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秋_分節閱讀_190
既然如此,不如就把那些阻擋他前進的繁枝縟葉全都剪除,從此劍隨意動,哪怕一往無回。 劍光寒意四溢,彼此交匯之際,隱有風雷之聲。 韓璧驀地從回憶中醒來,那夜在庭院中演示劍招的沈知秋與此時此刻的他漸漸在他眼中化作一體。 伴隨著一聲怒喝,衛庭舟自上而下揮劍而落,這套學自趙銘川的“煙雨平生”比起尋常來說更為恢弘有力,劍光自四面八方而來,色如虹影,尾似流光,真氣灌于劍尖,正是連綿不絕地洶涌而來。 又因這套劍法脫胎于煙雨平生十六式,自然是萬變不離其宗,當年趙銘川便將其額外添為第十七式,取名為“煙風百里”,要它在無所不入的同時還能無所不出,不留半點破綻。 趙銘川慚愧道:“先前我受蠱母所困,對衛庭舟言聽計從,他要學什么,我便教什么……” 衛庭舟不愧天賦極高,僅憑神智失常的趙銘川數番演示,便能將煙風百里收歸己用,甚至于融會貫通,除了他慣用的是右手,其余姿態竟然隱隱可見趙銘川當年的影子,遠看足以亂真。 沈知秋眼神微微一鎖。 影踏劍頃刻間如蛟龍出水,劍氣翻騰似層層白浪,一路席卷而去。 然而毫無作用! 所謂煙風百里,便是要無聲無形地將敵人籠于劍光之中,又因得到了趙銘川的完善,使劍之際幾乎沒有破綻可尋,要人猶如困獸般掙扎,百般不得而出,只能徒勞等死。 不僅如此,越是急躁,死得越快。 衛庭舟輕而易舉地接過沈知秋這云翻浪涌的一擊,嘴角不由得冷冷一笑。 他與沈知秋曾是摯友,繼而陌路,如今恍然回首,竟已是整整十年。 “十年前你就已經輸得徹底,沈知秋,現在你憑什么贏我!” 第107章 十載 沈知秋淡淡地抬了眼眸,面前的劍幕猶如層層收縮的驚雷,諸天星辰紛墜而至,而他正處于暴風雨的中心,寂靜、壓抑、無處可逃。 劍幕逐漸收緊,衛庭舟手中的逢秋劍看似平凡無奇,卻怎么說都是來自鶴洲的信物,開刃以后不僅殺氣四溢,就連劍身上的鶴印都猶如死物成真,隨著主人的動作肆意游走,灼得滿目朱紅。 沈知秋只得暫避鋒芒,身形再次一動,快得讓人捕捉不住影蹤。 衛庭舟漸漸失去耐心,他知道自己是時候收網了,這懸宕十年的往事,早該有個了結,當初在燕城若非他一時心軟,又豈會有如今的后患無窮? 朱鶴越迫越近,每一劍都如同攜著罡風而至,交劍處更是轟然作響,引得煙塵四濺,繼而只聽衛庭舟怒喝一聲,其勢如懸山倒海,劍光本是萬千幻象,如今卻在頃刻間結聚于一點,正是直指沈知秋的面門! 沈知秋微微一怔,他沒想到衛庭舟在煙風百里的掌握上竟已到達這樣融會貫通的境界,甚至能與趙銘川比肩,這難免令人驚訝。 但……也不過只是驚訝。 這一場漫天遍地的劍幕、這一道橫波翻涌的劍氣、這一份堅不可摧的劍勢……同樣是脫胎于煙雨平生的劍法,他與趙銘川卻有截然不同的理解,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早已在沈知秋的腦海里,被他推算過千百萬遍。 到底誰的道路才是對的? 我找不到答案,唯有以劍證道。 “就是現在?!?/br> 沈知秋默念一聲,袍袖微微鼓起,影踏劍亦隨之一顫。 云瀑般翻涌的劍氣之中,一點寒光倏然貫出。 劍幕遭破,傾出光芒萬千,唯獨那點寒意熠熠生輝,像是破土而出的春芽,又像是撕裂巨網的驚雷。 正是影踏劍的劍尖。 衛庭舟臉色一變,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紕漏,竟然會被沈知秋抓到突破的機會,然而如今劍勢已出,一切避無可避,只能咬緊牙關硬拼下去。 兩柄長劍終于在空中交匯。 不過一息之間,劍氣碰撞交錯,此起彼伏,碎石煙塵夾著浩然水霧,在激烈的對抗中猛然炸開,一時竟遮蔽住了兩人身影。 眾人凝神靜氣,屏息以待,生怕錯過任何一刻。 滾滾塵土之中,一柄劍橫向飛擲而出,直直地落到別處,沉默地奠定了敗局。 “……九天朱鶴印?!表n璧沉聲說道,心底那顆大石終于塵埃落定。 是逢秋劍。 衛庭舟輸了。 煙塵漸漸散去。 沈知秋與衛庭舟相峙而立,前者抬手執劍,劍尖則深深地沒入了后者的胸膛。 衛庭舟敗得徹底,卻仍是面無表情地佇立著,任由喉間涌上一股難熬的腥甜,嗆得他唇間溢血。 他忽然笑了:“原來……如此……” 沈知秋神色一頓,并未趕盡殺絕,而是回身收劍,任由衛庭舟伸手捂住他心口處的破洞,滿手裝不住的鮮紅,沿著指縫漏出。 煙風百里,看似包羅萬有,不見遺漏,將敵人困于網中,最后也是最為強大的一劍就是收網時的一擊,要使分散于四面八方的劍氣徹底聚攏于一點,至此無堅不摧。 彼時劍幕已收,衛庭舟自以為勝券在握,卻沒想到沈知秋苦苦守候多時,就是在等他出劍收網的一刻。 世間萬物均有疏失,聚攏了劍氣,便等同于失去了漫天的劍幕,囚籠不復存在,因此這無堅不摧的最后一劍,恰好就是最易破解的一劍。 沈知秋的煙雨平生,是化繁就簡,直取命門。 因此,他最終僅僅出了一劍。 一劍定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