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何以安樂_分節閱讀_20
相較冰姬,秦夫人倒更像個完美的世家小姐。 這一點就比較奇怪了。要知道,平民百姓能接觸的書籍很少,就算懂幾個字,沒有先生傳授,也很難明白其中真意。何況言傳身教,沒有百年世家的熏陶,根本養不出秦夫人這樣才貌雙全,談吐不凡的女兒。 就算禮儀可以后天請人來教,學識與談吐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來的。 在沒有女主人的前提下都能得到龐太師的青眼,允許進府小坐片刻,其實從這一件小事就能體現出秦夫人的不凡之處。 有如此厲害的秦夫人在,秦侍郎的后院干干凈凈的,這么多年都沒幾個小妾,更沒有庶子女的出生。秦夫人嫁給秦侍郎十年無出,秦侍郎居然也無二話,在老婆面前聽話得不得了,別說納妾了,連長得好看的丫鬟都不允許近身。 龐昱不得不感嘆,女人的直覺是很可怕的。 先前龐昱還覺得小翠有些八卦,對冰姬的消息打探得不多,反而重點去扒秦夫人。 然而某天,小翠不經意間路過書房,聽見秦夫人與耶律勿在房中談話。由于兩人是關起門來談的,小翠不敢多聽,回頭就立刻寫了報告偷偷送出府,自有人會將消息送到龐昱手上。 這消息讓龐昱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重點不在于秦夫人與耶律勿在書房里談的是什么,而是青天白日的,沒有一個人看見耶律勿是怎么進的秦府??! 就算耶律勿會飛,時常盯著府中動靜的小翠也能察覺一二,絕不可能一點痕跡都不留。 這只能說明,要么耶律勿會術法,要么秦家有一條密道。 龐昱想起小翠剛進秦府時發生的一件小事。 ——還記得那幅掛在書房的“盡忠報國”嗎? 在耶律勿來提親的第二天,那幅“盡忠報國”不翼而飛,冰姬為此與秦侍郎大吵一頓。秦侍郎覺得只不過丟了一幅字,沒什么大不了的,家里值錢的東西一件沒少;而冰姬卻很寶貝那幅字,丟了字后她整個人都有些失魂落魄的,就連繼母的奚落都顧不上回嘴,滿世界的找。 結果又過一日,小翠瞧見冰姬再次女扮男裝偷偷出門,回來時懷里抱了一個卷軸,看上去很像“盡忠報國”。 從冰姬的表現來看,那天約她出去的人,很可能就是耶律勿。 那么問題來了,書房是重地,平時房門都是鎖著的,書房鑰匙只在秦侍郎與秦夫人的手中有。小翠原本以為那畫是秦侍郎為了斷掉冰姬的念想,故意監守自盜,弄走了那幅字,但從后來的一連串事情看來,秦侍郎夫婦似乎都沒有動過那幅字,卻在維護偷字的人。 這說明,他們早就想到,偷字的人是耶律勿。 但是耶律勿既然沒有事先和秦侍郎夫婦串通,那么下手偷東西的就不會是那一對夫婦,而耶律勿要偷字,沒有鑰匙開鎖一切都是白搭。 那他又是如何從封閉的房間里偷走那幅字的呢? 小姐悄悄出門一趟,卻把字給帶了回來。這幅字在四面上鎖的房中不翼而飛,卻反而在府外出現,不覺得奇怪嗎? 如果秦府的書房有一條密道,秦侍郎夫婦知道,耶律勿也知道,那么這件案子就很好破了。 甚至中秋那夜,王朝馬漢跟丟了遼國七皇子,開封府派出去的人都說那晚耶律勿既沒有應王丞相的邀請去汴河上的游船,也沒有回行館,花街柳巷里亦不見其人,這一晚耶律勿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如今似乎也有了頭緒。 “秦鵬年果然有問題!”龐昱忿忿咬牙,拿著小翠傳回的消息去找他爹,“絕不能讓秦鵬年繼續任兵部侍郎了!他必是遼國細作!” 龐太師倒沒有兒子那般憤慨,而是老神在在地吹了吹剛端上來的熱茶:“既然這個秦鵬年有問題,自會有人留意他,你又何必心急?!?/br> 包拯不是專門愛管閑事嗎,容易得罪人的活兒當然要交給包黑子來干??! “難道我們什么都不做?”龐昱對他爹的態度不甚滿意。 “左一個大理世子,右一個秦鵬年,這么多事兒,你都管得過來嗎?”