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青衿(下)
常歡不急著回答這個問題,他微抿起雙唇,在昏暗的燈下緩緩道來:“公主可知家父當年所寫的‘反詩’是什么內容?” 華陽搖了搖頭?;市旨次缓?,利用內衛扳倒了不少朝堂內外的反對者,盧氏無官無爵,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個,本不引人注意。華陽當年會知道這件事,也不過是因為滿門處死的懲罰過于嚴重,多少有些議論傳到她耳朵里。至于細節,當她問起身邊人的時候,得到的是諱莫如深和叁緘其口,她那時自顧不暇,也就沒有過多追問。 “我家先祖是范陽盧氏的旁支,早年遷居江左,曾祖和祖父曾出仕吳越王庭。到了父親這一代,不愿改投陳朝,便隱居鄉下,做了個閑散文士。家父精通書道,詩文也不錯,在那一帶頗有名氣。當初建康朝廷根基不穩,師父替武帝在江南一帶尋求名士輔佐帝王,也找到了家父這里。雖然父親最終沒有入朝,但他和師父意外的性情相投,結為好友,常有書信往來。所以,后來武帝堅持立東海王世子為儲君,家父從師父那里得知了背后的隱情?!?/br> “什么隱情?”華陽驚訝。 “公主想必知道,武帝第一次見到今上就龍心大悅,連聲夸贊世子肖似自己,對他寵愛有加吧?!?/br> “有什么不對嗎……” 常歡嗤笑一聲:“武帝之所以愛重今上,并不只是因為今上與他相似,更是因為他清楚知道今上乃是他和自己的兒媳、東海王妃楊氏生下的孩子!” 華陽大驚失色,這個回答著實出乎她的意料。和被看重的皇兄不同,華陽一向畏懼皇祖父,她實在難以想象記憶里威嚴霸道的皇祖父會和她冷淡軟弱的母妃有什么牽扯! “你、你有什么證據?!” “最直接的證據,莫過于武帝親口對師父說的話。那時今上已經被立為儲君,武帝有一次酒后失言,不經意間對師父透露了太孫其實是他的幼子。師父當時含混過去,隨后便去查閱了咸平六年宮里的起居注?!?/br> 常歡握住華陽顫抖的手,淡定的繼續:“那年元月,東海王攜未婚妻楊氏進京在御前成婚。楊氏素以美貌聞名天下,但東海王卻對女色毫無興趣,一到建康就扎進了道觀當中,除了婚禮期間幾乎沒在宮里露過面??蓷铄?,卻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被武帝單獨召見了數次,每一次進宮都在起居注上有所記載。東海王和楊妃回到封地之后,很快便傳出了王妃有孕的消息,八月初世子就降生了?!?/br> 想起父王和母妃之間冷淡的關系,華陽心中先信了幾分,她猶豫道:“若是父王和母妃洞房之夜便懷上了皇兄,七個月生出早產的嬰兒也不奇怪……” 常歡道:“沒錯,起居注和時間其實都只能作為輔證。真正的證據有兩條:一是武帝無意間對師父講的話,關于這點,雖然我相信師父,卻沒辦法向公主證明;第二個更有力的證據,是武帝和今上得知此事之后的反應——“ ”師父得知這個秘密后,起初只是在朝上聲援長沙王,他的支持有理有據,畢竟越過成年的兒子立年幼的孫子,無論在哪朝哪代都很冒險??晌涞墼诘弥獛煾覆殚嗊^起居注后大發雷霆,竟不顧多年君臣恩義,將一向倚重的肱骨之臣滿門抄斬,只有師父本人逃出,從此流落江湖、殘度余生?!?/br> ”今上的反應就更有趣了,“常歡譏笑道,”武帝駕崩時,他早已坐穩了儲君之位,卻急不可耐地叫內衛到處搜刮知曉當年之事的人。連我父親這樣的閑居士人,只是在書信里同師父諷刺了幾句皇家秘辛,都被他給揪了出來,甚至還銷毀了咸平年間宮里所有的起居注正副本。如果不是心里有鬼,我想不出其他的解釋,信或不信,就靠公主自己判斷了?!?/br> 如果是這樣,很多之前讓她不解的事就都說得通了,華陽心亂如麻,沉默了半晌,問道:”可是,我還是不明白,你是怎樣逃過一劫,徐儻又和這件事有什么關系?“ ”公主和他睡過了吧?!?/br> 他的語氣十分確定,華陽緊張的連心跳都似乎停下了。 ”公主還猜不到嗎?“常歡靠近華陽,笑出了聲來,可華陽覺得他眼中一點笑意也沒有。 ”徐儻當年任郡守,查抄處決盧氏一門,是他全權負責的。嗯,至于我……“他眨了眨眼,”有些人喜歡柔弱美貌的小男孩更勝于女子,徐儻家里可是沒少養孌童的?!?/br> 華陽驀然睜大眼睛:”他、他竟然如此大膽……“ 常歡無謂道:”一時色膽包天罷了,十歲的小孩又沒什么人認識,找個替換的還不簡單。我在他家里待了一段時間,后他來興趣淡了也回過味來留著我是個禍患,又把我賣出去了。再后來,師父就找到我了。徐儻武藝不錯,也有幾分見識,不過做事黏黏糊糊,總是留下馬腳,這么多年也沒長進。要是當初直接殺掉我,也不會如今命喪江底了?!?/br> 他滿不在乎,像是在講不相干的一件事。華陽卻忍不住去想他到底經歷了多少艱辛,她不知該如何安慰他,想來他要比她堅強得多,也許并不是很需要她的安慰。 最終她還是伸手環住了他,嘆息道:”小歡兒也受了很多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