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第140章 正式開業 有了余簡那些資料的幫助, 研究所的成果一項項得到證實。 在這之后,就是建廠生產。 余簡又在其中投入了大筆資金,不過這一次相較于之前來說要拿的爽快一些, 畢竟這一次資金投入很快就能有所收獲。 與此同時, 研究所也在政府的幫助下迅速在深市建設分廠, 以深市作為基礎,通過HK,以開拓海外市場。 余簡借著這個機會把飲料廠和服裝廠的分廠也建到了深市, 同時也開拓了護膚品的市場。 不久之后, S市開始對本地所有的工廠打亂重組, 除了留下部分幾個大廠之外,其余廠子全部公轉私, 或者徹底變賣解散。 這會兒因為S市的資金比較充足, 再加上如今S市并不缺工作崗位,這一次重組并沒有迎來太多反對聲,恰恰相反, 許多市民對于能拿到一筆遣散金, 還能借著這個機會換一份更高工資的工作, 心里反而有些沾沾自喜。 余簡趁著這時候的機會收了幾個工廠的資源, 將幾個工廠的資源合并, 另外換了一個地方設立屬于她的“廠區”。 這個時候余簡已經不缺地皮了, 只要是她有需求,隨時隨地輕松都能被批復下來,而且批復文件上還會蓋有多個印章, 以證明她這些工廠的合法性。 研究所里的成果在研究成功,并立即開始生產的情況下,很快就有資金反哺回來,投入到S市的城市建設當中,加快了S市的城市發展之路。 一切都在良性循環。 到了這一年年末,S市的發展初見雛形,恢復高考后第一屆畢業生臨近畢業,面對實習期滿就要離開S市這件事,不少實習生都表達了他們的依依不舍。 也有動作快的,表示愿意繼續與研究室簽訂合同,表示就算畢業,也愿意回到S市工作。 S市政府自然對此沒有意見,但是從學校的角度,甚至是國家的角度看,把這批人才全留在S市,也不太合理。 這樣一來,只能繼續召開會議進行協商。 “余簡,你怎么看?” 說話的人是S市市委書記,也是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重點關注這件事的領導。 余簡抬頭:“我認為這次的事依然還是應該以自愿為主,各大高校的尖子生以后都是我們國家的棟梁,不能將他們困在S市,國家的關注點在于整體,我們也不能自私地將所有人留下來,但是我們可以合作,地區需要發展,肯定需要有必要的經濟來源,研究所現在在研究的東西太多了,不可能全放在S市,必要的時候可以分散出去?!?/br> “我覺得余簡說的對,我們不能自私,國家的發展不能只靠S市,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帶動全國都能發展起來,為全國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務必要讓全國人民都能吃飽、穿暖,過上幸福生活?!?/br> 這次來S市實習的人不僅僅只有研究人員,還有許多經濟系、政治系等相關專業的學生,這部分學生以后會有不少從政,也會有一些人轉而從事經濟相關的工作。 但不管是哪一種,在臨近畢業的時候,這批學生依然要回校完成相關畢業作業,或者是寫論文,或者是寫畢業設計,或者是早早就回去準備考研的。 并不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批實習生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里面干貨十足,在進行畢業典禮后,這些畢業作業也被展示在學校內部,共所有學生學生。 這批學生回校了,并不意味著S市就沒人了,77年第一屆高考是年底,78年第二屆高考是這一年的年中,也就是說這兩屆畢業生入學時間僅差半年,畢業時間自然也只差半年。 所以在第一批學生回校準備畢業工作的時候,第二批學生又以“實習”的名義拽到S市,在前輩們的帶領下,開始進行一些基礎的工作。 S市城市規劃在這之前幾乎已經規劃完善,留在第二批實習生的工作不多,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前面的計劃,并且為這些計劃做優化工作,以幫助S市城市規劃能順利完成。 在足夠資金的支持下,S市的標志性建筑——古塔,正式完工。 分散在古塔周圍的,是極具古代特色的商業古街,再往外一圈,是現代化的商業中心,包括且不僅限于商業大廈、商業區、購物中心、休閑中心等。 商業中心在設計的時候,充分接納了余簡的要求,在里面設計了足夠的自行車停放區和汽車停放區,按照大家的說法,目前設計的停車場,估計在接下來幾十年內都很有可能只用到其中一部分。 商業區這一圈囊括了目前所有人能想到的商業需求,為了避免未來可能會有的需求,還留下了許多隱蔽的空白區,以各種各樣的形勢展現在大家面前,既不會顯得突兀,以后要是還有別的需求,需要再修建別的大樓,這樣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至于不小心在商業區中的普通居民區,也沒有被拆除,依然按照原先的模樣錯落在其中。 但只要是聰明人就會知道,這些普通居民區在商業區建立之后,其房屋的價值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極大的提升。 余簡要是一個普通人,對于這樣的屋子肯定會很有興趣,可現在這片商業區她就占了極大的份額,除了賣出去的一部分之外,剩下的依然在她名下。 哪怕商業區產生的利潤會有所分配,她依然占了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