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譚振興覺得這道題沒什么好說的,作為功課太簡單了點,秉著虛心嚴謹的態度,他不著急回答,翌日到碼頭后,裝模作樣的先去問碼頭的雜工攤販詢問,哪曉得問了十來個人都說不清楚原因,且他們也奇怪,好多年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工錢暴漲四文,太突然了。 譚振興隱隱嗅到不同尋常的味道,看來姜還是老的辣,譚盛禮隨意出個問題都可能牽扯到很多事兒啊。 漲工錢的事情傳開,今天來了很多雜工,男女都有,甚至還有牽著孩子的婦人,婦人想法很簡單,工錢高,再沒力氣上午總能扛個幾袋吧,幾十文銀錢呢,不掙白不掙。 人多的后果就是隊伍太長,等譚振興意識到這個問題,前邊管事說先來后到,排前邊的五十名有資格扛麻袋。 譚振興粗略的數了數,郁悶得不行。 “怎么辦,咱們今天掙不到錢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112 04:27:30~20200112 22:11: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歲歲無尤 5個;流云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酒妹、24547051、aptx4869、rourou 20瓶;大衛田納特甜 16瓶;我就是來看的、旅途 10瓶;三好娘子 6瓶;那時煙花笑 5瓶;暢?、amandasdu、q、邊月滿西山、梟倚蒼穹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02 碼頭天天有貨船靠岸, 但時辰不同, 且貨物多少不等,錯過這個機會,不知要等什么時候去, 譚振興埋著頭, 怨念極深地凝望著排起長龍的隊伍, 漆黑幽怨的眼神快把人瞪出個窟窿來, 譚振學四下張望了眼,道,“錯過就錯過罷,去問問漲工錢的事?!?/br> 雜工和攤販道不清楚原因,其他管事總該知道點什么,譚振學走向登記名字的管事, 他拿著筆,低頭專心記名,眼神掃過牽著孩子的婦人時, 握筆的手微微頓住, “帶著孩子來扛麻袋?” 扛麻袋的隊伍里有女子,管事們找雜工不分男女, 扛得動就行,面前的婦人身材嬌小纖細,不像能干重活的人,管事問,“以前來過嗎?” 如果沒有經驗, 不如挑個身輕力壯的漢子來,體力好,動作麻溜,能盡快完成任務,管事看了眼她身后,不肯給她記名,婦人臉紅成了柿子,“管事,我...我能行?!?/br> 聲音嬌弱,管事公事公辦的口吻,“扛麻袋是個體力活,你帶著孩子怎么做?”假如麻袋摔下來砸著孩子,他們就背上官司了,管事最怕給主子招黑惹上麻煩,扯著嗓門沖隊伍喊,“如有帶著孩子來的人直接家去罷?!?/br> 婦人臉色由紅轉白,推開手邊的孩子,祈求道,“請給我個機會吧,我讓他在角落里待著,不會添麻煩的?!?/br> 管事不聽,問婦人后邊男子的名字,“姓名?!?/br> “大庸,五十斤麻袋?!笨嘎榇耙o管事報備,接下來每趟都要報自己的名字和麻袋數,方便管事記賬,經常在碼頭扛麻袋的雜工都知道。 管事擺手,“后邊?!?/br> “二狗子,三十斤麻袋...” 報了名字和重量,雜工們就往貨船走了,婦人被排擠在外,倉皇無助的牽著孩子的手,臉紅了又白,白了又紅,直到管事登記好五十個人,她失魂落魄的牽著孩子走了。 管事也走向不遠處的馬車,在那兒等著給雜工們計數,譚振學上前拱手見禮,管事怔然,回眸瞅了瞅身后,“請問這位公子有何事?” 譚振學注意到他衣領繡有柳字,但不知他真正姓什么,他先介紹自己,直截了當地問今日工錢,管事面露戒備,“不知公子打聽工錢所謂何事?”工錢是定好的,每家每戶都給這么多,偶爾主子心情好會給賞錢,看譚振學書生打扮,面相和善,他說了工錢。 五十斤麻袋六文錢,三十斤麻袋四文錢。 和以前相同,譚振學擰眉,管事看他神色不對勁,“可是有何不妥?” “沒有?!倍际沁@么給的,是楊府管事多給了,他道,“昨天工錢突然漲了,在下心生好奇問兩句而已,沒有其他意思,還請管事別多想?!?