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而他,又是這樣的態度,越發會造成誤會加深了。 想到這里,蘭庭的眼睛又恢復了一貫的溫和,并非他克意而為,而是用力抑制住,往事刺骨帶來的心緒如潮。 他甚至在此時想起了,春歸曾經確然要求過他和她“同仇敵愾”,他做到了,所以春歸也要投桃報李。 無論如何,有個人想要和你并肩共進的感覺,是讓人愉快且感念的。 “和沈夫人干系不大,她不是我的仇敵,她只是這樁事件的獲益者……”蘭庭說到這兒竟然又猶豫了一下:“或許獲益者的說法,也并不確切?!?/br> 這說法其實并不能讓人信服,至少沒有完全打消春歸心里那驚悚的想法——要若是,朱夫人的過世為沈夫人所害,那么蘭庭所有的隱忍就可能是為了報仇血恨,他既和沈夫人有血海深仇,又為何答應沈夫人撮合的姻緣,倘若一切都是蘭庭為了讓沈夫人打消戒備,那么…… 我是什么呢? 顧春歸只是趙蘭庭復仇的工具,這些日子以來,他給予的一切溫情和關注,都是為了欺騙。 他們沒有將來可期,他的成與敗,都不可能改變她的悲與喜,她所以為的柳暗花明,其實是另一條絕境末路。 春歸覺得…… 還是相信事實斷非如此才好,這樣人生才有希望。 所以她掐滅了胡思亂想:“我相信逕勿?!?/br> 這話聽起來有些牛頭不對馬嘴,但蘭庭卻偏偏能夠聽懂,如釋重負一般,真切一笑:“關于母親這樁舊事,因果是非有如盤根錯節極其復雜,且,關系大內密丑,輝輝知道太多反而無益?!?/br> 蘭庭既已這樣說,春歸就真不好再往深處追究了,她低了眉眼,又作解釋:“自從那日,逕勿替我擇了青萍等六個丫鬟,我就感覺回京之日當是近了,雖說我已嫁入趙門,太師府日后也便是我的夫家,可……到底將要面對陌生人事,難免忐忑不安?!?/br> “確然是要趕在八月前回京?!碧m庭道:“我報了今年秋闈,不過也不是近幾日就準備動身,總得要助著老爺,收集幾件施良行的罪證才能安心?!?/br> 雖說春歸早知道了是蘭庭在幫著翁爹的仕途政績,且就連沈夫人,當她面前也不再遮掩這事,但此刻聽蘭庭如此云淡風清的說出,春歸仍然覺得訝異:“逕勿還要因為老爺的公事在汾陽逗留?且又還要趕上今年的秋闈?!” “若錯過了今年,又將等三載,我不想再繼續游手好閑?!?/br> “可時間未免也太倉促了,逕勿這段時間被公務分去大半心思,都沒有時間溫書破題?!贝簹w的意思是,就算再等三年,蘭庭也才二十,冠歲之齡考取功名入仕,又哪里算得上晚,反而如此倉促的應考,萬一要是落第…… 不是她烏鴉嘴詛咒自己的丈夫,雖然說一次考中古來鮮見,多的是人屢試才能中第,不過蘭庭少年成名,難免為聲名所累,旁人落第乃情理之中,擱他身上,興許就成了虛有其名,少不得受奚落嘲笑了。 “考個舉人而已,還需要用懸梁刺股、閉門苦讀的努力來臨陣磨槍?這樣過去的十年寒窗,我豈不成了虛耗光陰?”某才子很是器滿意得,一臉不以為然的自傲。 春歸:…… 這晚她做了個夢,夢里某才子秋闈落第,垂頭喪氣的回家,于是被她昂首挺胸的一番奚落,羞得某才子掩面啼哭,也廢了她不少唇舌哄轉,累得那叫一個口干舌躁,終于才哄得某才子移開手掌…… 那張臉突然就變成菊羞的臉了?。?! —— 又說蘭庭,雖然真心里也的確沒把即將到來的鄉試當件要事,胸有成竹能夠一舉考中,不過前提是堅決不能誤了鄉試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必須要盡快收集施良行的罪證,為父親大人在汾陽的官場上開創一片大好局面。 