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紈绔歸紈绔,但沒人敢當面承認。 譚盛禮沒有錯過他們臉上的表情,翻開游記讀了幾行,問可有人去過文章里的地方。 這本游記很有名,記載著東南西北的大好河山,還囊括了各地風俗民情,譚盛禮記得自己初讀這本書時,廢寢忘食,心情激蕩,立志走遍書里描繪的地方,后來忙碌倒是給忘了。 他的聲音不高,無人應答,譚盛禮略感惋惜。 這時,坐在倒數的楊嚴謹緩緩舉手,“我...我知道書籍名和內容?!?/br> 在眾人的注視下,楊嚴謹慢慢站起,“此書乃前朝祥明居士所著,據說他多次科舉落第,愧對父母而離家出走,無意探尋到山川河流的美妙,記錄在文,交寒饑迫時賣與書鋪,反響驚人,書鋪找到祥明居士,希望他能寫更多類似的文章......” 然后,祥明居士真的四處游歷,將所見所聞記在文里,他實地考察,糾正了很多舊史文獻的錯誤,文里提及的諸多地方成為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的地點,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奈何他將書賣與書鋪牟利,有違文人墨客的淡泊名利,因此名聲算不上好,古往今來,對其評價也褒貶不一。 楊嚴謹背誦了其中幾段登泰山的描述,周圍的人默默低頭,眼觀鼻鼻觀心不說話。 “你回答得很好?!弊T盛禮將書往后翻,翻到楊嚴謹背誦的那幾段,順著往下又讀了幾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祥明居士描繪泰山的雄偉壯闊非普通詩文能及,年少時讀此書,恨不能背起行囊說走就走,瀟灑隨性無拘無束,可生而為人,哪有真正的無拘無束呢?”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220 23:58:39~20200221 23:53: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風清木純 30瓶;2948116、夏日習涼風、加油賺錢啊 10瓶;懶人一枚、大竹 5瓶;沉菇涼、41567261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43 譚盛禮的聲音很輕, 卻像千斤重的石頭撞擊著他們心窩,出身富貴,衣食無憂,他們或許不知民間疾苦, 但自幼聆聽長輩教誨, 知曉男兒應有的責任,孝順父母興盛家族,偶爾頑劣,也不敢恣意妄為, 便是身在伯爵侯府的少爺們都不敢幻想永遠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那種生活在父輩眼里是胸無大志是離經叛道... 血脈傳承,他們要讀書走科舉,要延續家族榮華, 責任重大,豈敢棄所有于不顧, ‘無拘無束’乃世外高人的境界, 凡人哪兒達得到呢? 譚盛禮這話問普通百姓或許很多人體會不到,在座的都出身大戶人家, 親族龐大, 即使無心仕途也知道要守住父輩掙來的家業,認真思考譚盛禮的話后, 都沉默不語,生怕被譚盛禮指名回答問題。 屏氣凝神的神態看得譚盛禮心下搖頭,他再問, “諸位認為祥明居士如何?此書如何?” 祥明居士是個極有爭議的人,為很多讀書人所不喜,讀書人認為他沒有能耐,落榜后心生氣餒放棄科舉乃心智不堅,隨后假借寄情山水賺取銀錢,市儈俗氣,沒有半點讀書人的品質,有史書記載,當時有些人受書里靈動自然的景致描繪感染紛紛要出門游歷,其中不乏有些官家子弟,為此,不少官員抨擊祥明居士的書能禍亂人的心智,上奏朝廷將其設為□□。 在很長的時間里,此書確實為□□,只在坊間偷偷流傳,后來還是邊境打仗,有位將軍借書里闡述的地形地貌擊敗敵人才為此書正了名...... 饒是如此,此書仍不被正統讀書人接受,書里內容既不能有益于修身養性,也無益科舉,看著還會上癮,認真讀書走科舉的人怎么會接受這種消磨意志的書籍存在呢,唯有那些不在乎功名成敗得失的紈绔有愛看,所以爭議沒有消除。 