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譚家有今天是他祖母拿命換來的,怎么會輕易就放過譚家人。 冉誠笑,“是該這樣,要我說啊...”說著,冉誠回眸瞅了眼鄭鷺娘,似乎有所忌憚,唐恒拍他的肩,“我四姨辛苦將我拉扯大,不會出去亂說的,冉兄有什么辦法但說無妨?!?/br> 唐恒口里的辦法,自是對付譚家人的法子。 聽得這話,冉誠沒了忌諱,“去雅間說吧?!?/br> 冉誠給唐恒出的主意很簡單,先假意順從譚家人的安排,萬萬不能和譚家對著干,“譚老爺看似是個寬厚善良的人,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先順著他,等摸清楚譚家眾人性格后咱們再...”代替他余下的話是嘿嘿嘿的笑聲,唐恒跟著咧起了嘴角,附和道,“是啊,譚家還未顯貴,這會真撕破臉撈不到多少好處?!?/br> 這也是他在巴西郡不和譚家人相認的原因,那時譚盛禮他們受邀參加學子宴,他在門前徘徊許久,多次想向譚振興道明身份,為什么后來忍住了,不就是猶豫他們連個舉人都不是嗎?也虧譚振興忘記那事了,否則自己就露餡了。 “是啊,恒弟要有耐心,再等等,等他們入仕為官斂了財物后再與他們撕破臉,你要知道,他們越富貴,能分與你的就越多?!弊T家偌大的家產勢必有唐恒的份兒。 這話說到唐恒心坎上了,“還是冉兄聰明?!敝皇沁@么一來,自己拿了錢回譚家好像有點不妥,他說給冉誠聽,“冉兄有沒有什么辦法?” “錢不能花,不是不能,至少不能大肆揮霍,待會你去醫館,就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然后差人去譚家報信...振學公子剛被皇上選為太子老師,譚家不敢不顧你死活,到時肯定會接你回府住...” 不僅有了光明正大回譚家的借口,還不會引起懷疑,唐恒笑,“冉兄高明,冉兄放心,他日我唐恒富貴了,定不會忘了冉兄恩德?!?/br> “恒弟言重了,都是被譚家牽連害過的人,不求同富貴,但求共風雨?!比秸\憤慨激昂,“來來來,先讓小二上菜,邊吃邊聊?!?/br> 這頓飯可謂盡興至極,離開前,冉誠與唐恒道,“咱們在京里無親無故,有緣相識自該互相幫襯扶持,日后你若遇到麻煩,派人送信到福安街的棺材鋪,我收到信會給你答復的?!?/br> 幾杯酒下肚,唐恒腳步有些虛浮,歡天喜地的應下,直至去醫館路上才想起他不識字,怎么給冉誠寫信啊,罷了,大不了花錢請人寫,他又不是拿不出錢。 不說唐恒交到朋友心里雀躍去醫館后嚷著身體不適讓醫館的人去譚家報信,就說譚振興他們出門后本該往城門方向去的,結果譚振業說先去首飾鋪給大丫頭他們買首飾,譚振興急得團團轉,再不快點人今天就追不到人了,又不敢催譚振業,耐著性子等,好不容易等譚振業付了錢,誰知譚振業又要去布莊給譚佩珠買布。 譚振興:“......” 眼看太陽慢慢落山,譚振興急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轉完布莊,他以為總算能做正事了,門口又遇到了書鋪掌柜,譚振興不敢朝譚振業發火,在掌柜面前就不同了,他兇掌柜,“好啊,不守著書鋪有空來逛布莊,我就說書鋪生意怎么不太好呢,原來是你偷懶的緣故?!?/br> 掌柜:“......”他就說譚振興怎么得空就來書鋪,一來書鋪就看賬目,原來在提防自己呢。瞥了眼譚振業,心下惴惴,天地良心,他真沒偷過懶...等等,他來是有消息稟報的,“大公子,醫館派人來說唐公子在他們那,請你過去瞧瞧呢?!?/br> “唐公子?”譚振興蹙眉,“唐恒?恒表弟?” 掌柜偷偷瞅了眼譚振業,點頭。 唐恒不是出城了嗎,怎么又去醫館了?難道剛出城就被人截了錢財被被打傷了?那真是老天有眼啊,等等,那錢可是他的啊,譚振興急了,“在哪,快隨我去看看,三弟,你去衙門報官,就說咱的錢財被搶了?!?/br> “去報官就瞞不了父親了,還是先去看看恒表哥怎么樣了吧?!?/br> 唐恒裝頭暈,大夫開了兩副解暑的方子,譚振興他們到醫館時,唐恒剛吃了藥,見著譚振興就嗚嗚嗚大哭,像個委屈的孩子,譚振興心頭也委屈啊,看看譚振業,到底還是上前抱住了唐恒,“別哭了,身體不好就回家里養著吧,譚家親戚不多,往來的就更少,恒表弟莫和咱生分了啊?!?