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世道好就出來做官,造福百姓, 世道不好就隱居起來不和旁人同流合污, 父親說眼下世道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 養精蓄銳, 為日后做準備。 不知從何時起,父親把后事都交代得差不多了,廖謙低眉, 重重吸氣緩解喉嚨哽咽,不好意思道,“譚老爺,唐突了...” 父親自昨日暈厥就不曾醒過,來請譚盛禮是他自己的意思,小廝說父親精神一直不錯,直至殿試放榜,聽聞譚家父子摘得狀元和榜眼,父親心情大好,饒有興致的翻出以前的書看,哪曉得看著看著突然暈厥沒了知覺,太醫把脈后也束手無策,小廝大驚失色,以為自己害死了父親... 其實和小廝有什么關系?父親眼下離開,是覺得時日到了吧。父親畢生致力于教書育人,為朝廷培養正直善良的官員,奈何國子監出了學生作弊的丑事,父親作為祭酒將其過錯歸咎于自己品行不佳沒有以身作則,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學生們做錯事做老師的難辭其咎...在發現學生作弊苗頭時父親早就萌生了引咎辭官的念頭,苦于找不著正直溫厚,明辨是非的人選,只能打起精神熬。 譚盛禮入京,讓父親看到了他心里真正祭酒該有的品行仁德智慧,這就有了拜訪譚盛禮邀其入國子監的事兒,天下讀書人為天下人表率,而譚盛禮是天下讀書人的表率,想要改善學風,修養讀書人的德行,那就讓飽讀詩書品德高尚的譚盛禮站在高處,讀書人以其為老師學其品質,學風自然而然就好了。 父親非常仰慕譚盛禮,廖謙想父親真到最后時刻,想見的恐怕就是譚盛禮了罷。 他恭恭敬敬地向譚盛禮拱手作揖表達歉意,譚盛禮動容,“哪兒的話,令尊通達明哲,剛勇堅毅,我心甚是敬重?!睂W生志向高遠且義無反顧,子孫后人受其影響,品行端莊,做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沒辦法不敬重他們,想到廖遜身體狀況,譚盛禮鼻尖酸澀,“走吧?!?/br> 趕得及的話,他想守著廖遜,讓他走得安心些。 陽光明媚,照在身上卻感覺不到暖意,起初他以為廖遜服藥是怕耽誤廖謙科舉,可經過他不顧國子監名聲嚴懲作弊學生后,他就知曉廖遜為何撐著身體不愿離去,不是畏懼死亡,而是畏懼自己死后無人照看的學生們,尤其察覺學生作弊敗壞國子監風氣,學生德行有損,他作為祭酒怎么能袖手旁觀,別說死,連生病都不敢吧...... “廖謙...”譚盛禮喚他名字,“你說來得及嗎?” 廖謙喉嚨滾熱,看向頭頂湛藍的天,不知是在回答譚盛禮還是在喃喃自語,“父親心里還有未完成的遺憾,他不會就那么走了的?!?/br> 廖遜病重,府里死氣沉沉的,譚盛禮隨廖謙徑直去了廖遜住的屋,雕花窗戶邊的書桌上還放著廖遜沒翻完的書,書頁隨風輕晃著,他這會醒了,睜著眼,和床前的兒子說話,聲氣不足,說的話含糊不清,看到譚盛禮,大喜過望,“譚老爺?” 有些時日沒見,廖遜消瘦得厲害,眼窩凹陷,顴骨突兀,嘴唇干裂得起了血絲,唯有那雙渾濁的眼落在譚盛禮身上時泛起了亮光,譚盛禮輕輕頷首,“還記得我應你的事兒嗎?” 他答應廖遜,會試后入國子監。 廖遜笑著點頭,枯瘦如柴的手掀開被子欲下地,譚盛禮疾步上前阻止,“躺著吧?!?/br> 聽他的話,廖遜躺著沒動,目光既炙熱又不舍的看著譚盛禮,隨即又看向旁側的兒子,欣慰地揚起抹笑來,“謙兒,謝謝你?!?