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斬_分節閱讀_42
時逸之搖扇子,一句話把我炸了個外焦里嫩?!熬Ujiejie呀,是婉月樓的上一個老板?!?/br> 我咽下口唾沫,道:“……啥?” 時逸之哭笑不得,順手便拿扇子敲我的頭:“你是傻的么?這兩個勾欄院開了有二十年了,而我今年才二十六歲。難道你六歲的時候能做鴇爹?” 又被說傻,我感到十分委屈,縮著脖子小聲嘀咕道:“指不定,指不定您時大公子就天賦異稟呢……” 時逸之抿著唇看我,嘴角一彎弧度似笑非笑,我再次非常識趣的閉嘴。 大眼瞪著小眼靜默許久,時逸之收了笑,將這位綰jiejie的偉大事跡與我從頭到尾,仔細地講了一遍,直把我聽的拍手稱奇,真比那說書先生的話本還跌宕稀罕。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日常啾。 大舅子有兒子了,算算兩家娃的年齡差,大侄兒和小叔叔,十八年后又是一對,可喜可賀bu。 第39章 溫艷娘 溫綰,原名溫艷娘,今年三十又二,涼州人士,自幼長在離京城八百里遠的一個小山溝溝里,別人家姑娘都安穩地悶在家里做女紅,唯獨她,爹不疼娘不愛,成天的下河上樹對山歌,赤手空拳便能將村里的幾個壞小子揍到嗷嗷叫喚,小日子過得倒也算別有趣味。 十三歲,跟著村里一位老人外出賣茶,在墻角旮旯里被個拍花子的迷走,轉手塞給一窩騙子行乞討錢。 溫艷娘那會兒生的瘦小,大伙兒便覺著,如她這樣一個小姑娘,合該折騰不出什么幺蛾子來,對她的看管越發松懈。沒成想,溫艷娘不止折騰出來了,還玩兒了一票大的。 溫艷娘領著騙子窩里十幾個被拐來的半大孩子起義了。月黑風高夜,這幫半大孩子悄悄地給騙子頭目下了蒙汗藥,不止偷摸到鑰匙,甚至還乘勝追擊,拎起木棍,下手打折了頭目兩條腿,順手將整個騙子窩里的值錢玩意一卷而空,連個完好瓷碗也沒放過。 成事之后,坐地分贓,溫艷娘作為此次謀劃的主使者,理所當然的分得最多——據溫艷娘自己回憶,當年她得了一對包銀簪花兒,一個破瓷瓶,兩本傳奇小傳,四張銀票,再加一掛銅板,初步估算,大約值一百三十二兩四錢左右。 有了銀子,溫艷娘的腰桿挺直不少,思襯著左右回家沒什么意思,不如去更大的城中謀生路。 十五歲,因性子太野做不得繡娘學徒的溫艷娘被布莊老板掃地出門,背著一個僅余三張面餅的小包裹,去一家正在招粗使丫鬟的富戶府上碰運氣,萬幸,憑著手腳麻利這點,一路過關斬將地留了下來。 溫艷娘在富戶府上做過近一年的粗使丫鬟,臨到第二年除夕出了事。 說來故事很老套,富戶家中有個爛泥扶不上墻的小少爺,小少爺在除夕夜里和幾個玩伴打賭,把溫艷娘按在池子旁睡了。 若照常人眼光看,粗使丫鬟巴結上主人家的少爺,那是走了狗屎運,是要千恩萬謝的。畢竟不論起因如何,睡了便是睡了,只要能懷上孩子,便有極大的可能飛上枝頭變鳳凰,小丫鬟變作少奶奶。這少爺大抵也是這么想的,故而,事后對溫艷娘并沒怎么上心,甚而還渾不在意的等著溫艷娘再上趕著伺候自己。 但溫艷娘不是尋常人。 溫艷娘覺著自己吃了虧,受了辱,滿腔怒火直沖云霄,第二天一早,攥著根銀釵把那小少爺的命根子生生扎成個蜂窩,逃出府后,顛沛輾轉來到京城。 彼時,溫艷娘已經十七歲,出落的十分美艷標志,甫一進城,便被外出辦事的勾欄院老板娘瞧上,半是哄半是嚇的拉到婉月樓去做頭牌。 據說這老板娘還曾是個武林人士,就是話本里寫的那些個飛檐走壁的??傊@老板娘很有兩下子,也和溫艷娘很投得來,明里暗里都將溫艷娘當做自己的接班看待,從不讓她接客,只教她詩詞舞藝,以及功夫。 如此到了二十歲,老板娘對溫艷娘好,溫艷娘卻是一個滿懷春心的年紀,聽不得人勸,轉頭和一個賣扇子的書生私奔到鄉下種田去了。