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一片欣欣向榮,葉藜卻坐在閣樓上發愁,她手頭的錢不夠用了。 買下蘿拉的養殖場以后,她在星際銀行的賬戶上,就只剩下幾十萬星幣,連夜去找鎮上的信貸員,用新買的養殖場抵押,貸款五百萬星幣。 然后又用這筆錢,飼養那八百頭珍玀崽,又買了三千頭單月曼陀玀崽,兩邊的圈舍都塞得滿滿的,醫用AI領著幾十臺養殖機器人,晝夜不歇地照看,生怕出了意外。 每天投喂給這些玀崽的獸奶、飼料、輔料、疫苗,是一筆龐大開支,隨著玀崽體重的增加,開支還會越來越大。 只是養玀,葉藜的錢不缺,窘困的原因,是她趁著養蜂基地搬遷,低價收購四類蜂。 之前她在網拍會上,單單拍下一千個AI蜂箱,就花了八十萬星幣,現在連蜂帶巢一起買,星幣像流水一樣花出去 玀和蜂多了,養殖機器人、攀巖機器人、家務機器人也得增添,還得買那種高智能AI型,價格不菲。 總之,葉藜回過神的時候,她手里只剩下兩萬星幣。 接下來,她還要繼續收購四類蜂,爭取在入冬之前,攢夠八千巢蜜蜂。 白蜂、浣蜂、虎頭蜂、翡翠蜂四個品類,天然可以抵擋貓眼棘的毒性,但它們的市場價格,卻不是由這個特征決定的。 在其它養殖主眼里,它們就是釀蜜的蜂,沒有額外的附加價值,葉藜趁著秘密還沒擴散,全部買回來屯著。 四類蜂里,白蜂最便宜,每巢一千八百星幣,浣蜂最貴,折價之后也要五千星幣。 虎頭蜂有些特殊,它是稀有蜂種,飼養的人不多,口味也很接近棘蟲,既會采花釀蜜,又喜歡吃小蟲子,很多人利用這個天性,把它們養在種植園里,吞食植株上的害蟲。 棘蟲遇到虎頭蜂,都不是吃素的蟲,互相忌憚,只要虎蜂喝足溪澗里的藥水,不被貓眼棘的毒刺傷得太狠,平安回返的幾率最高。 這種蜂的售價,比浣蜂便宜,比翡翠蜂貴,每巢三千五百星幣左右。 葉藜粗略估算,想要開拓養蜂事業,她至少還得再花出去三千萬星幣,才能攢夠一萬巢四類蜂。 這還是蜂自力更生,買回來以后不需要打疫苗,不需要看護、投喂,否則開支還得翻倍再翻倍。 葉藜手中無錢,只能借錢。 怎么借? 原主生前掛失的產權證,終于補辦回來了,可以拿去抵押貸款。 時隔半年,金葉養殖場早已不是一開始的那座養殖場,含金量和名氣都蹭蹭上漲,粗略盤點家底,就有八百頭仨月齡珍玀崽,三千頭雙月齡普玀崽,兩千巢勤勞采蜜的四類蜂,都可以折算在抵押價里。 信貸員斟酌再三,同意給葉藜一千五百萬星幣的貸款額度,還嘖嘖羨慕她: “小葉場主,你可真能干,只用了半年時間,就把金葉做成鎮上的明星養殖場……” 玀獸養得好就算了,還會養蜂,黑石鎮身為墨爾郡的明星養殖小鎮,養什么星獸的都有,就是沒誰專門養過蜜蜂。 伯特兄弟入駐以后,方圓上百里之內,都沒人再敢養蜂,之前的那幾家養蜂基地,搬遷得稍微慢一點,就會覆巢破產。 葉藜近在咫尺,毫發無傷,哈倫鎮長都覺得稀奇,親自過來巡視。 他對滿圈的玀崽不感興趣,直奔剛剛改造好的“蜂山”。 金葉和蘿拉兩座養殖場,都靠山臨溪,清幽僻靜,十分適宜養蜂,葉藜別出心裁,租賃兩百臺攀巖機器人,把一座橫貫養殖場的大矮山,一點點改造成蜂山。 鑿壁,鏟土,移栽藤蔓,容易被暴雨沖刷的地方,還夯上大大小小的彩色卵石。 因為葉藜養的蜜蜂還少,只在東側的山腰上,懸掛了一些AI蜂箱,全部利用起來的話,可以容納十萬箱蜜蜂。 哈倫鎮長看得咋舌,指著山頂上的某片灌木叢,問葉藜: “小葉場主,怎么會有那么多野生蜜蜂?” 葉藜微笑:“都是被貓眼棘花香吸引過來的,找不到空置的蜂巢,就自己在野外筑了巢?!?/br> 方圓百里,七八家養蜂基地,被伯特兄弟的棘園和棘蟲禍禍得不輕,火急火燎地搬遷。 一忙,就容易出亂,何況蜂群是長翅膀的,不是想帶走就能全部帶走,幾乎天天炸群。 很多落了單,又貪嘴惦記貓眼棘花蜜的蜂群,唿唿飛過來。 運氣好的,憑本能發現了溪澗飲水的秘密,有樣學樣照此辦理,躲過一劫,在金葉養殖場筑巢安家。 葉藜現在,只需要大量采購AI蜂箱,懸掛在蜂山顯眼處,就陸續會有野生蜂群入住。 每多一箱這種野蜂,就節約幾千星幣。 哈倫鎮長說的那片地方,有一塊巨大的檐石,從聳立的山壁上凸出來,下方的三角區遮陽,擋雨,還避風,是蜂群筑巢的好地方,短短半個月時間,就冒出來二三十個大蜂巢,姿態各異,頗為壯觀。 跟花錢買回來的四類蜂相比,這些野蜂熬過長途跋涉,躲過兇殘棘蟲,還能自己飛去溪澗飲水,智慧更高,品相更好,生命力更頑強。 葉藜自己,也沒想到會有這種好事情。 為了盡可能多的招攬野蜂,她頻繁參加星殖協會舉辦的網拍,溢價百分之十搶購AI蜂箱,搶到了八千個,暫時夠用了。 哈倫鎮長四下巡視一圈,越看越滿意,哈哈笑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