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天選之女、穿越宅斗女王、正妻顛覆史、小公子[娛樂圈] 完結+番外、[綜]我就是他、末日七年、睡醒的相府千金[重生]、[火影]meimei,我們去退婚吧、連理枝、游戲,在線直播 完結+番外
李成德急走過來,看到簡易擔架上的二兒子,差點控制不住老淚縱橫。但他咬緊牙忍住了。 對走在前面的一個侄子說:“你們先抬著他回去稍微等一等,我上山挖個東西就回?!?/br> 說完也沒顧得看跪在地下的小兒子,就沖著人參那里去了,李長訓又交代了幾句,也跟了上去。 李成德順著腦子里的路線,毫不費力的找到了那顆人參,別說長得地方還真的隱蔽,在這還算是外圍的第二座上山,能長到這么大,這簡直就算是奇跡。 為了不讓老三看到人參上沒有綁紅繩,李成德對兒子說:“你看著周圍,我去把它給挖出來?!?/br> 李長訓趕緊提高警戒,看周圍有沒有什么潛在的危險。 李成德簡單粗暴的把人參挖出來,那些小的參須都沒有仔細挖,就直接把挖出來的人參,用隨身帶來的布給包上。遞給李長訓說:“老三,你趕緊先下山,給你二哥用上?!?/br> 李長訓哪里敢把老爹一個人丟在山上:“爹,要不就一起走回去,要不就我背著你回去?!比缓缶褪且桓蔽覄e的就不聽你的樣子。 被李成德踢了一腳:“那還不趕緊走?!?/br> 王氏在他們父子走了之后,把李芬芳收拾好了,看著陷入昏迷中的孫女,想著老頭子吩咐自己的話,平復了一下心情就出去了。 先叫來老三家的,讓她按照最大的量開始熬粥烙餅。鄭荷花奇怪的問:“娘,這還不到大伯回來的日子,做那么多干什么?” “讓你做你就做,哪來的那么多話!”老太太把無辜的鄭荷花給訓了一句,扭頭去張芷蘭屋里了。 鄭荷花在心里默念了幾句:這是我男人的娘!這是我男人的娘!這是我男人的娘! 慢慢的把那口氣給壓下去,老老實實去做飯了。 張芷蘭從今天一早就覺得渾身不舒服,上午勉強起來,到了下午又開始發燒,現在也不能吃藥,只能喝了碗姜湯又躺下了。 見婆婆進來,她想起身被王氏給攔住了:“別起了快躺著吧,這一會好點了么?” “不知怎么了,這一會又心慌的很?!睆堒铺m老實的說出了自己的狀態。 王氏坐下后聽她這么說,心里已經完全確定這是老二出事了。不過面上卻沒有露出來,只是對她說:“你這都是第四胎了,一定會沒事的,就是以后這四個孩子,要cao心的的地方可不少!” 張芷蘭對婆婆的說法太贊同了:“是啊娘說的太對了,這生其實不難,就是養起來是真的麻煩?!?/br> 王氏見她有了點精神,就說起了當初李長謹去邊關的那幾年:“當初老二出去,只你自己管著元適他哥倆。本來我還想著你性格柔軟,還怕你應付不來。沒想到你竟然能做到那么好!都說為母則剛,真是一點不假?!?/br> 張芷蘭聽到婆婆說到這里,心中就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感覺現在渾身都開始發抖:“娘,是不是長謹出事了?” 王氏見她反應有點大,沒回答她的問題,只是提醒道:“想想你的孩子!” 張芷蘭強迫自己鎮定,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才又對婆婆說:“娘,你說吧,我能受得了?!?/br> 第18章 王氏見她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才接著說:“我也不知道具體是怎么了,但你爹今天一早也是不舒服,直到剛才突然心口疼的厲害,他說是老二可能出事了,就叫上老三一起上山?!?/br> 王氏看著兒媳婦變得蒼白的臉,又安慰道:“你也別太擔心,這也只不過是我和你爹的猜測,就怕萬一老二真的受了什么重傷,你心里能有一個準備?!?/br> 張芷蘭抓著被角的手,因為不由自主的用力,手上的青筋都顯露了出來,她硬壓住心里的不安,對王氏說“娘,我知道的,你別擔心,就算是長謹出事了,我還有這幾個孩子要照顧,我不能也出事,您不用擔心?!?/br> 雖然兒媳婦保證說她能挺住,但王氏還是不放心,叫過來玉錦,讓她去把村里專門給人接生的劉婆子給叫過來,王氏當然不會讓她說,老二家的已經有八個月了,怕一個不注意,說不定要早產。 只是交代她:“你就說你二伯娘有些發燒,請她過來看看,能不能用點藥?!?/br> 當十幾個壯漢簇擁著一個擔架來到家里的時候,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張芷蘭,還是看到擔架上人事不知的李長謹而差點暈倒!幸好被一旁的鄭荷花給扶住,要不然摔倒了就危險了。 王氏看到擔架上面色發暗的兒子,也是差點崩潰,再看跪在一邊的老四,心里明白多少應該和這個孽障有關系。她知道現在自己不能倒下,老頭子還沒回來,這里還要有人做主。 十幾個上山的壯勞力從山上抬下來一個人,村里人都看到了,李家村就沒有外姓人,哪一家有事都如同自己家的事一樣。村里人都往李長謹家里趕過去,族長聽到消息也趕了過來,路上就知道了受傷的是李長謹。 族長來了之后發現當家的人不在,就問李成德去哪兒了,一個抬李長謹下山的漢子就說:“成德叔讓我們先等他一會,說他上山挖個東西?!?/br> 這時候王氏也恢復了一點,讓人把李長謹先抬到馬車上,好方便李成德挖來東西后,能直接出發。 這邊王氏看著大家把李長謹給抬到馬車上,那邊族長就安排了幾個漢子回家騎馬,等一會跟著馬車一起去鎮上,人多好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