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言官吃的就是嘴皮子上的飯,他們怎么能夠允許千金之子坐于垂堂之下?自然又是一番激烈地爭執。 穆旭東聽著雙方激烈地爭吵,一句話都沒有說。 大朝會結束后,百官松了一口氣,因為言官的嘴皮子,萬新帝終于止了自己率軍出征的想法。但是穆旭東卻隱隱覺得,萬新帝怎么會是一個輕易就放下自己想法的人,必然有著其他的后路在給他上戰場的事情準備著。 誠如穆旭東所料,萬新帝確實有后路,而這個后路就是他自己。 又一日的大朝會之后,萬新帝專門留下了穆旭東。穆旭東心中“咯噔”一聲,卻又不得不隨著萬新帝前去議事。 萬新帝也是十分尊重穆旭東,安排賜座之后問道:“朕欲率兵親征蠻子,為大周創百年安穩,愛卿怎么看?” 穆旭東能怎么看? 他將書院之前所采用的方式同萬新帝又講了一遍,同時為了打消萬新帝的想法,又將書院這些年收留的蠻子女性及其子嗣的數量同萬新帝說了,又將他們這些人為大周創造的財富同萬新帝說了。 言罷,道:“這些人已經成為了我大周的一份子,縱然讓他們再回到蠻子,他們也不愿意。書院的方法雖然見效慢,但是卻能夠將蠻子融為我大周的一份子,不必圣上親征?!?/br> 萬新帝卻緩緩搖了搖頭道:“不一樣,若是朕率軍親征,將其男子殺害,女子入我大周不是更好?” 穆旭東愣了,不知道為什么,他竟然覺得萬新帝的邏輯毫無問題......但關鍵是!你是皇帝,你出征了你被抓住了,對方就大獲全勝了??!你怎么就能保證一定能勝!你發展了十年,蠻子也不斷在發展??! 第八十三章 當一個人固執己見時,他人是無法輕易說動他們的。他們所相信的,只是自己的判斷,別人說的任何話,于他們而言,皆是錯誤的,皆是有所預謀的。 比如說現在的萬新帝,穆旭東費盡口舌都沒能勸說萬新帝歇了親率三軍出征的決心,最后只能道:“不若圣上再詢問詢問其他大人吧,戰場上刀劍無眼,不論是后勤還是糧草都要準備充分,且您親自出征,禁衛軍必然也要跟隨。屆時京城的治安誰來守護,皇城的安全誰來保證,以及您在戰場上的這段時間,國內的政務應由誰來解決,這都是需要臣子們配合的事情?!?/br> 萬新帝既然已經有了這個想法,后續的事情為了不讓臣子們拖他的后腿,自然也都有思量,因此萬新帝道:“禁衛軍部分留在京中,其余人隨朕出征,這點你不用管?!?/br> 穆旭東:我也沒想管啊...... 萬新帝又道:“這次出征,雖是朕親率大軍,可是朕希望你也能隨朕出征,畢竟朝中文武官員中,你是最熟悉蠻子的人,錦陽城和蒙家軍也是多次和蠻子交戰的人?!?/br> 不等穆旭東說話,萬新帝又道:“至于朕去了戰場上誰來解決朝中的政務,太子今年也有十五歲了,一直以來太子穩重溫厚,如今也接觸了一部分的政務,想來有內閣首輔他們輔助,定然沒有問題?!?/br> 穆旭東只覺得一個腦袋兩個大,以往對臣子勸說都能聽見去的萬新帝為什么就在這件事情上執迷不悟,太子是長大了,可是太子處理的政務一直以來都是萬新帝覺得沒有難度的才給太子處理。真正的國之大事,太子接觸過幾件? 可是穆旭東也不能在人家親爹這里說人家兒子不好,只能又誠懇重復了一遍,“還望圣上與其他大人共同商量一下吧?!?/br> 萬新帝被穆旭東軟硬不吃的態度逼得心煩意亂,最后煩躁地揮了揮手:“行了,你下去吧!” 穆旭東神情毫無變化退了出去,可是在出了皇宮之后,就立刻讓親信上戶部和工部給李清堯和覃陌傳信。 晚間,兄弟三人聚在武安侯府的書房中,穆旭東向兩人講了一下萬新帝的想法。 李清堯眉頭緊皺,“為什么圣上就非得自己親自率軍出征?而且這個想法出現的毫無征兆,仿佛是今年過完年之后就忽然決定了一樣?!?/br> 覃陌道:“之前我還奇怪為什么工部要加大對火器的生產,原來是因為圣上在為自己這個想法鋪路??傻降诪槭裁?,他一定要這么執著上戰場?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的道理,圣上也不是不明白啊?!?/br> 覃陌越說聲音越小,忽然間,他像是反應過來什么一般,摩挲了一下下巴,然后問道:“宮內最近可有什么傳聞嗎?” 穆旭東示意覃陌繼續往下說。 覃陌壓低聲音道:“他一直想成為千古一帝的事情咱們不是不知道,誠然這些年來的努力確實讓大周日漸繁盛起來,稱他為中興之主也不為過,若是真的這么一步一步踏踏實實來,千古一帝的美名他未必獲得不了。但為什么現在忽然打斷了所有的節奏,只想著將大周北方的威脅——蠻子鏟除?” 李清堯忽然就明白覃陌說的意思了,“你是說,圣上的身體?” 穆旭東眉頭緊皺,最終也不得不承認覃陌的猜想不是沒有道理的,“若是這么說的話,就合理了?!?/br> “那現在應該怎么辦?總不能真由著圣上的性子讓他去戰場吧?他身體好的時候尚且都不會讓他去戰場,現在身子不好了去戰場那不是上趕著送死嗎?”李清堯問道。 穆旭東頓了頓道:“秋秋的手帕交周露曾經在宮里生活過,即便現在離開皇宮了,宮中還有很多人和她有交情,若是讓她去幫忙打探一下消息,應該能知道一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