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何以安樂_分節閱讀_32
在好奇和節cao之間,龐昱到底還是選擇了后者。 想來,那小瓶兒里的東西畢竟是白玉堂的秘密,白玉堂能在江湖上混得這么成功,那“迷魂湯”肯定也有不小的功勞。而他和白玉堂的交情又沒有好到知無不言的地步,還是省下不必要的好奇心為好。 白玉堂遺憾地看了龐昱一眼,卻也沒說什么,將瓶子收了回去。 他手里頭稀奇古怪的東西不少,就不信沒有一個能勾起小螃蟹的好奇心,所以白玉堂一點都不著急。 龐昱現在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都怪我,不小心在黃騰面前說漏了嘴,被他察覺,引來旁人注意,打斷了你的問話——” 白玉堂卻擺手道:“無妨,反正黃騰也未必會把幕后主使供出來,他能將刺客之事交代出來就已經不錯了?!?/br> 盡管他有辦法讓黃騰受不住折磨而開口,但黃騰也是個狠角色,有些話他注定是無法從黃騰嘴里撬出來的,比如幕后之人的真實身份。 這些,日后慢慢再查便是。 反正幕后之人盯準了龐昱,總會再度下手的。而他一旦動手,就必定會留下線索。 白玉堂心思急轉,卻愣是沒讓龐昱看出半點端倪,弄得龐昱心里十分愧疚,哪怕被白玉堂勾肩搭背地吃豆腐,他都忍了。 “張宏祖那邊,既然韓將軍已見過了他,不如把他送回開封,省得他再惹出什么麻煩來?!饼嬯疟P算著說。 在他眼里,凡是和冰姬有關的人都是大麻煩,惹事的本事不比從前的自己少,還是把人送到包大人眼皮子底下比較安全。 白玉堂沒有異議:“你決定就好?!?/br> 反正白五爺也不在乎那個書生的死活,只要查出真相來就行了。還是小螃蟹心善,竟舍得撥出兩名家將護送對方離開。 也罷,有白爺在,哪怕他身邊一個保護的人都沒有,都能安全無虞。 …… 三日后,黃騰被押解回京。 雖說龐昱想問的問題已經沒法從他口中挖出來了,但令人驚喜的是,黃騰卻招出了刺殺秦鵬年的幕后主使是耶律勿,而秦鵬年這個兵部侍郎食君俸祿,卻為遼人做了十年內jian,以至于邊關戰事軍情泄露,輸多贏少。 黃騰的招供,令滿朝震驚。 趙禎原本還挺同情秦侍郎這個在出使路上被刺殺的倒霉鬼,念及他家中尚有妻女,還打算賞賜他一些東西的,結果禮部的奏折才擬到一半,就得來了黃騰的招供。 黃騰也是個聰明人,他沒有說自己是借刀殺人,而說是與人合謀的,合謀的那個自然就是被耶律勿收買的那個小官。 而耶律勿也是有口說不清,這突然冒出來的黃騰他壓根就不認識,更不曾收買他,可惜黃騰說的所有事情都跟耶律勿所做之事對得上號。 更甚者,黃騰還招出了好幾個被遼人收買做“內jian”的人,只不過這些人多半是平民百姓,就算身上有官職的,也就是府衙里的衙役之流,唯有秦鵬年官職最大,造成的影響也最大。 秦家瞬間從“忠良”淪為了“賣國賊”,秦府眾人白天都不敢出門,因為一出門就會被百姓圍觀,朝他們丟爛菜葉爛雞蛋什么的。 甚至還有人提起冰姬的婚事,原來支持冰姬和張宏祖的百姓們都紛紛表示秦家小姐不娶也罷,誰知道她是不是秦侍郎與遼人女子生下來的,流著遼人血脈呢?秦侍郎那般急切地想與遼國皇子結親,莫非就是因為秦小姐血統不純,擔心嫁給漢人之后被夫家人瞧出端倪來? 群眾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且不說冰姬是秦侍郎與原配所生,血統絕不會有問題,哪怕她真有遼人血統,同為黃種人,也很難看出是不是混血來。 有的朝臣提議拿遼國七皇子下獄,并將他隨行的遼人一并關押。這個提議支持者眾多,畢竟在國家問題上,哪怕黨派之間再有矛盾,也會暫時內部團結,一致對外。 老好人王丞相還是第一個附議的。 老丞相前段時間和耶律勿走得比較近,被耶律勿忽悠得差點釀成大錯,眼下正是滿朝抓遼人jian細的時候,他是恨不得和耶律勿撇得干干凈凈的,絕不能在告老還鄉之前給自己的官聲抹上一層烏黑。 