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219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燕司空卻對呂布如此破格看重,實在是…… 不難察覺出徐榮目光中的羨慕之情,呂布下意識地將胸膛挺得更厲害了一些,面上還繃得毫無表情。 帳簾被掀開,呂布當仁不讓,率先入內。 燕清已聽底下人回報,道呂布帶了個徐姓將領來,哪兒還不知來人身份? 他當時既驚又喜,就想親自出去迎接,結果被郭嘉一手攔下。 郭嘉直白勸道,這敵將來投,是當示以重視,但以主公如今貴重身份,也不宜太過紆尊降貴,等著接見即可。 燕清稍稍一想,覺得也是。 徐榮畢竟此刻名氣不顯,除了前些時日大破太守王匡的兩萬兵馬外,并沒任何亮眼戰績,就連董卓都視他可有可無,從不委以重任,出身也極微寒,太隆重去對待,反而會觸碰到一些敏感的神經。 于是郭嘉尋由頭避了一下,燕清則繼續穩坐釣魚臺,安安靜靜地等徐榮來。 徐榮抑制了一路的澎湃心緒,在親眼見到笑吟吟地在主座上坐著的這位名字如雷貫耳的燕司空后,再難平靜了。 他深吸口氣,下拜道:“遼東玄菟徐——” 話剛起頭,便被燕清來攙扶的舉動給打斷了。 燕清笑容親切,力氣卻大得很,半強迫地將徐榮扶起后,把他按在了座上,才嫻熟地攥著他的手,慢悠悠道:“將軍勇略,世所罕有,只嘆董卓有眼無珠,方使將軍蒙塵至今?!?/br> “如此錯失,實為卓之大不幸;如此喜獲,亦為我之大幸也?!?/br> 呂布皺了皺臉,眼觀鼻鼻觀心,迫使自己不去看那相握的手,卻也沒半分退出去的意思。 橫豎也沒人喊他出去。 燕清態度溫和,口吻親熱,眼里滿是看重,又一下下地摩挲著他的手背,徐榮剛因燕清那怪強之力的震驚,也被驅散得差不多了,只留滿懷感動。 他既是懷了相投的決心來的,就不打算扭捏作態,而是慨然一揖,堅定道:“司空帳中悍將如云,智士如雨,若不嫌榮幾分莽力,榮愿事您為主,效鞍前馬后之勞?!?/br> 燕清:耶。 第120章 動手動腳 燕清拉著徐榮的手,敘了多長時間的話,呂布就杵在邊上暗瞪了多久。 待徐榮不好意思地擦著眼眶出去,先去被安排的帳中安置下來,熟悉新的官職和配給他的部下人選,燕清才笑瞇瞇地拍了拍呂布結實的大腿,懶洋洋道:“累啊累,快叫膳?!?/br> 呂布目不轉睛地看著主公往后一躺,喔了一聲,依言照辦了。 只靠一封寫滿好話的書信,就能平白得了史上有載的、一員能將用兵如神的曹cao和銳不可當的孫堅都打得丟盔卸甲、落花流水的悍將,燕清自然高興得很。 這跟‘屠龍寶刀點擊就送’有什么區別? 呂布深深地看著徐榮的背影,直到被帳簾遮去了,才撤回目光,心里酸溜溜的。 可見主公如此高興,他也不好掃興,只悶聲道:“恭喜主公,帳中又得一員不可多得的虎將了?!?/br> 他剛一邊聽徐榮同主公的對話,一邊暗自做了比較。 現主公帳下,但凡身居重位的,都或多或少地由主公親自招攬過。 就如那郭奉孝罷,主公特意繞道去潁川接他,拿高官禮聘,又用情誼勸服;荀家叔侄雖是自個兒一前一后夜奔來的,但主公之前就沒少通過書信傳情,他雖未親眼讀過一封,但現光主公連對個名不經傳的徐榮都如此,就不難想象那些個語句會有多動人心弦了;高順張遼孫堅等將,外帶一個賈詡,皆是主公憑退一席的忍讓,精挑細選后,向先帝上書索要來的…… 好像唯獨他,是出門碰碰運氣,看能否撿個漏子,卻一見主公誤終身,貼得殷勤無悔。 呂布從未想過這些,念頭甫一涌上,頓時惹得心里拔涼拔涼的。 不不不。 他分明還被贈了赤兔馬麒麟弓,那黑不拉幾的厲害小盾,世上唯二的仙桃樹,軟乎乎的羽毛枕和來歷神異的灰雀毛…… 又有著與主公多次同榻而眠,全勢獨有的一次同泉共浴,軍中所居之位至崇,除了主公外根本無人比得。 剛還得了一封質量絕佳,文采斐然的詩篇呢! 燕清不知呂布面上瞅著是毫無波瀾,心里早已自導自演完一套上百集的連續劇了:“虎將是名副其實,但‘不可多得’,還遠稱不上。真要說武勇,世上還有誰能比得上你?” 在狠夸呂布一句后,他才莞爾道:“以力并之,不如以計招之。叫我歡喜的,不只是得他投效,更是從此事不難探出卓軍將帥的態度?!?/br> 董卓據十數萬雄師,麾下雖除李儒外沒幾個像樣智囊,可那些隨他征討外族多年的老部下,卻各個是作戰經驗豐富、可獨當一面的將領。 若真打定主意,要跟他一決死戰,燕清還真不敢夸口此戰必勝。 但董卓卻慫了。 他看燕清陣仗弄得如此之大,轟轟烈烈一路西進,大破關隘,想的可不是迎戰,而是趕快開溜。 算盤也打得不錯——燒毀城樓,搬空庫房,百姓遷走,陵墓都不放過,留下一座慘不忍睹的非虛,就能拖住燕清前進步伐,破壞潛在的抗戰據點。 關東聯軍能這般氣勢如虹,靠的就是屢戰屢勝帶來的信心。燕清一留下來修復,就沒法再繼續進攻,這么一拖延久了,光糧草供應,后方動蕩等不安定因素的作祟,就會讓這偌大聯軍不攻自破,悄然瓦解。 那他在長安建筑高壘,南邊是崇山峻嶺,北邊是可以聯合的胡羌,背靠的是熟悉的西涼老家,真真是進可攻退可守,大可以逸待勞,休養生息。 要是燕清久攻不克、被昔日盟友反咬一口,他等元氣恢復了,說不定還能再度入主洛陽,再爭霸天下呢。 可董卓沒意識到的是,他底下的將軍們,可不會同他一般樂觀。 在有實力跟盟軍對抗時,都能干得出放棄地盤,狼狽西竄的丟臉事,遲早要淪為亂臣一般的流寇,還談什么以后逐鹿中原? 就算劫持走了整個朝廷,也無濟于事——哪怕有燕清鎮著,各懷鬼胎的諸侯也遲早會另立中央,屆時這本就毫無威信可言的皇帝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雞肋,加上董卓焚毀多朝帝都、挖掘帝陵的滔天惡行……可想而知,全天下都要將他們恨之入骨了。 即使是李傕、郭汜等兇橫蠻野之徒,做事也不是那么肆無忌憚的,恰恰相反的是,他們極好面子,極貪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