/br> 話是譚振業教他說的,話說得漂亮點,唐恒會把錢還給他,這樣就不怕父親發現錢少了。 “恒表弟,日后就好好在家里住著吧,父親很掛念你?!?/br> 果不其然,回家路上唐恒就還了他錢,不僅還了他錢,還保證明日起好好去碼頭扛麻袋,懂事得讓譚振興倍感陌生。 “我自幼沒讀過書識過字,很多道理都不懂,還望大表哥好好教我?!碧坪隳樕线€殘著淚痕,說這話時看上去格外可憐,譚振興記得譚振業的話,重重點頭,“放心吧,大表哥會的都會教給你?!?/br>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319 23:59:33~20200321 00:50: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42292640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菲菲 50瓶;ordinary 30瓶;我家有萌寶 5瓶;ya□□ine 3瓶;我是一棵樹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64 拿回錢的譚振興心情愉悅, 看唐恒也順眼許多, 唐恒不是盧狀, 不能往死里揍,唐恒肯聽他的話是最好的, 譚振興道, “此事不著急, 先回家養好身體再說吧?!?/br> “嗯?!?/br> 唐恒真明白事理了,在譚盛禮面前咬定是自己情緒低落思念故鄉收拾行李離開的,與他無關, 唐恒的豁達讓譚振興感激涕零, 發誓好好教他, 唐恒不識字沒關系,人生在世品行重于學問, 先修品行再讀書。夜里, 譚振興去了趟盧家,讓盧狀暫時別磨木棍了,給唐恒作伴, 去碼頭扛麻袋。 好不容易找到點竅門的盧狀差點沒氣得跳腳, 正值酷暑,陽光毒辣, 去碼頭哪兒有窩在家舒服, 盧狀不樂意,又不敢反駁,小心試探道, “鋪子的木棍賣不出去了?” 在他面前,譚振興素來沒好臉色,當即板著臉道,“做好分內事,不該問的別問!” “是?!?/br> “恒表弟恐怕不識路,你明日來接他?!?/br> 盧狀:“......”他拜譚振興為師是求學問,怎么被使喚來使喚去的,譚振興走后,盧狀怒火中燒,將桌上的茶具全摔了,霹靂哐啷的響聲驚動了張氏,張氏急匆匆跑來,見屋里狼籍不堪,無奈道,“大郎啊,你又怎么了喲,不是你說悶在家不好嗎?大公子都同意你去碼頭了你還要怎樣啊?!?/br> 張氏眼里,兒子有點不識抬舉了,多少人夢寐以求想拜師啊,譚家人就收了盧狀,而且平心而論,譚振興待盧狀沒話說,費盡心思磨練他,風雨無阻的給他講功課,不辭辛苦,連她都有點心疼譚振興了,望著地上的茶水,她冷了臉,“將屋子收拾干凈了,否則看我不揍你?!?/br> 譚振興說的沒錯,盧狀就是挨的打少了,都怪自己,想著盧狀讀書辛苦,事事順著他,結果養出這么個狼心狗肺的玩意,張氏道,“待會我來檢查?!?/br> 盧狀:“......” 以前他是家里的寶,如今則成了草,誰不痛快都能作賤他,盧狀氣得面紅耳赤,欲和張氏吵兩句,還沒張嘴呢,張氏就冷哼著轉身走了,邊走邊喊他爹拿木棍,盧狀:“......” 有盧狀在,譚振興仍不放心,翌日親自將唐恒送去碼頭,看著唐恒排隊報名扛了麻袋他才如釋重負的走了,唐恒想學他的本領,扛麻袋是不夠的,還得砍柴..挑水... 不著急,慢慢來。 投桃報李,他會教唐恒的。 他們表兄弟情誼深厚,譚盛禮知道內里有事,但唐恒閉嘴不言他亦不好刨根問底,而且國子監的學生們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要去山里早課,不僅如此,興致勃勃的要學砍柴,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譚盛禮先去國子監轉了圈才去的山里。 草木蔥郁的山林,只聽得此起彼伏的尖叫哭喊聲,伴隨著熊監丞的怒罵,鬧哄哄的,像集市似的,譚盛禮皺了皺眉,只聽袁安嘆氣,“熊監丞又在教訓學生了吧?!?