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84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經這一場大戰,任誰都能看出孫堅的實力超群,也無形中被呂布拉了一把,就地建立起了一定威信。 不過呂布這一通自作主張,惹來這么多兵士不務正事來圍觀,說不準還使他和孫堅間就此結下梁子,關系不睦。 罰還是必須得罰的。 特別是燕清沒多久前才同郭嘉下了再不姑息的保證,來了最后一出‘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小包庇,只讓高順打了呂布十下板子。 結果呂布剛挨了板子,非但活蹦亂跳,還又來一下鬧騰,倒是正撞槍眼上了。 唉…… 燕清無奈地盯著呂布,思忖著該如何量刑,才既有效果,又不傷筋骨,稱得上妥當。 重不得,輕無用,還得叫呂布能真心實意地吸取這教訓。 著實難辦。 “唔?!?/br> 高順不知燕清心里糾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手指微做比劃,這時忽蹙了蹙眉。 燕清眼利,問道:“如何?” 他個外行就是看熱鬧,只覺這一道道刀光劍影,似銀龍飛繞,使人目不應暇,精彩漂亮。 但對高順而言,就是看門道了。 高順如夢初醒,忙道:“末將以為,呂將軍快贏了?!?/br> “是這樣么?”燕清精神一振。 高順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燕清一聽呂布馬上要贏了,登時認真起來,還特意湊近了些看。 可饒是他再仔細,也沒瞧出戰況有要生變的趨勢,只有分了一些目光,到孫堅身上去。 孫堅身長同張遼差不多,身形卻要魁壯上一小圈去。容貌雄毅不凡,就是束發的武冠被呂布削飛了,現披頭散發,凌亂得似那獅鬃。 瞧著是三十出頭的模樣,也就比呂布大上幾歲,同樣正處于武將的巔峰時期,卻已有妻有妾,有兒有女,家庭美滿得很了。 在官職履歷上,他從橫沖直闖的愣頭青,一路建功立業,從校尉至縣丞、封侯受太守位,足足花了十來年的功夫。 較呂布那厚積薄發、一朝隨貴人平步青云的好運勢不同,他是步步為營,穩打穩扎,也曲折坎坷得多。 呂布時不時還開口挑釁幾句,孫堅就是從頭到尾地悶著,一言不發,只一把似霜燦雪的古錠刀舞得虎虎生風。 正是劍眉狹目射飛芒,靈活催使胯下良駒,兵戈相擊鏗鏘不停,遮攔架隔亦無休歇—— “著!” 燕清腦海里的詩念到一半,就被呂布一聲來得毫無預兆、震耳欲聾的爆喝,給倏然打斷了。 當呂布感覺到孫堅格擋時,下盤非但不復之前的穩固,甚至還出現了輕微的撼動便宜后,就知道等候了太久太久的機會,終于還是來了! 要他記得不差,這最后一擊,就該落在第九十九招! 說時遲那時快,虎目悄然一瞇,迸出一絲有如實質的精光來,雙腿一挾,挨了那戰靴一踢的赤兔,就似要噴火一般地嘶鳴一聲。 它往后踱了幾步,緊接著就是一個俯身疾沖,就似一團凌躍而來的燃燒炭火,而它背上所馭的呂布,英俊的面龐上滿刻著猙獰的得意。 “喝啊——?。。?!” 就如不知疲憊一般,呂布雙目赤紅,豁然爆喝一聲,雙手握住足有四十多斤重的方天畫戟,直接高舉過頂,先是徐徐地蕩開,接著由慢至快,越來越快地旋轉了起來! 孫堅反應半分不慢,匆匆收了刀勢,躬身提韁,就要側繞回來,略避鋒芒。 不好! 結果這不動還好,貿然一動,反讓孫堅心里一涼,表情變得十分震驚。 他持刀那手,早在呂布之前那接連不休的沉猛速擊下,因力竭而輕顫不已,瀕近強弩之末了。 他擅使刀,尤其是這約有十二斤重的古錠刀,更是與他相伴已久,已是如臂使指的自如。 可用它對上呂布時,劣勢也很明顯:呂布戟法高超,輕易不讓他近身,占盡了兵器長度上的優勢;呂布個頭高他一截,生得極長大,所騎乘的神駿非凡的赤兔馬,也非是他重金求來的這匹不過是上等良駒比得的;畫戟較古錠刀又沉上三倍有余,每從高處由巨力從刁鉆角度揮來,他招架時,就分外吃力。 只因他一直全神貫注,才未能留意到手臂愈發吃緊的狀態。 這會兒一下去得急切了些,就徹底亂了一直努力維持的節序,使他別說扯動韁繩了,就連最趁手的那把寶刀,都因手指太過僵硬,一時給脫了出去! 在刀甫一脫手的那刻,孫堅就知再無掙扎的必要了。 他長嘆一聲:“將軍威武,堅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呂布:“……” 好不容易等來漂亮擊潰的時機,又將是盈滿全身力氣、勢若雷霆、注定通貫長虹的一擊,怎么這姓孫的不按理出牌,方還那般頑強,怎說認輸就這般干脆了?! 邊上圍得兵士見終于出了結果,到底還是威風霸氣的呂將軍給贏了,頓時呼聲雷動,瘋狂喝彩。 呂布咂了咂嘴,頗有幾分意猶未盡,但一想到自個兒還是沒保住了那險些錘破的牛皮,險險在第九十九招贏了,成功保住面子,那還是痛快的。 尤其還是那般酣暢淋漓、一度不相上下的一戰,于哪一方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橫豎又不是真要拼個你死我活,對方肯明明確確地甘拜下風,不也不錯? 呂布想得喜滋滋的,于是放開沖勢,擦孫堅而過后,又往前馳騁一小段,減掉勁勢,才得意洋洋地將戟一收。 返身到下馬拾刀的孫堅面前,倒未居高臨下地瞥他,而是特意也下了馬來,抱拳道:“承讓!” 孫堅之前不喜他狂妄,存了要狠狠教訓他一頓的心,不想竟有這等真本事,看向呂布時,非但再無芥蒂,還多了幾分惺惺相惜和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