在場的學生哪兒回答得上來,腦袋垂得更低,活像縮頭的烏龜,就差沒縮進龜殼里了。 周圍更是安靜,譚盛禮不著急,耐心地等著,終于,有人舉起手,譚盛禮望去,仍是楊嚴謹,譚盛禮示意,“請說?!?/br> 楊嚴謹不是個愛逞強的人,也是氣氛凝滯怪異,擔心譚盛禮難堪才回答的,他道,“史書記載,祥明居士的書無論在山川地貌還是水利方面都有幫助,雖賣以錢財,卻非敷衍之作...若說此書迷亂心智學生認為不盡然也...” 祥明居士妙筆生花,言語精妙優美,仿佛身臨其境心情激蕩難以平復,好比魏晉詩人的桃花源,試問哪個讀書人不向往呢? 楊嚴謹如實表達自己的見解,譚盛禮看到角落里穿錦緞長袍的少年斜嘴嘟噥了兩句,譚盛禮聽不清,揚手,“你來說說吧?!?/br> 眾人順著譚盛禮手指的方向望去,看清楚何人后不禁佩服譚盛禮的勇氣,因為譚盛禮指的不是別人,乃是葉老家的孫子...葉弘... 葉弘天資聰穎,幾歲就能解復雜的算學題,盡管那時算學不受人重視,但他很受葉老器重,葉老走哪兒都帶著他,十幾個堂兄弟里,只有他是跟著葉老長大的,他不僅繼承了葉老在算學方面的天賦,連性子也像,遇事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說話直腸子,不怕得罪人... 他們都知葉老與譚盛禮不合,故意稱病不來授課,譚盛禮敢讓葉弘回答問題,不是火上澆油嗎? 眾人抱著看戲的心情,眼神躲躲藏藏的看著葉弘。 葉弘胸有成竹的站起身,挑釁地剜了譚盛禮兩眼,大聲道,“此書興于西北,那時米價四文錢,書價普遍在百文左右,祥明居士游覽幾個地方后,此書裝訂成冊,賣以兩百文,比普通書貴了一倍......”葉弘的長處是算學,便從算學入手聊祥明居士品行,繼續道,“魏晉詩人的桃花源讓人心馳神往是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祥明居士唯利是圖,不配與之相提并論?!?/br> 想到譚盛禮說起祥明居士時臉上欽佩的神色,葉弘鄙夷地扯了扯嘴角,“此書雖然不是□□,但亦不是什么好作,祭酒大人貴為天下讀書人之首,課上談及此書怕是不妥吧?!?/br> 葉弘果然還是那個葉弘,眾人不禁倒吸口冷氣,國子監上下,恐怕也就葉弘敢當面說這種話,換作他們,別想有好日子過,譚盛禮不會拿他們怎么樣,回府后少不了責罰,要知道,聽說譚盛禮任國子監祭酒,家里長輩千叮嚀萬囑咐不得頂撞譚盛禮,高雅名士,達不到亦要心生敬畏,若有半點不敬,家法伺候! 想到此,不自主的偷偷觀察譚盛禮,見其面色平靜,臉上絲毫沒有動怒的征兆,不禁佩服譚盛禮沉得住氣,被學生嘲諷也能泰然自若溫和如初。 他們的眼神透著探究打量,譚盛禮沒有多想,誠懇地說,“在我看來,祥明居士確實值得人尊敬?!奔热涣牡綍馁u價,譚盛禮以此拋磚引玉,從價格方面著手講,尋常書籍賣以百文,那是讀書人靜坐在屋里苦思冥想而著,祥明居士游歷名山,車馬費生活開銷不小......不曾活在市井中,不懂柴米油鹽的珍貴... “祥明居士把書賣給書鋪許是為生活所迫,換種角度看,他若將所有的文章自己收藏不流于世面,世人又怎么從那活靈活現的文章里感受山川河流的壯觀呢?” 眾人所有所思,再看祥明居士這人,形象驟然偉岸許多,但聽譚盛禮說,“當然,這只是個人拙見?!?/br> “祭酒大人說的有理?!睏顕乐敻胶?,“祥明居士的書日進斗金,他自己卻是沒什么錢,記得在哪本書里看過,祥明居士去世,留給后人的除了書籍并無多少錢財...”這是楊嚴謹看的野史了,結合譚盛禮的分析,不是沒有根據,祥明居士著文嚴謹,上了年紀后仍忙碌不已,翻出最開始的著作不斷地修正,有疑慮的地方再次親自去考察驗證,這本書,是史上最為嚴謹的了。 否則不會解禁。 楊嚴謹作為戶部尚書之子,他的話還是有可信度的,畢竟楊家藏了譚家半數書籍呢,楊嚴謹懂得多沒什么奇怪,就是葉弘心里不服氣,他讀過的書也不少,到頭來被譚盛禮反駁得無言以對,面上掛不住,撇著嘴極為不爽。 譚盛禮沒有再說,要他們多去藏書閣翻翻書,明日的課仍和藏書閣的書有關,學生們叫苦不迭,硬著頭皮問,“還是游記類的書籍嗎?” “在藏書閣底樓,自己去找吧?!