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魚在線破案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09
但是這么多的原因中,總要找出一個最致命的,公交車公司對司機的違規做法進行了公布,不知從哪里傳出來的公交車司機不想活了的言論,越來越多不知真假的言論,也許還有有心人的刻意引導,最終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確實不止是公交車司機一家遭受了人rou搜索和網絡暴力,坐過站的婦女,超載的貨車司機,甚至同車的其他乘客都暴露在了網絡之下,只是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每個人內心的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樣的,甚至造成的后果也是不一樣的。你承受得了是你活該承受,你承受不了那是你太脆弱。 第123章第一百二十三條魚 這聽起來也許很冷酷,很殘忍。也許大眾會覺得危言聳聽,覺得言過其實。 但其實每個人正在做的,每個人的言論,每一條詛咒都一點一點在驗證著這句話,如果你承受不了,不是我的話太過激烈,而是我的話正中要害,是你內心太脆弱。 如果事情的真相真的如同網上曝光的那般倒也算懲惡揚善,但是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兩面性的,很少會出現絕對的誰對誰錯。 如付微然和孕婦的事件,付微然沒有讓座是其一,但是孕婦的丈夫先動手拖拽也是矛盾的激發點。付微然從小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又有自己的事業,自然不會白白承受,反抗也是自然。 但是后續的事情絕對不會單純如網絡曝光的那般,所謂的孕婦險些流產不過是一張被處理過的化驗單,為的不過是博取大眾同情,讓自己站在輿論的制高點,恰恰在大眾的認知中,孕婦是弱者,而網紅就不那么招人喜歡了。 付微然曾經找去那家醫院,要求醫院公開證明,證明孕婦并沒有流產危險,但是那對夫妻找的醫院,自然是因為有熟人,而這個熟人其實不需要是什么醫院的大人物,他只是一個檢驗科的工作人員。 在付微然眼中很簡單的一件事,卻被無限復雜化,檢驗科大夫添油加醋說了一遍事情經過,于是醫院的同事有了初步判斷。醫院聲稱自己的診斷沒有問題,至于化驗單有沒有被患者改那就不是他們負責的了。 太多的微妙巧合,讓付微然的自證之路困難重重,等她終于找到了證據,事件的熱度卻已經過去了,大眾的熱情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她確實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姑娘,但是有什么關系呢,沒有人是完美的。曾經的付微然這樣想,但是卻不曾想,不喜歡的后果會如此嚴重。 付微然有錯,但是她為這個錯誤付出的代價遠超想象,只是因為沒有讓座,毀了一生。付微然恨那對得理不饒人要置人于死地的孕婦夫妻,但是更恨不分青紅皂白的網絡,恨那些隔著屏幕的鍵盤俠,恨行為極端的陌生人。 所以,她的第三個愿望,就是死后變成鬼,懲罰那些用惡毒言語攻擊他人卻不自知,甚至洋洋得意,自詡正義的人。付微然的愿望實現了,恰好第三個愿望的代價就是死亡,所以愿望立即生效。 后來聽說那個慶幸沒有供暖的樓上鄰居不知受了什么驚嚇,跪在樓下門前,不住對著房門磕頭請求原諒,當然,這是后話了。 一家三口的案子還沒查清楚,就又出現了命案,而且兩起案子存在關聯,索性一同調查。如果說有什么難以理解的,大概就是付微然的死狀,不過衛十命恰恰曾經接觸過,警方也松了一口氣 想到生活難得歸于平靜的王羊,付微然的死訊雖然公布了,但是死因和死狀卻沒有公布。 不過大眾顯然也不太關注付微然具體是怎么死的,因為付微然生前收集的那些資料,已經足夠他們吃瓜了,也許聽起來有些殘忍,但確實那些爆料已經足夠吸引人眼球了。 付微然收集到的不單單是自己事件的資料和證據,還有公交車案的證據,原來公交車案中,其實不止個人方面有問題,公交車公司本身也存在失職,尤其牽扯賠償問題,正因為如此,后來那些輿論,其實也有公交車公司推波助瀾,同時,坐過站的那個婦女家屬也有參與,畢竟如果不推出來一個靶子,坐過站的婦女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雖然說大家都處在風口浪尖之上,但是這浪尖和浪尖還是有差別的。 而媒體呢,也需要話題,于是無論真假,只要有噱頭的,都會被大肆報道,輿論就這樣硬生生被全部掰到了公交車司機這里。 除了這些證據,一同公布的,還有司機一家人在事件爆發之后的遭遇。除了網絡上的各種言論,最困難的還是生活上的遭遇。 來自陌生人的惡意,來自親朋好友的疏離,還有左鄰右舍的側目。如果說這些還能忍受,那么兩個年幼的孩子卻無法承受來自學校的變化。小孩子表達惡意的方法往往比大人更加恐怖,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什么叫遮掩,什么叫虛與委蛇。 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雖然不在同一班級,卻不約而同的遭到了同學的孤立,而孤立之后的,就是暴力和欺凌。 不要說小孩子能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呢,至少在付微然公布的照片和錄音中,讓人聽起來毛骨悚然。 女主人發現自己的孩子胳膊上竟然被扎進了鉛筆芯的時候所有的忍耐都化為烏有,她跑去找學校理論,但是學校的老師沒有人愿意搭理她,或者說怕自己也成為輿論的攻擊目標,于是視而不見。 女主人沒辦法,去報警,但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警方不受理。哪怕這根本不是小打小鬧,去找欺負自己孩子的家長,家長也不以為然,只回了一句?!拔覀兒⒆舆€小,不懂事?!边@句萬能的適用于18歲,甚至28歲以下的人的推脫。 兩個孩子越愛越沉默,從最初的還會哭喊辯駁到默不作聲,似乎小小年紀已經有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心境。 在這樣艱難的日子中,三個人甚至連想念自己的丈夫,爸爸都不敢讓人看到,而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樣來自于付微然事件中那對孕婦去檢查的醫院,是的,同一家醫院,同一個檢驗師,同樣敷衍的態度。 女主人抱著自己的女兒有些像瘋子,說自己的女兒生病了,但是檢驗師堅持只是輕微高燒,不需要住院,最后加了一句?!澳氵@樣的人,還出來看什么???” 也恰好是那天,付微然開始關注這一家三口,沒有著急出現,而是默默用自己的攝像機記錄下一切。她想,如果能撐下去,她就不出現了,也許別人比自己幸運呢。 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撐過去,大人可以用生活積累的堅強支撐,但是孩子不會。 課本桌椅被涂鴉破壞是家常便飯,毛毛蟲毆打也慢慢習慣,扎鉛筆芯也能不再出聲的承受,這之后,欺壓只會變本加厲。一個班級擴散到一個年級,然后擴散到一個學校,老師們視而不見,畢竟只是小孩子嘛。 兩個孩子退學了,整日躲在家里不出門,女主人接到了公交車公司索要賠償的通知,還有同車人家屬的起訴傳票,一個天文數字擺在了這個破碎的家庭面前,已經沒有生路可走,多日來的折磨,讓他們失去了抗爭的勇氣和信心,也不覺得自己的抗爭有什么用,于是選擇了自殺,女主人不是沒有想過將孩子送走,但是看著傷痕累累額孩子,覺得屋外的世界充滿惡意和危險,而且兩個孩子變得特別的乖,仿佛知道她在做什么,說mama在哪,他們就在哪。 其實在付微然收集的資料和證據里,還有一家三口最后服毒的畫面,只是警方沒有公布。 付微然確實進入過那間屋子,不過是征求了女主人同意拍攝錄像,女主人對同樣遭遇的付微然沒有豎起滿身防備,反而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