/br> 廖謙明白此話何意,拱手,聲音啞得不像話,“比起父親為兒子做的,此事不值一提?!?/br> 要不是清楚廖遜的情形,譚盛禮無法將眼前的人看成病入膏肓藥石罔顧的人,上輩子死過,他太明白廖遜此時的精氣神是為何了,回光返照啊...譚盛禮心下哀痛,面上卻沒顯露多少,稱贊廖謙行事穩重,廖遜看了眼兒子,面露欣慰,“是譚家那位祖宗的功勞啊...” 譚家那位祖宗仁德無窮,堪稱百世之師,廖謙雖得他教導,可國子監事情多,日日早出晚歸的,極少親自督促他們讀書寫功課,倒是譚家祖宗和祖父留下的書籍手稿對廖謙他們影響更甚,說來慚愧,兒子不曾悉心教導,學生也沒教好,生命到盡頭時他才知道自己不是做老師的料,幾十年光陰錯付了啊。 他向譚盛禮感慨,譚盛禮搖頭,“你做得很好,作弊之事非你能控也...” “他們幾歲就入國子監求學,與我相處的時間遠比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要多,不是我的錯又是誰的錯呢?”廖遜說,“生不教,師之過也,我作為國子監祭酒,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君子行事多反省而嚴格要求自我,受罰的學生們或許只看到廖遜的不近人情,怕是不知他心底的愧疚與自責,如果不把此事說開,恐怕廖遜死后都不能釋懷,譚盛禮想了想,說道,“此事你確實有錯,卻非言傳身教不好之過,而是在學生作弊之初就該嚴厲懲治以儆效尤,杜絕作弊現象......” “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作弊之事上,你做得很好,國子監的名聲非但沒有受損,反倒愈發讓天下讀書人向往了?!眮砭┩局?,經過幾個州府,風氣并不算好,做老師的清高自傲,做學生的阿諛奉承,明明是讀圣賢書的地方但烏煙瘴氣的,委實讓人心寒,廖遜能正視學生作弊的問題難能可貴,他沒有說假話,國子監在讀書人心里的地位比以前更崇高了,都是廖遜做得好的緣故。 “是嗎?”廖遜臉上爬起笑來,“那就好,那就好?!?/br> 廖遜醒來差不多兩刻鐘,身體怎么樣他比誰都明白,知道自己沒多少時間了,廖遜給譚盛禮介紹國子監的情況,從監丞到各門授課先生,以及學生的大體情況,介紹得很認真,廖謙站在床前,時不時為其補充幾句,就這樣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鐘時間,廖遜已經發不出聲來,卻張著嘴啞聲道,“譚老爺,國子監就勞煩你了,多謝!” 他以為祭酒后繼無人,自己會死不瞑目,這刻真正到來時,心底反倒極為平靜,“譚老爺,謝謝你?!?/br> 國子監交到譚盛禮手上,他瞑目了。 腦袋慢慢垂下,譚盛禮握著他的手,嘴角含笑的看著他闔上眼,呢喃道,“不用謝?!?/br> 語聲落下,只感覺掌心的手慢慢往下滑落,譚盛禮揉了揉他的手,嗓音干得難受,“廖謙,令尊去了?!?/br> 噗通聲,廖謙幾兄弟跪下磕頭,臉上悲容難忍,哽咽出聲,“父親啊......” 離開廖府時,廖府門前已掛上了白布,府里的人嚎啕大哭著,哭聲悲戚,聽得譚盛禮濕了眼眶,廖遜的靈堂已經布置好了,聞訊來吊唁的人陸陸續續上門,多是同街鄰里,年歲和廖遜相仿,入門時無不露出悲慟之色,廖謙讓車夫送他回府,譚盛禮拒絕了,自己慢慢順著街往回走,經過譚家以前的宅子外面,心情不像上次復雜,伸出墻的樹長出了綠葉紅花,甚是好看,他走得很慢,到拐角時,他回眸瞅了眼自己走過的路,青色石板路上延伸到盡頭,清幽雅靜,不顯任何走過的足跡,就像墻上迎風飄揚的枝葉,哪兒記得去年的風呢? 