耶律勿人在異鄉,再如何抗議,也只能被軟禁在行宮,由禁軍日夜看守。 大宋終于有一次腰桿能硬起來了,趙禎也一改以往和為貴的做法,不管耶律勿如何威脅恫嚇,皇帝表示在沒將剩下的遼國jian細抓出來,就一日不能放耶律勿回家。 至于皇帝的畫風為什么突然這么強硬了,若是讓后宮的龐妃娘娘來回答,她大概會這么解釋——陛下原本擔心大宋連年戰敗是因為宋人不如遼人那般身材高大,精通武藝;如今看來遼人的神勇無匹不過是傳聞罷了,若沒有人泄露軍機,憑我大宋人才濟濟,兵法如神,冶煉的兵器也不比別人差,何愁不能守住疆土?怕他個球! 趁這個機會,趙禎也終于能將繼位以來那些倚老賣老壓制新皇的老臣給擼下去了,主動致仕的,尚能得到一點賞賜;看不清現況死賴著不走的,對不起,先讓查一下你是不是遼人的jian細吧,哪怕不是,若查出了貪污受賄,非但一世英名毀于一旦,晚年生活說不定就得在刑部大牢里度過了。 不過,耶律勿倒是可以寫封信向家里要“贖金”的,就不知他那疑心頗重的遼帝老爹肯不肯為這個兒子大出血了。 耶律勿向來喜歡將別人的生死玩弄于自己股掌之中,如今卻成了別人的板上魚rou,那種落差感差點沒把心高氣傲的七皇子逼瘋,不過他好歹是一國皇子,哪怕成了籠中困獸,也明白形勢比人強,再憋屈也忍下來了,并寫了一封聲情并茂的信,希望遼帝老爹能看在父子之情上派人將他接回去。 那封信送到邊境去的時候,以龐昱為首的大宋官員由跟邊境的遼軍將領進行了一次和談,本來遼人見他們出了亂子拔腿就跑很不地道,現在又出了七皇子派人刺殺朝廷命官(其實是對jian細滅口)一事,哪怕遼人想在和談中占點便宜,也被拖后腿的皇子給破壞了滿盤計劃。 負責和談的遼國官員簡直恨透了那位專門給他們增加工作難度的七皇子,這頭臉上賠笑地送走了大宋官員,那頭連寫了好幾份奏疏回去,狠狠地參了耶律勿一筆,即使耶律勿最后能全須全尾的回去,也不再是遼帝面前那個受寵的兒子了。 更別說還有傳聞這位七皇子曾經建立了一個江湖組織,企圖將網羅的江湖高手混入和親隊伍中刺殺遼帝的,這事要是也被遼帝知道了,嘖嘖……估計七皇子還巴不得一直被軟禁在大宋呢。 幾日后,收到信的遼帝還是派人去了一趟開封,來的人并不是與耶律勿關系較好的北院大王,而是大遼將軍烏不呂。 這位就是耶律勿對王丞相所說“大軍陳兵幽州”的那個遼國將領,領兵打仗幾十年,哪怕不靠秦侍郎的情報,還是有幾分真材實料的。這樣的人,也恰恰是無法用金錢與利益打動的,和耶律勿不是一路人。 烏不呂直接從幽州快馬而來,只帶了二十名親兵,正好碰上了返回汴京的大宋使臣隊伍,雙方決定一起趕路。 反正也沒幾天的路程了。 龐昱派人時刻盯住烏不呂,擔心他會做出點什么事來。然而這位中年壯漢似乎沒有心情搞偷襲刺殺那一套,十分光明磊落,一路上放慢腳步配合龐昱這些人慢吞吞的進程,也沒表現出半點倨傲來。 “前方就是開封,在下先一步進城,侯爺再會?!睘醪粎悟T在高馬上對龐昱拱了拱手,夾緊馬腹就要過去。 因為他是外國人,又是前來“贖人”的,早有人沿途官道上留意著,引導他進城。 龐昱等人也要回宮復命,他們的方向雖然一樣,但走的是不同的路,眼下正是分別的時候。 不過龐昱見烏不呂臉上明顯浮現出的焦急,覺得有些奇怪,明明剛見面的時候他還不是很急,怎么臨到城門口這著急就連掩飾都掩飾不住了? 那幾個等候烏不呂的官員也跟在他身后急道:“將軍欲往何處?皇宮不是走這條路啊——” 然而再怎么喊也沒用,回應他們的只有快馬蹄下揚起的塵土。 龐昱剛要叫人去查探,卻見白玉堂輕身一縱飛上了屋檐,沖龐昱眨了眨眼,幾個跳躍就沒了人影。 ……真是心有靈犀哈。 結果龐昱才剛到家門口,白玉堂就回來了,同時還帶來了仍然留守在秦府探聽消息的小翠捎來的一線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