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74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看向距及笄還有幾月、就已出落得貌美驚人的義女,王允略感失望地搖了搖頭,輕斥道:“你往后行事,若仍是如此草率,遲早定將事泄,屆時莫說你自身性命不保,怕就是連陛下的期許,也將功虧一簣了?!?/br> 貂蟬愧道:“妾聞父親大人受那燕司空接見,卻久久未回,心底不安,方失了方寸。以后定會引以為鑒,寧可緩上一緩,也不當丟了穩重謹慎?!?/br> 貂蟬自小被王允收入府中,眉目尚未長開,就已生得楚楚動人,身段窈窕??伤邮艿慕虒?,到底只同歌舞相關,做一解語花頗有天賦,卻不免不通文墨。 終日在府中足不出戶,眼界有限;歲數亦不大,稚氣尚存;初被委以重任,心中不免憂慮…… 能有這幾分機敏睿智,已是難能可貴了。 王允也知不能再苛責她太多,況且他身邊,既是無人可用,也是正缺個心懷國家、而不輕易沉淪情愛的美貌女子,見她面露慚色,就將譴責的語氣收了幾分,溫言安撫幾句。 很快哄得貂蟬心情平復,王允才緩緩切入正題:“有言道百聞不如一見,那燕司空,的的確確是個神仙人物?!?/br> 貂蟬早從王允口中知曉,自己或要歸此人為妾,是以在聽著‘夫君’品貌不凡、受義父贊不絕口時,面上露出的非是尋常女子的嬌羞喜色,而是暗暗一驚。 她吸取方才教訓,并不言語,而是繼續屏息細聽。 王允慈祥地看著她,慢慢道:“為父原想著,他若有傳言中十分里的三分好,不乏英雄之概,那你嫁于他,雖為妾室,卻也是美事?!?/br> 貂蟬低泣道:“父親大人如此待妾,妾縱萬死亦不能報?!?/br> 王允嘆了口氣:“可親眼見過后,方知那道聽途說的不盡不實之處,竟在于低估了其風貌人品,而非夸大其實??!” 王允來之前的打算,是想將義女送予燕清為一妾室。 他早打探過,燕清雖已成名立業,卻尚未婚配。 別說妻妾,就連跟妓子的露水姻緣,也因極為潔身自好,不曾有過。 可再鐘靈毓秀的人物,又如何能徹底脫得開美人這關? 貂蟬出身卑微,卻也始終保有清白,色藝俱佳,聰慧可人。后被他收作義女,要予大司空做個妾室,在門第方面,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么一來,有心思玲瓏、又對他忠心耿耿、感恩戴德的貂蟬從中周旋,他從邊上偶爾施以控制輔助,那只要她一日不失寵,就不愁遠在豫州的燕清會漸漸對陛下離心、甚至被一直待他額外親厚的陳留王劉協那派拉攏了去。 而始終是一股助力。 還可讓貂蟬暗行監視之事,若燕清有不軌不臣之舉,即可立馬報來,思詢應對之策。 畢竟貂蟬之花容月貌,已是王允生平所見之至美,常人不可及也,就成了他信心甚篤的來源。 等到了豫州之后,王允就不由訝見,對方這出京不過短短二月功夫,甚至都不曾正式以州牧名義,去治下郡縣招兵買馬過,就從一千之寡,成了兩萬之眾時…… 面一時半會見不上,王允在館舍呆著,多少有點變主意的意思。 既然燕清這人如此有本事,在如此劣勢下,還能那么快就成氣候了,以后不如早些勸回京城去,好助陛下一臂之力。 然而看慣這份驚人美貌的他,在真正見到燕清的那一刻,還是難以抑制地感到了驚艷。 倒不純粹是容顏更精致美麗,而是通身那超凡脫俗的氣質風度,就勝過尚顯青澀的貂蟬不知幾許。 王允心中震撼一過,不喜反憂。 燕清既是那謫仙般的儀容氣貌,談吐優雅自若,學識淵博而博古通今,心胸豁達有郎朗氣概,同他談古論今,游刃有余。 這般世間難覓的人中龍鳳,又豈會輕易被色所困,被貂蟬所迷? 王允意識到自己小覷了燕清后,計劃頓時被徹底打亂,需得再做籌謀了。 王允頭大如斗時,渾然不知他的那些小心思,已被燕清及其麾下那倆多謀善斷的幕僚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燕清一派安坐釣魚臺,秉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態,不急不忙地處理著別的要務,仿佛絲毫不關注這邊的動態。 哪怕王允賴著不走,除了在府中琢磨心機詭計,就是繞著軍營外頭打轉,想刺探里頭情況,燕清也始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他去。 雖不搭理,卻也不催不趕。 倒是近來一直在賣力訓練那些黃巾降卒,且對軍中營房的保密工作看得很重的呂布,已對王允這近乎擦邊球的犯禁之舉,越發不耐煩了。 驅趕的動作,也一次比一次粗暴。 燕清倒更關心另一樁事——分店長郭嘉所用心推薦的,一些由潁川出產、堪稱物美價廉的大白菜,已有部分貨到付款了。 多虧他們陸續來投,補上不少掾屬方面的空缺,當下解了前縣令畏罪潛逃后留下的燃眉之急。 燕清剛松一口氣,就迅速擇了一可靠人選去接替陳宮的中牟縣令一職,好將陳宮調至自己身邊,擔個軍師,也是州中從事。 收到陳宮的受命回復后,燕清忽想起一茬,不由詢道:“那孫文臺還未來么?” 在燕清開口將孫堅要來時,孫堅已被任命為長沙太守,是以要從長沙拖家帶口地過來赴任,路途可謂十分遙遠。 但遠歸遠,也得有個限度。 到了,哪怕算上傳令使去時耽誤的那些日子,也不能這么久還沒到啊。 莫不是途中發生了什么變故? 賈詡聞言不語,只飛快抬眼瞟了郭嘉一下,正專心批閱著手中文書的郭嘉,就懶洋洋地開口道:“已去信問過了。尚未收到答復?!?/br> 燕清不由凝眉,心中疑竇叢生,不甚確定道:“孫文臺不至于抗旨不尊罷?” 想到孫堅在撿到玉璽前,在對戰董卓軍時展現的英勇表現,的確稱得上是個大忠臣,總不能因嫌他年紀小,又是個書生似的,就寧可抗命都不來吧? 郭嘉一手撐著側頰,姿態慵懶,語氣依然十分欠揍:“誰知道呢?那可說不準?!?/br> 燕清:“……” 因燕清看郭嘉體弱,老是生病,還總愛作死,就干脆讓高順督促著,每天讓郭嘉早起早睡,繞著院子跑上十圈,權作鍛煉身體。 又派人去尋找恰是譙郡人、這會兒只在這一帶小有名氣,還未四處云游行醫的華佗,請他到府上,以從京城蘭臺帶來的醫術為誘餌,請他暫住為郭嘉調養身體,就此藥膳不斷。 如此雙管齊下,效果很是顯著,郭嘉的身體素質,是任誰都能看出好上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