可實務一貫要比讀書更難,又雖則通過彈劾榮國公,為知州老爺積累了一些威望,可那施良行到底是在汾州經營多年,黨從門生眾多,要想攻破這些人的聯盟大不容易。 蘭庭正在犯愁從何下手,誰知他前些時候因為春歸之故插手王家那樁初看極不起眼的案件,卻給接下來的局勢竟然再次帶來了轉機。 這就真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一日間,突地電閃雷鳴,滿天陰云下,如藏千軍萬馬,這天和地像有一場迫在眉睫的交戰,使塵間萬物都膽顫心驚。 隨著一聲響雷劈下,身著長袍的中年男子終于趕在暴雨落下前,踏進了一間小院,他如釋重負般松了口氣,就感覺雨點子砸在了腦門上,立馬趕緊幾步,跑到了正中的堂屋,定睛一看,方桌邊兒那帶著逍遙巾的青年,已經就著一碟子茴香豆,津津有味地品開小酒來。 中年男子“嘿”的一聲:“好個華小哥,約了我來吃午,害得我險些沒有淋一場雨,跑得斷了氣,不知你竟就先喝上了!” 那青年男子,這才立了起身,帶著些笑,抱揖禮見。 卻是把一個碟子揭開,再解開一個紙包。 示意自己不過就是先吃幾粒茴香豆,特意在集市上的店子里,買回的鹵水驢rou和松香燒雞,可是一筷子都沒動,算不上失禮在先。 中年男子顯然也不是真與青年計較,坐下就喝酒吃rou,等他打了個飽嗝,青年才問:“蕭霽托大哥打聽那件事,不知有沒有結果?” “你問得正巧了?!敝心旰攘艘豢诰飘敐櫤?,先就擺了一副侃侃而談的架勢:“我家老爺從驛館買來的筆抄邸報上,確實寫著皇上下令申斥了榮國公不說,還把惹禍的鄭三爺叫去了京城,說是要當面訓斥,讓鄭貴妃的哥哥也就是魏國公管教約束,倘若不改了那身紈绔的習氣,就不讓鄭三爺再回汾陽!怎么著,你還說看這位趙知州不像有本事的人,這下子可就料差了吧,這位趙知州,可是下了決心要察施公的罪證呢,前不久,還遣了自己的長公子到我們老爺家,說服了老爺作供當為憑證,先不說趙知州的本事,那位趙大公子,我可是親眼目睹過,端的是好才智,這回要不是趙大公子明察秋毫,我們家老爺可就遭了大罪……” 原來這位中年,是王久貴家中的一個管家,尋常還算受重用,跟他喝酒的這青年,姓華名蕭霽,是個窮秀才,為人卻頗有幾分仗義。管家有回,被人算計中了圈套,還差點惹上官非,這可觸了王久貴的忌,他不敢上報給主家,焦頭爛額之時,多虧得華蕭霽替他謀劃,化解了一場煩難。 于是兩人雖差著些歲數,卻結下了不弱知己的交情,管家又知道華小友打聽趙知州的作為是因著什么,總歸不會干歪門邪道的事體,于是也不防范,連東家發生的那樁案子也告訴了小友,把蘭庭的才干好一陣吹噓。 末了總結:“吳家這樁命案,要是連趙知州都不能明察秋毫,我看也再沒人有那能耐把吳家娘子救出死牢了,這就是最后的時機,你總得鼓勵著吳小郎一試,別再猶豫下去,否則待提刑司來了回文,押送吳娘子去京城復審,難不成離了汾陽的地界,去京城申冤反而能成?” 華蕭霽卻蹙攏了眉,實在有些懷疑:“趙知州一來汾陽,丁點事沒干,反倒被施良行的黨從給排擠得一病不起,怎么突然就脫胎換骨,大有反敗為勝的趨勢了?我聽你說起知州府衙的大公子,他能破獲王家那起詭異命案確然也算明察……你說是他來勸服的王翁供證?” 