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剛走出住舍,就有侍童過來,低聲提醒他,說是林司業要見他。 溫瀛知道逃不掉,本也打算主動去與林司業說明情況,這便跟著去了。 林司業是位六十多歲、精神矍鑠的老人,在國子監任職數十年,是位十分愛才、惜才之人,與那舉薦溫瀛來國子監念書的冀州學政是密友。 溫瀛年紀小、長得好、學識高,雖傲氣了些,但在學業造詣、尊師重道上從未有過半分錯,前途rou眼可見,以林司業為首的一眾學官都十分看重他,萬萬沒想到,他會突然退了國子監的住舍,要搬出去住,且現下在國子監外虎視眈眈等著的,赫然是毓王府的人。 林司業痛心疾首:“你真糊涂啊,小小年紀不學好,竟跟著他人走這樣的旁門左道,你當真太叫老夫失望了……” 溫瀛垂眸:“學生只是去毓王府借住,做毓王殿下的門客,并非做那些荒yin之事?!?/br> 這樣的話委實沒什么說服力,毓王殿下花名在外,誰不知道他是個不學無術、風流浪蕩的,這樣的人,會需要什么正兒八經的門客? 林司業自然也不信:“誰教的你去投靠權貴?你這樣的學識,規規矩矩地下場考試,登科及第就在眼前,何必去與那些貴人糾纏不清?就算真去做門客,又為何要做毓王府的門客?毓王殿下身份地位尷尬,你怎能只圖眼前一時利益,不顧以后?” 林司業一時著急,想要勸溫瀛迷途知返,說了他在別人面前輕易不會說的話。 其實不用他提,所有人都知道,凌祈宴這個不是太子的皇嫡長子,身份有多尷尬,他與太子不睦,亦是人盡皆知,一旦日后太子登極,怎能容得下他。 那些個不中用的世家紈绔子弟,跟著凌祈宴吃吃喝喝還好說,畢竟他們都不是家中承襲爵位的那個,太子不會因為此就拿他們府上如何,其他人,誰不是離凌祈宴越遠越好,只有溫瀛這個反其道為之的,非要往上湊。 這些道理,溫瀛不是不懂,但他已拿定主意。 “學生有分寸,老師,學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br> 林司業長吁短嘆:“你當真是何苦,先前那衛國公府的小子糾纏于你,你不愿意,老夫還幫你提點了那小子,你若是因著擔心這事,老夫自會想法子護著你,何必又非要自個往毓王殿下眼前湊?!?/br> 溫瀛不肯解釋,只深深一揖,與林司業道歉:“老師對學生的好,學生俱都銘記在心,學生辜負了老師的期望,還請老師不要因學生動氣,氣傷了身子?!?/br> 申時三刻,溫瀛坐著毓王府的馬車,從毓王府的側門入府,王府里已打掃出西邊靠水的一處院子給他。 院中種著高大的梧桐,點綴滿夏花和一架薔薇,綠樹陰濃、繁花似錦,又有錦鯉在淺池中擺尾,風吹簾動,滿院幽香。 正房中一應家具擺設更顯精致,處處精雕細琢,墻角的香幾上,有香爐正裊裊升著香霧,細碎陽光經雕花鏤空的窗桕雕琢,在地上留下斑駁的光影,給房中更添了些鮮活氣息。 溫瀛目不斜視,并未多看,進房放下自己的包裹。 領他來的太監笑吟吟地告訴他:“殿下撥了這四個人伺候你,你若還有什么缺的,可直接說出來?!?/br> 溫瀛抬眸看了一眼,兩個婢女,兩個小廝,年歲看著都不大,嫩生生地低著頭,不敢多言。 “不用了,殿下有心,已經很好了?!?/br> 想了想,他又問:“殿下在府中嗎?我想去與他謝恩?!?/br> 若是換了別人這么問,這太監必不會回答,但眼下這人在殿下跟前正得寵,于是與他賣好道:“殿下今日進宮去了,要等端陽節之后才會回來?!?/br> 溫瀛點點頭,不再多問。 那太監又擠眉弄眼地遞了本冊子給他,提點他:“這是殿下讓你有空看看的,好好學著,日后才好伺候殿下?!?/br> 待到屋中人都退下,溫瀛才翻開那冊子,是本龍陽春宮圖,yin靡畫面不堪入目。 溫瀛有些無言,這位毓王殿下,腦子里除了這些東西,就沒別的了么? 第5章 宮中賜酒 凌祈宴進宮已有數日,他十二歲就出宮開府,宮里的寢殿早沒了,逢年過節回宮,都留宿在太后的寧壽宮里。 端陽節當日一大早,皇后沈氏帶著一眾宮妃來寧壽宮請安,太后不喜人吵,每個月只讓她們旬日過來一趟,今日是端陽節正日,眾宮妃們帶著皇子皇女,俱都到齊了。 除了凌祈宴這個長子,其他皇子皇女都在這宮里住著,年歲也都還小。 太子不在,他和皇帝還在前朝召見官員。 