/br> 學生們都來了山里,國子監沒人,袁安和朱政想跟來感受,早先譚盛禮帶學生們去田野勞作兩人就想跟著了,礙于那時請假的學生多,害怕他們走了學生來藏書閣找不著人故而沒有提,今日不同,國子監上下都來了,沒有一個學生請假... 袁安剛說完,山林又響起幾聲啊啊啊的尖叫,夾雜著樹葉嘩嘩的響聲和樹干折斷的啪啪聲,袁安都困惑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無事?!弊T盛禮眉頭輕皺,“走吧?!?/br> 光影斑駁的山里,各少爺們長袍撩至腰間,緊咬著牙關,雙手環胸地沖向如手臂粗的枯木,啊啊啊的尖叫,像中了邪似的,袁安看得驚恐萬分,“祭..酒,他們,他怎么了?” 是順昌侯府的少爺,他先拿胳膊撞,撞得枯木急劇顫抖,幾下后輕晃著,鐘寒疼得呲牙,看向旁邊有收獲的同窗,咬著牙跳開幾步,再次沖了過去。 袁安:“......” 這次鐘寒沒有拿胳膊撞,而是抬起右腳,聲嘶力竭的喊了兩聲,用盡全身力氣踹了過去,只見枯木啪的聲斷開,鐘寒收腳興奮的叫起來,“我...我成功了?!?/br> 袁安注意到他的腳,有幾根木屑嵌入了鞋子,不知傷到他的腳沒,袁安百思不得其解,而鐘寒像打了雞血似的,不顧臟兮兮的鞋,快速的將枯木徹底掰斷,抱起就朝左側大樹下去,不忘舉起枯木向其他人顯擺,“小爺我文武雙全,這點算什么啊?!?/br> 不知道的以為他抱的是什么稀世珍寶呢,袁安看得瞠目,因為不僅鐘寒,其他人俱差不多的表情,或咬牙切齒的與枯木搏斗,或興奮的炫耀顯擺。 “先找熊監丞問問情況吧?!?/br> 罵了半個多時辰的熊監丞此時口干舌燥,學生們說來山里早課,結果像得了失心瘋似的,書沒背多少,劈柴倒是極為用心,簡直丟國子監的臉,堂堂官家子弟,淪落成樵夫,真真是世風日下啊,看到譚盛禮的熊監丞差點沒哭出來,“祭酒大人哪,你總算來了,快瞧瞧他們...” 熊監丞懲罰學生們去田野干農活是受譚盛禮所托,譚盛禮說學生們自幼錦衣玉食不知民間疾苦,想鞭策他們發憤圖強,罰他們做苦力活是最好的,這個辦法很管用,剛出城還有人鬧脾氣,知道沒用后就老實了,在村里住幾天后愈發沒了脾氣,性格沉穩不說,為人處事也溫和許多,在百姓們面前不會囂張跋扈以強凌弱,遇著那別有用心想攀高枝的,他們亦表現得可圈可點,經過這次,熊監丞很贊成譚盛禮教書育人的方式,可望著面前近乎瘋魔的學生... 熊監丞不知說什么得好。 “有沒有人受傷?”譚盛禮掃了圈,擔憂地問道。 熊監丞搖頭,“不知道?!倍际切]吃過苦的少爺,受了傷自己會說的,“祭酒大人,要不要阻止他們?” “他們既是感興趣就由他們去吧,怎么沒看到幾位先生?” “他們賞景去了?!睂W生們找到樂子,先生們也不例外,甚至還將琴簫都拿來了,極有雅興,恐怕就他不知趣了吧,說實話,對此熊監丞頗有微詞,學生們貪玩就算了,作為教書先生也貪玩,委實丟臉,因此說起幾位教書先生,熊監丞語氣不太好。 “熊監丞辛苦了,我先去找他們,難得出來,今日就在山里授課吧?!闭f著,譚盛禮抬頭,與在場的學生道,“該學的功課不能落下,既是對砍柴感興趣,我就給你們出道算數題吧,今有張李兩名樵夫,張樵夫有刀,半個時辰砍柴兩捆,李樵夫無刀,只能以手腳代替,但經驗不足,初始兩刻鐘能得半捆柴,隨后沒刻鐘增加半捆,何時得的柴與張樵夫相同?!?/br> 各自忙碌著的少爺們:“......” 丟下這道題譚盛禮就朝更里走去,留下不明所以的少爺們面面相覷,“磨刀不誤砍柴工,張樵夫中途會不會磨刀啊?!?/br> 有人懟他,“想那么多作甚,照你的說法,李樵夫體力不支倒下怎么辦?” 有人附和,“是啊,就算不倒下,那么多柴怎么弄回家啊?!?/br> 七嘴八舌的,聽得熊監丞火大,扯著疼痛的嗓門怒吼道,“胡思亂想些什么呢,好好答題不就行了?” 少爺們瞬間安靜了,絞盡腦汁的想破題方法...四周跟著安靜了,熊監丞順了順胸口,深吸口氣,總算感覺到了夏日山里的涼爽,連小鳥嘰嘰嘰的聲音也能聽見了,熊監丞重重舒了口氣,因材施教,還是譚盛禮有法子。 隨著譚盛禮的到來,鬧哄哄的山里恢復了寂靜,除去算數,譚盛禮還布置了道題:歷史上秦為什么能滅六國? 