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好了,現在打發走了這個藍顏禍水,她要去梁王府上看看了。 不僅僅是梁王,喬青還下令說:“去。把長公主府上圍起來,不得隨意讓人出入?!?/br> 倘若梁王要討,那作為本地土著的大長公主就會是他的幫兇。 她是看了軍情的,西北那邊連著吃了好幾個敗仗,除了敵人的確來勢洶洶,更關鍵的還是自己人不行。 顧蕭是大齊朝不可多得的天才將領,年紀輕輕便在戰場上屢次立下奇功,幾乎征戰沙場從無敗績。 但是大齊朝并不只是顧蕭一個帶兵的將領,有性子謹慎守誠一些的,有突飛猛進蠻干類型的,但大多數是粗中有細。 和繼承爵位貴族們不一樣,地位高的武將,榮耀大多數都是實打實從戰場上廝殺來的。 現在一些位于朝中的位高權重的武將,大多也是年紀大了,才從戰場上退下來了。 畢竟要是胡亂指揮打了敗仗回來,皇帝當場就能讓他們血濺三尺,死無全尸。 哪怕是走了狗屎運呢,那你也得有這個能打贏仗的運氣。@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西北這一塊,不是喬青安排的人,是先帝的先帝,也就是喬青的便宜祖父定的人。 比起略顯昏庸的先帝,她這個便宜祖父要明智厲害的多。@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首先對方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國庫充盈,雖然算不上特別富裕,可是也改變了齊國,讓那些年更多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自己父親,也就是她穿來就翹辮子的那位先帝就差多了。 為了避免人家說他不孝順,當時的皇帝大部分留下來的東西和無關緊要的人,他都沒有怎么動過,包括邊境的這些將士。 邊境這些人,見喬青的祖父武皇帝的的時候還是很乖的,而且那個時候他們的年紀還算年輕。 在先帝手中,這些臣子沒有犯下什么大的差錯。 可偏偏在喬青手里,他們就來了個統統臥倒,這就很難讓人相信這僅僅是巧合,而不是他們有意為之了。 喬青擺著手指頭算了算,她喚來幾位武將:“父皇走了多久,這才不到半年,若是說敵軍臨時起意,能有這樣的規模,你們信嗎?” 武將安靜極了,不敢在皇帝銳利的目光中說出半個信字。 “臣等不信?!?/br> 望著天子和善兩分的眼神,武官們擦了擦汗,做到這個位置,誰還不會看點眼色啥的。 喬青很滿意,她頗為痛心疾首的說:“朕因為皇祖父,父皇,對這些人無比信任,只是沒想到,他們把朕的信任都拿去喂了狗,這才過去多少年,那么點兵,他們都能打不過,隨便就把城池給丟了,祖祖輩輩打下來的江山,在這些人手里就徹底淪陷……” 來的軍隊要給西北大軍增援,可是犯下大錯者,喬青決定絲毫情面不留,她可是個賞罰分明的好皇帝。 最后一件事:“諸位覺得,朕御駕親征如何?” 第56章 “陛下,萬萬不可??!” 聽到喬青的言語,臣子撲通撲通跪了一排,跟下餃子似的,還特別整齊。 “御駕親征雖可以壯國威,可是賊人jian猾,恐有埋伏,陛下萬金之軀,萬萬使不得……” 天子那是什么人,出了名的病秧子。 因為天子尚在田皇后腹中遭了算計,生下來起,身體就一直不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 太子體質差成這個樣子,出了什么事情,皇帝根本不會想到派他出去。 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喬青才能一直茍活,一路茍茍茍,就成了太子。 想想喬青初登基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是在皇宮之中,有無數羽林騎的保護。甚至還有數百西南大軍,那膽大妄為的刺客都敢入宮刺行刺皇帝。 他們也不知道天子到底是為了什么突然想要御駕親征,難道是當年在宮中憋得狠了? 但很明顯,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冒險,收獲率卻不一定很高的愚蠢的念頭。 換做沒有辦法完全把控的軍中,刀劍不長眼,搞不好皇帝一去就回不來了。 “陛下,微臣斗膽一言,這從京城去往西北少說數日。聽聞有久居長安者,前往西北見知己好友,結果去之后頭暈耳鳴,腦昏眼花,最后承受不住,死在了前往西北的路上。陛下萬金之軀,身體恐受不了西北高山峻嶺的氣候?!?/br> 便是忠言逆耳,他們這些臣子也要再三勸阻。 好不容易換一個重視武將的皇帝,雖說說天子脾氣不好又貪財,年紀也不小了,到現在還沒有繼承人……他的身上有著他們用完手指頭,又用完腳趾頭都數不清的缺點,可這些缺點都只是人之常情,無傷大雅。 如果天子現在死了,朝堂立馬會亂起來,這可不是下一個走了會不會更乖的問題。 萬一比現在的天子還差,他們的日子,齊國百姓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兩相其害取其輕,他們還是希望喬青能夠繼續活著。 喬青對這些武將的反應還算滿意,實際上在同宴玉說話的時候,她就是臨時冒出那個念頭,然后很快打消了,根本沒有打算真的御駕親征。 正如這些武將所言,西北那地方十分偏僻野蠻,戰場也非兒戲。 喬青這么惜命愛享受的一個人,又不是腦子被驢踢了,非要去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