凌祈宴懶洋洋地睡到辰時過才起,打著哈欠出現在寧壽宮正殿,心不在焉地與他母后沈氏,和其他幾個位份高的宮妃問安。 沈氏對他這副懶散模樣十分不喜,當即蹙眉教訓起他:“你看你像什么樣,這都什么時辰了你竟才起?你二弟他早一個時辰,就跟著你父皇去上朝了,你能不能學學他?稍微長進一些?” “我學他做什么,他是太子我又不是,我也不需要上朝?!绷杵硌缙沧?,小聲嘟噥。 “就你這樣的,你父皇敢帶你上朝?你還想丟臉丟到滿朝文武面前去?” “……反正我做什么,你都覺著丟臉?!?/br> 沈氏聞言動了氣,還想教訓他,被太后制止:“宴兒,來祖母這里?!?/br> 凌祈宴換了副笑臉,倚去太后身側撒嬌賣好,哄得她老人家眉開眼笑。 沈氏一肚子教訓人的話到嘴邊,生生咽回去,絞了絞手中帕子,斂去眼里晦暗,低眸不再言語。 其他人眼觀鼻、鼻觀心,只當沒看到。 誰都知道,皇后娘娘與毓王殿下母子失合,皇后生了三子,凌祈宴是她還在潛邸時有的,不過生凌祈宴時遭了些罪,凌祈宴剛滿百日,就被太后要去撫養,在太后身邊長大,因為一些事情,沈氏覺得凌祈宴克她,又與凌祈宴似天生沒有母子緣,分外不喜他。 再后面她有了二皇子和六皇子,心思就徹底偏了,對兩個小兒子愛如珠寶,尤其二皇子凌祈寓,只比凌祈宴小了兩歲不到,不像凌祈宴自小不學無術念不進書,這位二皇子天資聰穎、機靈聽話,不但沈氏喜歡,皇帝都更偏寵他,故一直拖著沒立太子。 凌祈宴十二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差點沒救回來,在他病得最重之時,沈氏沒來看他一眼,皇帝更是直接立了二皇子做太子,凌祈宴被太后叫人抱來寧壽宮,親自盯著一眾太醫給他施針喂藥,才將他從鬼門關搶回來。 再之后,他就被封了親王搬出宮去,若非太后舍不得,只怕皇帝皇后會直接給他一塊封地,將他攆出京。 沈氏不喜歡凌祈宴,凌祈宴自然也不喜她,對這位從未給過他半分關愛的母后,他只將她當陌生人。 在太后身側坐下,凌祈宴動手給她剝松子花生,太后喜得不得了,連連夸他孝順。 皇帝和太子進來時,凌祈宴正撒著嬌,與太后討漠北那邊剛進貢來的一張完整的銀狐皮,皇帝一聽皺眉訓斥他道:“你才幾歲,在哪里學的這么驕奢?什么好東西都想往自己那里攬?” 凌祈宴不以為然:“母后那張不是給了太子么,太子能有,我為什么不能有?” 那銀狐皮十分罕有,不但形狀完整,皮毛更是色澤鮮亮光滑,是上佳之品,一共就兩張,皇帝將之給了太后和皇后沈氏,沈氏那張又轉送給了凌祈寓。 沈氏先前就憋著火,這會兒聽聞凌祈宴這么說,更不高興:“怎么,你難不成還要事事都跟太子比嗎?你不看看你有哪里比得上他的?!?/br> 凌祈宴轉開眼,壓根不理她,只將她的話當耳旁風,眼見著沈氏就要動怒了,凌祈寓趕忙笑著打圓場:“不過一張皮子而已,大哥若是喜歡,我那張送給大哥就是了?!?/br> 他說著就要吩咐人去東宮取,又被太后打斷,太后也冷了臉:“行了,宴兒不就是想要張皮子,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東西,他喜歡給他就是了,翠柳,你去庫房,將我那張取出來,收拾好,待宴兒回府時給他帶上?!?/br> 被點名的大宮女應聲,這就去取東西了,皇帝不贊成地提醒太后:“母后,您別太嬌慣著他了,他這見了什么都想要的毛病,是得改改,哪有他這樣的?!?/br> “哪有你們這樣的父皇母后,你們一個個都的不疼宴兒,我這個老婆子還不能疼疼我孫子么?” 太后這話已經說得十分不客氣,沈氏的面色十足難看,當著一眾宮妃的面,皇帝的臉上也有些掛不?。骸澳负竽@說的哪的話呢,我們怎么可能不疼宴兒……” “疼不疼你自個心里有數,”太后沒好氣,“宴兒都十六了,總不能一直這樣,鎮日里無所事事,你這個做父皇的也別太偏心,好歹給他安排個差事吧?!?/br> 凌祈宴有一點訕然,他壓根不想辦差…… “他什么都不會,能做什么差事?”皇帝為難道。 “你不教他,不給他機會,他當然不會,難不成你要他一輩子都這樣?” 被太后懟得啞口無言,皇帝只得無奈應下,說回去會考慮。 之后的家宴上,沈氏一直板著臉,凌祈宴倒是高興得很,自顧自地吃菜喝酒,期間八歲的六皇子凌祈寧蹦蹦跳跳來他身邊,塞了一串五彩粽子到他手中,笑嘻嘻地眨眼:“我自己扎的,送給大哥?!?