/br> 同為管事,楊府管事漲工錢的事管事自然有聽說,出門時也曾和主子提過此事,主子說楊府有意討好某些人而變著法子更改規則,他們用不著效仿,維持原狀即可,想到這,管事瞳仁驟然放大,他差點忘了,楊府想討好的人或許就是眼前的書生。 譚振學,帝師后人,楊府有如今的地位都是托帝師的福。 他拱手作揖,“見過振學公子,小的有眼不識泰山,還請振學公子見諒?!?/br> “管事認識我?”譚振學愕然。 管事點頭,想說京里各大府邸恐怕沒人不知道譚家人罷,帝師去世,譚家迅速的沒落搬離京城,最后回歸鄉野,幾十年間不曾出過人才,朝堂政權更迭,像譚家自然沒落的寥寥無幾,數十年過去,老人教育子孫最愛以譚家人為例... 誰知,譚家又出了個品行高潔,受人敬仰的人物,據說所到之處,盡是百姓和讀書人的贊美聲,其文章更是登峰造極,不輸當年的帝師,別看京城風平浪靜,私底波濤洶涌著呢,眾人都在觀望,觀望譚家人在會試的表現,又或者將掀起怎樣的波瀾。 出乎意料的是,譚家人低調不張揚,進京后就安心學習...以及扛麻袋掙錢。 管事拱手,“振學公子文采斐然,風姿卓越,小的怎會不知道呢?” 明顯的客套話,譚振學還禮,“管事謬贊了?!?/br> 管事不知譚振學是否清楚楊府漲工錢的目的,抱著交好的態度,他委婉地提了兩句,譚振學若有所思,后邊的譚振興則滿臉困惑,待兩人交談完,譚振興拉著譚振學去涼亭,“他什么意思啊,楊府是看在我們的面上漲工錢?”怎么回事??? “再問問吧?!敝谰売?,再問攤販打聽楊府的事就容易多了,萬萬沒料到當今戶部尚書楊明訣受益于譚家書籍,可和他們有什么關系,祖宗的書是楊家人堂堂正正花錢買的,從中悟到道理是他們有本事,完全沒必要想方設法的來討好他們,比起梁州拿祖宗的書墊桌腳,平州兩文錢都沒人要的情況,祖宗應該樂于看到有人融會貫通憑本事改換本庭的罷。 對楊府管事的做派,譚振興感慨,“是個實誠人啊,不愧是尚書,其遠見卓識不是旁人能比的?!?/br> 譚振學道,“再問問吧?!币运麑ψT盛禮的了解,輕易就問出的答案必不是事實。 譚振興也覺得不像表面簡單,“問吧?!?/br> 又問了許多人,聊到楊譚兩家的恩怨,他們滔滔不絕,眾說紛紜,譚振興竟然聽到有人說祖宗死后,譚家人遭jian人算計不得已賣書給楊家的,那人雖未明說,但jian人就是楊家人無疑了,問到最后,譚振興都分不清是真是假了。 “二弟,你覺得他們的話可信嗎?” 譚振學遲疑,“不好說?!?/br> 這時候,扛完麻袋的雜工們排隊領工錢了,發覺工錢沒漲,好些人交頭接耳,膽大的直接詢問管事原因,管事板著臉,不茍言笑道,“工錢向來這么多?!庇植皇怯龅教鞛?*,平白無故的怎么會漲工錢。 奔著高工錢來的雜工心有抱怨,五十斤麻袋的十文錢很好算,突然變成六文,又有人算不清楚了,只得向譚振興他們求助,沒錯,譚振興他們成為碼頭的長期雜工后,其他雜工開始信任他們了,經常問他們自己該拿多少工錢,尤其是算學不好的,為圖省事,經常昨天扛多少麻袋今天就扛多少麻袋,天天扛同樣的麻袋數就不怕算錯工錢,譚家兄弟來了后,他們想扛多少麻袋就扛多少,完全不怕被管事忽悠克扣了工錢。 他們問,譚振興就給他們算,他算學厲害,有那想昧工錢的管事徹底不敢亂來,雜工們身份低微,可狠起來不是好相處的,加上貪污工錢傳出去不光鮮,傳到主人耳朵里更是吃不了兜著走,譚振興恐怕自己都沒發現,有他們算工錢,雜工們領工錢更快更準確了。 待領了工錢,江面又有貨船來,雜工們驚喜走向新的管事,譚振興眼疾腳快,像升空的煙火,嗖嗖嗖的沖了過去,大喊,“我,我們兄弟,譚振興譚振學譚生隱,五十斤麻袋?!?/br> 這艘船的貨多,麻袋多,他們搬到下午才搬完,除了工錢,每個人有五文錢賞錢,譚振興只要了工錢,賞錢如數還給管事了,后邊人不解,幾乎每次,有管事給賞錢譚振興他們都不要,不禁問他們,“大公子為何不要賞錢啊?!?/br> 街邊乞丐都看得罵他們是蠢貨了。 “在我們眼底,工錢是我們該得的,賞錢不是?!?/br> “可是害怕被其他讀書人知道了嘲笑?”他們已經知道譚振興幾兄弟是帝師后人了,不知誰先傳出來的,說帝師后人淪落到扛麻袋養家糊口,帝師如果活著,恐怕會羞憤跳江吧,讀書人間的事兒雜工們不懂,靠體力掙錢,遇到心好的人打賞銀錢是運氣,運氣來了,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也是看譚振興他們人好,真心和他們說這些。 