于是這窮書生,像洞察了某些奧妙。 “我想,我得先去拜訪一下這位趙公子?!?/br> 第84章 訪見坎坷 華秀才拿定主意,次日便趕到了汾陽城。 他不是第一次來汾州府衙,但這回卻不比過去是走先遞狀書的法定程序,華秀才在公堂的六扇門外,整了一整衣冠,可還沒等他跨過朱漆橫檻,就聞一聲喝止,那站在門前當值的其中一個衙役,大步過來,叉腰瞪目:“什么人,莽莽廣廣就敢往衙門里撞,看你并不少哪只眼睛,怎么就看不清這朱漆大門共有幾扇?” 秀才把自己打量了一遍,深覺氣惱:小生明明文質彬彬,哪里就莽莽廣廣了? 不過他倒也知道這些州衙的皂吏,慣是難纏的貨色,和兵痞子沒有兩樣,秀才遇見此輩,可都是有理說不清。 故而也就回以溫恭自虛:“生員華蕭霽,拜帖求見學友趙舍人,望官爺能以通融?!?/br> 華秀才這兩句話,是點明了生員秀才的身份,他和蘭庭雖然素未謀面,可都已取得進學的資格,能夠相互稱為“朋友”,雖說兩人的出身門楣相差甚遠,可基于都是儒生,用學友的名義訪見,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遭到拒絕。 奈何的是衙門口的皂吏可弄不懂這些文縐縐的規矩,照舊是叉腰瞪目:“這里是公堂,要么接遞狀書,要么就帶擊鼓鳴冤的人入內,沒聽說把你什么學友的拜帖接傳?!?/br> “這位官爺,華某可是生員,依禮,便是求訪知州老爺,官爺也不應阻攔?!比A秀才也被這皂吏蠻橫的態度稍稍激怒,口氣就挾帶著幾分生硬。 “什么生員,不就是個小秀才?看你這模樣,還是個窮秀才,還沒中舉人呢,就敢在公堂門口來擺官威?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個兒,長著多大張臉,官爺我最膩煩就是你這起人,上趕著來討好奉承,又端著清高的架子,不察覺滿身的窮酸味,十里外就讓人聞見倒了牙?!?/br> 華秀才受這番奚落,一張臉都鐵青著直往下墜,既覺和這鄙劣勢利的皂役爭執有辱斯文,又覺忍氣吞聲更加狼狽窩囊,正不知怎么化解應對,卻又有一個皂吏上前,扯著秀才的胳膊讓開幾步,這位倒是個溫和的人,沒有那樣的蠻橫。 “這位先生,您是要見趙知州的公子?那便不是為了公務,也別怪我們這些衙役不給方便,實在諸如這樣的閑事一日間總有許多,若都當成件事辦,跑斷腿也忙不過來,天長日久的,有誰耐煩呢?先生是讀書人,可更該明白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br> 華秀才也不是完全不通世故人情,聽這話心里也明白過來,便向錢袋里,往手心倒出一枚通寶,想想又倒出一枚,遞給那“和氣”的皂吏:“官爺說的是,再請通融吧?!?/br> 沒想到這回遭到的卻是一個白眼,且還挨了“和氣人”一推:“真是個窮酸貨,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只拿兩個銅板兒就想進這六扇門,還望著求見知州公子?也不抬頭看看這青天亮日的,作的什么美夢?!闭f完還往地下啐了一口,險些沒把那口痰,吐到了華秀才的鞋面上。 