/br> 這位六皇子也是凌祈宴的嫡親弟弟,沈氏生的第三子,這小屁孩與凌祈宴關系倒是不錯,小孩也愛玩,從小就喜歡黏著凌祈宴,哪怕被沈氏教育過許多次,還是愿意跟凌祈宴玩。 凌祈宴將東西捏在手中晃了晃,五彩粽子是端陽節里小孩們喜歡佩戴的一種飾品,用硬紙疊成的小粽子,由五彩絲絨線捆成一串,佩在腰間,晃晃悠悠十分好看。 凌祈宴自然瞧不上這種小玩意,隨手接下,不以為意。 傻乎乎的凌祈寧絲毫沒察覺出凌祈宴的嫌棄,送了東西又回去自己座位。 申時之前,一頓家宴才結束,皇帝帶著太子離開,他們傍晚還要設國宴招待群臣。 太后身子有些不適,讓眾人各自散了。 回寢宮的路上,沈氏沒好氣地數落凌祈寧:“跟你說了多少遍,離你大哥遠些,你看他理你嗎?” 凌祈寧不服氣地嘟噥:“大哥是我大哥,為什么不可以跟他玩?!?/br> 沈氏氣不打一處來,身側的嬤嬤柳氏勸她:“娘娘,大殿下怎么說也是您嫡親的兒子,您就算不喜他,也別表現得太明顯了,不然叫人看了笑話,太后娘娘那里也討不到好?!?/br> 提到太后,沈氏愈發氣怒:“要不是她當初將那小子搶走,我們母子何至于變成如今這樣?虧得本宮當初九死一生才生下他,你看那小子可有半分將本宮這個母后放進眼里?進宮這么多日,他一次都未來過本宮這里請安!” 柳氏一時不知道當說什么好,只能一再重復勸她。 凌祈宴又在宮里多待了兩日,到底坐不住,跟太后招呼了一聲,拿著一堆從寧壽宮里討來的好東西,出宮去了。 離宮時路過東宮,有東宮里的宮人出來,攔住他的車輦,客氣道:“大殿下,太子殿下請您進東宮一敘?!?/br> “不去,”凌祈宴絲毫不給面子,“有話讓他出來跟本王說,本王不想進去?!?/br> 敢這么跟皇太子說話的,除了皇帝皇后太后幾位,只有凌祈宴了。 東宮人去而復返,捧上沈氏賜給凌祈寓的那張銀狐皮:“太子殿下說,既然殿下您喜歡,這張銀狐皮便一并送給殿下,還請殿下笑納?!?/br> 凌祈宴懶得多想他這二弟又是起了什么心思,直接叫人收下東西,這么好的皮子,不要白不要。 那宮人又道:“太子殿下還說,請殿下您不要這么倔,進了宮,好歹也去看看皇后娘娘?!?/br> 凌祈宴哂笑:“皇后娘娘有他這位孝子就夠了,需要本王去看她做什么,你去告訴太子,他的‘好意’本王心領了,讓路吧?!?/br> 馬車趕在宮鑰落下前出了宮門,回到毓王府,天色已經擦黑。 府門大開,一眾下人出來恭迎凌祈宴回府,凌祈宴直接吩咐人傳膳,剛坐下,想起被他故意晾了好些日子的溫瀛,叫了那日去迎人進府的太監來問話。 “那位溫郎君每日除了早出晚歸去國子監念書,就都躲在房中不出門,一直在看書,連膳食都沒怎么用,廢寢忘食?!?/br> 想來是秋闈的日子快到了,那小子正在頭懸梁、錐刺股,凌祈宴想了想,吩咐道:“去將他叫來,不用膳怎行,他還想做神仙不成?” 待傳話的人去了,凌祈宴又示意江林:“將宮里賜下的酒拿出來?!?/br> 每年端陽節,宮里除了賜下粽子,還會有菖蒲酒和雄黃酒,這菖蒲酒據說有壯陽之效,雖然凌祈宴喝來從來沒什么感覺,就不知道溫瀛那小子喝了會如何。 只要想一想那小子醉眼迷蒙、面泛桃花的模樣,凌祈宴就心癢難耐、意動不已,比喝一大壇菖蒲酒都有效,……他今日非得把那小子灌醉不可。 第6章 登徒浪子 凌祈宴沒等多久,溫瀛被人帶來,凌祈宴抬眼看著他走進門,這人還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模樣,進了這王府里頭,對著他這位毓王殿下,態度依舊沒好多少。 溫瀛換了身常服,是王府里賜下的衣裳,若非被傳喚來凌祈宴跟前,他也不會穿。 不過這一身華服錦衣穿在他身上,倒當真有些人模狗樣,凌祈宴心想著,可惜這小子命不好,這要是個世家子弟出身,只怕全京城的娘子們,都要爭著搶著嫁給他。 嘖,也幸好他不是。 溫瀛規規矩矩地見禮,立到一旁,凌祈宴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坐吧,陪本王用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