廖遜的死傳得很快,街上的讀書人都在聊此事,除了感慨廖遜的死,更多在聊下任祭酒大人,國子監祭酒大人要么有博覽群書的學識,要么有深遠遼闊的仁德,縱觀國子監幾位先生,前者不難,難的是后者,幾位先生德才皆有,名聲亦是不錯,可做祭酒的話貌似資歷不足。 搜刮了遍自己所認識的人都找不到合適的人物,有讀書人道,“你們說會不會從文武百官里挑???” 國子監祭酒關乎著天下讀書人的行事準則,若不能讓讀書人信服,將來恐怕會出事,眼下廖遜去世,除非從文官里挑個大人接替廖遜的職位,否則國子監會出亂子。 “不會吧?!迸赃呑x書人道,“祭酒大人雖有官職,卻是個閑職,沒有文官喜歡領這門差事吧?!碧依顫M天下又怎么樣,不如手握實權來得重要,他們走科舉自然盼著做個有實權的官員,國子監這樣的清水地方沒幾個人想去。 祭酒大人的人選,真是不好說。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209 23:59:57~20200211 03:09: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二月紅夫人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個胡蘿卜醬 2個;nika、流云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琉璃謖櫻 70瓶;白玉為堂 40瓶;佛了一個丙 36瓶;云 20瓶;偽杰心痛 14瓶;teenia、湖底的小妖怪 10瓶;菡萏開處、一萬年后我從林中走過 5瓶;明哥 2瓶;佳慧、顧言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34 他們眉眼鮮活, 臉上盡是對新任祭酒的期待,譚盛禮輕聲低嘆, 快速地從旁經過......他以為, 德高者離世,世人多悲傷緬懷哀嘆自省, 事實并非如此,比起他的離世,讀書人更在意他的職位由誰接任...... 嘰嘰喳喳的聲音被譚盛禮甩在身后, 但心里難過更甚, 廖遜克己復禮,勤勤懇懇,死前放心不下的是讀書人的教養,可他們看不到他的擔憂, 春風滿面, 像在談論個無關緊要的人, 師道尊嚴, 不該是這樣的,他嘆著氣, 心事重重地往回走。 陽光炙熱,街上行人穿著春衫,面目含笑,輕松愜意,但譚盛禮只感覺到了冷...... 到集市街時,旁邊突然伸出雙手拖住了他的手, 猝不及防的動作驚得譚盛禮哆了下。 “譚老爺,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我看你臉色不對?!?/br> 是街邊行乞的乞丐,平日沒少受譚盛禮恩惠,遠遠的見譚盛禮腳步沉重,面色發白,擔心他身體不好,故而伸手扶住了他。 譚盛禮怔怔地抬眸,乞丐滿臉擔憂,“譚老爺?” “我無事?!?/br> 乞丐拘謹地松開手,退后兩步給譚盛禮行禮,“冒昧了?!?/br> “譚某該道聲謝才是?!弊T盛禮拱手,“多謝關心?!?/br> 乞丐臉熱,不好意思地擺手,“不用不用...譚老爺不嫌我冒犯就好?!彼钦婵醋T盛禮臉色不好,擔心他當街暈倒,他們走街串巷的行乞,見過好些上了年紀倒地猝死的人,他能對旁人冷眼旁觀置之不理,卻無法眼睜睜看著譚盛禮出事,行乞大半輩子,打賞銀子的貴人數不勝數,唯有譚盛禮的饅頭包子讓他倍感踏實。 “哪兒的話?!?/br> 見角落里還有其他乞丐,譚盛禮去包子鋪買了幾個包子,乞丐過意不去,“譚老爺...