,更不說壽康宮的張娘娘,芳兒若真投了她老人家的眼緣,說不定……jiejie便是提出擇芳兒為太孫妃,張娘娘也會支持的?!?/br> 沈皇后盯著自己的同胞meimei,腦子里有如群馬奔騰的混亂,一時間還真不知怎么組織言辭。 第264章 那人何人 最終沈皇后的滿腹郁火還是因為沈姨媽從眼睛里流淌出來遍布滿臉的殷殷期盼助燃了。 “我說陶長見怎么會拒絕把芳兒嫁去太師府,原來他打的竟然是這樣的主意!太孫妃,他可真敢想,荒唐的是他兩眼只能看到榮華富貴,一心里只想靠著女兒攀高枝,他可曾為太孫的處境考慮打算?如今宋國公府已是岌岌可危,還不知皇上會不會遷怒太孫,太孫這時需要的是更多助力,陶家能干什么,你跟我說陶家算不算得助力?!太孫妃的榮辱,說到底是依靠太孫的榮辱決定,如果太孫儲位不保,太孫妃還能夠獨自尊榮不成?!” 皇后越說越是憤慨,咬著牙握緊了沈姨媽的手臂:“圣慈太后這些年怎么對待我,旁人不知meimei心里難道不明白?高氏如果不是被她縱容,哪里有膽量事事頂撞不敬我這婆母?你們陶家可是沈家的姻親,卻上趕著討好奉承曹國公府,你們這是當眾往我臉上甩耳光??!今日你聽聽張夫人的話,口口聲聲標榜自家的姑娘,說什么不喜阿諛奉承,誰不知道他們家的七娘最是庸俗不堪目中無人,名門閨秀們可從來不耐煩搭理她,你們陶家倒好,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兒倒替他人cao心起嫁衣,巴巴的趕制出來腆臉送上門去,求的就是張太后的歡心!陶家甘作阿諛小人我管不著,但你還是沈家嫁出去的女兒!你把豫國公府的臉面置于何地,你有沒有為我和小妹著想過一絲半點!” 這一長番有如波濤滾滾的數落徹底沖垮了沈姨媽的期待熱盼,她慌得直往后退,手臂卻被皇后緊緊拽著,逃躲不開,又不敢用力掙脫,急得險些沒有哭出來:“老爺是怎么考慮的,我是當真一無所知啊,jiejie可是知道的,小妹提親時,我也巴不得能促成和太師府聯姻,但眼看著這門婚事已經沒了指望,心里著急,這才產生了這念頭。jiejie既然不贊同,就當我沒說過就是……” 沈皇后瞪著meimei,到底是長嘆了一聲。 當年她雖然擇定為太子妃,以致本家被賜公爵擺脫了白身平民的門楣,可先帝寵縱彭、申二妃以至立儲之后幾乎立時反悔的事也可謂朝野盡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門顯貴誰也不愿意和豫國公府聯姻同盟,二妹到底還是只能嫁進一戶空有其名的落魄士族。 陶家雖說只有個空架子,卻還自恃是官宦士族,二妹性情又軟弱,在夫家一直過得小心謹慎,把自個兒活成了個擺設萬事都作不得主,也的確不能指望她能成臂膀助力,但沈皇后窩火的是沈姨媽在翁婆丈夫面前唯唯喏喏也就罷了,難道女兒也不敢教訓約束了?眼看著芳林當眾丟臉她倒還覺得與有榮焉! 但無論如何今日都不是理論計較這事的時機,沈皇后已經決定平息心情。 正這時卻聽一聲“娘娘萬福安康”的禮問。 轉頭一看,原來是陶芳林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跟著過來,頷首低頭正行萬福禮。 相比沈姨媽的驚慌失措,陶芳林在皇后面前就顯得格外落落大方了,甚至于當她聽聞皇后那句“喲,怎么舍得巴結圣慈太后的大好時機”那句奚落時,也能臉不紅心不跳的侃侃而談:“娘娘息怒,父親婉拒小姨母的提親固然讓娘娘失望,不過父親卻從來不曾妄想太孫妃之位,母親今日向娘娘提起此事,那是因為祖母的叮囑,還望娘娘體諒母親一來是憂心芳兒的姻緣,再者也有為難不得已的 情由。