這下子華秀才就越發惱怒了,士可殺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卻正在這一觸即發的時刻,他又聽見了一個嬌滴滴的聲音:“這位郎君,可是要遞狀書討公道?” ——原來是,尹小妹早先剛好路過六扇門前,準備著去集市里逛逛貨行攤販,買些胭脂水粉、泥人竹哨等玩意兒,轉手賣給州衙里那些尋常出不了門悶得發慌的婢女,她慣常就不耐煩悶在車廂里頭,仗著自己也不算勞什子大家閨秀小家碧玉,沒那些繁瑣的禮矩需守,便垂足坐在轎門前,手里也拿著把鞭子,佯作還能幫著馭車。 總之,尹小妹的視野就十分開闊,于是瞧見了華秀才被人刁難,靈機一動,趕緊上前詢問。 尹小妹路見不平,華秀才十分感激,便把來意又再述說一遍。 “郎君是要求見趙大爺呀,那就不用和這些皂吏糾纏,不如跟了我去北門,我替郎君通傳一聲兒?!?/br> “姑娘能夠替小生通傳?” “當然能夠,我就住在知州內衙里,只不過大爺現在恐怕不在內衙,但也沒關系,我總能找到人替郎君通傳就是了?!?/br> “如此,小生感激不盡?!?/br> “不過我雖能幫郎君這點小事,卻因此耽擱了行程,往返一趟,也需要打點車夫些微好處,否則下回我出門,可就沒這么便利了,我也不貪郎君多大便宜,不過是一陣到了市集,替車夫買碗茶喝?!?/br> 華秀才不由瞪目結舌:這世道怎么成了這樣,皂吏兵痞就罷了,連小娘子居然也是如此勢利,真真是“衙門六扇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無可奈何的華秀才,只好再次摸出錢袋,考慮了又考慮,這回又多取出一枚通寶:“不瞞姑娘,小生確有要事需見趙學友,只是囊中羞澀,剩余一些銅錢,還要留著賃車返回住處,只能拿出這三文錢來,如蒙不棄……” “不棄不棄?!币∶玫共幌渝X少,笑吟吟地收入腰包,請了華秀才上車,還很熱情:“郎君出了錢,該坐車廂里頭,不用客氣?!?/br> 待到了北門,尹小妹招呼著華秀才在門房里等,還讓看門的仆從去倒了碗茶水來,又打發人去叫蘭庭身邊的湯回,她自己看在三文錢的“賄賂”上,也沒有先一步離開,陪著華秀才坐等,又一邊解釋:“北門是往內宅的,因住著有女眷,不好讓郎君入內,只能留在門房這里等,不過郎君放心,有我傳話,大爺身邊的書僮可不敢怠慢,等他來了,引著郎君去會大爺,我才去辦自己的事?!?/br> 華秀才總算“老懷安慰”:至少這姑娘收了錢還能辦成事,且態度沒有讓人心生不愉。 如此經過好番曲折,華秀才終于見到了趙監生,但偏偏在正主面前,這位徹底沒了溫言愉色,禮見后才一落座,臉就板得難看,開口便發牢sao:“老友相見一面,當真不易得很,使出兩文錢愿請皂吏跑腿,都險些沒有被殺威棒當頭驅逐?!?/br> 華秀才這時以“老友”相稱,可不是因為和蘭庭之間已經交熟多年的意思,這也是儒生之間的稱謂,若只是童生,不管年齡多大,都只能稱“小友”,可他們都是已經進學的秀才,那么彼此之間就能互稱“老友”了。 蘭庭原不知道華秀才遭遇的羞辱,但其實也能猜到那些皂吏是何嘴臉,只道“門子冒犯”。 說來蘭庭自來了汾陽,也確然日日都有不少“朋友”拜訪,左不過是些虛偽應酬,他心里也并非就耐煩,可無奈的是蘭庭到底是打算入仕的志向,總得顧忌著“矝傲狂妄”的誹責,少不了這些虛應世故,說來應酬了許多“朋友”,倒還沒一個抱怨衙役刁難的,華秀才算是特別了。 更特別的是這位華老友,居然不是為了虛應,聽他抱怨了幾句,也就開門見山:“實不相瞞,華某今日來訪,是為相識之人申冤,而那蒙冤的婦人,如今還在州衙的死獄中!” “等待復準的女囚,可是吳門蔣氏?”