這道題乍聽復雜,實則不難,尤其最近在藏書閣惡補功課的學生們閉著眼睛就能回答,先站起來的是鐘寒,順了順鬢角的頭發,意氣風發道,“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此出自蘇軾《六國論》詳細闡述了六國破滅的原因,鐘寒自認回答得準確,眉眼幾分得意,虧他機靈,知道譚盛禮飽讀詩書,《論語》《中庸》之類的入不了他的眼,故而每每讀到篇文章就恨不得背下來,防的就是譚盛禮突然考察他們功課。 總算沒有白背。 待他背完這篇文章,譚盛禮問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為何又以土地賄賂秦國呢?” 鐘寒:“......” 是啊,既不是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的緣故,為什么還會拿土地賄賂秦國呢?不戰而敗有辱君王臉面,哪個帝王會將城池土地拱手相讓,六國破滅的原因很多,鐘寒不敢貿然品頭論足,心虛的拱手,“學生不知?!?/br> “可有人知曉?” 這道題涉及那段歷史,幾乎所有人都讀過,但要從各方面論述緣由,無人有這個自信,因此低著頭,不敢與譚盛禮對視。 “這題意在討論,用不著想太多,知道多少就說多少吧?!弊T盛禮降低了要求。 仍然沒有人站起來,熊監丞又想罵人了,平日嘰嘰喳喳的像只鳥,關鍵時刻就成了啞巴,他氣勢洶洶道,“很難嗎?六國以土地賄賂秦國的根本不在帝王而在人臣也!”這幫人日后是要為官的,熊監丞自是要教他們為官之道,他眼里六國以土地賄賂秦國的根本不在帝王而在人臣! “人臣jian逆狡詐,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正直善良的人受到打壓,朝堂烏煙瘴氣,外敵來侵,輕而易舉就能攻下城池,唯以土地賄賂秦國獲得茍延殘喘的機會罷了,很難嗎?” 難是不難的,就是熊監丞這話聽著這話不舒服呢?眾人動了動唇,異口同聲地回答,“熊監丞說的是?!?/br> 不是武器不好,不是武將不好,是文官禍國殃民,熊監丞是這么個意思吧?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321 00:50:16~20200322 02:18: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4224754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茶來那 18瓶;可愛的儀、柳絮舞妖嬈、我家有萌寶、每天都在想要吃什么 10瓶;青木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65 朝廷重文輕武, 文官地位超然, 在場的多數學生都出身文官世家,明知熊監丞在含沙射影的罵他們,卻不敢開口反駁他, 七國爭霸局面混亂,比起各諸侯間的紛爭交鋒,他們更關注的諸子百家間的爭芳斗艷, 要他們談論七國政事, 還真理不清思緒。 一時之間, 無人答話。 熊監丞瞅了眼譚盛禮,見其臉上沒什么情緒,板著臉往下說,“以楚國為例, 曾與齊晉越三國有四分天下之勢,勢力龐大,就因jian臣得勢, 為非作歹致使楚國吏治敗壞,國疲民貧, 怎么會不滅亡???屈大夫何等忠良,結果投江含恨而終, 何其悲涼啊?!?/br> 熊監丞語氣微哽,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道盡他憂民的心,可jian臣不容他施展才華再三迫害, 愛國愛民之心無處寄啊?!?/br> 幾乎所有人都讀過屈原的《離sao》《九歌》,風格迥異,但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屈原的抱負以及樸實的生活氣息,創造了千古難超越的楚辭文體,提到他,沒人不心生敬畏,只是與熊監丞微紅的眼眶比起來,他們的情緒不夠濃烈,熊監丞算得上楚辭流派的人,可想而知有多敬重這位開山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