父親曾經告囑芳兒,為人貴在自知之明,如芳兒乃蒲柳之姿且正如娘娘所說并不能輔佐太孫殿下絲毫,是萬萬沒有六宮之主母儀天下的福澤,不過無論是芳兒還是陶家都深蒙娘娘的恩恤,自當為娘娘分憂?!?/br> 沈皇后對芳林這位外甥女自來還算愛惜,聽她這話怒氣已經平息不少,也有了繼續聽她解釋的心情,問道:“那你父親可曾告訴你為何推拒太師府的親事?” “父親明白娘娘和小姨母的顧慮,擔心江太夫人作梗,導致太師府及其親朋故舊為惠妃及十皇子效力,是以未雨綢繆,打算讓芳兒嫁入太師府后多多勸導大表兄,挫毀江太夫人及安陸侯府的圖謀。不過請娘娘細想,就連小姨母做為太師府的長媳都只能順服于江太夫人,芳兒若嫁入趙門,做為孫媳婦又豈能忤逆尊長?且此意圖過于明顯,恐怕反而會激生大表兄逆反之心,對小姨母及芳兒心生抵觸,那豈不是事與愿違?” 陶芳林低垂眉目,不讓沈皇后看清她眼底的情緒,話卻說得越來越平靜順暢:“芳兒無用,從前雖說常往太師府小住,非但一直不能博得江太夫人的歡心,甚至始終無法與二表妹交近,可江太夫人為大表兄的祖母,二表妹更是大表兄一母同胞的嫡親meimei,父親認為芳兒實在無能勝過親長、手足之情,爭取大表兄言聽計從?!?/br> “可你小姨母曾經問過蘭庭,他對和陶家聯姻的事并不抵觸?!?/br> “那許是因為大表兄也心知這是皇后娘娘的意愿,故而不敢推拒,但一時敬畏卻敵不過眾口鑠金?!碧辗剂稚陨砸活D,聽皇后再無異議,繼續往下說道:“至于交好張七姑娘甚至爭取圣慈太后的歡心,也是父親的叮囑,用意正是為了盡陶家之力協佐娘娘及太孫殿下。娘娘細想,圣德太后雖得皇上敬重,不過這些年來只是虔心佛道養尊處優,不僅朝堂政務甚至不問內廷人事,圣德太后這是打定了主意安渡余生,萬事皆從君令,只要皇上不動易儲之心,圣德太后就一定會支持太孫殿下?!?/br> 沈皇后不由頷首,通過上一次慈寧宮的請求,圣德太后指點她不要再力保高家,確然是出于敬從君令的主張,而她警誡太子妃并著力安撫馮莨琦遺孀家眷的舉措,又的確受到了皇上的嘉許,這都證明王太后雖然建議斬斷太孫一條臂膀,但用意確然是為了穩固儲位,不讓太孫受高家牽連。 “圣慈太后卻是皇上的生母,不僅僅只有太孫殿下一位曾孫,秦王、齊王乃至于諸多皇子可都是圣慈太后的孫輩!因為圣德太后的緣故,張太后對娘娘不滿日積,又因太子妃的挑撥,張太后對娘娘更生埋怨,如今太子妃因為宋國公府一事,豈不憤恨娘娘袖手旁觀?今后必定會更多的挑事生非,若這時如萬選侍等人趁機而入,導致張太后遷怒太孫殿下……父親深知陶家能力有限,也唯有竭盡心力爭取拉攏張太后及曹國公府,或許還能替娘娘分憂,防范著太子妃及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利用張太后不利于大局?!?/br> 她這一番話說下來,既闡明了陶老爹和她對皇后、太孫的一片丹心,還輕而易舉就把趙蘭心也劃去了惠妃黨的陣營,提醒沈皇后需得小心戒防,當然還有更加隱晦的目的,諸如讓沈皇后徹底打消對圣德太后的防心,把注意力集中在圍著圣慈太后討好奉承那群妃嬪身上。 但這所有目的都是為了至今深藏不露的愿望鋪墊——她要嫁給心 目當中的良人,并輔佐他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她要取代顧氏,成為能與那人一直前行的人,她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她已經改變了一些事。 比如她的父親并沒有死于刺殺,比如她終于擺脫了趙蘭庭。 比如…… 顧氏和那人已是相逢恨晚、今生無緣。 沈皇后沒有看穿陶芳林的企圖,她接受了這番解釋。 