我...”他上前不是為行乞,就是怕譚盛禮像那些人死了......他希望譚盛禮活久點...... “我懂,這是譚某的心意,收著吧?!?/br> 乞丐低頭,恭敬地收下,包子熱和地冒著熱氣,乞丐雙手兜著,轉身時,突然回眸看了眼譚盛禮,好像有話要說,顧及譚盛禮氣色不好,兀自往前去了,將手里的包子分給其他人,各自拿著就狼吞虎咽起來,乞丐沒有固定居所,多是哪兒的人善往哪兒湊,有剛來的乞丐問,“這可是位大善人?” “不是?!?/br> 乞丐里,好幾個異口同聲的回答。 那人略有遺憾地哦了聲,幾口吃完手里的包子,問他們明日又去哪條街,京城雖大,但不是每條街都能去的,像那達官貴人住的長街寬巷他們就不敢去,大戶人家規矩多,稍有不慎被打死都不知,因此多往百姓商人住的街道去。 “不知?!眲倓傉f話的幾個乞丐冷冰冰又說了句。 這下乞丐們都不說話了,包子下肚,這兩天是餓不死了,或懶散的靠墻坐著,或躺著睡覺,或起身離開,走到遠處的譚盛禮回眸望著散開的乞丐,身體暖和稍許,世間終究善人多的...... 盧老頭先回府,聽說廖遜身體不好,譚振興料到譚盛禮回來心情會不佳,聽聞廖遜死訊,更知譚盛禮會難過,世間每少個善良人,譚盛禮就會如同失去位好友般,何況廖譚兩家源遠流長,廖遜去世,譚盛禮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他再三提醒譚振學和譚生隱收斂點,莫惹譚盛禮不快。 “大哥亦如是?!?/br> 譚振興:“......” 比起兩人,他犯錯的時候好像更多,譚振興有些擔憂,不禁回想之前有沒有做譚盛禮忌諱的事兒,沒有!嘿嘿,沒有!譚振興拍拍胸脯,自信滿滿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數著呢?!?/br> 譚振學和譚生隱對視眼,沒有說話,繼續低頭做自己的事兒。 譚盛禮給了幾本書讓他們做批注,會試前就給了,到現在還沒完成,眼看綿州鄉試結束,過不久譚振業他們就會來京,于是商量著趁早完成這事,等譚振業來京,抽幾天時間陪譚振業在城里逛逛...... 見譚振興擱下筆要出去,譚振學問他,“大哥去哪兒?” “去找盧叔?!庇浀藐惿竭^世,譚盛禮獨自在屋里關了許久,害怕他出事,譚振興想讓盧老頭陪譚盛禮說說話,同為老人,更能感受彼此的悲喜,盧老頭和譚盛禮聊聊天,譚盛禮心情自然而然就好了。 偏偏盧老頭有心事,唉聲嘆氣的,譚振興怕他了,譚盛禮本就情緒低落,再聽盧老頭長吁短嘆心情豈不更差?心生好奇,他狐疑的看著盧老頭,“盧叔也為廖祭酒的死難過?” 廖遜身為祭酒,言行合乎禮儀,行事不偏不倚,可為天下讀書人表率,他的去世于讀書人而言是莫大的損失,他是讀書人,難過無可厚非,據他所知,盧老頭和廖遜沒什么交情吧,難道共情于讀書人的悲傷?那盧老頭可不是個普通人喲。 在他火熱的注視下,盧老頭嘴角微僵,“不是?!彼氲氖亲约覍O子,兒子兒媳性格不好,會拖累譚盛禮名聲,可要他置孫子前程于不顧他狠不下心來,有心和譚盛禮商量找其他法子幫孫子,沒來得及呢,譚盛禮就被廖家人喊走了,回來后神色哀戚,他倒不知如何開口了。 “那你嘆什么氣?”虧他以為他是個悲天憫人的大善人呢。 盧老頭難以啟齒,譚振興想到什么,湊到盧老頭臉前,突然嘿嘿嘿的笑了起來,“盧叔,老實說,是不是那件事...” 清晨他們去碼頭,遇到隔壁老婦人出門買菜,鬼鬼祟祟的盯著他家大門張望......他們家有什么值得老婦人探頭探腦張望的???