龐太師不贊同地看了龐昱一眼,語重心長道,“昱兒啊,你是堂堂安樂侯,又不供職開封府,何必事事出力,開封府又不給你發工錢?!?/br> “盡忠報國,又豈能用金錢衡量?”龐昱怒道,“就因為您總是畏首畏尾,貪圖小利而枉顧大義,所以您的官聲一直不如包大人,別人一提起貪官污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您!” 龐太師被寶貝兒子這么一說,登時出了一腦門子的冷汗。 和所有的傻爸爸一樣,龐太師也覺得自己就應該是孩子心目中最高大最敬佩的存在。 從小到大,龐昱不管闖了什么禍,龐太師都能為他擺平,每次看到兒子那崇拜的小眼神,龐太師渾身上下都舒坦得不得了。漸漸的,他就故意放任兒子去闖禍,因為每次都能收獲兒子信任膜拜的眼神,和那句“爹爹最厲害了”! 只是自從兒子打陳州回來,人就仿佛長大了不少,他再也不任性闖禍,有事也總是最后一個想到親爹。 初時,龐太師以為兒子對包拯就像粉絲對偶像,他還用以前的目光去看兒子,等他什么時候碰了壁來求自己,自己再以最英明神武的形象為他掃除一切障礙……但慢慢的,龐太師發現事情不對了。 兒子現在哪里把他當成救兵了,簡直在以一顆拯救自己的心為自己cao勞不已??! 感覺自己成了話本里人人喊打的惡人,兒子是在努力幫自己洗脫惡名有沒有! 而他居然還想把最臟最累的活丟給包拯,這豈不是辜負了兒子的一番美意不說,還把兒子往外推嗎?要是兒子再也不認自己這個爹了怎么辦? 一想到兒子看著自己的眼神不再孺慕殷切,反而厭惡嫌棄,龐太師就覺得心臟都要裂開了! 不行,他絕不能叫昱兒失望!更不能讓包黑子把兒子拐了去! 第17章 行刺案10 龐家父子在秦鵬年的問題上討論了大半個晚上,最后仍是決定按兵不動,借此釣出更大的魚。 用龐太師的話來說,秦鵬年這軟蛋,在官場上摸爬打滾許多年都沒什么建樹,如今人人對遼人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他腦子被門夾了上趕著當遼國皇親,自己在臉上寫下“遼人細作”四個大字!蹦跶得歡的多半也是雜魚,光把他一個揪出來還不夠,他身后必定有藏得更深的大魚! 秦鵬年是兵部侍郎,能夠接觸到軍隊布防的機密,但委派邊軍將領卻不是他能插手的。宋朝重文輕武,好的武將不多,這些年大部分都折在了邊疆戰場上,這些人死得太蹊蹺,事后細想,仿佛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從背后將他們推上了不歸路——說朝中遼人細作只有秦鵬年一個,誰信? 更別說事事都替秦鵬年拿主意的秦夫人,又有幾個女人能干涉丈夫的公務,有幾個女人能有秦夫人那般的心機手段? 還有已成懸案的紅花案,看似罪魁禍首已經伏誅,但劉公公潛伏在公主身邊二十年,又是怎樣的小心翼翼忍辱負重,他背后是不是也藏了什么人,與那只看不見的手如出一轍? 龐昱在陳州惹上莫名其妙的人命官司,給陳良出主意的山寨軍師一夜之間就找不到人了,看似是在針對龐昱,實際上是在離間趙禎與龐太師的君臣之誼,令包拯與龐太師互結死仇,其心可誅! 甚至刺殺大理世子的殺手,經公孫先生的檢驗,也發現,同非中原之物,那暗器與毒藥也并非出自一家,可見除了大理之外,還有別的外邦想要大理世子的命,更甚者,他們要的就是大理世子死在大宋的疆土上! 這一連串的事,龐昱如今回想起來,都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他甚至開始懷疑,上一世襄陽王謀反,其中是不是也有什么內情? 襄陽王比起趙禎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上輩子他爹就算死了兒子,與趙禎生了嫌隙,他也沒必要推翻一個明君而擁立一個昏君啊,萬一造反失敗,他要面對的可是千古罵名和株連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