弊T盛禮給出提示。 底樓的書籍乃國子監歷年四季試的答題,沒什么難的,至少有部分學生經常去借閱類似的書籍,得知明日講這類書籍,默默松了口氣,也有那什么都不懂的與人交頭接耳討論,譚盛禮拿著書走了,已至傍晚,該去接大丫頭她們回家,譚盛禮先去藏書閣還書,出來時碰到葉弘。 他站在走廊上,似乎在等自己,“聽聞譚老爺博覽群書,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算學樣樣精通,學生不才,想請教兩道算學題可行?” 語氣咄咄逼人,譚盛禮瞅了眼天色,“時候不早了,等國子監放假如何?” 國子監放假就在兩日后,葉弘爽快應下,“成?!?/br> “葉老先生身體怎么樣了?” 日日在府里釣魚,好得很,葉弘道,“恐怕還得養上幾日?!弊娓盖撇黄鹱T盛禮虛偽的嘴臉,怕是還得養幾日,葉弘問,“祭酒大人可是有事?” “我有事想和葉老先生說,兩日后我登門拜訪如何?” 葉家人多,但都在外為官,京里只有葉弘和葉老先生,葉弘想了想,“好罷?!?/br> 約好時間,譚盛禮先行離去了,接了大丫頭她們,又給街邊乞丐們買了饅頭,這才回家,剛進門呢,就聽到院子里傳來殺豬般的嚎叫,聲音嘶啞,和譚振興刺破天際的嗓音不同,盧狀的聲音穿透力弱上許多,大丫頭扶額,“祖父,父親會不會把人打壞了啊?!?/br> 她記得不錯的話,盧狀身上的傷應該還沒好吧,又做錯何事惹譚振興不高興了? “去瞧瞧吧?!?/br> 譚振興不想揍盧狀的,他不是那冷血無情的人,盧狀屁股的傷沒好,他想積著等傷好后再說,可盧狀耍小聰明,自認掩飾得很好誰知借如廁的機會往譚佩珠住處走,盡管剛走幾米就被他發現了,但不揍他頓狠的譚振興難解心頭恨。 盧狀痛得死去活來,還不長記性,每次挨打后都問他理由,譚振興不會說實話,反問他,“你自己為什么挨打自己都想不明白嗎?” 盧狀:“......”他哪兒知道?盧狀怎么想都想不到自己心里那點心思被兄妹兩看得透透的,壓根沒往那方面想。 最后,只當譚振興察覺到自己有偷懶的意圖而懲罰自己。 見他趴在長凳上裝死,譚振興心里冷哼,顧及盧老頭在旁邊,裝作悔恨愧疚的樣子道,“愛之深責之切,你莫記恨為師...” “沒,沒...”盧老頭連連擺手,“大公子打得好,有你這樣嚴厲的老師是大郎的福氣?!?/br> 盧狀:“......” 真不知譚振興給他們灌了什么**湯,尤其是他爹娘,白天來碼頭看望自己,不關心自己過得不好,盡問自己有沒有聽譚振興的話好好讀書,啰里八嗦許久,只考慮自己,盧狀心如死灰,趴著完全不想動,結果連這點都不能如愿,譚盛禮揮著木棍催他,“下去上點藥,好好養著,明早還得干活呢?!?/br> 譚盛禮到時,盧老頭正感激涕零的扶著盧狀回屋,譚振興則拿手帕擦拭著手里的木棍,那愛不釋手的模樣看得譚盛禮頗為頭疼,“振興...” “是,父親!”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補前兩天的章,今天還有更新的哈,慢慢還債??! 盧狀這個人啊,當爺爺了才會去參加科舉的,所以別糾結他!感謝在20200221 23:53:58~20200222 05:06:1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中華田園犬 23瓶;冰火、快躲起來啊 5瓶;蒲扇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44 語氣小心忐忑, 邊應聲邊麻溜地收起木棍, 到譚盛禮跟前時, 木棍被他虔誠恭敬的握在手里, 低眉斂目,模樣乖巧無比,儼然沒了剛剛那副頤指氣使的嚴師做派,譚盛禮唇動, 想說點什么, 目光掠過譚振興臉頰,只道, “過不久就入翰林了, 學生的事兒要安排好?!?/br> “是?!?/br> 翰林院乃官署, 能進去的至少得是個庶吉士,盧狀連舉人都不是,怎么能隨意進出?譚振興忘記這茬了,腦子快速轉著,思考怎么安頓他這個目無尊卑油嘴滑舌的學生... 突然,他呲著牙,嘿嘿嘿地笑了起來,笑容燦爛,臉頰的rou隨之跳動, 譚盛禮:“.......” “嘿嘿嘿...