譚振興道,“讀書人不需要運氣,需要的是勤奮和刻苦,我們不怕讀書人嘲笑...”是怕回家挨打,是怕日后遭御史彈劾,謹慎行事絕對沒錯。 忙到現在,三人餓得前胸貼后背,等不及回去用膳,他們決定找間面館吃面填飽肚子再說,豈料,在街上遇到兩個錦衣華服五官精致的男子,他們邀請自己去酒樓小坐,不認識的人,譚振興如何會和他們走,拱手道,“多謝兄臺美意,家父還等著,就不多耽擱了?!?/br> 看得出來,男子身份很尊貴,因為后邊跟著幾個訓練有素的護衛,個個身形魁梧,兇神惡煞,讓譚振興想到科舉進場時負責搜身的衙役,雙腿哆嗦,不受控制的站去譚振學身后,譚振學上前,彬彬有禮道,“不知兄臺怎么稱呼?” “楊嚴謹...”穿著藏藍子祥云紋直綴的男子道,“這是胞弟楊嚴峰?!?/br> 楊府人,譚振學拱手,“見過兩位少爺?!?/br> “免禮吧,我們有事要說,去酒樓吧?!苯稚先硕嗫陔s,傳到父親耳朵里,免不得又罵他們做事不過腦丟楊家臉面,他們晌午就在街邊茶館里坐著等,誰知左等右等不見譚家人來,擔心他們抄其他路回了大學,特意派人去碼頭盯著,確認譚家人過來才從茶館出來,裝作偶遇的樣子。 楊家兄弟常在酒樓混,進門后直直上了樓去了包間,譚振學他們跟在后邊,酒樓裝潢華麗,是他們生平看到過最富麗堂皇的酒樓了,哪曉得包間更甚...楊家兄弟的表現更更甚... 楊家兄弟行事簡單粗暴,落座后,直接掏出幾張銀票給譚振學,要他們拿著隨便花,只要不去碼頭就好。 豪爽闊綽得像個傻子!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112 22:11:26~20200113 03:50:0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霞不瞎、阿八說七七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我是婷葶、一棠 10瓶;放開那個大叔讓我來、阿八說七七 6瓶;瓶醬、不喝水的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103 “不知兩位少爺是何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無論出于什么目的, 這錢都不能收,譚振學垂眸,聲音潤潤的。 去碼頭是譚盛禮的意思, 在那兒, 他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有權勢滔天的皇親國戚, 有jian詐狡猾的商人,也有走街串巷的攤販乞丐,勤勞樸實的雜工,身份不同,為人處事不同,他們學到了很多, 并不純碎為了掙錢,楊家少爺的要求他們辦不到。 譚振學不卑不亢,談吐從容, 錢財面前, 沒有露出丁點貪婪之色,楊嚴謹和楊嚴峰皺眉, 人心不足蛇吞象,不怕人貪,就怕人不貪,又從懷里掏出幾張銀票,“這樣呢?” 被護衛嚇得心軟腿抖的譚振興慢慢恢復了神智, 滿滿貪色的望向桌上的銀票,雙手發癢,不受控制地往前伸去,就快摸著銀票時,突然射來道灼熱的目光,他抬眸,迎上譚振學不贊同而略微警告的眼神,慢慢縮回了手,挺起胸膛,大義凜然道,“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還望兩位少爺體諒?!?/br> 譚家祖上清貴,縱然老祖宗身為帝師,但府里積蓄并不豐厚,眾所周知,譚家僅有藏書值錢而已,這么多的錢,譚振興還是頭次看到。 他知道,不能要。 “你們扛麻袋不就是為掙錢嗎?給錢都不要?”楊嚴謹是楊府長子,生得眉目俊朗,臉色紅潤,和膚色暗淡的讀書人比,他明顯有精氣神得多,言行舉止更是尊貴,看著就是大戶人家養尊處優的少爺,不懂人間疾苦,就桌上的銀票,夠尋常百姓花兩輩子了,他眼睛都不帶眨的給了他們。 自己傻就算了,身邊兄弟還跟著傻,楊府怕是要沒落了啊...譚振興正有此感嘆,卻見楊嚴謹伸手進懷里,又掏出兩張紙來,這不是普通的紙,而是房契,譚振興:“......” 