蘭庭若有所思。 華蕭霽的眼睛卻是一亮,因為蘭庭的回應似乎證實了他的大膽推測——趙知州的這位長公子,可不比得尋常的官宦子弟,雖然尚未入仕,但已經協佐著父親處理公務,否則怎么能夠單聽一句,立時斷定他說的就是東墟吳家命案,趙監生必定關注過刑事,或許是因主理刑事的通判胡端正是前知州施良行的門生,所以趙監生才如此關注刑案。 用意正是要從胡端身上,找到怦擊施良行的把柄。 這屬于權奪之術,不過華蕭霽以為,若不趁權奪的契機,那蔣氏可就只有枉死含冤這一條絕路了。 又但愿如他所料,這位知州公子不僅僅是協佐父職,甚至于對于諸多大事,還會發揮決斷的作用! 華蕭霽深深吸一口氣:“正是,敢問老友,可對此案了解幾分?” 第85章 沈氏受辱 “東墟命案,受害者吳大貴,年三十有一,為柴刀砍擊后顱而亡,經察,兇犯乃吳大貴之妻蔣氏,因與街坊焦滿勢通jian,為丈夫撞破,遂串通焦滿勢害殺丈夫吳大貴,案發后,焦滿勢畏罪潛逃,蔣氏被捕,如今在押刑獄,以待按察使上報刑部復核?!碧m庭把他通過卷宗了解的案情簡單總結。 “老友可覺此案實情正如卷檔所錄?” “據我了解,蔣氏本不認罪,反稱丈夫吳大貴是被其弟吳二貴害殺,只是兇案唯一目證,也即吳母指供長子乃jian夫所殺,且焦滿勢又確然不知所蹤,更兼焦妻等旁證,也證實焦滿勢乃案發當晚離家潛逃,經刑問,蔣氏最終服罪?!碧m庭客觀道:“雖有屈打成招的嫌疑,不過并無憑證證實蔣氏是被冤枉?!?/br> “這么說來,趙舍人是認同胡通判對此案的審斷了?”華蕭霽不由冷哼,連稱謂也都轉變,顯示他的不滿。 “已經審結的案件,若無家屬狀書申冤,一般不會重審,華兄若知此案另有隱情,為何不勸說蔣氏之子再遞申冤的狀告,使此案件能得名正言順的重審呢?”蘭庭不答反問。 卻讓華蕭霽心頭的怨氣消褪了些。 “你既然知道吳大嫂之子云康心中不服,看來是私下調察過,不過既是如此,又怎么不知云康不過是總角之齡,父親被害,母親受冤,真兇還是他的叔父,幫兇竟是他的祖母!更不提此案,還關系到胡通判的瀆職貪賄,真要讓他一個稚子擊鼓鳴冤,說不定非但不能救回他的母親,還要葬送云康一條性命!”華蕭霽說到這里,憤然起身,卻是向蘭庭長揖一禮。 “故而,只能是華某向老友舉告,請托老友稟明知州,再察重審此一冤案,還無辜以清白,懲極惡以應罪,究辦貪官污吏,以正律法嚴明?!?/br> 蘭庭也的確打算把胡端作為突破口,剛剛發現吳家命案似有蹊蹺,沒想到就有“苦主”找了上門,他本就沒打算在華蕭霽的面前擺高架子欲拒還迎,是以雖在沒有提防的情況下,生受了學友的一禮,立時便還了禮,只他還沒來得及說答允的話,又聽學友擲地金聲般的承諾—— “老友若能相助于蔣氏母子,在下寧肯隨佐老友,以十年為期!” 事后一直在旁邊負責斟茶遞水的書僮湯回,對這位主動上門求助且還自視甚高的華秀才滿心的不以為然,前腳把人送走,后腳就沖蘭庭抱怨:“小人就沒見過這樣妄自尊大的人,以為協佐大爺還能是委屈他不成?他有什么本事,要不是今日正好遇見了尹姑娘,根本就見不著大爺的面,這樣的迂腐無能,能指望他成什么事!還說什么只有十年,十年之后他必須得再考科舉,大爺白養了他十年,感情還是占了他的便宜,真真荒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