哈哈哈哈...” 盧狀是自己學生,德行有差丟的是自己的臉,譚振興丟不起那個臉, 故而決定好好教導盧狀,他入翰林自是沒法時時刻刻守著盧狀教他向善,不得不托旁人監督...還有比盧家更合適的人選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相信張氏很樂意攬下這個活兒的。 譚盛禮不知道他打什么主意,也懶得問,偏頭朝大丫頭道,“回屋做功課吧,吃飯時祖父喚你?!?/br> 姐妹兩進了族學后性格穩重很多,言行舉止也合乎禮儀,離去時不忘給譚振興行禮,中規中矩,譚振興滿眼含笑的點了下頭。 女兒生得漂亮,舉止優雅,功課完成得也好,作為父親他倍感自豪,就是收了盧狀這個學生后,天天忙得不可開交,好幾日不曾過問兩人功課,也沒功夫聽她們說族學的趣事,看姐妹兩提著書箱離去,譚振興生出絲愧疚,張嘴,“今日功課難不難,待會為父來檢查?!?/br> 姐妹兩回眸,面面相覷,大丫頭紅唇微啟,“父親與我們說話?” 這兩日的功課是女工,記得不錯的話,譚振興的女工很差勁來著,莫不是想偷師學藝?不是沒這個可能。 就說譚振興這件衣服衣領上的翠竹,是譚振興自己繡的,從綿州后,譚振興就喜歡在衣服邊邊角角繡些與眾不同的圖案,有時是蘭花,有時是梅花,喜好難以捉摸,偏偏家里人多,母親和小姑繁忙,沒功夫照顧他的喜好,父親就自己動手,唯有自己動手不會被祖父責罵,再者就是父親好強,無論什么都喜歡像科舉排名那樣排前邊,為此特別好學... 見姐妹兩質疑自己的好,譚振興面色微沉,見狀,大丫頭急忙說,“好?!?/br> 學就學吧,繼砍柴挑水下廚扛麻袋...多學門女工沒什么不好,相反,大丫頭樂得和他分享,笑盈盈道,“我和meimei先回屋等父親了啊?!?/br> 譚振興:“......”怎么聽著語氣感覺別扭呢? 譚振興沒有多想,屁顛屁顛地追著譚盛禮打聽國子監的事兒,國子監學生個個出身富貴,被他們恭維敬畏想必萬分愉悅吧,光是想想譚振興就合不攏嘴,眨眼問道,“父親,父親,國子監可有什么趣事?” “沒有?!弊T盛禮淡淡地說。 幾乎每日歸家,譚振興必狗腿地詢問國子監事宜,那八卦的眉眼看得譚盛禮好幾次想動手揍人,礙于有正事忙硬是忍住了。 譚振興有些失望,偌大的國子監怎么就沒什么趣事發生呢,薛家族學多大點地方,大丫頭天天回來有說不完的話,兩相比較,國子監也太無趣了點吧,得虧自己沒去,否則會被無聊死的,想起譚生隱日日去國子監求學,譚振興不禁有點同情他了。 驟然收到譚振興滿臉無聲關切的譚生隱:“......” “官家子弟學問參差不齊,但為人處事不會差,生隱弟有機會和他們打交道就多多學習吧?!弊T振興像個長輩,語重心長地告誡譚生隱怎么結交朋友,譚生隱偷偷看眼皺著眉頭的譚盛禮,沒有作聲。 譚盛禮問,“振興很感興趣?” 譚振興實話實說,“他們長于官家門第,從小耳濡目染,心胸氣度必然高雅吧?!弊T振興認識的官家子弟很少,廖遜兒子廖謙,楊府兩位少爺,給譚振興的印象特別好,尤其是楊府少爺,素不相識,見面就贈以銀兩銀票,數額巨大,全然沒把他們當做外人,骨子里的那份慷慨讓譚振興自慚形穢,平心而論,他如果處在楊家少爺的地位,贈人些衣物吃食舍得,要他贈以銀票是堅決不可能的,有那么多錢留給子孫后人不好嗎,揮霍在外人身上,他日子孫落難外人會幫扶嗎? 他不認同楊府少爺的做法,可不得不承認楊府少爺的舉動讓他心里暖融融的。 戶部尚書教出來的兒子境界高深,非常人能及也。 譚盛禮略微錯愕,不敢相信譚振興打聽國子監的事兒會因為這個,正在反思自己是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時,又聽譚振興道,“當然,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有那高雅之人,必然也有粗鄙之人吧...”余下的話譚振興沒說,但那幸災樂禍的眼神看得譚盛禮眉頭緊皺。 譚振興訕訕閉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