比起楊府將來是否沒落,他更在意另外件事,書中自有黃金屋,譚家祖宗留的黃金屋要比他想象的壯觀啊,本該是他們的,怎么就落到外姓人手里去了,祖宗不開眼啊,譚振興算明白父親往年為何常醉酒在祠堂里失聲痛哭了,他們慘啊。 他心情復雜,譚振學則坦然得多,說道,“楊少爺何須如此,我們兄弟在碼頭扛麻袋僅想貼補家用而已,你這么做,真是折煞我們了?!睙o親無故的,又給銀票又給房契,無功還不受祿,何況彼此是毫無交集的人,譚振學直言,“請楊少爺把錢拿回去吧?!?/br> 這話拉回譚振興思緒,再看楊家兄弟,總覺得他們居心不良,傻子給錢不挑人,楊少爺指明錢是給他們的擺明了里邊有事,他心里警鐘大作,附和譚振學道,“收回去吧?!?/br> 楊嚴謹:“聽說你們是靠著砍柴維持生計進京的,我們兄弟體諒你們不容易,幫襯一二罷了,用不著太過感激,只要往后不去碼頭,銀票和房契就是你們的?!?/br> 不等譚振學回答,譚振興為難地搶答,“怕是不行?!?/br> 扛麻袋是他們在京里僅能想到掙錢的路子,豈能說不去就不去,況且他好奇楊家兄弟為何介意此事,譚家沒落,楊家買書無可厚非,而且幾十年過去,兩家長輩都不在了,以前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各過各的生活,哪怕日后有往來,也是他們為官后了。 他們想不到楊家少爺用意何在,殊不知楊嚴謹也不懂他們在想什么,尋常人看到銀票早兩眼放光有求必應了,譚家幾位竟無動于衷,反應讓人費解,楊嚴謹問,“是嫌錢少嗎?” 譚振興搖頭,“和錢無關,楊少爺,我們砍柴挑水扛麻袋貼補家用,掙多掙少是我們兄弟的能耐,我們欣然接受,收了你的錢,我們就無法再心安理得的繼續讀書咯...”讀書明理,安貧且樂道,哪能為錢財而折腰呢,再者,他不相信天上有掉餡餅的好事砸到他們身上,他有這個自知之明。 踏踏實實讀書走科舉是他們振興家業的途徑,其他都是旁門左道。 “迂腐?!睏顕乐敯櫭?,“我們兄弟是看在舊人情分上幫襯你們,何須介懷?” 君子之交淡如水,舊人情分不該如此。 沒有達成共識,譚振興他們勢必還要去碼頭的,離開酒樓時,譚振興回眸望了眼雕梁畫棟的房頂,問譚振學,“我沒丟譚家的臉吧?!?/br> “沒有,大哥做得很好?!?/br> “快找間面館吃點東西吧,餓死人了?!弊T振興低著頭,飛快的走了出去,譚振學和譚生隱迅速跟上,這條街富貴繁華,沒有面館,譚振興又忍不住罵人了,要不是看楊府少爺有情有義,怕是會將兩人罵得狗血淋頭,不管怎么說,能看往昔情分施以援手的情誼難能可貴,回去和譚盛禮說起,譚振興很是動容,世間還是重情重義的人多,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楊家人做到了,難怪莫名奇妙的漲工錢,是變著法子貼補他們呢。 “父親,祖宗的書寓意無窮啊?!彼M京后,功課進步明顯多虧祖宗的書,梁州讀書人歸還譚家祖宗的書他們都有認真讀,受益頗豐,他不禁納悶,像他這樣的人讀過祖宗留下的書都能收獲許多,以他祖父他們的才學,不說媲及祖宗,不至于沒落到靠嫁女過日子的地步啊。 難道受jian人所害? 譚振興想不明白,問譚盛禮是否明白,若是明白,務必要告訴他們,好讓他們引以為戒,防止子孫后代重蹈覆轍,可是等了半晌都不見譚盛禮回答,直到譚盛禮的視線落向別處,他順著譚盛禮的目光偏頭看到床頭懸掛的木棍才恍然大悟,譚家沒落是祖宗不打人造成的啊。 別問譚振興為何知道,以譚家人的孝順,祖宗真要留了木棍,勢必要傳到他手里的,然而他祖父,他父親都不曾有,就說明譚家沒有木棍! 由此來看,木棍何等重要啊,棍棒底下不僅出孝子,還出才子,回到屋里,他急急拖出床底的箱子,箱子蒙了灰,他胡亂的擦兩下然后打開,最面上是層用布料包裹的物件,他小心翼翼的取出,抽出里邊的東西,木棍沒有灰,只是顏色不如以前有光澤了,這是他為兒子準備的,奈何汪氏肚子一直沒有動靜,譚振業又在耳邊說女兒如何好,以致于他好久都沒摸摸這根木棍。 此時重新握在手里,他差點熱淚盈眶,勸桌邊讀書的譚振學和譚生隱,“父親說譚家沒落是祖宗沒打子孫的緣故,咱們要謹記這個教訓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