新婚夜里,溫艷娘尚猶自沉浸在甜蜜中,書生卻對身下一片白的布條皺起眉。 書生對溫艷娘說,原本覺著溫艷娘身在青樓卻很不同,于很多學問上也有些獨到見解,為人干凈明朗,使人心憐,卻沒想,溫艷娘也是個靠姿色取勝的風塵女子。話畢做小詩一首,名曰《離人賦》,轉頭與溫艷娘恩斷義絕。 《離人賦》中有句詞是這么寫的,昔見佳人,吾心歡喜。奈何佳人,不知歡喜。事后溫艷娘跑回婉月樓,同老板娘邊喝茶邊咬著耳朵總結道:“他講的這么文縐縐,說白了,就是嫌棄姑奶奶我不是黃花大閨女!” 老板娘深以為然地點頭:“男人啊,男人么?!?/br> 經此一事,溫艷娘總算收了心,安安分分的跟著老板娘學了兩年功夫,收了這兩個勾欄院,改名溫綰。 事情發展到此處,原本已是大歡喜收場。沒奈何溫綰的性子很不溫婉,做了老板之后,依舊十分的喜歡折騰。 二十三歲,溫綰在一個烏漆墨黑的夜里,隨手救了名滿身血污的江湖人,并與這江湖人結成夫婦。 江湖人生的不比那小少爺和書生俊俏,甚至還有些猙獰——或許原本有副好面孔,但卻被皺皺巴巴的左半臉給毀了。江湖人告訴溫綰說,他中了毒,最多能再活五六年光景,等到一張臉全爛了,也就離死不遠了。 溫綰自然要問下毒的是誰,江湖人卻閉口不提,任溫綰如何旁敲側擊的打探,江湖人只說是自己罪有應得。 但江湖人對溫綰很好,成婚第四年底,溫綰懷上了個孩子。 時逸之便是在這個時候過來談收購婉月樓與承陽閣的事情的。江湖人的一張臉皺巴了大半,打眼望去,除了右眼往下到下巴的那半塊白嫩皮膚,其他地方都是個老翁模樣。溫綰有意為江湖人解毒,更有意為難時逸之,便對時逸之道,若是能解掉江湖人身上的這種奇毒,兩個勾欄院都拱手相送,分文不取。 時逸之對溫綰道:“他中的不是毒,是蠱,大概無藥可救,但我能幫你查出下蠱的人?!?/br> 溫綰想了想,點頭答應。 而江湖人果然沒能活過第五年,溫綰臨盆的那天,江湖人終于徹徹底底的變作一個老翁,撒手而去。 時逸之倒還算守信,趕在江湖人頭七那天,將下蠱人的消息悉數報給溫綰聽了,以此換得兩個勾欄院的所有權。 因為這個消息,溫綰看時逸之很合眼緣,一向對他頗多照顧,甚而讓孩子認時逸之做了干爹,幾年下來,溫綰憑著自己在江湖上的那些人脈關系,私下替時逸之料理了許多事情,而時逸之也愛和她嘮叨些煩心話。 直到時逸之滿是無奈地對溫綰說:“綰jiejie,我爹最近總吵著給我選娘子,可我……唉?!?/br> 溫綰眼珠轉了轉,問清楚來龍去脈之后,忽的計上心頭。 溫綰道:“你且回去,有jiejie給你想辦法,保準讓你和你的小相好從此恩恩愛愛,再不犯愁?!?/br> 于是,時逸之這只小狐貍毫不意外地,信了溫綰這只老狐貍的邪,歡歡喜喜回家去。 相信的結果便是……有了溫綰帶孩子上門認親這種戲碼。 溫綰的孩子是先天不足,自小便十分瘦弱,五歲卻生的如別人家孩子三歲那般大,需要特別照看。這些年來,溫綰其實一直都想給相公報仇,但報仇是個九死一生的事,時逸之經常勸著她放棄,與其去跟一個從沒見過的武林高手拼命,倒不如從此放下恩怨,安心教養孩子。 勸到最后,溫綰也的確將要放棄了——若非有時逸之和她抱怨娶親的事,溫綰一定要放棄了。 但,時逸之抱怨的這件事,卻能為溫綰徹底地解決后顧之憂。 既然已經讓孩子認時逸之做了干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上門把這個干字去一去。 若記得沒錯,那江湖人也姓時,換句話講——這孩子進了時家,連姓也不用改。 想通之后,溫綰便領著孩子上門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