當和meimei及外甥女有說有笑全然看不出經過一番密謀回到廣寒殿時,沈皇后正巧看見舒娘子傾身上前同王太后耳語,聽不見說了什么,但王太后頷首之后,舒娘子便攜同春歸一齊退辭。 “阿舒這是又想躲去哪處圖清靜了?”照面時,沈皇后笑著調侃。 “不敢圖清靜,只是提議著和小顧往花苑里走走,擇幾枝芳朵呈太后娘娘瓶供,這是小顧的擅長,也全當是我們兩為太后娘娘賀壽的心意?!笔婺镒右残?。 待出了廣寒殿,把一應絲竹笑談遠遠拋在身后,沿著山廊下瓊華島的北堤,但覺清風撲面觸目花葉蔭涼時,春歸才終于如釋重負抖擻精神:“懸著這口氣總算是可以吁出了?!?/br> “那要不要吆喝幾聲?”舒娘子偏過臉來慫恿。 春歸一本正經地扭頭看了一眼受太后娘娘囑令跟隨她們的宮人,嘆息道:“氣吁出來了,心還懸著,不敢露出潑猴的真容?!?/br> “你這會兒子總算承認自己是潑猴了?”舒娘子佯怒道:“早前還陪著太后娘娘一塊調侃我呢?!?/br> “世母是猴王,在猴王跟前,我這小小狒猻哪敢鬧騰?!?/br> “你還是小狒猻呢,看你的膽識,都比得上齊天大圣了,當眾就敢駁撞圣慈太后,還把萬選侍和齊王妃嗆得雙雙跪地請罪,經此一戰,狀元娘子一戰成名?!?/br> “我頂多就是只狐貍,假了虎威,也多虧身后有世母這猴王壯膽,想著娘娘就算看在世母的情面上,也不至于眼看著我這狐貍戰死疆場?!贝簹w笑道。 “你這只狐貍,可得了太后娘娘的歡心,別看太后娘娘后來沒怎么搭理你,那是為你著想呢,今后得了空,定然會召你去慈寧宮說話,你也別憂愁,在慈寧宮里不像今日場合,太后娘娘早就不讓后宮妃嬪去煩擾了,少了明槍暗箭,雖是在內廷,卻也比今日自在輕松?!?/br> “太后娘娘是看世母疼我,這才愛屋及烏?!贝簹w很領情:“我當然體會得娘娘的維護,今日實在惹眼了,要娘娘再和我多說幾句話,任是宮墻厚的臉皮都挨不住這多眼光剮剜的?!?/br> 引得舒娘子“呵呵”笑出了聲兒:“真是一出廣寒殿狒猻尾巴都露了出來,虧早前那番人模人樣一點都沒有露怯,不過這下可真好了,咱們逛玩一番,在水廊里坐坐,至多是再經禮辭,今日就算過去了。你第一回 參加宮宴,明槍暗箭的情勢下都能應付自如,下回論是什么場合都不用擔心了。一戰成名可不是我夸大,輝輝從此以后在京都貴眷圈里可算是站穩了腳跟?!?/br> “從此臉上有如寫著五個大字——此人不好惹?!贝簹w往自己臉上比劃。 這下舒娘子哈哈笑出了聲。 但春歸沒想到的是考驗并未就此結束,原本以為能夠輕松自在的逛玩,竟然還能逛玩出一場風波,而且一個沒忍住,更加的惹眼了。 第265章 jian/辱未遂 西苑三海,俗有北海、中海、南海之稱,實則就是將太液池分為三大區域,瓊華島正是位于北海的太液池南,島嶼之上有天然山麓,故而島上建筑是依山勢分布而高低錯落有致。西苑是位于皇城之內,作為天家皇室的禁苑,自然不允閑雜人等出入游逛,今日太后壽誕定于瓊華島上,就算天子已經因為國事繁忙先一步移駕,但皇子皇孫乃至宗室子弟仍在聚飲,而女眷不僅僅只有舒娘子、春歸等等外命婦,還有六宮嬪妃在場,此時男女大防極其森嚴,所以瓊華島上多數殿苑都布置有宮人宦臣,以防男女混雜惹生緋聞韻傳。 畢竟別說內廷嬪妃,今日獲邀的外命婦都是太后親朋故交,也不能完全禁止賓客們逛玩比如謝昭儀滿肚子的疑難要尋易夫人商議,就得尋個僻靜地方,只要不是男賓聚飲之處,宮人宦臣當然是不好阻攔的。 若今日沒有舒娘子相邀,春歸是絕對不會四處逛玩的,又就算有舒娘子相邀,她仍是因為太后特地遣了宮人指引避開禁忌才能真正安心,所以當沿著山廊往北堤逛玩時,春歸完全沒有預料這一路竟然還會碰到變故。 山廊并非一直往下,本就曲折盤桓,且還有分岔的橫廊通往分布的殿苑,大約是往下行走了兩道拐折,經過四、五處岔廊,林木成蔭的景致已經逐漸豁然開朗,預感著就快抵達北堤回廊的時候…… 她忽而聽到右側岔廊那頭傳來一聲女子的驚呼。 