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杏貞抬起手,摸到自己的脖子上方,鮮紅的血液很快就落到了她的手指上,她微笑著舔了舔手指上的血珠:“我已經很久沒有大開殺戒了,靜妃,你是在逼我對你下手?!?/br> 陰森、殘忍、肆虐,還有杏貞在舔血時簡直美的驚心動魄,這種種情緒在杏貞身上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靜妃只覺得自己身上突然升起了nongnong的寒意,比之剛才奕詝的眼神更加讓她懼怕、顫抖,這種懼意是從她心底里擴散開來的,而且不管她想什么辦法都壓不下去,直覺告訴她,杏貞的話并不是在說假話。 猛地,靜妃想到了什么,她抬頭看著杏貞:“你別忘了你現在還在我手……”上字還未出口,就見杏貞迅速地動了手。 撥開匕首,轉身,踢,動手,這一系列的動作不過是幾息的事,可是那兩個靜妃特意選來的高手已經死了,直愣愣地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唯一還在動的就是從他們脖子上流出來的鮮血。 下面的人都被杏貞這迅敏的速度驚到了,很快,太醫也到了。 殿內沒有了任何聲音,只有太醫上好藥之后的低聲囑咐聲在殿內響起。 而在太醫離開之后,奕詝的聲音也在殿內響起了:“靜妃娘娘與六阿哥奕訢意圖謀反,來人,把他們押下去關押起來?!?/br> “不行,我是靜妃,就算皇上把皇位讓給你了,我也是太妃,你不能這么對我?!?/br> “是嗎?那就找個可以這么對你的?!鞭仍}拍了拍手掌,很快,從后面出來了兩個人,一個是太監,另外一個赫然就是據說被軟禁了的道光皇帝,現在的太上皇。 道光神色微妙地看著奕詝,在奕詝的注視之下總算張開了嘴,虛弱的聲音足以證明圣旨上說他身體虛弱的話絕對不是作假的:“把靜妃和奕訢帶下去,既然皇位已經傳位給了奕詝,那么以后的事也由奕詝做主,朕,就安享天年了?!?/br> 說完這句話,道光被扶著轉身就要離開了。 有了道光的出現,靜妃所言奕詝軟禁皇上的指控瞬間破碎,而在靜妃和奕詝被帶下去之后某些官員心里開始惴惴不安,而在道光轉身的瞬間,又有一些官員跪了下去。 “太上皇,四阿哥登基一事并無不妥,只是這皇后與皇上一同主持朝政一事很是不妥啊,女子本就是附屬,豈能如此,請太上皇三思,收回旨意?!边@人倒不是靜妃的人,只是一向都以女子為屬的讀書人,在他看來,這么做就是不妥,所以他要主動提出來。 道光無奈地看向奕詝,這事就是他也不愿,只是不知道這個兒子發了什么瘋,偏要他寫這么一條,而他,只是無奈罷了。 奕詝倒是不在意這人的說法,在他看來,一旦他登基了,那么朝廷里的這些無用之人就要統統換掉,而他登基之初做的一些事要是有人反對那就是最好的處罰方法,而這一條讓道光加上不過是想要給這些人一個緩沖罷了,同不同意都要實施。 “既是太上皇下令,爾等就無需廢話了,要是再有廢話朕可不會手下留情,來人,太上皇身體不適,先送他去休息?!?/br> “是,皇上?!?/br> 第六十一章 七道圣旨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除重刑之外統統釋放,重刑者適當減刑,死刑者可以緩刑執行,只看具體表現。 大赦天下是對于百姓而言已經不算陌生了,自古以來,新皇登基或者皇室之中有什么喜事之時都會出現大赦天下,而重刑死刑沒有釋放對于那些百姓而言也不是沒有壞處,至少不會有屢教不改之徒繼續禍害百姓。 大赦天下的圣旨頒完之后,第二道圣旨便是減稅,減免農民五成的賦稅,提高商人的稅收,但與此同時,若是商戶們按期繳納稅收各地官員需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這一道圣旨對于農民而言無異于天降喜訊,一直以來在他們身上的壓力減輕了對他們的生活也會好很多,對于新皇也有了很深的好感,至于那些商戶,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戶的地位一直都是最低的,而自從清朝被破開放通商口岸之后,洋人大量涌入,他們的思想對于當地的商戶和老百姓有了極深的影響,從而推動了商業的發展,雖然提高了商人們的稅收,但是有了優惠政策對他們而言反而是更加有利了,這樣一來那些多出來的稅收也沒什么大礙了。 對于這一條其實是杏貞提出的,她自唐朝之后靈魂一直都在飄蕩之中,每每戰爭的爆發總是自農民開始,而古語也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說,魏征更是三番兩次提出這一點,來到清朝之后杏貞也派人去經營商業,自然知道商業要是發展起來其中的利潤是非常大的。 在廣州的五年,杏貞和奕詝在洋學堂里學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他們的武器知識,還有許許多多國外的歷史,兩人都是當過皇帝的,自然習慣站在高處往下看,國外的歷史對兩人造成的影響比一般普通人還要來的深。 清朝一直都在自夸農業發展極好,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得以溫飽,但事實上不過是普及了番薯的種植,番薯極易種植,而且容易解決溫飽問題,這么一算,事實上清朝的農業發展還比不過明朝中后期。 對于老百姓而言,只要能夠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就能讓他們滿足,這道圣旨一下,許多蠢蠢欲動的人也暫時按捺下了他們心里的沖動,不是不愿意動,只是不敢動,要是大旗一揮無人響應的話對他們而言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