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213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除此之外,什么姓高的姓張的,都未被董卓放在眼里。 李儒被他一打斷思路,也慚然反省,會否是自己太多疑了:“主公所言極是?!?/br> 橫豎他們打一開始就沒有主動出擊的打算,只消一直按兵對峙,堅持到留在洛陽的人馬將財物席卷一空,運往長安,就能從容撤退,那燕清究竟是怎么謀劃的,也影響不到他們。 董卓已意識到了,自己從憤怒過頭,重傷劉辯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被士大夫們仇視了。 再殺袁隗全家,更是成了他們的眼中釘,rou中刺。 虧他之后還被聽人瞎扯,想著給那些受過黨錮之禍的文人平反,許以高官厚爵,就能收復人心。 放屁! 到頭來對他喊打喊殺的照樣一茬茬,受他恩惠最大的也在對他口誅筆伐,還道是什么讀書人,不過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罷了! 董卓胸中憤懣難平,從此對忘恩負義的他們深惡痛絕,卻未想過反省一下自己:光是從不約束底下將士,由他們禍害百姓的野蠻做派,怎么可能博得民心? 他對收用這些稍待得好些就蹬鼻子上臉,硬著來也對他罵罵咧咧的士大夫,漸漸地就死了心,索性另辟蹊徑,越發無法無天,自己挑了個小皇帝上位,美滋滋地坐起了大丞相來。 不是不承認他么,那皇帝認了就行。 屬于丞相的符節印綬一概俱全,開府的待遇也缺不得,只是董卓還沒順心幾天,虎牢關破的消息就似霹靂而至,把他安逸地做個攝政王,再對皇位徐徐圖之的美夢給擊滅了。 看這燕村夫來勢洶洶,威風厲害,直把他底下人打得落花流水,董卓摸了摸自己肥厚的肚皮,也抑制不住地感到發憷。 得,打不起,難道還躲不起么? 將洛陽焚毀,是董卓計劃里必備的重要一環——既能毀了通往長安的重要據點,又可借此機會大肆搜刮財物,還能拖延住追兵的腳步來。 至于什么龍脈和數百年的漢朝先靈,他可不怕。 他已聲名狼藉,再壞一些,也不痛不癢,但燕清就不行了。 他能一把火放完,大大咧咧地換個地方,丟下遍地哀鴻一走了之,燕清卻不行,而要任勞任怨地收拾殘局,修復破都,撫恤饑民。 董卓算盤打得嘩啦啦地響,唯獨看這自己立起的小皇帝不順眼。 傀儡就得唯唯諾諾,可瞅著他唯唯諾諾,,董卓就有說不出的別扭。 況且他先前以為這么干了,別人就得聽他號令,懼他權威,不想那圣旨在燕村夫那些眼里,就是張廢紙,反賊的帽子,也不是說扣就扣的。 董卓嫌棄得一度想丟下這個自己攬上的包袱,還是被李儒死活攔下的。 無論如何,從某種程度上說,燕清跟董卓在想法上,倒是存在一點默契的——誰都不愿意豁出去死戰一場。 死磕之下,雙方可謂勢均力敵,就會打得兩敗俱傷,反而讓坐觀成敗的其他野心家趁虛而入。 李儒遂放下那點剛萌芽的疑慮,渾然不知,就在他們眼皮底下,燕清一點點地將兵馬從前線調度開去,一頂頂足夠住十數人的軍帳只留了三四人。 他事前將盟軍中,除了曹cao和劉備以外的另外幾勢,都找借口派去了漢中方向,把守各處關卡。 既是為了避免董卓慌不擇路下,禍害車馬難通的益州,難以清剿,也是擔心人多眼雜,陳溫他們假使御下不嚴,就會害得走漏風聲。 曹cao雖覺得冒險了些,但于情于理,他都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可知道歸知道,眼珠子地看著燕清竟只留下了萬余人,其他統統調走了,面上還能談笑風生,一如既往,不由沖這份世人罕有的膽略暗嘆不已。 旁人無從得知的是,主力軍秘往洛陽后,燕清實際上就已陷入了焦灼的等待。 只是他為關東盟主,己勢統帥,是只能表現得信心十足的。 唯有將這份焦慮的等待,埋成深深的憂心,卻半點不可顯現出來。 唯二瞅出端倪來的,除了在忙碌之余對主公一舉一動尤其關注,心緒變化也特別敏感的呂布,就是心細如發,善于評鑒的郭嘉了。 且說在大軍悄悄開拔的那晚,郭嘉雖還板著臉,到底勉為其難地受了邀,抱著松松軟軟的枕頭來到燕清帳中。 燕清命人點燈數盞,正坐在案前提筆寫著什么,聽得動靜,只頭也不抬地招呼:“你要是累了,就先睡罷,我還要一會兒?!?/br> “喏?!?/br> 郭嘉慢騰騰地挪了過來,瞟了眼被鋪好的鋪蓋,目光很自然地移到燕清寫得密密麻麻的那張紙上了。 ——是給荀彧的信。 郭嘉掃了幾眼,靠只言片語,大致猜出內容,就喪失了探究的興趣,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褪了外衣,不客氣地往榻上麻溜一滾,就用白日里曬得松軟,又由熏香染上淡香的被褥包住了自己。 燕清眼角余光看到他這一氣呵成的動作,不由輕笑一聲,自然地稍變了坐姿,就貼心地擋住大半燭光,不至于耀到榻上人的眼睛。 他背對著對方,就不知上一刻還仿佛累得立馬就得闔眼的郭嘉,已精神抖擻地將眼重新睜開了。 郭嘉用被褥蒙著腦袋,心里暖洋洋的,腦海中卻忽有靈光閃過,叫他禁不住屏息細忖片刻后,按捺不住地從被卷中鉆出腦袋來,說道:“主公?!?/br> 燕清心不在焉地應道:“嗯?” 郭嘉目光炯炯地盯著他的背影:“嘉有一計?!?/br> 燕清一愣,轉過身來,認真面對著把自己弄成花卷狀的郭嘉:“奉孝請講?!?/br> 郭嘉從被子里靈活地鉆出來,盤腿坐道:“董卓未戰先怯,欲退居長安,從此坐而待困,其部亦甘心如此么?” 燕清沉吟片刻,緩緩道:“他自西北六郡一手帶出的舊部,應是沒什么意見的,但從何大將軍處收攏來的那些,就不見得了?!?/br> 郭嘉黠然一笑:“他那些舊部,也不見得是忠心耿耿?!?/br> 燕清笑道:“聽你這語氣,應是已然物色到合適人選了?!?/br> 郭嘉頷首:“事不宜遲,還請主公您親筆寫一封招安信予李傕,許諾免其之罪……” 燕清不解:“為何非是李傕?” 郭嘉諱莫如深道:“就嘉所知,傕于主公敬慕頗深,若說策反,他便是最好人選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