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372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史上的呂布,在群雄并起、諸侯爭霸的東漢末年,可謂流星掠境,曇花一現。 留下的名聲,除了他天下無雙的強悍武力外,哪怕在曾經視他為偶像的燕清眼里,也不得不承認是完全稱不上好的。 但不管怎么說,他都從一方邊關小將之子這么個不起眼的身份,奮斗到了一度跟王允共掌朝廷的地位,后雖狼狽逃走,卻也仍然是稱霸兗州一時的諸侯。 現他出于私心,早早將呂布攏入麾下,使對方得賜的官職和爵位雖較史上的還更勝一籌,也保證了能避開被縊殺在白門樓的悲慘結局,徹底更改了軌跡,卻也注定了呂布只能永遠屈居于他之下,作為一沖鋒陷陣,掌握重兵的將領了。 呂布如今的心底深處,會否留有那么一絲蟄伏的野心,為自己不能獨立一方而遺憾著呢? 而在一定程度上,被他用善意的關懷捆綁住了手腳的郭嘉等人,固然極有可能不會重蹈英年早逝的覆轍??伤麄冋嬲睦硐?,會不會是寧可舍了性命,也要放手施為,以求片刻璀璨,名垂青史呢? 他自是無從知曉的。 燕清凝視著呂布的臉龐,怔怔出神。 這輕微的困惑和負罪感,只不過是他心中隱憂的一方面。 更多的,還來自于這不知不覺地一路行來,除極少數的一些情況外,早就沒了能供他借鑒的前例了。 前路迢迢,他就像曾在書中讀過的一些朝代開辟者一樣,只能慢慢求索。 有時也感到步履艱難,卻只能裝得成竹在胸以寬部下之心,實則摸著石頭過河。 受他決策影響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身上背負的責任,也就跟著越來越重。 他最初的小打小鬧,是憑的卡牌這一作弊一樣的金手指,才得以順利實現的。 但卡牌能影響的人,也就那么多,真管理起那么多州郡,最后……甚至是一整個國家的話,就遠遠不夠了。 縱使有郭嘉賈詡荀彧等才智非凡之士輔佐,他們終究也是凡人,不可能真做到算無遺策,面面俱到,從不犯錯。 荀彧會看錯陳群司馬朗,郭嘉會低估劉康的惹禍本事。 最后做決定的,也只能是他一個人。 就在燕清心中感慨萬千,思緒波瀾起伏時,還沉浸在美夢中的呂布忽然吸了吸鼻子。 他大半條胳膊露在被子外頭,霸道地橫過燕清腰身,將人環得緊實,雖仗著精氣和火力旺盛,這會兒似乎是終于感到有些冷了。 他哼哼倆聲,將起了一層薄薄的雞皮疙瘩的手臂又緊了緊,往溫暖的被子里縮了縮。 魁梧雄壯的軀體如小山一樣,明明能將燕清徹底蓋住,卻小心翼翼地只作為暖爐,叫燕清能舒服地貼著。 燕清眸光微動。 他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呂布從跟他同床共寢的那天起,好像就不曾在睡夢中翻過身了。 而是自始至終都維持著一個純然的,不設任何防備的,全心全意保護著懷里人的姿勢。 燕清盯著他,專心致志地又看了會,最后忍不住笑了。 他毫不懷疑,就算哪回行差踏錯,真到了一無所有,眾叛親離的一天,在史上曾有著貪財好色、愛權寡謀的呂布,就會毫不猶豫地護著他遠走高飛。 剛還心說了呂布幾句,他自己其實不也一樣么? ——唯有君畔,使吾心安。 燕清閉上了眼,側過頭來,輕輕地吻了吻呂布擱在他身上的另一條手臂。 等對此一無所知的呂布,渾身美得冒泡地從帳里出來時,就見外頭大雪紛飛,趕緊回身請示燕清了。 “下大雪了?”燕清倒不意外:“也是時候了。既然這樣,就多停一日罷?!?/br> 也更方便郭嘉同他們會合。 呂布喏了一聲,迅速將燕清的命令傳遞下去了。 燕清剛要出去,呂布就地在他脖頸上環了一條狐貍皮做的圍脖:“主公現要去哪兒?” 燕清揚了揚下頜,很自然地在呂布壓低了的頰上親了一下,含笑道:“當然是去主帳處理公務了。你也忙去罷,外頭雪大,你若要親自巡視,也別跑遠了?!?/br> 呂布冷不防地被偷襲了一下,茫然了一瞬,旋即滿臉都是掩不住的美滋滋,好半晌才回魂道:“喏!” 燕清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回真的走了。 荀彧雖在不偷摸著挑燈夜戰上老實了一些,但作為對策,他將自己起來的時辰,也就順理成章地挪早了一點。 燕清察覺到了,除了無奈以外,卻也不好再做別的了。 荀彧是采取的不損害身體的迂回之策,他不鼓勵也就罷了,難道還要責怪臣下太過勤奮嗎? 假若傳出去了,只怕諸侯不是暗恨他得了便宜還賣乖,就是腹誹他釣名沽譽,過度收買士人之心了。 只是在荀彧到來之前,燕清還真沒料到自己還會有必須靠搶才有活干的一天。 他打開新送來的、以蜜蠟封口的軍報之前,下意識地看了面色沉靜,猶如一樽溫潤優雅的玉像,正于紙上筆走游龍的荀彧一眼。 他只隨意一瞥,荀彧卻敏銳地捕捉到了,手下略微一頓,稍帶探尋地抬起眼來:“主公可有吩咐?” 燕清想了想,索性道:“來自兗州的加急戰報,你手頭的若不急,不如一起來讀罷?!?/br> “喏?!?/br> 荀彧二話不說,擱了筆走過去,緊挨著燕清坐下了。 嗅到清淡的熏香氣息,燕清微微蹙起的眉宇,就不自覺地放松了一點。 大概是跟荀彧同居一帳了好些時日的緣故,呂布所用的香料,聞起來跟荀彧的如出一轍。 他將展開之后,先習慣性地往末尾看了一下,旋即就‘咦’了一聲。 這軍報末尾蓋的印章,竟不是兗州戰場的主帥孫堅的,而是新上任的徐州刺史周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