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磕的cp又在發糖[娛樂圈]、我有劇透聊天群[穿書]、互相裝窮后我們結婚了、養狐為妃:高冷攝政王夫君、我靠碰瓷大佬種出一片森林、重生之長姐持家、我終于變成了你喜歡的樣子+番外、在娛樂圈搞副業的日子
“丫頭,你若是故事中,兄弟兩人的母親,你會怎么做?”文太后問道。 李俏臉色一派自然,心思已經活絡開,莫非這位老人家她是…… “丫頭,發什么愣,我問你話呢?!?/br> 李俏大腦活絡,既然人家沒有挑明身份,自己就不要多事了,她低頭沉思半晌道:“我若是故事中兄弟兩人的母親,我應該會很傷心?!?/br> “只有傷心?”文太后又問。 “傷心定然伴隨著憤怒,手心手背都是rou,同是自己的兒子,小兒子卻用卑鄙的手段奪了大兒子的一切,作為母親,即便我往日偏袒小兒子,定也會因幺兒這樣的做法,而生他的氣……” “接著說下去?!?/br> 李俏緩口氣,接道:“可生氣又能怎樣,幺兒已經這么干了,想讓他把大哥的財產、地位再還回去,那根本不可能,倘若幺兒得了這份家業,能夠把這份家業發揚光大,說實話,作為母親的我也許會欣慰,或許會因著看到幺兒比他的兄長有出息,我可能會釋懷?!?/br> “小兒子剛接管這份家業,作為母親,你又怎能確定,小兒子就一定能將這份家業,發揚光大呢?!?/br> “奶奶,倘若整個家族在大兒子的帶領下蒸蒸日上,說明大兒子是個有手段有本事的人,幺兒即便想奪大哥財產,他也沒有這樣的機會……若反之呢?家族在長子帶領下,不但沒有發揚光大,每年家中的銀錢收入,還一年不如一年,這是不是說明,長子本就是平庸之人,這種情況下,若幺兒又是位有膽識、有謀略之人,他奪了大哥財產,就不奇怪了?!?/br> “再者,若長子果然是平庸之人,即便沒有兄弟來奪他家產,整個家族在他的帶領下,依然還是會被生意場上的精明生意人擠掉,久而久之,旁的生意人都聽說這家的一家之主沒什么能耐,便會湊過來挖一塊點心,時間久了,或許其他的生意人會聯合起來,將這塊點心分掉,到那個時候……” “夠了!”文太后突然拍桌子。 李俏連忙跪下:“婢子沖撞太后,還望太后息怒?!?/br> “你瞧出哀家身份了?” 第112章 太后2 李俏匍匐看著地面回話:“本來真不知,但太后娘娘您講的這個故事,所影射的實在太明顯,婢子就知道了?!?/br> 文太后離開榻子站起身:“你抬起頭來,”待李俏直起腰,文太后接道,“你給哀家分析了這么多,就是想給哀家說,肅王奪了他大哥的江山不但無錯,還有功了,是么!” “太后娘娘,婢子并不認為皇上哪里做錯了,歷史本來就是用血寫成,江山也本來就是用白骨堆成,大魏開朝,祖皇陛下也是從,前朝掌政者手里奪來的皇位,試想一下,倘若被取代的那個皇帝,他真是一個好皇帝,還會被人推翻嗎?!?/br> 文太后步子虛晃,抬手顫抖著指向李俏:“你可知,憑你說的這番話,哀家就能要了你的命,你不怕嗎?” “婢子若說不怕,那絕對是騙您,婢子直言不諱,是想讓太后娘娘珍重,莫要因為兒孫的原因連累到您,兒孫自有兒孫福,若因小兒子奪了大哥財產,您就要投井自盡,這樣你解脫了,可您的做法卻讓自己的兩個孩子都背上了不孝之名?!?/br> 文太后的眼淚再次流出來,她想尋短見的確是為了解脫,想著死了以后,徹兒登基沒了她這個阻礙,便名正言順,而自己也無需再背負對大兒子的自責,將玉璽遞到徹兒手里。 只想了最簡單的一層,根本沒往深處想,若她真的尋了短見,的確給徹兒背上了不孝之名,倘若徹兒的哥哥,真是個有能耐的人,李俏說的對,他的皇位不會被徹兒奪走。 而且大兒子這么多年的所作所為,作為母親,她看在眼里,她是后宮女子,除了能在后宮里說上話,前朝政治事,根本沒有她能插上言的時候,每日持齋念佛,就是為大兒子祈禱,希望他能帶領大魏重新走向繁榮,可卻總是背道而馳。 文太后就要朝后倒去,李俏連忙站起,將其扶住,李俏扶住文太后,又一人閃身入內,和李俏一同扶住了步子虛晃的老太太。 北冥徹送青蘿回去華裳殿,又順便看望了一幫陪他過了那么久“苦日子”的妻妾,華裳殿里左等右等不見李俏回來,他便離開華裳殿,想著路上能碰見李俏不。 行到諸寧殿附近,遇上太后宮里的人出來尋找青蘿,北冥徹便連忙趕來諸寧殿,到了殿門口,恰好聽見殿內太后給李俏講故事。 再聽李俏的回答,北冥徹心底的柔軟,又被李俏給觸動,從沒發現這丫頭居然對政事還有如此獨到的見解。 北冥徹立在外頭靜聽殿內倆人談話,越聽,北冥徹越對李俏生出感激,他曉得,李俏這番話,或許會打動太后出席他的登基大典。 聽李俏又說,太后居然因為心中包袱選擇投井自盡,北冥徹再立不住,閃身進殿,“母后,您這是何苦呢?”他一把扶住太后,將人安置在榻子上,北冥徹再順勢跪倒在母親面前。 既然正主來了,李俏退立一側,不去打擾人家母子。 文太后狠狠拍打跪在眼前的兒子:“你這個逆子,你來哀家這里做什么?!?/br> 北冥徹任由老太太的拳頭落下,“母后若生氣,打死兒子也無妨,但求母后保住鳳體?!?/br> 老太太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傷心淚水釋放好久,文太后心情漸漸平復:“打死你又能怎樣,你大哥已經沒了,難道你讓母后連你最后一個兒子也沒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