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混在三國當神棍_分節閱讀_62
書迷正在閱讀:嬌嬌(H)、姐(abo)、一覺醒來孩子都有了、愛后課余(1V1H)、九日皇帝、高枝(H)、[綜]世界不打馬賽克、寵婚、就醬、鎖妖
負責送詔那人倒還算忠于皇帝,可他底下的小侍,就多被袁家收買過了。 在他前腳出了不久,他們的后腳就邁進了袁府,向太傅袁隗通風報信。 袁紹聽完勃然大怒,一番踱來踱去后,就決心要派兵去追砍那送信的,再把詔書毀尸滅跡,上書譴責皇帝一番。 然而他的反應始終慢了些,下令就晚了一步,等他真正派出快馬,已根本追不上那詔書了。 待袁隗出宮,聽聞此事,就知大事不妙。 皇帝召屯守京外的軍隊進京,即便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是來者不善,儼然沖著他們來的 皇甫嵩為人處世頗為低調,同情清流,就難免得罪宦官,就在官場中沉沉浮浮。多年來奉朝廷命令,于數不勝數的南征北討中所攢下的赫赫戰功,就同他那迂腐得厲害的忠誠一樣,享有鼎鼎大名。 任誰都不敢小覷皇甫嵩。 袁紹此時的正經官職,還是以督查為主的司隸校尉,并不是個帶兵的將職,實際兵權,則多在他弟弟袁術手里。 一想到那心高氣傲、本事卻不過普通的袁術,即將對上這么個驍勇善戰的老將軍,這下不光是袁紹,就連袁隗心里,也憷得很。 何況京兵加起來也不過兩萬出頭,三萬不到,還多是空有裝備精良、長得好看、世家出身的花花架子,而沒真正見過什么敵血(殺得最多的,恐怕只是不久前遭殃的那些宦官)。 又怎么跟隨皇甫嵩征戰多年,打得羌人黃巾落花流水的老兵悍將相提并論? 袁家能在多年風雨飄搖中屹立不動,躲過幾次對清流派官員而言是滅頂之災的黨錮之爭,靠的就是常人難比的忍耐和謹慎。 皇帝將要拉來善戰名將皇甫嵩和五萬多精兵的外援,袁家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或是抱有僥幸,而是毫不猶豫地向正籌備著向燕清報仇的董卓,送出了傳其進京的詔令。 是想通過拉攏這個同具將才的門生故吏,來借助他的虎狼之師,去鎮住催來皇甫嵩的皇帝了。 對董卓而言,上趕著送來個讓他長期入駐京師的橄欖枝,他哪兒還會將向燕清尋仇一事放在心上? 當即清兵點將,要帶著那十萬西涼兵,轟轟烈烈地朝京師去了。 ——于是,隨著劉辯這靈機一動,再有袁紹這昏招一出,就將燕清賣力籌謀下,好不容易建起的防護給破除得干干凈凈了。 廳中并無外人,燕清說話也就沒甚么避諱了,連掩飾下都不愿,直截了當地道出了刻薄的評價:“袁家飲鴆止渴,不惜引狼入室;而皇帝自作聰明,非逼狗急跳墻!” 燕清越想越氣,忍不住重重一拳砸在案桌之上:“一幫鼠目寸光的蠢貨!” 三人具都噤聲不語,其中又以呂布的震驚最多。 跟呂布曾經見過的,燕清在朝廷上舌戰群臣時為顯得義憤填膺,而刻意夸大的怒意截然不同。 在這一回,燕清可是結結實實地動了真火。 “罷了?!?/br> 燕清眉頭抽抽,垂眸深吸口氣。 ——好疼好疼。 燕清差點沒繃住冷漠的表情,悄悄摸地把痛得要命的手,不動聲色地收入袖中,忍痛繼續道:“怨天尤人,也于事無補,說到頭來,與其怪他們太為自己打算,還不如怪我算計不周,當日留下這么個大隱患來?!?/br> 郭嘉搖頭,毫不遲疑道:“主公已然盡力,何錯之有?只是嘉有一言,還請主公試聽?!?/br> 燕清鄭重其事地拱手一禮:“先生請講?!?/br> 郭嘉道:“董卓雖有幾分將略,卻是胸無遠謀,于士人眼中,更是粗鄙出身,不堪入目,定不屑與其為伍?!?/br> “縱使僥幸得勢,也無法長久,主公不必深憚?!?/br> 燕清聞言,不禁微微一怔。 郭嘉這句預言,不可謂不準。 歷史上董卓抓準時機,趁虛而入,險些篡位成功,看著風光無限,十八路諸侯的聯合討伐,都奈何不得他,正是勢不可擋。 可真算起來,董卓實際享有這皇帝一般的待遇的日子,也就短短的兩年半罷了。 之后死于呂布之手,被鞭尸點燈,滿門抄斬,可不就應了郭嘉這話? ……不愧是能將活蹦亂跳的孫策,給生生預言死的郭鬼才。 燕清不自覺地瞟了瞟對此一無所知的呂布,開始隱隱為常跟郭嘉針尖對麥芒的偶像擔心了。 呂布正為一向脾氣靜若止水、淡然帶笑的燕清方才飆出的火氣而驚詫,雙眼發怔下,也就錯過了這淡淡的一瞥。 燕清嘆了口氣,虛心求教道:“對于此變,不知二位先生,可有良策應對?” 歷史進程被徹底擾亂的情況下,燕清半點不認為,自己那點智謀還值得賣弄,更不會妄想勝過流傳千古的鬼才和毒士。 “主公急甚么?”郭嘉笑道:“依嘉看,京中那僵持之勢,雖持久不了,但不到春天,怕也不會破的?!?/br> 燕清愣了一愣,略想了想,心中豁然開朗,試問:“羌?” 郭嘉點頭,顯然很是滿意燕清的一點就通,還真心實意地夸了一句:“主公明見?!?/br> 皇甫嵩加董卓兩股人馬,共有十余萬之眾,要將這么龐大的兵勢調進京去,怎么說都要耗上少說一月,多則兩月的功夫。 秋收過后,就將入冬了,而整個冬季天寒地凍,不宜動兵戈。 常年行軍打仗的董卓和皇甫嵩,是不可能不懂的。 那這僵局最早被破的時日,起碼得等到來年春天了。 董卓早年聽命于朝廷的時候,多次跟隨主將皇甫嵩作戰,可謂是淵源不淺。 董卓不知在這迂腐得叫人嫌惡,偏偏打仗極厲害的老對手底下吃了多少回虧,對皇甫嵩積怨頗深的同時,也知道他極不好對付。 若正面相迎,董卓注定損失慘重,還不見得能夠取勝,而他但凡露出一些頹勢,袁家就會毫不猶豫地將他棄若敝履了。 所以董卓要想趕跑皇甫嵩,最好的辦法,就是暗中聯合關外羌人,讓他們興兵作亂,迫使皇甫嵩帶兵出京,前去鎮壓。