起先還以為是錯覺,但舒娘子也幾乎同時站住了步伐,這印證了春歸的耳聞不虛。 右岔廊并不波折幽深,抬眼就能見到是通往一處花苑,花苑的月洞門前并沒有站著宮人宦臣,對瓊華島的地勢極其不熟的春歸沒有貿然往那頭去,她只是愣愣的盯著舒娘子,眼睛里寫滿了對地頭蛇一般的信賴。 “地頭蛇”不負小擁躉的盼望,說出了這處花苑的名頭:“這里是紆佩園,通往蕓香臺,應當不會有女眷誤行至此?!?/br> 瓊華島是片不小的區域,不能處處殿苑都有人盯防駐守,且這里已經遠離廣寒殿,若非是舒娘子和春歸得了王太后的特允,其余女眷不可能游逛到就快接近男賓聚飲的區域,更何況今日男賓們聚飲之處既非紆佩園又非蕓香臺,又就算舒娘子、春歸獲得特允,身后也跟著宮人指引,萬萬不至于誤行,所以這里沒有安排人員盯守。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是什么人在里頭發出一聲驚呼? 偏偏在無人盯守的地方有女子發出一聲驚呼! 舒娘子和春歸都感覺到了陰謀的氣息。 “恭人和娘子稍候,待奴婢前往察看?!币粋€宮人道。 王太后安排的是四位宮人跟隨,都是三十出頭的年歲,行事自然老道成穩,很明白事有蹊蹺但舒娘子和春歸都不便貿然探望的道理,自告奮勇前往一探虛實。 這時春歸又聽見隱隱的驚呼,這回是男子的嗓音。 連忙再次望向“地頭蛇”。 舒娘子卻蹙緊了眉頭,好半晌才道:“山廊迂回,行走到此,的確難以左右而辨東西,不過我曾經陪著太后娘娘來過瓊華島幾次,知道紆佩園……還有一條捷徑通往北 堤沿廊,不過沿廊出入口應當有宦官盯守?!?/br> “是有人強行闖禁?”春歸判斷道。 “有這樣的膽量的人也不多?!笔婺镒拥拿碱^越發蹙緊了。 “我早前聽那女子驚呼,聲嗓似乎年輕?!?/br> “今日獲邀的閨秀除了宗室女之外只有兩位?!笔婺镒拥刮豢诶錃猓骸疤展媚镎趶V寒殿,極有可能是……” “董姑娘?!贝簹w嘆息。 她和董明珠只有一面之緣,說不上多么大的好感,不過至少沒有惡感,且聽蘭庭平時的講述,她對晉國公可是大懷敬仰,愛屋及烏的人之常情,春歸自然不希望晉國公的孫女清譽被毀。 這世道清譽名節有損對于閨閣女子而言可是危及性命的劫厄! 沒有繼續逛玩的心情了,舒娘子和春歸都神情凝肅地站在原地等候,不久便見前往打探的宮人急步而來,光看神色便知事態不妙。 “晉國公府董姑娘失足落水……” “什么?!”舒娘子驚呼出聲。 “不是失足落水,應當是董姑娘自己跳入芙蓉池,在場還有太孫殿下及高公子,皇后娘娘宮中的檢貞也在,奴婢趕到時,還見五殿下、六殿下及寧國公府的王公子也剛趕到……” “董姑娘現在如何?”舒娘子忙問。 “應當……無甚大礙……” “什么叫應當?”春歸也急了。 “董姑娘應當熟諳水性,并未遇溺,還能喝止殿下與公子下水相救,只是……只是不愿從池中上岸……” “快去通告太后娘娘一聲兒,但切記不要驚動旁人!”舒娘子趕忙下令。 “世母,董姑娘即便熟諳水性,但幾位殿下都在……咱們還是先一步趕去才好?!贝簹w忙道。 舒娘子深深吸一口氣:“今日可是太后娘娘的壽誕,太孫這樣做……還真是無法無天!” 舒娘子一馬當先沖在前頭,春歸以及剩余的三位宮人快步尾隨,往紆佩園中行進并未多久,就見一面的波光粼粼,碧綠的荷葉已經長出水面,但不能遍及這一大面的池水,一間水榭里,果然站著幾個錦衣玉帶的公子哥兒,五皇子、六皇子春歸是認識的,一眼認出來,他們兩個連同一個面生的少年,正張著臂膀似乎阻攔另外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