問其他人打聽了兩句,那位是個老寡婦,據說有意再嫁,而盧老頭和她好幾年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恐怕早就心生仰慕了... 嘿嘿嘿。 “盧叔,那是好事,你嘆什么氣???” 盧老頭:“......”不值得嘆氣嗎?盧老頭看向譚振興,雖是榜眼,但譚振興不如譚振學沉穩,比譚盛禮更是差遠了,不過他孝順是真孝順,善良是真善良,盧老頭心思微動,“大公子,有件事能否請你幫個忙?” “那...不好吧?!彼峭磔?,又是男子,給人做紅娘太不合適了,可看盧老頭愁得不行,譚振興不忍拒絕他,雙手環胸道,“你說說吧?!?/br> “我兒子和孫子找來了,我孫子已經是個秀才了,學問不高,想拜譚老爺為老師,潛心讀書考科舉......”盧老頭將孫子的意思說了,又將家里的腌臜事兒說了通,聽得譚振興連連甩頭,對盧家那對父子破口大罵,情緒比盧老頭還激動,盧老頭:“......” “大公子,我......”盧老頭試圖打斷譚振興,可他根本插不進去話,只看譚振興咬牙切齒的說,“你不會想讓父親收你孫子做學生吧...” 盧老頭羞愧地點頭,就看譚振興變了臉,“真是糊涂,那樣狼心狗肺的子孫要來何用,不是給父親惹事嗎?” 盧老頭:“......” “你既離了家還是莫管那些糟心事得好,你也甭看我父親好說話就為難他,要我說啊,你們家那窩人是從根里爛透了,豬狗不如,誰管誰倒霉?!弊T家再是落敗,再是不爭氣,但沒人敢不孝順父母,盧老頭被兒子兒媳逼得離家出走,那些人的歹毒可想而知。 譚振興忿忿道,“要我說啊,你莫被豬油蒙了心,就那窩不仁不孝的子孫,留著也是給祖宗蒙羞,我要是你啊,至今將其亂棍打死得了?!?/br> 盧老頭:“......” 譚振興又擺手,“罷了罷了,我還是自己去開導開導父親吧?!眲e讓盧老頭去又說起盧家煩心事來,走前,譚振興認真叮囑盧老頭,“日后莫再讓父親收你那群白眼狼孫子為學生了,丟人現眼!” 盧老頭臉色煞白,唇動想說點什么,奈何半晌說不話來,而譚振興沒有耐心,急急奔去找譚盛禮了。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盧老頭久久沒有離開,天快黑時,前邊有人敲門,是兒子和孫子,來問他譚盛禮的態度,好些年未見,兒子眼角都起褶子了,張揚的臉不再年輕,眼神卻如年輕時般犀利,他聽到自己的聲音說,“廖祭酒過世,譚老爺心情不佳,等兩日吧?!?/br> “爹,大郎能不能有出息就看你了啊?!?/br> 盧老頭僵硬地扯嘴角笑了笑,目光落在朝氣蓬勃的孫子身上,眼底閃過絲掙扎,最后,輕輕點了下頭... “那我們等兩日再來啊...”丟下這話,父子兩就掉頭走了,留盧老頭站在臺階上怔怔地看著他們,許久都沒有進門,直至聽到隔壁吱呀的門響,他心虛似的踏進門檻關上了門,街坊鄰里嘴碎,盧老頭擔心她們亂嚼舌根,譚振興對孫子印象極其不好,若再聽說什么,恐怕就更沒戲了。 可他不知,譚振興在譚盛禮面前將他子孫不孝的事兒添油加醋的渲染,就差沒去衙門告發他們了,說到后邊,譚振興不記得自己是來開導譚盛禮的,義憤填膺道,“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意,那窩子人有什么啊,父親,你莫看盧叔可憐就答應了他,你不是在幫他,是在害他啊?!?/br> 譚盛禮:“......” “虧我以為他開口是讓我想法子撮合他和隔壁老寡婦的親事,真是高估他了?!?/br> 譚盛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